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塔城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朝是杂剧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无数的优秀杂剧作家,其中关汉卿、白朴、汤显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莎士比亚是英国16世纪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C.《雷雨》的作者曹禺是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中《雷雨》是中国话剧由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共四幕。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项羽本纪》《孔子世家》《高祖本纪》等篇章都为人津津乐道。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济阳县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结合该县的发展实际,积极谋划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同时做好重大项目的储备。

    B. 芜湖市创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申请日前正式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复,成为全国首批11个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C. 8月6日深夜,远征俄罗斯喀山的河南小伙儿宁泽涛力挫强敌,勇夺世锦赛百米自由泳冠军,令中原大地的家乡父老无不欢欣鼓舞。

    D. 近几年,为了让河南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河南省始终将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4、选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学(劝告)                        而望矣(提起脚跟站着)

    B.惠文、武、昭襄故业(继承)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查)

    C.河内(凶恶)                      王无罪(年成)

    D.秦人开关敌(迎战)                金就则利(磨刀石)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相关部门对部分新装修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香港各界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将进一步增进团结、增强斗志。

    C.李萍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对这本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爱不释手,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D.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生动刻画了第一书记们扎根脱贫攻坚一线,用行动诠释奉献的动人事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桑叶与蚕宝宝

    朝颜

    进入征村乡吴坪村的时候,一场急雨刚刚歇住了脚,厚厚的云层从天空中渐次消散。不远处的青山之间,还萦绕着白色的雾气。山下的屋宇和田园,便都像置身于仙境中了。视野之内,树木、蔬菜和青草绿得不染一丝杂质。一条平整宽阔的柏油路直插沃野,新耕的水田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云雾的万千姿态。一辆高大的农用拖拉机威风地驶过侧畔,车尾还粘着湿漉漉的新泥。

    这里是江西省修水县的西南郊,一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然而如今,穿过一幢一灰瓦白墙的农家宅院,我在这里已找不到贫穷的痕迹。

    横平竖直的田间,铺展开一望无边的桑林。桑树不高,却枝叶葱茏,每一片叶子都肥美而多汁,绿得精神。底部的枝条已被采摘得光溜溜的,顶部仍在不停地抽出鲜嫩的新芽。这样的长势和桑叶产量,是我幼时所见枝叶稀落的野桑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桑叶的使命是喂养蚕宝宝。而后是茧,是丝,是琳琅满目的丝制品,是村民们走出贫穷、奔向富裕的希望。

    “三斤毛铁半斤钢,打把锄头去栽桑,一条田塍栽三转,三条田塍栽九行”歌谣在蚕乡流传开来,像茂盛的桑树,遍布山坡田垄。地处赣西北山区的修水县,在清代时,就因产丝居全省之首而获“绢出义宁州”之誉。蚕桑传统延续至今,更成为全县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仅我脚下的吴坪村这片土地,便建有二百零八亩蚕桑产业基地。

    桑田一侧,矗立着四座标准化养蚕大棚。我们走进了其中一座。只见偌大的空间,整齐地排列着方格蔟,底层撒着厚厚的消毒的石灰,上面再垫一层新鲜的桑叶。一些蚕宝宝在不倦地喻食,一些已经爬上了属于自己的蚕屋。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小小的木格中,见一条身子黄而透明的蚕,正从口中牵拉出晶莹透亮的细丝。它不停地快速摇动着脑袋,仿佛这分分秒秒的光阴都不能耽误。

    蚕的一生,如果撇开化蛹和成蛾期,须经历四次休眠蜕皮。在此期间,它们变得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患病死亡。尤其是第四次蜕皮,时间长,过程艰难,死亡风险大,直接关系着最后的产量。千百年来,蚕农们秉承着祖上代代总结的传统经验,一季又一季地侍弄着蚕宝宝。他们依靠着简易的蚕具和蚕室,劳心劳力,但是产出却常常与付出不成正比。

    “现在不一样了。”一位扶贫干部告诉我,“我们不仅有养蚕大棚,还建有小蚕工厂。在两个最关键的时期,统一消毒,统一管理,生产几乎零风险。”小蚕工厂,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我不由地想象起来,宁静的夜晚,无数只黑黑的蚁蚕,在小蚕工厂里挤挤挨挨地蠕动,它们昂起脑袋噬咬着桑叶,沙沙沙,沙沙沙—仿佛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

    然后,它们休眠、蜕皮,变白、变胖,被蚕农们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悉心地照顾着。再然后,它们和我眼前所见的熟蚕一样,被送往大棚最后,择一个小方格为归宿,走完短暂而辛劳的一生。我又不禁想象着另一幅画面;某一天清晨,管理员打开大棚,无数只洁白的蚕茧卧居其间,仿佛刚刚下过一场盛大的新雪。

    自从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成立了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优先成为社员和股东。从流转土地到购苗栽桑、技术指导,再到蚕茧收购,全部由合作社牵头,统一进行。桑蚕鲜茧的价格,也由保险公司统一承保。当所有的风险被解决后,蚕农们放下了曾经的后顾之忧。现在,他们只需专心种桑养蚕,凭着勤勉付出便可安心地等待收益分红。

