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玉溪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面是一首写“边事”的五言律诗,排列次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调角断清秋  ②征人倚戍楼  ③春风对青冢  ④白日落梁州

    ⑤蕃情似此水  ⑥长愿向南流  ⑦大漠无兵阻  ⑧穷边有客游

    A. ①②⑤⑥⑦⑧③④   B. ⑤⑥⑦⑧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D. ⑤⑥①②⑦⑧③④

  • 2、下列各句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淬炼               磨砺             熙熙攘攘                 寒暄

    B.编篡               诡垣             雕栏玉砌                 管辖

    C.像貌               侘傺             春意阑珊                 磐石

    D.坚纫               叮咛             否极泰来                 猿猱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斗寒图

    冯骥才

    老沈和我,还有国画系另一名教师潘大年,是二十多年前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老同学。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随时都会因波涛骤起而覆舟落水【注】,我一直暗暗为他揪心,同时预感到祸事迟早要飞到他头上。

    想到这儿,我饭也没吃,戴上一顶厚厚的棉帽子,去他家看他。

    我推开门。只见老沈坐在一张破旧的、掉了漆皮儿的小圆桌前。手里捏着一个六边形的白瓷小酒盅闷闷独酌。他见我来了,没有起身,只略略抬一抬他胡茬浓密的稍尖的下巴,叫我坐在他对面。

    他穿着一件对襟的黑绸面的中式小棉袄,紧紧包着瘦瘦的身子。他头发白了不少,梳成老年式的背头,但头发硬,总有一些不服贴地翘起来,散开,并像野草那样横竖穿插着。

    我俩像在小酒店偶然同桌的陌客,都在喝自己的闷酒。

    这时,他站起身,走到墙角的画案前,在毡子上铺开一张雪白的画纸,磨好墨,又从墙上的筷子篓里取出一支长锋、尖头磨秃的狼毫画笔。

    老沈手握笔管,对着平展展的白纸凝视片刻。忽然,他的双眉就像受惊的燕子的一双翅膀抖动一下,仿佛胸中有股激情奔涌上来。跟着,这激情跑到他的笔管上,这笔管就在他手中狂乱地抖颤,随即他的臂肘一抬,那饱蘸浓墨汁的画笔如同鹞鹰击兔一般倏然落到纸上。笔管闪电似地挥动,笔锋在纸面上来回翻转、戳擦,宛如狂风吹舞的柳条拂扫水面,洁白的纸面上出现一条变幻着的捉摸不定的墨色的形体——但这只是须臾间的感觉。随后,一株苍拙劲拔的老梅树跃然而生。这时他的笔头落入盛满清水的水盆里一扰,笔上的墨在水中像乌云一样化开,混成灰色。那笔又在粉罐里猛点两下,重新落回到纸上。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点弄得淋漓满纸。于是,狂风暴雪,立时成形。

    他的肘腕肩臂乃至全身都在用力,左手撑着桌边,仿佛不这样,身子就要扑在画上。两绺头发滑落到额前,他也不去管,任它们在光滑的鼓脑门上像穗子一般摆动。静静的屋中,只响着他带着腕力的笔锋在纸上的摩擦声,还有笔管磕碰水盆和色碟的叮当声。我斜瞅他一眼,只见他的嘴角用力向下一撇,不知是浑身用力之故,是嘴里没有嚼尽的干辣椒所致,还是一种苦涩心情的流露。此时,他额上的青筋全都鼓凸出来,暗暗发红,是激动的热血在那里奔流……

    这时屋门开了,从外边走进两个人来。我一看,原来一个是潘大年,另一个是老沈的女学生范瑛。

    老沈落好墨,换一支洁净的大羊毫笔,从洋红碗儿里蘸了浓浓的颜色,在梅树枝头点朵花儿,补上蕊。花丰蕊饱,艳丽如洗,光颜夺目。于是一株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梅树便十分神气地跳了出来。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一派处在逆境中豪杰志士的风姿。然后他又拿起那支狼毫画笔,用枯笔墨在画幅上端写了“斗寒图”三个醒目的大字。字迹端庄沉着,刚毅跌宕,颇含金石气息,好像是熔了铁水铸上去似的,挖也挖不掉,并与画风十分相合。

    我受了强烈的感染。范瑛和潘大年也挺激动。我画了多年的画,但从来没被一幅画这样感动过。当然它打动我的一半理由在于画外。潘大年冲动地说:“老沈,你这幅画扫除了我们心里的担忧。看了它,什么话也不用再说了。人就该这样嘛!”

    老沈听了,顿时感动得眼圈都发红了。他咬着下唇,似乎在克制自己要奔涌出来的一种快感。潘大年对他说:“我有个要求!”潘大年的表情郑重又诚恳。

    “什么?”

    “把你这幅画送给我吧! 这幅画可以说是你的代表作。”老沈把我们送到院门外,范瑛忽疑虑重重地说:“沈老师,您参加市美展那幅画是不是先撤回来?”

