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著名作家王蒙、刘慈欣等人 中国出版集团读书大会,就文学创作、主题出版、儿童阅读等不同话题,与近千名读者交流互动。
(2)最近,一些动物维权激进人士齐聚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公开反对人类进行动物 活动。
(3)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 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A.作客 试验 往往
B.作客 实验 常常
C.做客 实验 常常
D.做客 试验 往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兰工作很细心,她所掌握的账目做得毫厘不爽。
B.这位姑娘非常漂亮,真可说是秀色可餐了。
C.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
D.换届期间各村“两委”干部要严明换届纪律,依法依规参与竞选……严禁拉帮结派、危言危行、恐吓竞争对手等不正当手段……坚决打击破坏选举的违法违纪行为。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兴师伐越 乃不知有汉
B.越因袭击吴师 因击沛公于坐
C.种还,以报勾践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若反国,将为乱 其叶沃若
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垣墙周庭 周:围绕 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若望仆不相师 望:怨恨、抱怨 阙然久不报 报:答
B.凡再变矣 再:再次 乳二世 乳:喂养
定计于鲜也 鲜:态度鲜明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稽:考察
C.而母立于兹 而:你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奏效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愠:恼怒 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引:引退
D.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其制稍异于前 制:规制、格局
以通其狂惑 通:抒发 枉用相存 存:问候、探望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难堪(kān) 斟酌(zhēn) 楔子(xiē) 锲而不舍(qì)
B. 挣揣(chuài) 湍急(tuān) 丰腴(yú) 阿谀献媚(yú)
C. 皴裂(jūn) 逡巡(qūn) 彗星(huì) 拾人牙慧(huì)
D. 偕行(xié) 揩汗(xié) 踮脚(diǎn) 掂斤播两(diān)
6、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临流晓坐
①老家在长江边,怎么都是幸运。
②每次回去,时间或长或短,都会到江边石梯坎上坐坐。多半在傍晚,甚至天已黑定,喧嚣远去的时分,好像只有那时,才能与大江独处,以发天下惟大江与我的慨叹。面对一条大江,大多时候其实什么都没想,有时虽也思若流水,心想如果家乡是本日月之书,读读那片夜色就够了;读夜色时,读读夜里那道月光就够了;读月光时,读读月下那道江流就够了;读江流时,读读江流上船帆半掩桨楫尽收的波光也够了。偶尔想起明人吴从先那句“临流晓坐,欸乃忽闻;山川之情,勃然不禁”,觉得倒蛮应景;只是明知不是侵晓而是暮晚,只好叫“临流宵坐”了;但独自面对滔滔大江,浩荡的古意依然叫人沉醉。初夏六月,一年一度的洪汛眼下还没从雪山启程,古老的江流悠缓无声,静美得恰似花季的所谓伊人。
③那晚没有星光江月。江面上倒不时有驳船向上游缓缓驶去,突突突的轮机声,亮闪闪的船头灯,提醒我还有无数如驳船那样,正不分日夜逆水而行的生命。看上去那不像是船在走,倒像是天地在缓缓挪移,神奇得叫我惊讶。一时便觉得能心静如水,与天地同在,正是大江赐给一个在江边长大,却一直漂泊在外的人的福气,他人未必领会,也难得消受。其实远远近近也有不少人,男女老少或站或坐,什么都不做,就那么痴痴看着面前的大江。不远处有人唱起了歌,虽轻柔如梦,但依我之意,那时最好以琵琶为六月弹一首散曲,恍然若指尖即兴的拨弄,让某种连自己亦难明的心境,即兴地播撒于天地之间——如此,一切就刚刚好了。
④倏忽间才发觉,自己因离家太过长久,知晓的都是些古代的人事,对近百年间家乡到底怎么一直走到如今,几乎一片空白。
⑤第二天正好友人有约。在座的几位,原都有很好的文字,闲话中才知道,如今他们竟都放下了小说诗歌,转向了对故乡近代文史的探秘寻幽。说着,做东的朋友拿出本书来,是《宜昌记忆》丛书的一种,随手翻看,见所记都是百多年来小城开埠前后的轶闻旧事,从没听说过,一时甚觉新奇。
⑥“书卷多情似故人”。事后细读丛书,才恍然想起,时间作为另一条江流,无声无形,我怎么就忘了它的存在呢?其实,大江奔行于肉身之外,时间满溢于人心之中,我们何曾分分秒秒离开过两条江流?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里说,“人们在时间中占有的地位,比他们在空间中占有的位置要重要得多”,其所作所为,则多由时间来保存。这么一想,面对那两条古老江流,可看可想的,就远不止一点水光山色,几册诗词歌赋了。求学离家太早——“当时年少春衫薄”,难怪对朋友们注目的那些历史过往,大多不甚了了。原来,即便那样伟大的一条大江,也有过自闭的、与世隔绝的年月。而清廷依据《中英烟台条约》被迫应允宜昌、芜湖等地的对外开埠,竟是由我熟知的云南“马嘉理事件”直接引发。小城自那以后在屈辱中城门洞开,现代化脚步虽杂沓零乱,终归已经启程。不仅著名的詹天佑为川汉铁路、卢作孚为长江航运,都曾驻留奔波于宜昌,一拨拨外国人也你来我往,既有想在宜昌租地建馆却因民情激奋受阻的第一任英国领事,也有最早到此开创平民教育,参与过“宜昌大撤退”的新西兰女传教士……这些人各怀梦想,冒险闯荡,于百多年前,硬生生地把个楚之西塞水码头,连拉带拽地带进了现代化的漩涡……
