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 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 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 ,好不热闹!
A. 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B. 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C. 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 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2、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①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②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③曲终收披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④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A.①句那弦外之旨,那若断若续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B.②句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歌后,又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力度展开,进入高潮。
C.③句写醍琶女忽然收拨时,四弦齐鸣,好像猛力撕开丝帛一般,乐曲在高潮中夏然而止。
D.④句运用正面描写手法,突出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美妙的乐曲打动了周围的听众。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18分)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菅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
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我想飞,却怎么也飞不高。那是许多年前的一首老歌,一首老歌诉说着我们对飞翔的梦想,而一双绑缚着沉重黄金的翅膀,是怎么也飞不起来的呀!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
(《散文》2008年第3期)
【1】作者在开头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沉重”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请根据文意,分析“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两句话的含意。(4分)
⑴庄子是雄浑的
⑵庄子是妩媚的
【3】 作者为什么说“沉重是自找的”?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4分)
【4】对生活带来的“沉重”,你会如何呢?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的“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韩愈在《师说》中打破老师神圣地位,客观地表述弟子和老师之间关系的两句是“ , ”。
(3)苏轼在《赤壁赋》中的“ , ”,两句通过写蛟龙和寡妇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箫声的悲凉。
(4)《氓》中女子埋怨男子无好媒人的两句是“ , .”
(5)《离骚》中“ , ”两句写裁剪荷叶做上衣,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暗喻作者品行高洁。
5、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3)庄子的《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船的轻轻飘荡等,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极大的释放。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3)李密《陈情表》的结尾“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将来要不惜性命为国出力,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8、默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白居易《琵琶行》)
(3)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雷劈怀古》)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藤王阁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才不至于功败垂成。正如《老子》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放鹤
李绅
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
闲整素仪三岛①近,回飘清唳九霄闻。
好风顺举应摩②日,逸翮③将成莫恋群。
凌励坐看空碧外,更怜凫鹭老江濆④。
(注):①三岛: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②摩:接近。③
逸翮:强健善飞的鸟的翅膀。④濆:水边,岸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鹤的羽毛如雪一样洁白无瑕,白鹤在池水里与白云的倒影共舞,顾影自怜,自在逍遥。
B.颔联从仪态和鸣声两方面直接写白鹤,并借仙境和云天来烘托出白鹤的俊逸神采,不同凡俗。
C.诗人认为白鹤应乘风展翅高飞,展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孤高傲世,不应贪恋安逸的群居生活。
D.本诗回忆当初放鹤的情形,前两联凸显了白鹤的超凡脱俗,后两联表达对白鹤的期许和喜爱。
【2】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
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①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
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表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搢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
孚性机辩,好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瓨②,瓨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薨,帝亲临,百官赴吊。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
注:①葛荣:北魏时期河北起义军领袖。②瓨:长颈的瓮坛类容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B.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C.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D.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
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督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
C.“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
D.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榜样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
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
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
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避免了兄弟无礼带来的尴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盂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2、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道路有多条:有的是符合众人期望的,有的是顺应自己内心的。前者或许能获得许多掌声,不过可能没有自己的笑声;后者或许无人为你喝彩,但可能你会为自己骄傲。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