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治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担任镇长以来,李先生废寝忘食,孜孜矻矻,优化了乡村环境,鼓起了乡亲们的干劲,使全镇呈现出欣欣向荣之象。

    ②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困,他常常食不暇饱,只好饿着肚子去上学,但他的母亲还是想尽办法让他继续读书。

    ③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④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的年龄,如果不全力以赴地学习,就好像墙面而立,将来会一无所知,会被社会淘汰。

    ⑤这一小撮盗车团伙,利用在网上购买来的新型干扰器,更是如虎添翼,疯狂作案,肆无忌惮,但最终还是难逃法网。

    ⑥真正聪明的人或是见微知著,或是管窥蠡测,经常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分析事情的发展状况和方向。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③⑤⑥   D. ①②④

  •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学时的同学在这异国的小岛上萍水相逢,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舒心话。

    B电动车车主要考驾照的消息一传出,立刻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街头巷尾,闹得纷纷扬扬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25分)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这个卖果子的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不是开铺子的,不是摆摊的,也不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都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

    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酒,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他给季陶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E.季陶民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酒,吃半斤水果,这看似闲笔,实则是为了表现季陶民旷达超脱的品性。

    A. 小说塑造的叶三,为人质朴、诚实守信、生活阅历丰富,对绘画艺术怀有赤诚的热情。如果不卖果子,而当一个画家,也一定会很出色。

    B. 小说第二段,写叶三一年四季卖果子。作者如数家珍,或绘其形或描其色或写其味,将不同时令的鲜果展现在读者面前。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小城四季风物的独特画卷。

    C. 从情节和结构来看,小说并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也没有强烈的戏剧性冲突,颇有散文化的特征,平淡却动人心弦。

    D. 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干净利落、质朴自然,而词藻又不失华丽。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形成汪曾祺独到的文风。

    2】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3】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6分)

    4】小说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结尾,有人认为他的做法值得称赞,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欠妥……请联系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是“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

    (3)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之相似的句子是:“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4)《湘夫人》中有“千古言秋之祖”之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朱自清《松堂游记》中“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化用《琵琶行》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烟花三月下扬州”“人生只合扬州老”的华美诗句让扬州这座文化名城名扬古今。但是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2)《离骚》中屈原借佩戴香花美草来表示保持自己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写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是家道衰落的表现,单枝独芽寡人一个,门庭衰败,连个童仆都没有。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东南形胜)词中“________________ ”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 8、名句名篇默写。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了宇宙与人生,礼赞了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江城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通过描写诗人的帽子、配饰外部形象的特征来表达自己高洁的追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述歌声。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词人和征人思乡心切却又希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1“西城杨柳弄春柔”一句用的是   手法,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词的下阕用   暗寓光阴流转;全词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理,宇伯循,三原人。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理从之游,得其指授。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登乡荐,入国学,与柟及林虑马乡,榆次寇天叙,安阳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日切劘于学,名震都下。高丽使者慕之,录其文以去。连遭艰,不预试。安南使者至,问主事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为外裔所重如此。正德九年举进士。一清为吏部尚书,即擢理稽勋主事。调文选,请告归。起考功主事,偕郎中张衍瑞等谏南巡。诏跪阙门,予杖夺俸。未几,复告归。教授生徒,从游者众。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萧鸣凤、陕西副使唐龙。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党吏部郎中彭泽,璁竟取旨留之。理擢南京通政参议,请急去。居三年,起光禄卿,未几告归。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三十四年,陕西地震,理与妻皆死。理学行纯笃,居丧取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折衷用之,与吕柟并为关中学者所宗。穆宗立,赠右副都御史。天启初,追谥宪忠。

    (节选自《明史·马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B.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C.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D.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里,指百姓居住处,古代有“五户为邻,五邻为里”之说,文中“同里”指“同乡”。

    B.“遭艰”指遭遇父母之丧,也称为“丁忧”“丁艰”,依照古代礼俗,官员遭艰,须辞官回原籍为父母守丧。

    C.吏部是中国古代的官署之一,主管文官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最高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D.关中,地名,泛指嘉峪关以西,《过秦论》中,“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的“关中”即指此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理师从名士,声名远播。他曾受到同乡尚书王恕的指点教授,文章不仅得到杨一清的赞誉,也受到高丽使者的仰慕。

    B.马理勤学上进,交游精进。乡试中举后进入国学,与吕柟及马乡、寇天叙,同县秦伟等人每日切磋学问,名震京都。

    C.马理耿介不阿,敢为同僚请命。马理赞誉魏校等三人声名卓著,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性命为这三人请命,最终保全了这三人。

    D.马理学问纯熟,为人行为笃实。他与吕柟为关中学者宗师;居丧期间将古礼与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的规定折衷使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2)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党吏部郎中彭泽,璁竟取旨留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上面一段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