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②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在不绝如缕地释放负能量,游戏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③这一次大赛所聘请的该市师范大学的教授和专业团体的专家,都是巧言令色的高手,他们的点评制造了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效果。

    ④当前,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由于微信红包单笔金额小,并且还可以借着礼尚往来等各种冠冕堂皇的名义,所以容易引发一些“微腐败”现象的发生。

    ⑤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问题时说,中美两国要是打贸易战的话,首当其冲的是外资企业。

    ⑥去年登陆我国的最大台风“天鸽”不仅给台湾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使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风生水起,南方六省和港澳地区都遭暴风雨洗劫。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A.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B.在冬春之交的日子里,气象多变,雨、雪天气基本上是平分秋色

    C.看到春色满园的景象,她高兴极了。

    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B. 著名词作家阎肃为了创作歌剧《江姐》,曾经亲自到重庆渣滓洞恶劣艰苦的监狱里体验生活,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剖腹藏珠的革命精神。

    C. 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

    D. 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元旦期间,学校团委举办首届校园书画展,师生舞文弄墨,共度美好时光。

     

  • 4、下列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蓉(fú)   如(pì)   呦鹿鸣(yōu)

    B. 鸟(jī)   (bǔ)   鼓瑟吹(shēng)

    C. (zā)   暧(ài)   何时可(duó)

    D. 用(wǎng)   笼(fán)     越度阡(mò)

  • 5、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群臣侍殿上者  ③使毕使于前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⑤大王来何操?  ⑥以其无礼于晋 

    ⑦是寡人之过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毋从俱死也

    A.①⑨/②③/④⑦/⑤⑧/⑥/⑩ B.①⑨/②③/④⑥/⑤⑦⑧/⑩

    C.①④/②/③⑥/⑤⑧/⑦⑨/⑩ D.①④/②③/⑥/⑤⑧/⑦⑨/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长沙11月30日电(记者周立耘)“近20年没见过的手艺,又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实在是令人惊喜。”11月29日,在长沙开幕的2016年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中华泥书传承人刘上四正在用泥勺小心翼翼地“写”着“福”“寿”等宇。

    办了16年的农博会,农产品从来都是“主角”。但这届农博会,主办方却端出了丰盛的传统文化大餐一“非遗产文化馆”。

    “本打算买点农产品,却意外地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非遗表演,还现场跟刘大姐订购了一幅织锦,太开心了!”家住长沙雨花区的赵阿姨说,这次非遗文化展让她有了新的收获和感受。

    赵阿姨口中刘大姐,是大名鼎鼎的土家织锦传人刘代玉。“展会出席过无数次,参加农博会还是第一次。”刘代玉的表演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拍照、询价,不一会功夫,就签订了三份订单。“参加农博会,感觉更有烟火气息,也让更多平常百姓了解我们土家的织锦文化。”刘代玉高兴地说。

    “首次将非遗展馆搬上农博会,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效果很不错。雨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世俊表示,现代农业与非遗文化的融合,为非遗文化搭建一个好的展示舞台。以后将在非遗与现代生活结合上做更多尝试。

    据悉,本次农博会为非遗文化提供了平台,非遗文化展分三个主题:非遗产品展示,非遗演艺与非遗技艺体验。市民可观看湘绣大师作品、皮影收藏等项目,欣赏长沙快板、弹词等节目,还可与非遗项目来一次亲密接触,亲自体验竹编、泥书,棕编、剪字等趣味性十足的非遗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亲身体验,让市民朋友更加了解非遗,使非遗进一步走进市场、走向现代生活,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015年,雨花区委、区政府就提出了“天下非遗聚雨花”的建设理念,并确立了以雨花非遗馆为核心,打造一条1.66平方千米的“中国雨花非遗民俗艺术特色街区”。街区建设已列入2017年长沙市重点文化项目,成为长沙市打造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06版,有删改)

    材料二

    12月7日0时41分,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了“大雪”节气。

    “大雪”节气一周前的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实践和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也是华夏文明注重天人和谐自然哲学观的重要体现,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祖先曾经如此“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

    “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在农业生产上,至今还遵循着很多农谚来调节休息和劳作,依然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现代人养生也看重节气,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而“三月八,吃椿芽儿”“冬至饺子夏至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更是现代人随口而出的生活指南。

    作家申赋渔在得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在自已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了这样一则消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我们的祖先们活的这么美,这么温暖。每隔15天,就有一个仪式,就有一个故事。而每一个生动的故事里面,都包含着中国人所独有的宇宙观。”他认为,二十四节气隐藏的是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中国式的生活艺术,或许可以为今天的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学者余世存最新力作《时间之书》也顺势推出,读中国人千百年来证实的存在与时间,被誉为“第一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这部中国版的“时间简史”,带领读者一起在“节气”中走过四季光阴,品味时间之美,延续历史的文明,向未来传递。

    由上海女医生青简拍摄的《(最美二十四节气图》,最近在网上热传,联合四教科文组织的官方宣传视频,用的也是这套“美得令人窒息的图”。青简说,拍摄的内容都是她带着真实感受和情感拍出来的。的确,因为了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说:“对二十四节气真正的保护,“是让它在我们的生活里西活着、用着。”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三

