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资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B. 采用各种办法培养现代企业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C. 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人类的起源,提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观点。

    D. 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各国代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中国艺术家演出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舞蹈。

  • 2、以下几组标题,是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显示出不同的用语特点,有的更容易出现在报纸上,有的更容易出现在新媒介上。全都是最容易出现在新媒介中的一项是(     

    (1) ①第三代社保卡又添新功能   

    ②今年,社保卡将实现一个逆天功能!

    (2) ③多名旅客在首都机场被警方拘留!他们都干了这件事

    ④首都机场多名旅客飞机上拒关机被拘留

    (3) ⑤彭丽媛联合国出席会议全程英文演讲

    ⑥彭丽媛讲英语,你听到了发音,我却看到了励志

    (4) ⑦驾校可自学直考了!驾校改革,这5条干货与你息息相关

    ⑧驾照自学直考是还权于民

    A.①③⑤⑧

    B.①④⑥⑦

    C.②③⑤⑦

    D.②③⑥⑦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今天惠临贵公司参观学习,确实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为此特向你们表示诚挚谢意。

    B. 当记者提到外界给他的“学界泰斗”这一称号时,这位院士直摇手,连声说:“同行谬赞,不敢当。”

    C. 重阳节到来,小李给老师打电话表达登门拜访之意,老师说:“欢迎叨扰。”

    D. 你们家现在几口人?你的内人现在在哪里工作?有需要帮助的吗?

  • 4、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赵氏求救于齐

    C.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 5、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 )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铁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止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几句:“xxx!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几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儿,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信,不知他云游何处。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我”原来是一个有点不羁的学生,对国文学习并无多大兴趣,但老师的一“骂”让“我”懂得尊重老师、敬畏老师了。

    B.作品最后流露出未曾向先生报答一二的遗憾之情,更因老师归隐道山不便相见而感到悔恨,只好以此文寄情恩师。

    C.作者好像漫画高手一般,截取了徐先生生活的几个片段,抓住其特征,寥寥几笔,便把徐先生刻画得形神兼备。

    D.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的语言极其庄重严肃不同,本文在描写徐老时极尽戏谑调侃之能事,语言轻松幽默,体现了梁实秋散文的另一种风格。

    【2】文章最后写道:“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何会怅惘敬慕。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在刻画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设想秦朝如果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么秦朝的结局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默写。

    (1)《再别康桥》中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柳树柔美姿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用“屋舍”“良田”描写世外桃源景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苏轼《赤壁赋》中作者面对长江引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并对江水能够无穷无尽产生了羡慕之情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

    ⑵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已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⑶《氓》中巧妙地借助比兴的手法,写女子年轻时长得就像润泽的桑叶一样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 10、名篇名句默写。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3)_______,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下列对《西江月》二词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 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A. 《西江月》二词和对贾宝玉出场前的侧面勾勒、出场后的肖像描写,是课文中对贾宝玉性 格描写的三个重点。

    B. 《西江月》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看似是对宝玉的嘲讽,实则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 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C. 作者用幽默含蓄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揭露封建大家庭后 继无人的事实,暗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

    D. 所谓“似傻如狂”“草莽”“不通世务”“偏僻乖张”,实际上是贾宝玉卓然独立,与世俗传 统相背离的表现。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授秘书省校书郎。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在湓城,居易与凑、满、朗、晦四禅师,每相摧游咏,跻危登险,极林泉之幽邃。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十四年三月,元稹会居易于峡口,停舟夷陵三日,置酒赋诗,恋恋不能诀。其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自是宦情衰落,无意于出处,唯以逍遥自得,吟咏情性为事。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

    (选自《旧唐书白居易》,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B.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C.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D.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进,现在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也指进步较慢、水平较低的人或集体。文中指后辈。

    B.司马,原为掌管军政和军赋之官,唐中期后,边远州司马常作为官员贬降之职。

    C.致仕,指仕途结束,即被贬或流放,相同意思还有致事、致政等等。文中指白居易遭流放。

    D.居士,旧时对在家信道拜佛的人的泛称,也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白居易用来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才华横溢。他十五六岁时,曾袖揣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访擅长写文章顾况,顾况看到文章后,内心折服。

    B.白居易性情洒脱。在湓城时,他不把贬谪的事情放在心上,常常和四位禅师结伴游玩吟咏,感受自然的幽深静谧。

    C.白居易重视友情。他为元稹被贬屡次上疏,直言极谏,两人虽远隔千里却书信不断,相见甚欢,离别难舍。

    D.白居易敢于直谏。他上疏直指皇帝荒唐放纵不守法度,执政者无能,治理失当,再次遭到贬谪流放。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2)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慎独,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能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也指一个人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警醒,不忘约束自己,提升自己。

    请你根据对“慎独”含义的理解和体会,结合自己的成长以及学习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