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丽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现实生活老是刺激着别里科夫,老是闹得他六神无主

    B战战兢兢地走过了一段又陡又峭的山路,这时才发现自己已浑身是汗了。

    C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势利导,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D瀑流经过岩石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 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C. 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驴叫

    岑燮钧

    大将军骑高头大马,却喜欢听驴叫,他觉得那叫声好听。程士成从来没觉得这驴叫有啥好听的,可是偏有人说,他的嗓音最像驴叫。

    有一次,大将军得了一匹上好的叫驴,叫门客们一起到后院去。众人簇拥着大将军,一路上赞美着还没见面的叫驴。更有人引经据典,说大将军这雅好直追魏晋,真是难得的性情中人。到了驴圈边,那驴果然长得一表人才。大将军让驴叫起来,可是驴就是不叫。大将军的小眼睛滴溜溜转,目光在人群中逡巡。忽地,他对着一个“长人”停住了,众人都以为是针对这个人,而大将军却招了招这人身后的程士成。程士成生得矮小,这是他的便利处,他可以躲在“长人”后,但这一回他却失算了。

    “程主簿,听说你的声音最像驴叫,能否做个引子,先叫一声,也好让孤家的驴跟着叫起来?”程士成微微向大将军躬了躬身:“小人不才,从未学得驴叫。”

    大将军感到有些不爽快,他指着门客们,愠色道:“不是你们说程主簿的声音最像驴叫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程士成的脸色不由青了又白,白了又红,他瞥到了大将军紧蹙的眉心,那斜刺的眉毛,仿佛是将要射出的利箭。

    “程主簿,你看,大家都等着呢。”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程士成低着头,迟疑地说道:“那小人试试。”他先轻声叫了一下,大家面面相觑,然后朝向大将军,大将军无所表示,显然是不能满足他的意思。程士成又叫了一声,比原来响亮了,但与驴的音色似乎尚有距离。大将军瞪着程士成看,程士成只得一不做二不休,豁出去了。①他咳了一下,然后引吭长啸。这一声叫,端的是与众不同,声如裂帛,响遏行云,果然是十足的“驴色”。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又是一声驴叫,竟真的从那头一表人才的大驴口中传出。这不由引得大将军哈哈大笑,所有的人都爆发出了欢快的笑声,谁也没有在意程士成,因为大家都看向了那头叫驴。

    那年年末,叫驴死了。

    大将军很伤心,他带着门客去吊唁,对着空空的驴圈,他回过头来,对门客们说:“大家都叫一声吧。”门客们也不合糊,个个叫得很卖力,不过,都没程士成叫得有“驴色”。突然,大将军像记起什么,问道:“程主簿呢?”

    在大将军追问的当口,程士成已经挂冠而回家去了。他不打算做暮僚了,他要著书立说。一日,他的母亲牵驴出去,回来却背着半袋糙米。程士成很是诧异,一问,才知母亲把家里唯一的一只驴子卖了。昔日同道到任地方,得知他时日艰难,送了一点儿银子,才得勉强度日。不久,即有人牵着一只驴子,来到他家。驴子身上,对接着两只口袋,垂在两边。程士成一见驴子,觉得好生眼熟,一问,才知那人是来送还驴子的,还带来了两袋麦子。原来母亲把驴子卖给了那人。他是镇上的财主。财主启口,颇有斯文:

    “得知先生回归故里,未得拜访,实是遗憾,听闻先生记述乡里,兹事体大,可谓不朽也矣。先生乃当世名士,褒之则流芳百世,贬之则遗臭万年,若能录入先生笔下,此生足矣。”

    程士成听明白了,原来财主想让自己把他记到书中去。财主自夸,曾修桥铺路,泽被乡里。但即便如此,亲自上门前来,要求为自己作传,实是可笑。程士成没有收下财主还回来的驴子。他把两袋麦子重又搁到驴子身上,一拍驴子的后屁股,驴子长鸣一声,嗒嗒地走了。财主很是尴尬,狼狈地跟了出去。②程士成站在院门口,看着驴子远去,不由长啸一声,发出了长长的一声驴叫。远处的驴子也是一阵嘶鸣,似与他遥相呼应,却把两袋麦子给掀翻了。

    这一年秋天,长风万里,送来了他的老朋友“长人”。当日,同在大将军处谋食,相谈甚欢,是难得的可以秉烛夜游的同道。程士成常躲人后,而“长人”常作掩护。虽然,那一回还是当众学了驴叫,但事后,“长人”邀其共饮,虽未明言,宽慰尽在其中。原以为一别经年,再见无期,没想到,今日还能重聚山村,唯有痛饮,方解故人思慕之渴。酒过三巡,“长人”怒曰:“一个粗人,把持权柄,以驴叫为乐,可笑也欤?”