    “为什么?”

    “赵雄肯定要去市美展审画。我看他已经盯上您了。别叫他再来找您的麻烦。”

    “不!”老沈坚决地说,“我那幅画找不出什么毛病。甭理他!”

    我和潘大年、范瑛三人同行一段路,所谈内容主要是怎样劝动老沈撤回他参加市美展的作品。在我们三人该分手各自回家的当口,我觉得心里还有件什么悬而未决、隐隐不安的事似的,跟着我明白为了什么。便对潘大年说:“画你可得收好了。别给人乱看!”

    大年听了,摇了摇他胖胖而扁平的脸,含着笑反问我:“你当我是三岁的孩子吗?”听他这话,我便放心回家去。脚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

    (节选自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选《斗寒图》有删改)

    【注】老沈参加市友谊宾馆大厅布置,画了几幅画,遭到了不懂绘画艺术的市委文教书记赵雄公开批评。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老沈“头发硬,总有一些不服贴地翘起来,散开,并像野草那样横竖穿插着”的描述,有利于老沈形象的塑造。

    B.文中对老沈挥毫作画的描写详尽细致,是小说描写的重点,既突出了老沈绘画技艺的高超,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我”画了多年的画,但从来没被一幅画这样感动过,被打动的理由是“我”受到了老沈精神的感染,从中得到了人生启示。

    D.小说结尾处潘大年的话让“我”放心了,与开头“我一直暗暗为他揪心”内容形成了照应,表达了“我”为大家关心保护老沈而感到欣慰。

    【2】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老沈的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冯骥才提出了“写人生”的观点,主张描写人生况味,表现人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所体现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强调,到郊外应做“________”的准备,到百里之外应做“________”的准备,到千里之外应做“三月聚粮”的准备。

    (2)《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秦国如果采取正确的做法就会世代安享天下。

    (3)古人常用“梨花”来形容人或事物。如白居易《长恨歌》中“________”,写出杨贵妃的楚楚动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写出边塞雪的奇丽景象。

  • 5、名句默写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揭露了秦的自私无道。

    (2)杜甫《蜀相》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3)《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剪梅》中借大雁的意象表现了夫妻的感情及其深厚真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 “突出的钉头与谷仓的粮食对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3)张先《剪牡丹·舟中闻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进。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

    (4)《阿房宫赋》中,杜牧说“_______________”,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统治者将剽掠来的金玉珠宝当成普通物件,肆意挥霍,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6)在《虞美人》中,李煜直接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默写。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滕王阁序》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底、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逍遥游》一文中体现宋荣子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两种动物的叫声来渲染傍晚时分凄清阴冷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

    (2)“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原:原野。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诗句的第二联和第三联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

    英宗复位,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未几,进尚书。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

    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并忌贤。诸御史论亨、吉祥,亨、吉祥疑出有贞、贤意,诉之帝,下二人狱。会有风雷变,得释,谪贤福建参政。未行,王翱奏贤可大用,遂留为吏部左侍郎。逾月,复尚书,直内阁如故。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当亨、吉祥用事,贤顾忌不敢尽言,然每从容论对,所以裁抑之者甚至。

    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

    初,御史刘濬劾柳溥败军罪,触帝怒。贤言御史耳目官,不宜谴。石亨谮贤曲护。帝渐疏贤,寻悟,待之如初。每独对,良久方出。遇事必召问可否,或遣中官就问。贤务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

    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成化二年冬卒,年五十九。帝震悼,赠太师,文达。

    (节选自《明史•李贤列传》,有删略)

    注:①孛来:鞑靼东蒙古的领袖。

    1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B.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C.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D.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举人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B.传国玺,又称“传国玉玺”“传国宝”,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被历朝历代视为王朝正统的象征。

    C.御史,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为皇帝耳目,故又称耳目官。

    D.谥,谥号,指古代帝王、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味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本文中属于官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贤很有学识。乡试考了第一,又能考中进士,所写正本十策常伴皇帝身边,编写了《鉴古录》给皇帝作为参考。

    B.李贤很受皇帝信任。无论是景泰年间,还是英宗复位以后,或者宪宗即位后,他都得到了始终如一的信任和重用。

    C.李贤敢于进谏。在面对权臣石亨的意见时,坚持自己的看法,并最终让皇帝接受了自己的意见。

    D.李贤富有同情心。山东发生饥荒时,他反对徐有贞的说法,坚决请求放赈;在长江南北水灾后,力主朝廷出台宽恤政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

    (2)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

    (3)石亨谮贤曲护。帝渐疏贤,寻悟,待之如初。每独对,良久方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8年,14名飞行员通过层层筛选,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如今23年过去了,在这14名航天员中,有一人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他就是邓清明。微小的差距,使他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旧坚持训练,时刻准备着。“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有无数个“邓清明”,虽未披甲征战,已是鞠躬尽瘁,他们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数十年始终默默坚守和拼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中国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越来越近。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