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
A.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迆
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D.吾知公长者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中的“先”表示已故的,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故的皇帝为先帝,称已故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
B.媵,指古代嫁女时随嫁的人。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妃嫔媵嫱”中的“媵”即为此意。
C.故事,旧日的典章制度;例行的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D.嘉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5788家。近日,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目标,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以及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重点提到智慧博物馆建设。
实际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街区等概念层出不穷。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博物馆自身在世界智慧化浪潮中与时俱进的主动选择。中国在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于2014年就在多家博物馆开展了“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有类似提法,《意见》的发布,可看作是规划的具体延伸。
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也就是说,这些新技术并不会天然地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它甚至与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大相径庭,因而需要我们找到对接的恰当路径,才能大放异彩。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就是目前我们找到的切入点。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智慧保护代表着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最新应用。通过智慧保护,不仅能够建立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建立文物修复管理系统、提升文物修复能力,还能从某种意义上实现文物的“永生”。正所谓“绢寿八百、纸寿千年”,无论保护水平如何高超,都无法扭转这一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最新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尽可能完整、真实、准确地复制现存的文物,把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精准复制下来,从而使它的信息和价值能够传承下去,即可变相实现文物的“永生永存”。可以说,对文物进行智慧保护,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更是文物保护的必然要求。
博物馆智慧管理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板块。外部管理主要围绕观众及其活动展开,通过对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优化博物馆运营方式,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内部管理包含的藏品资源管理、财产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其涉及的技术和架构与社会其他行业联系最为密切、发展最为成熟,并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某些行业中得到了验证与实践。特别是在我国电子商务十分繁荣的情况下,物流、仓储行业的智慧化程度很高,且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无疑为博物馆内部管理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和技术支撑。
智慧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为展厅中的观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高质量体验;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打破博物馆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打造可参与、可互动、可分享的高质量博物馆,使得文物真正“活起来”。新技术除了在展厅中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外,还可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良好体验。智慧服务的潜力大,也需要用心用功对待。
智慧博物馆建设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是与社区合作的可能性,是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多方式,是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奇妙探索,这也是其关键科学技术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的原因。
博物馆的定义、功能、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智慧博物馆建设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沉寂在角落的文物将会被善于发现的眼睛点亮,“千馆一面”的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当然,无论博物馆如何“智慧”,其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不会改变,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才是博物馆建设的永恒基石。
(摘编自段勇、梅海涛《开启博物馆的“智慧之眼”》)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在世界智慧化浪潮的裹挟下发生的。
B.作为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以及博物馆智慧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C.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新技术在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最新应用会为博物馆带来全新的变化。
D.关键科学技术之所以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是因为它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国家很重视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
B.智慧博物馆建设所聚焦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众多领域,虽然并非为博物馆专门打造,但只要我们让它们为博物馆的传统工作模式服务,就能实现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
C.智慧博物馆既可为展厅中的现场观众提供高质量体验;又可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既可为普通观众带来全新体验,还可为某些特殊群体提供良好体验。
D.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将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打破“千馆一面”的现象,使博物馆更好地履行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
【3】根据原文分析,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一项是( )
A.在展厅中运用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探索建设国家级行业博物馆,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
B.建设具有当代主题的特色博物馆,展厅多设观看座椅以消除长久站立带来的疲劳感,博物馆内部设陈列室、藏品库等功能分区。
C.采集、分析和利用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精准复制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
D.“云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关注社区、乡村和边疆地区博物馆发展。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自己归隐后可于高处放声长啸、可临水面作诗的闲适生活。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无所待”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见到贤与不贤之人,应持有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
(2)庄周在《逍遥游》中,举证何为“小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通过_______,________表现归程中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出众却遭到嫉妒和谣言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极言蜀道来之不易。
(4)李白《蜀道难》中体现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对诸葛亮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6)柳永《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年长色衰后被冷遇抛弃而嫁给商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_________”,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疑问;今之众人,“_________”,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3)荀子在《劝学》中,比较君子与常人异同之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扬了宋荣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心态。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2)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结束后,诗人以水面四周环境的安静来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范仲淹《渔家傲》中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的三句是“__,__,__ ”。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提出秦国如果爱惜六国人民就能世代为君、无人能灭这一观点的三句是“__,__, 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郡圃春晚
韩琦注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韩琦,北宋名相。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闲居相州时的作品。
【1】下列时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捕绘春水溶溶、落蕊飘香的景象,“满”写出春水平岸的气象。
B.杨花尽日飞又歇,林鸟时见时藏,虚实结合,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C.虽然生活闲静,诗人的病情没有减轻,内心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放松。
D.诗歌描绘了郡圃的一派暮春景色,情景交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后人评价韩琦诗作“随时抒兴,亦多寄托遥深”。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转郑令。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上表,于是留守并加泛级。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婞直,赐钱十万,米百石。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二人竟坐得罪。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上览而嘉之。后以忤旨免。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诏可其奏。是岁,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上嘉之。
(选自《隋书》)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
B. 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
C. 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
D. 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部,古官职名。隋 有虞部侍郎,属工部。 唐 宋 因之,改为虞部郎中,掌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等事。 明 初改为虞衡司,掌山泽、桥道、舟车、织造、券契、衡量等事。 清 末始废。
B. 列戟,宫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陈戟于门前,以为仪仗。
C.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D. 持节,保持节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彧年少好学,涉猎广泛,跑到皇宫请求武帝对他测试,武帝很欣赏他。平定齐朝之后,武帝大赏下属官员,留守京城的官员不在其列,柳彧上表给皇帝,于是留守京城的官员一并得到好处。
B. 高祖登基后,柳彧升迁到尚书虞部侍郎,因母亲去世而回家服丧。不久,起用为屯田侍郎,正好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认为:父子已经分家,儿子不能安装戟门,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
C. 柳彧在奏章中写道:管理百姓,必须使用有才能的人。武将上柱国和干子年龄太大,以前政绩很差,怨声载道,现在不宜担任刺史。柳彧后来因违背圣旨被免职,复职时皇帝对柳彧说:“不能改变你的禀性。”
D. 当时的官员都不敢得罪右仆射杨素。杨素犯了错误被送到南台时,他还自恃尊贵,坐在柳彧坐凳上。柳彧看见了,拿着手板严肃地对杨素说:“奉皇帝命令惩处你的罪过。”并立即查问杨素的犯罪事实。
【4】把下列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上览而嘉之。
(2)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
——史铁生《我与地坛》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楚辞.渔父》
根据以上的材料,谈谈你的人生感悟,写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 800;不得抄袭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