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宾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旅题材的影片《红海行动》在全国各大影院放映期间,几乎每场都座无虚席

    B.国医大师们理应担当起培养中国医药拔尖人才的重任,使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

    C.有的马拉松赛事一票难求,有的却门庭若市,不平衡的发展现状,折射出供求关系的错位。

    D.我们要树立以改革为荣、以实干为优的人才标准,让真抓实干蔚然成风,推动改革落地生根。

  • 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B.钩心斗角       斗角:指宫女们相互忌妒,明争暗斗。

    C.臣虽下愚       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

    D.思厥先祖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dot##师 犹且从而问焉

    B.君子不##dot##齿 唇亡则齿

    C.学于师 不相师

    D.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之不复,可知矣

  • 4、下列句子中的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 仍更被驱遣   B. 汝是大家子

    C. 为仲卿母所遣   D. 渐见愁煎迫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约为婚姻

    婚姻: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B.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古义、今义意思相同,进和出。

    C. 愿大王少假借

    假借: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D.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陈  芳  董瑞丰  刘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年11月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看似一口“大锅”的“天眼”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的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由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要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待遇,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而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南仁东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一次,在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砂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我们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也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相比,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

    “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工程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

    “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

    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摘编自新华网2017年11月1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对人类有效接收外太空讯息的干扰越来越大,南仁东听取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的建议,提出“天眼”项目研发主张。

    B.与美国“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巡天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随着“天眼”的快速落成,越来越多的国际天文专家加入到由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中。

    C.“天眼”结构庞大,精密度高,项目工序繁杂。在选址、论证、立项、建设的过程中,南仁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亲自把关,以避免出现任何瑕疵。

    D.文章围绕“时代楷模”这一主题,依托“天眼”项目的研发展开叙述,旨在突显南仁东的楷模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南仁东,并积极投身到科学研究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既表明南仁东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又体现了他广博的学识。

    B.文中多处引用南仁东的原话和他人的评价,既有利于刻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C.文章按“天眼”的研发建设过程划分写作板块,依次串联起三个小标题,在内容上构成递进关系,一步步走向深入。

    D.“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是南仁东追求理想的真实写照,诗化的语言为充满艰辛的科学研究增添了浪漫和温情。

    3南仁东被追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1)在《离骚》中,屈原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共玩耍齐欢乐的场面。

    (3)《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用精妙的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

    (2)《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那些没赂秦的国家的灭亡也跟那些赂秦的国家有关,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灭亡。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了阿房宫楼阁众多、不计其数的情形,其中展示出“走廊”和“屋檐”的特点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却不易守业得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木长”需“固本”,“流远”需“浚源”作类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的景象进行了描写,痛心不已。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写梦幻中的天姥山天黑之后,熊龙的吼叫使山林震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开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一幅奇妙精美的画面,将听觉、视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

  • 10、理解性默写。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诉说自己长年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

    (2)在《离骚》中,诗人用诗句“_______”表达了即使身体受创也不改志向的决心。

    (3)在《短歌行》中,诗人运用“用典”的艺术手法,借《诗经》名句“_______”表达出对贤才的渴求。

    (4)《归园田居》一诗中,以声衬静,突出田园生活安静平和的诗句是:“______”。

    (5)《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看淡生死的思想倾向,用“_______”两句来批判。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_________________,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苏轼在《定风波》中,“   ”运用双关手法,道出了作者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有这样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 。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下列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岳阳楼》为律诗。律诗属近体诗,成熟于唐朝,分五言、七言两种。

    B.《登岳阳楼》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这与《春夜喜雨》《望岳》开头一样,都是平淡叙述,没有形容,亦没有运用修辞,我们由此能看出杜甫五言律诗的风格。

    C.《望洞庭》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D.《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2】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乙)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车避匿 引,掉转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C.且庸人尚之 羞,以……为羞耻

    D.威敌国,退而让颇 信,威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不欲廉颇争列 贵酋处二十日

    B.势不俱生 哀斯墓之徒有石也而为之记

    C.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不如而厚遇之

    D.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真州逐城门外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廉颇只知自己“攻城野战”为功,不知蔺相如“以口舌为劳”亦是大功,出于争名位的目的,使得廉蔺之间的矛盾引发。同时也照应开头对两人身份、地位悬殊的介绍。

    B.甲文中,情节上通过安排舍人的责问和“请辞去”,主要是表现出舍人的目光短浅和对蔺相如的不理解。

    C.甲文中,蔺相如先是退让避辱,委曲求全,继而是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表白,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忍让的品格。

    D.乙文中,蔺相如面对强秦不卑不亢,巧妙周旋,可谓“智”;大义凛然,维护国家利益,置生死于度外,可谓“勇”;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嫌怨,促成将相合心,更是“大智”,表现了司马迁的智勇观。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0多年前,詹天佑远渡重洋,慷慨陈词:各出所学,各尽所知,就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60多年前,抗美援朝正在进行中。无数年轻人跨过鸭绿江: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公辞七十载,今夕且当归!

    22年前,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美军轰炸,三名中国记者当场死亡:北京的大学生咆哮着上街,站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外面抗议。美国驻华大使被围了4天4夜才敢出门。

    2021年5月21日,袁隆平先生去世后,湘雅医院的地下通道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市民。站在最前面的,全是年轻人。

    因为信仰和力量的星光,终有一日,会连缀成灿烂的银河。因为使命与理想的光束,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穿过雾霾,射向远方,生生不息,成为奔腾的力量,照亮自己,照亮国家,照亮宇宙。

    校团委拟在高一年级举行以“人生的光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