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⑴善刀而藏之⑵项王身亦被十余创⑶往往阳狂垢污⑷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⑸当与秦相较⑹及仇雠已灭⑺敛不凭其棺⑻而心识其所以然⑼少有连,必多方钩致⑽余今大梦将寤⑾乃瞻衡宇⑿云销雨霁⒀而征一国⒁常在床蓐
A. ⑴⑵⑶⑷⑹⑺⑼⑽⑾⑿⒁
B. ⑴⑶⑷⑸⑹⑺⑼⑾⑿⒀⒁
C. ⑴⑵⑶⑸⑹⑺⑻⑽⑾⑿⒀
D. ⑴⑶⑷⑹⑺⑻⑼⑾⑿⒀⒁
2、下列对小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其表现主题时是自觉的,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其表现主题时是不自觉的,如《一千零一夜》。
B. “场面描写”一般由人物、时间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断面,如《林黛玉进贾府》里黛玉初见王熙凤的场景就是典型的场面描写。
C. 小说的故事由谁来讲述,它的视角和口吻是一样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以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视角是仰视的。
D. 小说的细节是对情节的一点一点的补充与落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取“雪夜向火”“草料场风吹屋动”等细节来充实小说情节。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哲学思想长期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或许有以下四个方面,即空想的理想主义、实践的道德观念、统一的思维方式、直观的理性主义。
儒家哲学中的主要哲学家大都对现实社会抱着一种积极的热诚的态度,企图用他们的学说、他们的理想来转化现实政治。然而他们的学说、理想不仅转化不了现实政治,而且往往被用来作为粉饰现实政治的工具。“大同”或“致太平”的思想几乎成了中国古代人们所普遍追求的一种理想。儒家思想中有,道家的思想中也有。统治阶级希望有“太平盛世”,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也期望有“太平世界”。但真正的“太平盛世”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思想的“理想主义”带有很大的空想成分。那些先哲们虽然可能是真诚地提倡他们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可是他们的那一套并没有现实的可能性。不仅如此,所谓“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归根结底不过是理想化的皇权专制社会。
儒家哲学有着人本主义的倾向,但和西方近世的人本主义有区别。西方的人本主义把“人”作为单个的个人,强调个性解放,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而中国过去社会里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它把“人”放在一定的关系中加以考察。因此,有所谓君臣、父于、夫妇、兄弟、朋友五伦,讲什么“君义臣忠”“父慈子孝”等等。不仅如此,儒家哲学还把“人”作为植心,从“人”的方面来探讨人和宇宙的关系,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在中国过去的社会里,往往把医学、天文历算、农业技术等等看成是“小技”,而“身心性命之学”才是“大道”。不大重视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因此认识论方面的理论不发展,甚至可以说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认识论体系,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分析也较为笼统,逻辑学也很不发展,缺少系统的推理理论。
儒家哲学中的重要哲学家大都把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虽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往往以矛盾的调和为终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方式,从一开始就注重一对概念的统一关系或诸种概念的相互关系。《易经》系统以乾、坤(后来以阴、阳)为一对对立统一的概念,而《洪范》则以五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立论。这种思想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人们注意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缺陷。过分地强调社会的和谐和统一,是使我们的专制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的一个原因。
儒家哲学强调“心”(理性)的作用,人的理性又是带有道德性的,宋儒认为“仁”是“心”(理性)之体,可见儒家哲学有道德主义的倾向。儒家对理性的作用过程缺乏具体分析,致使儒家哲学成为一种直观的道德理性主义。
儒家哲学之所以缺乏系统的认识论和逻辑学,就在于它的理论思维往往是一种没有经过分析的总体观,它虽包含着相当丰富的真理颗粒,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因而不容易发展成现代科学。因此,必须对儒家哲学的思维方式加以改造,继承和发扬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强调事物之间的统一与和谐等思维传统,并把它建立在坚实的逻辑论证和科学的认识论的基础上。同时应该注意分析,把西方现代哲学的某些方法吸收过来,取中西哲学之长,避中西哲学之短,建立新的现代儒家哲学体系。
(摘编自汤一介《论儒家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哲学思想从四个方面长期对中华民族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B.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大同”或“致太平”的思想作为普遍追求的理想。
C.儒家哲学理论体系中不够重视认识论和逻辑学,这影响我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D.古代专制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是因为受到儒家统一思维方式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证思路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接下来再深人展开论述。
B.文章在论证时,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C.文章论证严密,如在论述儒家哲学统一思维方式时既肯定其作用,也指出它的局限性。
D.文章结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要选取中西哲学之长,建立现代儒家哲学体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的“理想主义”有很大的空想成分,所以真正的“太平盛世”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B.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把“人”放在一定的关系中加以考察的。
C.儒家哲学虽然强调“心”即理性的作用,但是对理性的作用过程又缺乏具体的分析。
D.儒家哲学的思维方式需要改造、辨析和论证,从而形成儒家哲学的理论思维系统。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
(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氓》)
(2)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儿快快的随。(王实甫《长亭送别》)
(5)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6)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之处。
(1)《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对比的方式评价《离骚》文辞平常,但意义重大;列举的事例虽浅近,但含义深远。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此诗与李白在《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_______,______”两句相似,都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2)温庭筠《菩萨蛮》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服饰,用反衬手法写出其孤独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周邦彦《苏幕遮》中的“_____,_____”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十分生动,并借以表现自己的快乐心情。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2)__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4)《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
(3)《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4)《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5)《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6)《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齐州送祖三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注】祖帐:为出行者饯行所设的帐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笑”一“泣”,对比明显,充分表现了两人友情的真挚、深厚。
B.诗歌颔联中“已伤离”说明友人已经离去,只留下我一人独自进入荒城。
C.第七句运用想象,刻画离别场景,写出了对水流之速、船行之快的怨情。
D.本诗语言表达素朴自然,但情感浓挚深厚,尾句“犹”字更显不舍之情。
【2】诗歌颈联意境深远,广受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诗歌颈联的妙处。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取材于贾谊《过秦论》(上))
乙
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知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臣不上闻,岂不哀哉!
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取材于贾谊《过秦论》(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 奋:振兴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军队
C.三主惑而终身不悟 惑:糊涂
D.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 治:安定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良乃入,具告沛公
B.因河为池 因而不改
C.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若入前为寿
D.及其衰也 吾其还也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甲文可知,秦始皇认为愚民、弱民、防民能确保自己的子孙后代万世称帝。
B.甲文中,作者揭示秦朝灭亡原因的意图在于劝勉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施行仁义。
C.乙文中,作者认为皇帝不闻忠言并因而不能改过是导致秦传三世而亡的原因。
D.乙文中,作者指出周朝能传千余年的根本原因是能做到禁暴诛乱与内守外附。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天下已乱,奸臣不上闻,岂不哀哉!
【5】对比的运用增强了《过秦论》的说服力;请从甲、乙两文中各举一处运用对比的例子,简析其作用。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2014年“星光大道”的年度决赛舞台上,一位获得月赛冠军的选手进入年度决赛,但他在第一轮比赛中就被淘汰了。离开舞台前,他请求能有最后的机会,把自己准备在第二轮比赛中演唱的歌曲献给大家。
他的这次演唱非常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当他准备离开舞台时,一位评委对他说:“如果你把刚才演唱的歌曲放在第一轮来参加比赛,被淘汰出局的不会是你。下次再参加这样的比赛,应该选好最适合自己的歌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