    “名曰将军,却又称寡道孤,是可忍孰不可忍?”程士成举起酒杯,与“长人”干杯,一饮而尽。两人把当日羞愤,喷作了今日谈资。一时兴起,开窗长啸。夜色如漆,山影如兽。③程士成一声驴叫,劈开群山,久久回荡。“长人”也作驴叫,仿佛是程士成的回声。两人大笑,随即大哭,然后相扶大笑,不知东方之将白。两人是醉了。天亮,母亲出门去,一头驴在院门外徘徊。

    (有删减)

    文本二

    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则《世说新语》: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这则《世说新语》,故事虽短,却形神兼备,所展示的魏晋风度,令人向往。因此,立刻激起了我的创作兴趣。但是,怎么处理这则文史资料呢?我抛开《世说新语》,天马行空,自行设置。我打算只保留“驴叫”这一细节,脱胎换骨,再造人物。但是,在创造人物之前,先得理解“驴叫”的含义。魏晋文人“好驴鸣",固然有惊世骇俗特立独行的一面,但本质上是内心痛苦的一种宣泄。这是我对“驴叫”的理解,即便有误,但于小说创作也无碍。因为我的人物我做主。

    (岑燮钧《脱胎换骨画龙点睛——我是怎样写<驴叫>的》,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士成乐观旷达,坚守士人风骨;大将军飞扬跋扈,把持权柄。他们形象鲜明,真实反映了魏晋时代的特色。

    B.小说人物语言各具特色,有的为白话,有的带有文言色彩,既合乎人物身份,又蕴含作者的情感倾向。

    C.写“长人”来访时,补叙他和程士成当日在大将军处的交往与情谊,这让故事情节更加圆合完整。

    D.小说最后一段写景简洁,余味无穷;又以“一头驴在院门外徘徊”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2】文本一中三处划线句写程士成学“驴叫”,包含着他复杂的情绪,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结合两个文本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创作《驴叫》“脱胎换骨”“画龙点睛”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斥责秦的统治者毫无限度地搜刮百姓并挥霍无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中,写词人遥望金陵想象,用对比手法反衬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在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李凭弹奏的箜篌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因高亢的乐声而仿佛“_________”,水中也出现“________”的景象。

    (4)庄子《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上猛兽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6)杜甫《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自己过去的错误选择虽不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庭阶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

  • 6、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庄子《逍遥游》里点明宋荣子能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评价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饮,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

    (5)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1)______________,听臣微志,______________,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渔父》)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5)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

  • 8、名篇名句默写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____________”两句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表达了同样的伟大情怀。

    (2)《虞美人》中李煜遥望故国,发出物是人惆怅之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蜀汉朝廷中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都勤勉工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9、

    (1)《滕王阁序》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用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表达出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中的赞誉和责难。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家的畅快心。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羌村三首[注](其二)

    杜 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诗人任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探家,《羌村三首》就是此次还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的孩子“不离膝”,怕父亲再次离家,说明诗人常在外奔波。

    B.“萧萧北风劲”中的“劲”表现出秋风之大,渲染了凄苦的氛围。

    C.第五、六句和第七、八句构成今昔对比,寄托了诗人胸中的苦闷。

    D.诗歌的前八句叙事,并在叙事中融入情感,后四句则是抒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得子尚,执而囚之,复遣追捕子胥,胥乃贯弓执矢去楚。子胥行至大江,仰天行哭林泽之中,言楚王无道,杀吾父兄,愿吾因于诸侯以报仇矣。建有子名胜,伍员与胜奔吴。到昭关,关吏欲执之。伍员因诈曰:上所以索我者,美珠也。今我已亡矣,将告子取吞之。关吏因舍之。与胜行去,追者在后,几不得脱。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浸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之津。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壶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壶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摘编自《吴越春秋·卷三·王僚使公子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B.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C.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D.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会旁有人窥之”的“窥”有窥探之意,与《过秦论》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中的“窥”含义相同。

    B.“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中的“溯”与苏轼《赤壁赋》中“击空明兮溯流光”中的“溯”含义不同。

    C.浔即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金,古代货币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一镒又称一金。

    D.字,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名与字大多互为表里,如:苏轼字子瞻,取“凭轼而瞻”之意。

    【3】下列对原文及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子胥离开楚国的主要原因是楚王无道,滥杀他的父亲和哥哥二人,他希望逃到其他诸侯国去借取力量为父兄报仇雪恨。

    B.伍子胥呼喊渔夫渡他过江,渔夫正想把伍子胥渡过江时,碰巧看见有人正窥视他们,于是以歌示警,使子胥逃过了一劫。

    C.伍子胥登上渔夫的船后,渔夫知道他是逃亡怕有人跟踪追捕,于是将他送到一个很远的渡口,以掩人耳目使其免遭追杀。

    D.选文中的渔夫与《屈原列传》中劝解屈原的渔夫一样,劝解伍子胥面对人生困境时要不凝滞于物,要随世道变化而变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浸急兮当奈何?

    (2)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壶浆,无令其露。”渔父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你可能委屈,你可能不服,但是你被淘汰了。”这是央视“挑战主持人”马东送给挑战者下台时的一句话。面对失败,有人说我还会再来,有人说我能走上这个舞台就是成功。

    面对生活,人们有不同的心态。请以“生活的态度”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拘泥于材料,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