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昆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B. 今越国亦节矣。

    译:如今越国也很节俭了。

    C. 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译: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D.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译:

    译:是什么原因(让你)坚守美好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令爱能在上次的省青少年民歌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全是您悉心指导的结果,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B. 小王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紹。”

    C. 先生虽然未能亲自玉成此事,但也付出很多心血,我甚是感激。

    D.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 3、下面句子中最主要的描写方法是(  

    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外貌描写

  • 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垣墙庭  周:围绕 诸父异爨  迨:等到

    仆不相师 望:怨恨、抱怨 阙然久不  报:答

    B.变矣  再:再次  二世  乳:喂养

    定计于也  鲜:态度鲜明 其成败兴坏之纪  稽:考察

    C.母立于兹  而:你 吾家读书久不  效:奏效

    是以就极刑而无色  愠:恼怒 宁得自深藏于岩穴邪  引:引退

    D.吾妻来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其稍异于前  制:规制、格局

    其狂惑  通:抒发 枉用相 存:问候、探望

  • 5、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秤匠师

    李世营

    冷寂了多天的孙记制秤作坊终于忙碌起来。

    老秤匠默默地用手钻在浸泡打磨好的秤杆上打着星花,然后把一截截细铜丝嵌进去,钉星、割断、锤实、打磨。阳光下,秤上星花里的一个个铜丝,就成了一个个闪亮的秤星,炫得老孙头的眼也发出熠熠的亮光。

    “爹,这单生意一下可以挣万把块呢,有多少年没这样的好生意了!”约秤的小秤匠看起来很兴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老秤匠仍然不作声,默默地铆着他的星花。

    “忙过这单活,我想到外面看看。”小秤匠接着又说。

    老秤匠猜得到小秤匠的心思:作坊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儿子早想去镇外的世界闯一闯。

    老秤匠依然虔诚地铆着他的星花。秤杆上的星花一旦铆差一丝一毫,整杆秤就废了,尤其那颗定盘星,犹如杆秤的心,是杆秤的魂。

    小秤匠抬起头,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笑容,狡黠地看看老秤匠,也默不作声,双手依旧熟练地用“叨子”测盘星、标星花。

    老秤匠是镇上有名的孙记制秤作坊的大掌柜。据传孙氏先祖曾遇一不法粮商,欲在秤头上玩伎俩,制作黑心的“吃客秤”牟取暴利。但孙氏先祖不为重金所惑,不被威逼所惧,甚至不惜自残双手来维护作坊的信誉。孙记制秤坊由此盛极一时,享誉周边数百里。

    小镇上的商贸交流,从不用电子秤,一直沿用传统的杆秤。小镇的商户尤爱用“孙记”杆秤来做买卖,是因为孙家从不做昧良心的“吃客秤”。小镇临山依水,以种植采集草药为业,药材生意特火,火了几辈人了,老一辈们归结为一个“诚”字,以诚待商,以诚会商,以诚经商。外地客商乐意到小镇购置药材,是因为小镇的人做生意厚道,从不缺斤少两,欺诈顾客。周边的乡亲们和来往的客商信得过的,还是小镇有名的“孙记”杆秤。

    不久前老街扩建,外地来的王老板看准了小镇的商贸市场规则和人脉,更看上了“孙记”杆秤的信誉。他要在镇上建一个药材和山果批发市场,就找到了老秤匠的儿子,私下商谈好久,按其提供的规格,以高于平常10倍的价钱订制了50杆大秤、50杆中秤、50杆小秤。作坊内,父子二人之间仍是沉默,寂静的空气里流动的,只有打钻、铆星花和打磨的声音。突然,沉默的老秤匠皱起了眉头,拿过一个秤杆,用“叨子”测测定盘星,然后又拿一个,接着又拿一个……

    老秤匠在秤杆的定盘星上,发现了儿子鼓捣的“猫腻”。老秤匠的眼神瞬时变得异样地呆滞而浑浊,脸黑得吓人。他陡然站起身,用一双粗大的手,抢起身边的铁砧子,狠狠地砸了下去……

    夜里,听着儿子在隔壁炕上嘤嘤地哭,炕头上的老秤匠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起身,取过好久没抽过的旱烟袋,坐在炕头,吧嗒吧嗒猛抽几口。他看看窗外,夜空星星点点:世界这么大,明天是该让儿子出去闯一闯了!他掐灭旱烟,在大炕上磕磕烟嘴,起身出门。

    第二天,老秤匠送儿子出镇。临行,他拿出一把精致的准星秤送给儿子,告诉儿子:不管世界有多大,你能够走多远,这杆秤,都要随身带着。人有良心,秤有准星,做人,什么时候都要秤平斗满。

    头天夜里,老秤匠用上等的楠木连夜赶制了这杆精致的准星秤,杆秤上的两个醒目的金字“孙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炫目,直炫得儿子的双眼泪盈盈的。

    那天夜里,听着老子在院子里钻星打磨的声音,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儿子,半夜偷偷溜出屋子,将老秤匠劈断的一百五十杆杆秤,全部扔到了小镇后山的山崖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冷寂了多天”具有暗示写作背景的作用,面临新的社会现状,传统的制秤工艺逐渐“冷寂”。

    B.“嵌进去,钉星、割断、锤实、打磨”,连续运用动词,写出了老秤匠制秤时严谨、认真的态度。

    C.“不为重金所惑,不被威逼所惧”,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是孙记制秤作坊人人始终格守的原则。

    D.老秤匠为人诚信,不贪钱财,多年来凭借诚信经营享有盛誉;绝不为了暴利制作“吃客秤”。

    【2】文章多处写了老秤匠的沉默,这些沉默背后体现了老秤匠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两段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比喻自己渴慕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涉江采芙蓉》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_________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_______”,喟叹终日。

    (2)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典故,表明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的决心。

    (2)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进而论证了从师的必要性。

    (3)《归园田居(其一)》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泊慈姥矶下(其二)

    陆游

    慈姥矶头月,纤纤照酒杯。

    素秋风露重,久客鬓毛催。

    宿鸟惊还定,飞萤阖复开。

    平生四方志,老去转悠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提纲挈领,提示了本诗内容为诗人夜泊慈姥矶下的所见所闻所感。

    B.诗人借景抒情,以秋日里的风寒露重来衬托自己久居异地、羁旅漂泊之苦。

    C.诗人观察敏锐,笔触细腻,刻画出“宿鸟”“飞萤”的变化,富有动态美。

    D.诗人抒发对往昔生活的真切感受,语言平易晓畅,体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

    【2】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这一观点在诗歌最后两句是如何得以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说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情况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而又何羡乎?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而今安在哉?

    3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⑵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不舍昼夜。我们也在一天天地成长,没有退路。成长的感觉五味杂陈,不尽相同,但却真实而美妙。当你终于可以独自一人面对那些艰难困苦,熬过那些漫漫长夜,再次见到黎明的曙光时,有何种心情呢?

    请以“心灵日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