    这一路上,我们围绕着修水县转了大半个圈。从吴坪村,到征村乡,到整个县域,无不见桑树遍布沃野,郁郁葱葱。我看见因病致残的胡经明,用一把竹椅支撑着身体,在桑田里奋力地挖地草;我看见从打工地返乡的樊南星,带着身患“渐冻症”的妻子下地,双手并用飞快地采摘桑叶;我还听见吴坪村的脱贫户石根感慨地说:“用好国家政策,自身勤劳肯干,就是最好的脱贫药方。”

    何止是他们呢?在修水,九万八千亩桑园,十个五千亩蚕桑乡镇,二十个千亩蚕桑村,一百五十个百亩专业组,三百七十五户十亩以上大户……一头,承载起三万多名蚕农的希望,另一头,连接着丝绸企业上亿元的年销售额,还有两千多在家门口就业的人。现在,桑园还在一亩亩扩大,蚕农的雄心也在一天天变大。随之而来的,还有桑果休闲采摘、桑葚酒、桑葚饮料、桑叶茶、桑芽菜、蚕丝被、食用蚕蛹等相关产品产业的开发。日子,正一天天生机勃勃地向前走。

    我携着满身的绿意退出桑园,抬起头望去,天边早已云开雾散,万道金光下,深情抚摸着这热腾腾的土地……

    (选自2020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栽桑的歌谣,写修水在清代就因产丝居全省之首而获“绢出义宁州”美誉,表现了这里桑蚕生产历史悠久。

    B.文章写蚕四次休眠蜕皮,用“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会患病死亡”“过程艰难”等,意在突出养蚕艰难、蚕农艰辛。

    C.文章中扶贫干部的话,承接上文蚕农产出与付出反差大,再转向对扶贫工作队到来后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的叙述。

    D.文章结尾使用“九万八千”“十个五千”等一组数字,展示了修水桑蚕产业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取得的骄人成绩。

    【2】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3】本文结尾构思巧妙、意蕴深远,对此你如何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几句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_____”一句描绘了宾客与荆轲临别时的悲伤哭泣的场面;“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宾客发怒,同仇敌忾的画面。

    (4)《纪念刘和珍君》中作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 他警示人们:“__________。”

    (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_____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所作。

    (6)《沁园春•长沙》中“_____”一句对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大千世界作了哲理性的高度概括,表现出了诗人豪迈乐观、昂扬向上的情怀。

    (7)《鸿门宴》中“__________”两句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无题》中后来被引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 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的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 中,词人面对大千世界,在感叹宇宙的广阔之后,慷慨激昂,又发出了这样的追问“ ___________________ ?” (《沁园春•长沙》)

    (2)《荆轲刺秦王》中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了众宾客为荆轲送行时的神态,渲染了一种极其悲壮的气氛。

    (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

    (5)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6)《论语•颜渊》中表明“仁”的最高境界即在于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而非强加于别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学》中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三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中庸》中论述达到“中和”后的思想境界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语句是“__________”。而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悲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设喻引出的两句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1】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B.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C.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D.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2】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智襄子:春秋末期晋国四卿之一,智氏家族的领主。②段规:韩氏家相。③智国:智伯家臣。④安邑:魏氏都城。⑤平阳:韩氏都城。⑥絺疵:智伯谋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B.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C.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D.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版,土墙高度,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版”意思不同。

    B.“魏桓子御”与“以御于家邦” (《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御”意思不同。

    C.骖乘,指陪乘的人。《鸿门宴》中的樊哙即担任此职务,站在车左负责警卫。

    D.“尽灭智氏之族”与“每至于族”(《庖丁解牛》)中的“族”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在宴会上戏弄韩康子、侮辱其家相,智国劝其对危机要有戒备警惕之心,他却自恃实力强大,无人匹敌,不以为意,埋下隐患。

    B.韩、魏两国在外交上处于弱势,他们不敢拒绝智伯索地的要求;韩康子和魏桓子跟随智伯攻赵,看到水漫晋阳的景象,恐惧得手足失措。

    C.谋臣締疵善于观察人事细节,对形势有清醒准确的判断,他提醒智伯提防韩康子和魏桓子谋反,但劝谏失败,于是他请使于齐,离开晋国。

    D.司马光认为智伯的灭亡是由于才与德不匹配,他根据才与德的存在状态把人分为四类,依照这个标准看,智伯虽有才华,但却是个小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2)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批评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本文中智伯作为当政者,“其言不让”的表现有哪些?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20多年来,广大青年志愿者走进西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雪域高原,在贫困乡村,在你我身边,挥洒着辛勤的汗水。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又着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助残“阳光行动”(服务残疾青少年活动)、“七彩假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活动中,青年人学习成长、奋斗奉献、放飞梦想,彰显了青年的力量和风采。

    然而有一些同学却认为,这些都是社会的事,和自己关系不大。也有同学说,高中学习时间很紧,没有时间参与。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立仁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践行志愿精神,彰显青春风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