    文明的延续离不开保护与传承,作为文明沿袭、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受到国人的尊敬,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倡导下,如今,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04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近年来,一股“非遗热”正在全国掀起,有的地方政府还专门设立了申报非遗事务的机构。

    然而,在“非遗热”的背后,看到的却是这样的画面:一些地区举办的非遗嘉年华,着实吸引了大量人流尤其是年轻人前来观光,不过却是摩肩接踵抢着买正宗的非遗商品,然后手机拍下来,朋友圈点赞,至于历史文化、工艺传承这些代表非遗精髓的部分,则鲜有关注。不少人对非遗并非没有兴趣,但只停留在表面,对其文化价值缺乏认知,甚至对舶来品文化了如指掌,面对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观其大略,不甚了了。

    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告诉记者,他在调研中发现,因经济效益差、技术难度高导致传承人老化、断层,因传统生活方式改变,导致文化土壤消失,这些都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认为,“当前社会流传一种想法,似乎只要是传统的就是落后的,正是在这种想法下,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没有人学习,自然就面临着失传的风险。高云说,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在政策和相关平台建设上给予倾斜,对于非遗,不仅要“养活”,更要“养好”。

    (摘自新文化网,有删改)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非遗”问题,而且都侧重报道“非遗”文化工作的重点是保护与传承。

    B. 材料一报道的“非遗文化馆进入农博会”宣传形式,有效地解决了材料三中提出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C. 材料二中提到“二十四节气依然是现代人”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与“生活指南”,使得材料三中提到的当前社会流传的“传统的就是落后的”这一论断不攻自破。

    D. 三者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关注当下中国的“非遗”问题,并且暗示读者“非遗文化”已全方面受到国人的关注。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 三个关于“非遗”的报道来源不一,有报纸有网站,但都选择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时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有应景之嫌。

    B. 材料二中选取作家申赋渔、《时间之书》、医生青简拍照等材料,目的是为了增强该新闻的真实性。

    C. 三家媒体所报道材料的角度有明显侧重,在用词和和语言风格上也各有考虑,因而文字方面的阅读感大不相同。

    D. 三家媒体发布关于“非遗”新闻背后是国家对“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诉求,这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特点以及三家媒体的喉舌作用。

    E. 材料一与材料二所报道的都是发生的新闻事实,并且内容充实,而材料三更像是新闻评论。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要让“二十四节气”“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活着”需要在哪几方面做出努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默写

    (1)《侍坐》中,孔子引导曾晳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晳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少年们劈波斩浪的气魄。

    (2)《论语·述而》中表现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虑的句子是:________

    (3)《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是:________

  •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想表达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我们可以吟诵《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洒酒祭月,寄予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⑤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直抒胸臆,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的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代之。

    ⑥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名句名篇默写。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保守派主张的论证立足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说“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的《六国论》中说“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3)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5)_________,雨从头上湿到胛。(杨万里《插秧歌》)

    (6)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7)《芣苢》中“采采芣苢,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女子提起衣襟兜住车前草的画面。

    (8)《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当时士大夫群体以地位为标准、耻于从师的心理。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①旌旗在北门。

    行子②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汉将:这里借指唐将。②行子:出行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别具一格,与边塞诗常表现的战争激烈、思念家乡、苦寒苍凉等内容不同。

    B.首联写远景,“晚虹”“斜日”“昏”点明时间,营造了低沉压抑的氛围。

    C.颔联写近景,雨后的积水在青草路上到处流淌,轻烟萦绕着树木和村庄。

    D.颈联是诗人面对着塞外景色的感叹,采用了因果倒装的手法来加以强调。

    【2】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B.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C.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D.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司,或为官称,或为官署名,历代不同,唐代后期到宋代,三司统管财政,由重臣任职。

    B.禄养,“禄”为古代官吏的俸给,古人认为官俸为养育亲人之资,“禄养”是指用官俸养亲。

    C.闾巷,“闾”,古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闾,“巷”,里弄,后来用“闾巷”泛指乡里民间。

    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代帝王诸侯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才华横溢,喜好读书,擅长为文,曾巩曾经带着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十分赏识王安石,四处为他扩大名声。

    B.文彦博、欧阳修等人先后向朝廷推荐王安石,王安石都以祖母年老为由予以拒绝,因此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为世所用。

    C.王安石性格果敢,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向宋仁宗呈言事书,要求对国家法度进行全面改革,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

    D.王安石清楚地知道,他的改革主张在当时会遭到顽固派的非议,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只不过他的见解在宋仁宗时候没有被采纳,而到宋神宗的时候才被完全采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2)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5】为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王安石在“万言书”中向皇帝提出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就是一场场美丽的遇见。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我们曾遇见站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毛泽东,遇见有学问有文采而又有热心肠的梁任公,遇见温和微笑而又勇毅的刘和珍,我们还穿越千年与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等诗意地相逢。这一次次的相遇,必会激起情感的浪花,或同情他们的遭遇,或羡慕他们的生活,或崇敬他们的精神……

    请以“假如我与 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从材料中自选一位人物,写在标题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③中心突出,叙述详略得当,细节具体生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