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课文解说错误的一项
A.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背景: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国民党政府前请愿。国民党政府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B. 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末类又可分为正末、副末、外末等,旦类又可分为正旦、副旦、小旦、老旦等,净类又可分为副净、二净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C.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D. 归有光,字熙甫,早年号项脊生,晚年号震川,苏州昆山人。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有《震川文集》。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同事老吕收藏报纸,细大不捐,甚至连广告版,在他眼里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B.写一篇小说并不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针对不同赏景者面对同一景物时的不同心态的变化,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高谈阔论。
D.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待人温和亲切,加之他身材挺拔,容貌英俊,风度翩翩,如同司马青衫,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倡导美育,肯定了美育强大的育人功能,强调要坚持以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等。新时代美育承载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等责任与重大使命。新时代美育包括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
2015年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目前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在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课程设置和保障学时学分落地的同时,已经开设了各种各样富有创新性的美育课程,使得新时代美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我们把这种以艺术课程为核心,同时远远超越艺术课程的美育课程体系,称为大美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阶段大美育课程体系包括学前美育和中小学美育两种模式。学前美育以“美”为视点,对幼儿园原课程以及所有保教活动和日常生活等有机整合并重构成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四大板块,形成幼儿园大美育课程,再辐射幼儿园的其他活动,能更好地使儿童在多样、立体和丰富的美感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爱的教育、体的健美、智的启迪,对美好事物形成好奇、认识、向往的基本取向,进而形成健康愉悦、喜于交流、乐于助人的品格以及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趣味与行为。中小学美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很多地方和学校将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完全等同于美育课程,而音乐、美术又上成了简单的唱歌和绘画技法训练课,或成为某些想走升学捷径者的功利手段,美育也就成了基础教育的短板。
高教职教大美育课程体系与中小学大美育课程相比,有同更有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有了专业教育,这使得两者的大美育课程体系最显著的不同是,高教职教大美育课程有专业审美教育课程,或者在专业课程中添加专业审美的目标和内容。大学美育应该系统培养高级审美观念、高级审美认知与美感以及审美智慧,因此高校应该更加关注和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促进高校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与各学科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社会美育让人人学会欣赏和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的美育,显然已经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还需要对全民进行如何积极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就是社会美育。社会美育是拓展学校美育、整合社会媒体和各种社会文化资源,来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事业。社会美育的课程包括文体艺场馆美育课程、民政社团美育课程、家庭美育课程、美丽乡村建设课程、美丽中国建设课程、人类命运共同体课程以及各行各业的审美文化建设课程等。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是开展社会美育的“重镇”,社会美育可以借开放大学的课程系统和信息化体系来开展和实施。
美育系统效应,决不是某个学科、几门课程就能够拼凑起来的。它是一切学科领域和现象所蕴含的美有机交融所辐射出的能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赞科夫说,“美能唤起人们的善良情感,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感情会在人的行为中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新时代的大美育课程体系,更应该是这样的心灵体操,它立体、丰富,充分彰显和辐射出积极的精神能量,激发师生和国民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并积极践行、奋力创新。
(摘编自赵伶俐《创建新时代大美育课程体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幼儿园大美育课程与原来的课程相比更具整合性和科学性,更有指导意义。
B.中小学美育意义巨大,但美育却是基础教育的短板,这是因为地方和学校不重视。
C.高教职教大美育课程体系与中小学阶段的差异很大,主要因为后者没有专业教育。
D.新时代美育不能仅依靠学校教育,更需要对全民进行相关美的教育,即社会美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新时代国家对美育的倡导以及美育的意义为立论前提,引出要谈论的话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从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两方面展开,层次清晰。
C.文章对基础教育阶段和高教职教阶段的美育进行对比,突出高教职教美育的高级。
D.文章引用苏霍姆林斯基和赞科夫的话,是强调新时代大美育课程体系应起的效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美育焕发出勃勃生机,跟国家重视和学校开设多样化创新性美育课程有关。
B.如果不以美育为主题跨学科教育教学,那么大学美育就不能培养出高级审美观念。
C.老人退休后参加的各种兴趣班和多彩社会活动,这些都属于社会美育的课程范畴。
D.新时代美育承载着重大使命,美育系统的效应是多种美有机交融所辐射出的能量。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
