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上饶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作品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借古讽今”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手法。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六国灭亡的故事,阐释了“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道理,借以规劝宋朝的统治者。杜牧的《阿房宫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

    B.“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有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体现了儒家“以礼治国”的观点,而在《庖丁解牛》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家的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主张。

    C.《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作者李白俯仰天地,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贴合“夜宴”的“秉烛夜游”,流露出他当时仕途不顺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于是只能“今朝有酒今朝醉”地追求宴饮享乐。读来虽有旷达,但也低沉阴郁。

    D.我国现代文学史有“鲁、郭、茅、巴、老、曹”的说法,这体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几位大师级现代作家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作品分别有《狂人日记》《女神》《子夜》《家》《四世同堂》《北京人》

  •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课间我寻声望去,空中仍飘落着洋洋洒洒的雪花,恰似柳絮迎风起舞,霎时,银装素裹了整个世界。

    B. 现在许多人一提起知识经济,就以为只要有了知识,有了技术,经济就能发展起来。事实上,知识经济并非海市蜃楼,还要以资本为基础。

    C.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特立独行,致力创新,他制定出的电子商务竞争模式,成为众多电子商务网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D. 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大数据和AI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用户日益依赖的内容产品,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也越发普遍。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短视频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专注力受损;观看大量无意义的内容造成生活本身的空洞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现实感欠缺,等等。

    针对短视频沉迷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版权局积极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号运营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短视频的观看行为进行相对可行的管理。监管部门还需拿出相应的办法,让防止短视频沉迷有规可依,让平台和创作者、发布者有所遵循。此外,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者也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努力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相互配合,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养成更强的自主、自觉意识,形成正常多样的爱好和积极合理的社交,培养对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力,从而更加自信地拥抱正向、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数字化时代。

    (摘编自张颐武《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

    材料二:

    近年来,数字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所谓数字伦理,是指立足以人为本,在数字技术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要求和准则(如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享科技红利等),涉及数字化时代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比如,在社会层面,如何弥补“数字鸿沟”,让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加公平可持续;在企业层面,怎样避免技术滥用、不当采集用户数据;在个人层面,应该怎样区分现实与虚拟,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总之,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正确应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才能让人们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被数字和算法驱使。

    对于生活在数字化时代的个体而言,数字素养意味着如何更好面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今天,每个人的关注点和行为数据都已成为数字技术持续获取的目标。这一趋势不仅产生了隐私保护、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与陷阱等问题,还造成了注意力缺失、游戏与短视频成瘾等心理与行为失调。改变的关键,在于个体能够在数字生活实践中反思数字技术对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学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而不是被碎片信息所淹没,甚至沉溺于数字娱乐不能自拔。要让数字娱乐和虚拟生活成为现实生活的补充,进而借助虚拟生活改善现实生活的质量,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现实所需。

    (摘编自段伟文《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

    材料三:

    20196月国家卫健委制定《健康中国行动》,要求“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2019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安排。202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运用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才能更好解决游戏沉迷等问题。

    目前,游戏沉迷的危害性及规制的必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同。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游戏成瘾”列入了“成瘾行为导致的障碍”疾病项下。因此,针对以游戏为主的电子产品上瘾问题,我国有必要制定和完善以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的制度体系,不仅着眼于个体的自我约束,而且要强化对相关产品及其营销的直接规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5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如何分类、以什么标准分类等问题。此外,针对网络游戏广告及销售等营销行为,有必要根据分类结果作出禁止、限制或许可的规定。通过明确的规范,引导相关责任主体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摘编自应飞虎《以制度效能守护健康上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短视频的正向价值和负面影响,指出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B.数字化时代,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比如短视频上瘾。

    C.防止短视频沉迷,国家及短视频平台都应有所作为,家长在这方面尤其要担负主要责任。

    D.2019年到2021年,国家先后出台多个文件,说明相关制度对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取得良好效果。

    【3】下周主题班会,同学们将探讨如何营造健康向上的数字生活,作为发言代表,请结合材料梳理你的发言要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到,只有拥有强有力的背与翼,大鹏才得以“________________”,然后乘着六月的风离开北冥,并生发出观雾如马、问天正色的豪情。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间接写箫声作用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先写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论述追杀敌军的理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6、(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对自己事业追求执着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万古长存。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一诗中突出蜀道艰难,强调飞禽走兽都难以越过和攀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月亮的变化喻人生不能长相厮守的无奈之情。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1)《庄子·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阐明逍遥自在、无所待的状态。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作者恰似一只倦飞的鸟儿返巢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9、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从侧面写陋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怕会“______________”的结局。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B.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C.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点明时间。

    D.“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侮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

    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

    1下列各组中,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可胜记   胜:尽 西伯拘而演《周易》 演:推演

    B.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迁:迁徙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会:适逢

    C.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订 仆偿前辱之责 责:职责

    D. 仆诚已著此书   诚:确实 垢弥甚耳 弥:满

    2选出与“文王拘而演《周易》”句式结构相同的一句( )

    A. 彼且奚适也

    B.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D.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举了文王,仲尼,屈原等人的事迹,意在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实现自己的理想。

    B. 介绍《史记》的写作宗旨,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C. 即使受到残酷的刑罚,作者也毫无愠色,继续奋笔疾书,这种在逆境中忍辱图强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D. 作者对余生的看法是无脸见人,痛苦至极,因此想隐退山林,顺从世俗而行事,通过著书立说来抒发在即内心的苦闷与不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提到吃,每一个人可能都会有深刻的记忆。请描写一个“吃”的画面,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形象,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