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河池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四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伴侣  慷慨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

    D.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燕王诚怖大王之威 B.君之所

    C.令将军与臣有 D.起不意,尽失其度

  • 3、对下列文言语句画线部分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

    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都被杀戮和没收为奴。)

    C.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句,把盾放在猪腿上。)

    D. 项王曰:沛公安在?(宾语前置,沛公在哪里?)

     

  •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秦王坚下诏大举入   ②今众我寡,难与持久

    B.①有材勇者,皆羽林郎 ②哙谢,起,立而饮之

    C.①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 ②若移陈少,使晋兵得渡

    D.①问计于谢安,安然 ②化险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

    李洪兴

    “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设想“机器人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1下列对“人工智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的。

    B.体验过人工智能的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功效可媲美人工制作。

    C.人工智能可以做电影预告片、完成新闻消息、下围棋,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

    D.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更加从容,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人类的焦虑和恐惧。

    2下列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的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

    B.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

    C.埃森哲咨询公司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

    D.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这是各方的共识。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全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因为人类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

    B.近期,欧洲议会正式向委员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安全。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C.因为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所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向机器人征税的法律提案。

    D.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是人类依然在探索的问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的深沉思考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今从师态度的不同:古之圣人超出众人很多,“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耻学于师”。

    (3)《赤壁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的“_________”描写出周瑜的儒将装束,而“_________”则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在《沁园春·长沙》中,用本形容山势的词语来形容那些不平凡的日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登泰山记》中,“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两句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以诸峰来衬托日观峰的高峻。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一生漂泊,命运坎坷,饱受磨难,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将读者带入一个奔马轰雷的奇险境界。

  • 10、补全下面的句子(只选3小题,每小题2分,其中④⑤必选一句)

    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________________,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③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⑤《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曹操军队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3)《阿房宫赋》中指责秦搜刮财物时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毫不珍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阐述燕国招致祸患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六国论》中表现诸侯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面小题

    独坐敬亭山

    (唐)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诗中刻画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

    2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二)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太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导之也。《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

    (选自《荀子》)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B.六艺经皆通习之 传:传记

    C.礼者,所以正身也 所以:用来……的

    D.教而不称师,谓之倍:通“背”,背离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太学

    B.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太学

    C.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太学

    D.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立太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和韩愈都提倡尊师重教。韩愈认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荀子认为老师在道德教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师说》运用了对比论证。如将圣人“从师而问”与众人“耻学于师”进行对比,指出当时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的自相矛盾。

    C.李蟠得到韩愈的称赞。韩愈肯定李蟠不受时俗的限制,能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从正面树立了榜样,并借此说明写作缘由。

    D.荀子强调老师的地位崇高,他把能否尊重老师提升到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认为老师和君主一样,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的马宏达,摘得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的桂冠,实现了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00后小伙刮腻子得世界冠军引发热议。央广网指出:马宏达等劳动者通过勤学苦练将每一个动作刻进肌肉记忆,刻下的正是把专业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但网上也有一些阴阳怪气的论调,如:拿这个奖有哈用?是想让更多年轻人以后都去刮腻子?古人说得好,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应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