(2)《项脊轩志》中记录了作者的快乐时光,书很多,可以“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静听万物发出的妙音。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归乡途中轻舟快风,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5、理解性默写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揭示贫富差距悬殊,从反面论证自己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体现秦始皇通过强大的武力对胡人起到震慑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 《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③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⑤ 《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形容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受小人妒忌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山岭之高,与他的《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3)生死问题是一个困扰古今无数人的大问题,在本册古诗文中,不少古人借诗文表达了对生死的看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望海潮》中,表现杭州官员的儒雅风流,写官员们开怀畅饮,醉后还要听音乐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________,________”作结,寄托了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3)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讽刺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结果无功而返的几句是:“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
9、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2)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3)亲小人,远贤臣, 。 《出师表》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 ,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鱼我所欲也》
(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出师表》
(8) ,任重而道远。 《论语》
(9)人生得意须尽欢, 。 《将进酒》
(10)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①对雨②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③,暂醉佳人锦瑟旁。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玄宗、杨贵妃经常来此春游。②本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③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春云遮断苑墙的景象,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覆”为全诗诗眼。
B.“林花著雨胭脂湿”景中含情,既描绘出桃林著雨之态,也有触景伤情之感。
C.诗人不说风吹水荇,却言“水荇牵风”,赋予水荇人格化动作,可谓用笔精妙。
D.本诗先景后情,从雨前、雨中写到雨后,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曲江所见所思所感。
【2】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彦仙,字少严,宁州彭原人。家极边,每出必阴察山川形势,或轮敌人纵牧,取其善马以归。靖康元年,金人犯境,郡县募兵勤王,遂率士应募,补承节郎。
河东陷,彦仙拔归,道出陕,以兵事见守臣李弥大,弥大与语,壮之,留为裨将,戍淆、渑间。金人再犯汴,时彦仙为石壕尉,坚守三觜,民争依之。下令曰:“尉异县人,非如汝室墓于是。今尉为汝守,若不悉力,金人将尸汝于市。”众皆奋。金人攻三觜,彦仙战佯北,金人追之,伏发,掩杀千计,分兵四出,下五十余壁。
初,金人得陕,用降者守之,使招集散亡,彦仙阴遣士厕其间,金人不觉。乃引兵攻其南郭,夜潜师薄东北偶,所纳士内应,噪而入,复陕州。
建炎三年,娄宿悉兵自蒲、解大入,彦仙伏兵中条山击之,金兵大溃,娄宿仅以身免。授右武大夫。娄宿率叛将折可求众号十万来攻,期以三旬必拔。彦仙意气如平常,登谯门,大作技乐,潜使人缒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却。
彦仙日与金人战,将士未尝解甲。娄宿雅奇彦仙才,尝啖以河南兵马元帅,彦仙斩其使。彦仙曰;“吾宁为宋鬼,安用汝富贵为!”城陷,彦仙率众巷战,矢集身如猬,战愈力。金人惜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遂投河死,年三十六。乾道八年,易谥忠威。
彦仙以信义治陕,犯令者虽责不贷。与其下同甘苦,故士乐为用。有筹略,善应变。尝略地至责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金人疑有伏引去彦仙追袭于隘,躏死相枕。关以东皆下,陕独存。彦仙以孤城扼其冲再逾年,大小二百战,金人不得西。
(节选自《宋史·李彦仙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金人疑有伏/引去/
B.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金人/疑有伏/引去/
C.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金人疑有伏/引去/
D.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金人疑有伏/引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勤王:古代指国家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
B.授:任命官职,其他表示授予官职的还有“拜”“除”“辟”等。
C.谯门:指建有瞭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瞭望楼。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地位高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褒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彦仙善察敌情。他利用家住在边地的便利,每次出门必定会观察山川形势,有时窥视敌人放牧,甚至抢夺敌人的好马回去。
B.李彦仙激励有方。金人进犯淆、渑二州时,李彦仙能够抓住百姓和士兵心中最为看重之处进行激励,使得大家都奋勇争先。
C.李彦仙颇有谋略。他利用金人任用投降的人守卫陕州这一时机,暗自安排士兵混入其间,里应外合,一举收复陕州。
D.李彦仙赤心报国。李彦仙拒绝金人用兵马元帅这一职位的引诱,誓死效忠于宋朝,金人欲重赏招募人生擒他时,他投河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尉异县人,非如汝室墓于是。今尉为汝守,若不悉力,金人将尸汝于市。
(2)彦仙以信义治陕,犯令者虽贵不贷。与其下同甘苦,故士乐为用。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想我差不多是条废咸鱼了”“什么都不干”“颓废到忧伤”……最近在年轻人中流行起一种“丧文化”,即一种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活下去的颓废心态,近年来流行的“葛优躺”“北京瘫”表情包、《感觉身体被掏空》等歌曲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种现象引起一些人的担忧,他们认为这种“丧文化”的流行反映出当今年轻人得过且过的心态、颓废虚无的人生观,缺乏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但也有些人认为,其实不必对“丧文化”的一时流行过于忧虑,年轻人喜欢的“丧”,大多数只是一种自嘲和解压的方式而已,它并不意味着颓废和绝望。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