⑦那晚众人又驱车驰过长虹般的夷陵大桥,径直去到大江南岸,拐到磨基山脚一个幽秘之处。抬眼,对岸便是我那梦中小城:当年领馆、海关、洋行聚集却被日军飞机炸成废的沿江一带,如今一溜摩天高楼,霓虹溢光流彩,倒影斑斓生花,显然已是个规模初具的现代化城市,而忆起百多年前小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前行,未免感叹唏嘘。城市与人一样,须慢慢生长,不仅生长需要时间,生长的疼痛与屈辱也都深藏于中。其时四周静谧无边,丝绒般柔滑的夜,平匀又深沉地呼吸着,以致我竟不敢断定,我真是在那里长大的。真属于百姓的日子,无非一点不虚的富足,安静的日常,素雅的清欢,每晚到江边闲坐的人们的心情,已经道出了他们的认可。
⑧古罗马执政官西塞罗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看来,人对故乡真切入微的认知,都是个悠长的过程。远离家乡的游子,除了回乡探望探望,也需多读点“家乡书”,将百年变迁史铭记于心,方知我们来自何处,也至今还在路上。没问过那些家乡文友,是否也常到江边“临流晓坐”,但他们在那条历史与时间的长河边,显然已苦坐多年。
⑨再去江边,“临流晓坐”,“欸乃忽闻”已是如烟往事,闲坐半晌,原先浮于半空的自己,似乎已倏然落地,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故乡只有一个,思绪岂止万端?
(取材于汤世杰的同名散文)
【1】对下列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应景:诗文情境与此刻契合
B.浩荡:深远悠长,奔涌而来
C.漩涡:无法挣脱的悲惨境地
D.清欢:清雅恬适的生活乐趣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写男女老少痴看大江及有人歌唱的情景,表现出人们对美景的沉醉与日常生活的满足。
B.第⑦段写作者不禁“感叹唏嘘”,其中既有对家乡快速发展的赞叹,也有对它艰难前行的感慨。
C.第⑧段引用西塞罗之语,启示我们应去探寻、铭记故乡历史,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身在何处。
D.面对空间与时间这两条河流,作者由“晓坐”“宵坐”再到“苦坐”,思考得越来越深入。
【3】第②段画线句在表达上富有特点,请从中选择两个,分析其表达效果。
【4】第③段说“与天地同在”,第⑨段又说“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根据文章,简要回答这两句话的含义。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荀子《劝学》)
(3)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4)人间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秦爱纷奢,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6)天行健,______;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7)采菊东篱下,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8)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作者不服老决心为国效力的句子_________。
(9)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的句子___________。
(10)默写《赤壁赋》中描写明月的句子___________。
(11)《师说》中哪句话概括了老师的作用___________。
8、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4)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6)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7)请写出《登高》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元嘉草草,______,____”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以免重蹈覆辙。
(9)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0、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评论国事、撰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不愿因向权贵低眉而委屈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手法写出诗人脱离官场、回归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高》中写杜甫一生坎坷,晚年也很艰难,生活困苦,头发变白,连喝酒解闷的心情都没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
(8)《声声慢》中直抒胸臆,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是一个愁字难概括得尽,这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羞怯矜持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鸟啼和泉声分别来比喻琵琶乐声的音质不同,描写琵琶曲由婉转流利,变得缓慢滞涩的过程。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在《锦瑟》中借用庄周的典故,营造朦胧迷离意境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柳永《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_______ ,_______,________”,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
(5)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指出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12、春日杂题
陆 游
野水如棋枰,所至各成村。
炊烟出茅屋,碓①声隔柴门。
树阴同戏儿,多已长子孙。
安居无暴敛,何以报国恩?
