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只见大厅的角门一开,走出一位老人,手拿拐杖,答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大陆的兄弟见笑了。权当文字游戏吧!”
B. 尊敬的领导,您好!您能在百忙之中拜读我的求职信,我感到很荣幸。我非常希望到贵公司工作,贡献我的学识和能力。
C. 日前,惠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前来应聘。
D. 张经理,您的令尊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给他回个电话。
2、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生亦大矣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⑧有碑仆道
A. 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 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 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 ①③⑥/②⑤/④⑧/⑦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蜡炬(jù) 脂膏(gāo) 慰藉(jí) 六幺(yāo)
B.贾人(jiǎ) 耕耘(yún) 执拗(niù) 讷讷(nà)
C.彷徨(páng) 揳入( xiē) 包扎(zā) 氛围(fēn)
D.罅隙(xià) 撑开(chēn) 石砾(lì) 律吕(l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越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C.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与会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小国。
D. 百姓对垃圾分类工作肯定的背后,是浙江完备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配套的资金支持以及所有村民亲身参与的共同结果。
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撞钟人卡西莫多,虽然丑陋不堪,但心地善良。他对爱斯梅拉达充满关怀,在圣母院无微不至地保护、照顾着她,为了她的幸福,他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巴黎圣母院》)
B. 鲁滨逊出生在英国约克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被他营救的野人叫星期五,在他的极力培养下,星期五成为鲁滨逊的一个“有用的助手”和“很好的基督徒”。(《鲁滨逊漂流记》)
C. “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及策划者是晁盖、吴用,“醉打蒋门神”说的这位英雄是鲁智深,“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豹子头”指的是林冲。(《水浒传》)
D. 在亚摩斯海滨的那场船难中,青年渔民海姆奋不顾身地下海救人,当他游近时才认出船上挣扎求生的是诱骗他未婚妻的史蒂尔福斯,但海姆仍尽力想把他救上来。(《大卫·科波菲尔》)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B.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C.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D.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2】“百舸争流”中的“争”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秦观)
(3)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
(4)_______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_________。(《静女》《诗经》)
(6)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俟君子。(《侍坐》)
(7)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________。(《侍坐》)
(8)赤也为之小,_____________________?(《侍坐》)
(9)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10)十旬休假,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一生常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中的宫人听到皇帝车辇远去的声音而怅然若失的情态。
(3)苏洵《六国论》中,写六国送给秦国越多、秦国侵犯越厉害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在舞雩台吹风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1) 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有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2)荀子《劝学》强调博学、自省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师说》中韩愈认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认为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在《谏逐客书》中,表明李斯这种观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的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4)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念奴娇·过洞庭》中也有这样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张先①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②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③,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④一曲,江空月静。
【注】①张先,字子野,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四十岁中进士,曾在江南任吴江县令等小官,官阶品位与白居易的江州司马相似,遂有感于自身境遇写下这首词。②彩绦朱索,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泛指美人身上的衣饰。③双槽,指双琵琶,槽是琵琶等乐器上弦的格子。④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
【1】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为环境描写,诗人先俯视再仰观,多角度描绘了一幅江上美景图。
B.“天青垂水”句,“垂”字将天空、水面连接起来,水天一色,炼字精当。
C.“汀洲”三句由自然景物转向人物描写,美人衣带修长,与落日斜晖相映。
D.“如解凌波”二句写美人登船、停泊洲边,为下阕摹写琵琶妙音做了铺垫。
【2】白居易的《琵琶行》以高超的技巧手法摹写有声无形的音乐,如音在耳、如奏在前。本词下阕中划线的诗句是如何描写音乐的呢?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秦爱纷奢 shē
B.奈何取之尽锱铢 zīzhū
C.瓦缝参差 cāncī
D.戍卒叫,函谷举 sh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B.族秦者秦也 族:灭族。
C.秦人不暇自哀 暇:空闲。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赏鉴。
【3】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中四个“后人”的理解,合乎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①②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唐人;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所指相同,都是指当时的唐人;③是指唐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当时的唐人,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有“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的记述。有人认为“大风扬积雪击面”太严酷了,知难而退才是智者的选择;也有人认为这恰能彰显人的伟大,迎难而进才是勇者的选择。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