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死生亦大矣
C.何以解忧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和课文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出下文“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B.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诗集《指南录》作的第二篇序,全文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的逃亡历程,表达了自己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情感。
C.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林黛玉进贾府》“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中的“总角”代指青年时代。
D.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欧·亨利的作品构思新颖,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具有“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格。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童年的两件小趣事,加来道雄更加理解眼前的世界了,从而引导他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B. 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上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现在应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
C. 这颗被一些科学家猜想有人居住的行星只不过有一丁点的岩石和金属而已,它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
D. 勇气就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描写的是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
4、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 六王毕,四海一。
C. 辇来于秦。 D. 日与其徒上高山。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_________,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_________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②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③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_________,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_________的地方。
A. 风靡一时 冷漠 欣然 丝纹 深奥
B. 风生水起 冷漠 毅然 痕迹 深奥
C. 风生水起 淡漠 欣然 痕迹 深沉
D. 风靡一时 淡漠 毅然 丝纹 深沉
6、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是静静地来了,但却戴着沉重的昔日。
唔,现在,我是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实际上写了两个“秋天的梦”:“牧羊女的梦”和“我的梦”。
B.“牧羊女的梦”像羊铃那样迢遥,像落叶那样曼妙,是清纯而温暖的。“我的梦”,则是沉重、寒冷、忧郁的。
C.牧羊女的梦是“牧女之恋”,从全诗的思路脉络看,能够判断“我的梦”也是“有关恋情的”。
D.全诗写牧羊女轻盈美丽的梦,和诗人今日恋情失败、沉重的梦形成了鲜明对比。
【2】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借美女被众女造谣中伤比喻自己有政治才华却被诬告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诗人常常借酒助兴,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 ”一句表达酒能助兴而令人不禁歌唱起来,用“________”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横着长矛饮酒作诗。
(3)《卫风•氓》以桑树起兴,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8、请在横线处补上诗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譬如平地,_____________,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3)令初下,_________,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4)_________,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_________,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6)_________,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7)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______,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将军金甲夜不脱,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3)大漠风尘日色昏,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1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15)水落鱼梁浅,_________。(孟浩然《与诸子登岘首》)
(16)乡泪客中尽,_________。(孟浩然《早寒有怀》)
(17)崔颢《黄鹤楼》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
9、填空。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面对自己短暂的生命与无尽的长江发出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请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书生意气,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___________,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③吾入关,___________,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 (《史记·鸿门宴》)
④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
其身正,_________: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为政》)
⑤_________,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_________,而好犯上者,鲜矣。 (《论语·为政》)
⑥有美玉于斯,_________,求善贾而沽诸? (《论语·子罕》)
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_________,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
11、名句默写。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既见复关,___________。(《诗经·氓》)
(2)在《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竞周容以为度。
(4)屈原《离骚》中用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诗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
(5)曹操的《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管子》中的话,用来表达作者希望更多地接纳人才的愿望。
(6)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1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象
高启
海山巨乘堪乘战,番使前年远来献。
宝璎缠珞锦襜垂,拜舞如人向金殿。
仙仗时巡出凤城,鸾舆频驾不曾惊。
有牙[注]莫畏焚躯祸,天子深仁爱尔生。
[注]有牙,用象牙焚身典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牙以焚其身,贿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就点出象的来源,“象”来自远方使者的进献,侧面点出大明朝实力的强盛。
B.本诗颔联写大象身上披挂着华美的饰品,“拜舞如人”写出了大象的灵性与可爱。
C.本诗颈联采用借代,表现出天子出游巡查天下,却不曾惊扰以“象”为代表的生灵。
D.整首诗托物以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烦。
【2】请结合全诗,赏析本首诗歌的尾联含意。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文本二: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客韦中立论师道书》)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策之不以其道
B.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如是者数矣 是日观道中石刻
D.非独见病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B.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C.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D.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作者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接着回到现实问题上来反面论证,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B.文本一运用对比论证,批判之意直接而鲜叨;文本二第三段则运用比喻论证,冷嘲热讽,辛辣有力。
C.文本二中,作者以孟子之言表明,好为人师将招来祸患,并以此为由,委婉拒绝了韦中立从师的请求。
D.文本二中,作者先是认为“邑犬吠日”有些过分夸大,后来自己看到类似事件以后,方才相信这一说法。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②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5】对于韩愈抗颜为师的做法,柳宗元和世人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二简要说明。
14、根据要求作文。
“隅”的意思是:“角落;靠边沿的地方。”城市中,有这样的“一隅”:安静的书屋,幽僻的胡同,街角的咖啡店,高楼林立中的小桥流水……也有那样的“一隅”:逼仄的小屋,不起眼的地下通道,简易的工棚,冷清的故居,钟鸣漏尽时的医院……城市中更有这样的人,他们居于一隅,或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或放眼宇宙,洞悉物理;或沉默无声,抵御奋争……人们在各自的一隅中上演着不同的人生悲欢故事。
请以“城市一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和追求。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