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虔诚(qián) 褶皱(zhé) 慷慨(kǎi) 斟酌(zhēn)
B.粗糙(zào) 凛冽(lǐn) 惆怅(chànɡ) 怂恿(sǒnɡ)
C.慰劳(wèi) 贪婪(lán) 屋檐(yán) 挂匾(biǎn)
D.点缀(zhuì) 包扎(zhā) 赤裸(luǒ) 羞涩(s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统计,每年的票房数据都比实际情况要“缩水”大约10%左右,偷漏瞒报也成为业界的潜规则,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税收入与创作者的积极性。
B.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校安排学生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三天,每天不少于1小时,开展体育、文艺、歌舞、科普等社团活动。
C.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追求真、善、美,发人深省,引人思索,带给人美的享受。
D. 日前,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图书馆新增了电子书借阅机服务终端,为学生免费提供正版电子图书下载阅读服务,走在了全省前列。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来到村南,眼前展现出一条碧绿的南北大川,顺川向南远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川道中间是湍急流淌的河水,河水清澈见底
②川道东西两边山坡沟岔树木茂密,青翠欲滴,郁郁葱葱
③雨后艳阳高照,树木随高低起伏的山脊起伏酷似汹涌的绿涛
④水流冲击顽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⑤川尽头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那就是临城县一千四百多米高的三峰山
⑥河水两边的层层梯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田地里玉米穗昂首吐须,笑迎金秋
A. ①④②③⑤⑥ B. ⑤②③①④⑥ C. ②③①④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
4、下面的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书生意气,很后悔当年没有听从父母的教诲。
B.在春游爬山活动中,王老师在半山腰瞻前顾后,生怕有学生掉队。
C.我的自告奋勇,大家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都莫名其妙我的表现。
D.抬头望去,已到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D.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发展道路的图谱上,文化基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文化基因的不同使得各民族文化呈现出巨大差异。中华文化崇尚“以民为本”、追求“天下为公”,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诞生在商业经济之上,以个人为核心,以正义、法治、分权、自由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则是一种诞生在农业经济之上,以王权为核心,以民本、统一、德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三权分立的多党制竞争在西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而在中国则行不通,这已为近代中国的政治实践所证明。我们党一贯重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所蕴含的道德精髓,注重挖掘和阐发“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并将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民本”的思想精髓成为中国道路行稳致远的重要智慧源泉。
“均富”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价值追求。孔子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纵览世界历史发展,一个国家与阶级的堕落乃至毁灭,往往是因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从而使得两极分化的矛盾日趋凸显,这几乎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共性。实现共同富裕,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的高瞻远瞩,也体现了对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均富”思想和价值目标的传承,“不患寡而患不均”蕴含着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期待,自然成为坚持共同富裕基本原则的文化土壤。
和谐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位置,“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等都有和合、和谐、协调的含义。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种国家治理共识,同党对我国国情、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密切联系,也同历史延续中的中国古人对社会建设的美好要求有关。
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上,中国道路的基本特点是把和睦相处、和平发展放在首位。同崇尚竞争和“丛林法则”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和平文化,追求的是“协和万邦”。马克斯·韦伯就认为,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是“和平主义性格”的,它与西方新教的扩张性性格截然不同。中国人民在和平文化的影响下,对内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对外重视睦邻友好,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
(节选自夏兴有《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在人类发展道路的图谱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B.“均富”的理念蕴含着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期待,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价值追求。
C.西方政治文化是一种以个人为核心,以正义、法治、分权、自由和商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
D.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引用孔子的话,论证了“均富”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价值追求的观点。
B.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异同。
C.引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论证了中国与西方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上不同的价值取向。
D.文章先引出话题和观点,然后分别从“民本”“均富”“和谐”“和谐万邦”的角度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与阶级的堕落乃至毁灭,总是缘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B.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既受特定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还取决于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
C.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与深化,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或许也将为国人所接受。
D.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所以要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念刘和珍君》)
(2)《兰亭集序》中描写了和煦春风,晴朗天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其声呜呜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表达“人生短促”,“生命渺小”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褒禅山记》中用对比的手法,表明距离远近与游人寡众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词人和同学们正强劲有力,“____________”一句则突出了词人对权贵的藐视。
(2)孔子在《论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
(3)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只是施些小恩惠,神灵是不会降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劝学》中直接体现这种教育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剑阁赋》以“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来表现剑阁的高危。《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用了相似的快镜头来描写山川的惊险万状。
(3)《登高》中诗人登高望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奇妙难名,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
(4)古人常借酒抒情言志,《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酒浇愁,感叹人生短促、虚幻。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书》)
(2)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分辞》)
(3)见可欲,___________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5)成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杜牧 《阿房宫赋》)
(6)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
(8)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
②《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六国论》中表现诸侯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
【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片中的“弄”字化静为动,营造出春风微拂、万千柔条款款起舞、婀娜多姿之景。
B.上片通过叙写故地重游,忆昔日“碧野朱桥”同游之乐,反衬今日形单影只的悲伤。
C.下片写词人暮春时登楼远眺,见柳絮飞坠,落花飘零,倍增壮志难酬、人生易葬之感。
D.本词善用比兴,上片主要叙事,却以咏柳起兴,下片主要抒情,文情流畅而意味无穷。
(2)画线的诗句化用了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又有所翻新,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诗句。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文本二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慕,举同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撮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文中画“ ”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我知A之矣B畴昔之C夜D飞E鸣而过F我者G非子也邪
【2】下面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中“茫然”是旷远的样子,与“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与地坛》)中“茫然”的意义不同。
B.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殊的名称,如农历每月初一称“朔”,十五称“望”,三十称“晦”。
C.“顾而乐之”“还顾望旧乡”(《涉江采芙蓉》)“忍顾鹊桥归路”(《鹊桥仙》)三句中“顾”的意思基本相同。
D.成语“水落石出”原指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后来常用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3】下列对原文及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赤壁赋》中,两位客人跟随我一起走过黄泥坂,听到我如何度过美好夜晚的叹息,客人和妻子先后解决了菜肴和酒的问题。
B.与《赤壁赋》仅舟游不一样,《后赤壁赋》一文在游览时还写了舍舟登山,游山后复舟游,行踪曲折复杂,景色也因之繁富。
C.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峭拔而汹涌的山水之景,文末关于孤鹤和梦境的描绘,虚实相生,禅趣悠远。
D.前后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5】材料二中鹤有什么象征意义?请结合文本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毛泽东登临湘江,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生发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青年袁隆平经历饥馑,立下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