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内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前,世界经济陷入了严重低迷状态,中国经济必须从防范房地产泡沫、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够未雨绸缪。

    B. 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 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D.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班长主持唐诗朗诵会时说:“我们欢迎语文老师抛砖引玉,朗诵一首唐诗,给我们做个示范。”

    B. 一位家长对老师表示感谢时说:“感谢李老师三年来对令郎的教导,令郎能考上名牌大学,是您辛勤付出的结果。”

    C. 保险推销员小李对顾客说:“王大爷,请您记下我们的服务电话,方便您以后垂询。”

    D. 一位作者说:“王编辑,现将我修改过的稿子发送给您审核,如还有问题,我一定尽力斧正。”

  • 3、下列各项中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史记》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二十四史”全都是纪传体史书。

    B.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调。

    C.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崩”指帝王死亡,《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不禄,大夫曰薨,士曰卒,庶人曰死。”

    D. 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的七颗亮星,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小石潭记》用“斗折蛇行”形容溪水像北斗星排列那样曲折。

     

  •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当然,好的故事在结尾的地方一定要给读者或观众一把开悟的钥匙,要让读者或观众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有一点恍然大悟,有一点如梦方醒,这种好故事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假如你能给观众或者读者一把开悟的钥匙,

    A.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

    B.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C.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

    D.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

  •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 越国以远   鄙(边邑)

    C. 至易水上,既,取道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 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侵损、削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个民族都有道德语言,但不同民族的道德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较大差异。中国道德语言主要是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道德语言,是全民用于记载道德生活经历、交流道德思想、表达道德情感、叙述道德意志、描述道德行为方式的工具,但目前我国伦理学界对此领域还很少展开深入系统研究,这是我国伦理学研究亟须弥补的重要课题。

    中国道德语言既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建构者。中国道德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记忆、道德语言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庞大体系。中国道德语言借助文字、词语、语法、修辞等形式将道德文化表达出来,使它内含的伦理意义变成可以言说、交流、沟通、解释、理解的东西。没有道德语言的建构作用,道德文化只能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事实上,道德文化是历史的、现实的,并且具有未来的发展空间,其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都需要借助道德语言得以建构。

    当然,中国道德文化对中国道德语言也发挥着同等重要的建构作用。它是道德语言旨在表达的内容。如果没有道德文化提供的具体内容,中国道德语言便没有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的关系本质上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在如何认识中国道德语言与中国道德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孔子的观点。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文质彬彬”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借助“君子”概念来论述“文”与“质”的关系。所谓“文”,是指一个人说话、写作的文采;所谓“质”,是指一个人说话、写作的内容。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说话、写作的内容超过他表达它们的文采,就会显得不足,而如果一个人说话、写作的文采超过他想表达的内容,就会显得浮夸。他显然想强调,“文”与“质”般配才是最好的。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之间应该是“文质彬彬”的关系状态。

    中国道德语言是具有巨大魅力的道德语言形态,这是因为它表达的内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中国道德文化是具有巨大魅力的观念形态,这是因为它的表达形式是特别具有解释力、说服力、感染力的道德语言。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的有机结合,演奏出既有美的意境又有善的意蕴的二重奏。中华民族历来追求美善合一的生存方式。我们创造了优美的道德语言,并且用它来表达我们向善、求善、行善的道德生活,从而谱写了别具一格、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一部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就是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历史。

    (摘编自向玉乔《中国道德语言的价值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民族的道德语言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道德语言是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道德文化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而这些需要借助道德语言才能得以建构。

    C.道德语言和道德文化本质上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也是一种“文质彬彬”的关系。

    D.道德语言和道德文化既善且美,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诠释了中国道德语言的概念,提出了本文的论题,为下文展开论述奠定了基础。

    B.文章主体部分运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具体阐述中国道德语言和道德文化的相互关系。

    C.文章引用了孔子的“文质彬彬”说,旨在证明道德语言和道德文化之间应该是和谐的关系。

    D.文章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了道德语言与道德文化间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语言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伦理学界在此领域却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

    B.道德语言只有借助文字形式将道德文化表达出来,道德文化则是道德语言所表达的内容。

    C.道德文化具有未来性的发展空间,它决定着道德语言的具体内容、存在方式和发展走向。

    D.道德语言具有解释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与道德文化有机结合能演奏出兼具美善的二重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是“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勤操持家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_______,杨柳依依。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表达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和容貌的美丽。

  • 9、默写填空。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5)____________________,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6)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7)_____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

    (8)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10、补写空白处的句子

    (1)《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因为思念男子而登高远眺的诗句是  

    (2)《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  

    (3)《诗经·卫风·氓》中劝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诗句是  

    (4)《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诗句是  

    (5)《离骚》中表明诗人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诗句是

    (6)《离骚》中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作者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诗句是  

    (7)《离骚》中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诗句是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能够充分体会琵琶乐曲中的情感的原因是: 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刘义隆的典故,以古喻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 ”两句,作者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骄儿诗(节选)

    李商隐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

    诛赦两未成,将养如痼疾。

    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

    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天,是李商隐为自己的儿子衮师写的。诗人在仕途上屡遭挫折,直到这时,依然困顿沉沦,屈居县尉、府曹一类卑职。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爷昔”四句,慨叹自己勤苦读书著述,却落得憔悴潦倒。“无肉畏蚤虱”,是幽默的双关语。明说身体消瘦,暗喻遭到小人的攻讦。

    B.“儿慎”两句告诫儿子长大以后不要再像自己一样如此境遇困顿失意,希望儿子走读经书考科举的道路改变自已的将来的命运。

    C.“穰苴”四句借用典故,希望儿子多学学穰苴之法、张良之术,学会辅佐帝王的真本事,不须依靠其他细微、繁琐的学识。

    D.“况今”四句,联系现在国家面临的严重边患,征讨或安抚都毫无成效,好比养痈为患终成痼疾,希望孩子迅速成长成才。

    【2】节选的诗歌末四句是如何抒发诗人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秦武安君伐韩,拔野王。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上党民走赵。赵廉颇于长平,以按据上党民。王龁因伐赵。赵军数战不胜,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所赏赐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母因曰: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赵王许之。

    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赵军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

    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项是( )

    A.赵廉颇于长平军:军队

    B.主龄因赵伐:攻打

    C.赵军战不胜数:屡次、多次

    D.赵人大震:惊恐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胶柱鼓瑟耳

    就好像用胶把弦柱粘住后再去弹瑟般不知变通

    B.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父子不是一条心,希望大王不要派遭他去

    C.即如有不称,妾请无随坐

    假如以后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请求不要罪及他人

    D.乃挟诈而尽坑杀之

    于是用计谋把赵国的降兵全部活埋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散布谣言,离间赵国君臣,使得赵括当上了将军。

    B.赵王不听谏阻一意孤行,撤换了廉颇,导致赵军大败。

    C.赵奢为将时,尊重并爱护麾下的将士,与之同甘共苦。

    D.赵括曾分兵两路,企图突破重围,可惜最终未能成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拜师外卖小哥,体验了一天送外卖后累瘫了,“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当日他只完成5单送餐,仅获41元收入,离他一天挣100块钱的目标相距甚远。网友们纷纷点赞:“只有体验过,才知道不容易,才懂得委屈。”

    材料二:“我们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才能深刻明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对于媒体的重要意义。”——首届西藏“新媒体采风团”春季走基层采风报道团团长王慧。

    暑假将至,校团委将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在全校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发表演讲。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