注:①碓duì,木石做成的舂米器具。
【1】请简要赏析首联和颔联写景的艺术手法。
【2】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军校,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以全节之贵,累赠太师。全节少从军旅,同光末,为捉生指挥使。赵在礼之据魏州也,为邺都马步军都指挥使。唐明宗即位,授检校司空,历博、单二州刺史。
天成三年,赐竭忠建策兴复功臣,移刺郢州。长兴初,就加检校司徒,在郡有政声,俄授河西节度使。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清泰初,为金州防御使。会蜀军攻其城,州兵才千人,兵马都监陈知隐惧,托以他事出城,领三百人顺流而逸,贼既盛,人情忧沮。全节乃悉家财以给士,复出奇拒战,以死继之。贼退,朝廷嘉其功,诏赴阙,将议赏典。时刘延朗为枢密副使,邀其厚贿,全节无以赂之,谓全节曰:“绛州阙人,请事行计。”全节不乐,告其同辈,由是众口喧然,以为不当,皇子重美为河南尹,闻而奏焉。清泰帝召全节谓曰:“沧州乏帅,欲命卿制置。”翌日,授横海军两使留后。高祖即位,加检校太保,正授旌节。
天福五年,授检校太傅,移镇安州。时李金全据州叛,引淮军为援,因命全节将兵讨平之,以功加检校太尉。安重荣之叛也,授镇州行营副招讨兼排阵使,与重荣战于宋城,大败之。镇州平,加开府仪同三司,充义武军节度、易定祁等州观察处置、北平军等使。八年秋,丁母忧,寻起复焉。属契丹侵寇,加之蝗旱,国家有所征发,全节朝受命而夕行,治生余财,必充贡奉。开运元年秋,授邺都留守、检校太师、兼侍中、广晋尹、幽州道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寻加天雄军北面行营副招讨使,阳城之战,甚有力焉。全节始拜邺都,以元城是桑梓之邑,具白襕(注)诣县庭谒拜,县令沈构逡巡避之,不敢当礼。全节曰:“父母之乡,自合致敬,勿让之也。”州里荣之。二年,授顺国军节度使,未赴镇卒,年五十五。赠中书令。
(选自《旧五代史·列传五》)
(注)襕(lán):古代一种上下衣相连的服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蜀军攻其城 会:恰逢 B.朝廷嘉其功 嘉:嘉赏
C.邀其厚贿 邀:邀请 D.勿让之也 让:推辞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B.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C.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D.时明宗命高祖伐蜀师/次岐山/全节赴任及之/具军容/谒于辕门/高祖以地理隔越/乃奏还焉/移沂州刺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全节因为父亲的缘故曾多次被授予太师的称号,后在河西节度使任上遇上了高祖,高祖任命他做了沂州刺史。
B.马全节在金州危难之时,拼死抗争保住了金州,但刘延朗趁皇上准备奖赏马全节的时候,准备狠狠地敲他的竹杠。
C.马全节因先后平定了李金全、安重荣的叛乱而多次受封,在国家困难时期,他兢兢业业,不侵占国家的财产。
D.马全节不摆架子,曾回到家乡拜见家乡长官,家乡人把这当作荣耀,但可惜的是马全节在五十五时就去世了。
【4】翻译下列句子
(1)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4、按要求作文。
有个国王清早到花园散步,惊讶地发现所有的花都枯萎凋谢了,探问之下才知道:橡树自怨没有松树高大俊秀所以厌世,松树又恨自己不能像葡萄多结果子,也不想活了,所有的植物都因为恨己不如人而全无生机。而在花园的某个角落,却有一株小小的安心草,在暮气中开着灿烂的花朵。国王欣喜地问它为何可以如此?它说:“因为我知道你种我,就是要我做安心草。所以,我就努力做好我自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范围立意。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