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拉尔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主要是儒家经典,文学史有“十三经”之说,其中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孟子》《庄子》《尔雅》。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C.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中,“王孟”并称,“王”指王维,“孟”指孟浩然。苏轼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军旅生活。

    D.“结发”即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表示成年。“结发”有时也泛指年少之时,如《李将军列传》中,“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结发”又指成婚,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女左右共髻束发。“结发”还可指妻子。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C.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茶馆》《胆剑篇》等。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放葱花的热干面

    刘正权

    注意到这个女人,是因为一碗热干面。

    上了年纪的女人,大多不喜欢吃热干面,干、涩,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硬,当然,也叫筋道!

    只是,这样的筋道,更适合年轻人的牙床,也更适合年轻人的胃。

    女人有六十岁了,有好的牙床,可以理解,有好的胃,也可以理解,但她手里的那碗热干面却端给了一个更老的女人。

    是的,一个更老的女人!卧在轮椅上,干枯的手掌搭在扶手上,一颗颗老年斑层叠着,没有青筋了,只有一片乌青的底色隐在皮肤下,像远山下的夕阳,让人就想到两个字——苍凉!

    唯一证明她活着的,应该是那张嘴了,有一下没一下地动着,眼睛倒是睁着,却和死鱼一样缺少光泽,这样的一双眼睛,你是不忍去看的。

    让人动不动想起雪压风欺的枯枝,没准你就在擦身而过时,就听见咔嚓一声脆响了。

    生命的衰败如此真实地击中了我,令人不敢对视。

    我也在等一碗热干面,跟她的一样,不放葱花的热干面。

    我一直讨厌葱花的味道,一个读书写字的人,身上是不该沾有葱花的味道的,这味道让人很世俗,或者很生活气息,尽管我的文章里不乏生活气息。

    老人曾经也是个读书写字的人么?我寻思。紧跟着我又摇了摇头,这样一个小地方,不大可能。六十岁左右的女人,识文断字的尚不多,何况八十岁的老妪!

    见我一直打量门外的老人,小吃店老板娘搭言了,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难为这位大姐了,三年,喂了整整三年呢!

    我笑了笑,乌鸦都能反哺的!

    可这大姐,并不是那老人的闺女啊!

    哦,那是?我嘴里咽了一半的热干面停了下来。

    听大姐说,她是老人收养的,老板娘喝了口水说,知青上山下乡时,她从武汉来到这小地方落了户。老人那时舍不得,隔三岔五就跑下来看她,一来二去,老人的儿女们烦了,再逢上女人回武汉娘家时,言语间就有取有舍的,一来二去,女人身份竟成了老人年轻时一夜风流的私生女。女人一气之下接了老人到乡下来住,没想到再回武汉就找不到曾经的兄弟姐妹了!

    老宅子已没了人,望着人去楼空骤然易主的老宅,老人一下子瘫在了地上。女人无奈,把老人又背了回来,一晃三年了,唯一能让老人对武汉保持回忆的,就是这样一碗热干面了。

    果然,我顺着老板娘的眼光望过去,老人的鼻子在芝麻酱的浓香中贪婪地抽动着。

    我的鼻子也抽动了一下,为那个蹲坐在小凳上的女人,这样的日子,她得蹲多久啊!

    老板娘又咕叨了一声,这老人,特怪,就不待见葱花味,一闻见就不肯张嘴,你说怪不?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穷讲究!

    穷讲究,不行么?我笑了笑,把碗中的热干面亮了一下,提醒她,我也是不喜欢葱花的!

    一个人的喜好,跟穷与富无关,跟讲究不讲究也无关,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老板娘很是尴尬,我喜欢看她这样的窘相,干嘛要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这么刻薄呢!

    这事一晃过去了,我依然每天去吃不要葱花的热干面,女人也每天端碗不要葱花的热干面,老人同样每天在轮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瘪着嘴咂吧热干面。令我很担心的咔嚓声并没有作响。

    今年的雪天来得似乎比往年早,我说的是似乎,因为好端端的寒潮居然就来临了,而且是提前来临的。我贪恋热被窝,所以起得迟,等我赶到小吃店时,已剩下最后两碗热干面了,而且都放了葱花,是老板娘和她伙计的早餐呢!

    我皱了皱眉头,付钱,端起了其中一碗开始边吃边往碗外葱花,另一碗也没受到冷遇,一只我熟悉的手端起了它,不用说,是那个女人的。

    那个老人也没有吃吗?我跟着她的背影望过去果然不出所料,老人卧在轮椅中,身上裹着一床棉被,像个襁褓中的婴儿,可那碗是放了葱花的啊!

    我为女人担心着,老板娘说过的,曾经有一回女人端错了一碗有葱花的热干面,结果呢,老人倔强地把头偏向了一边。

    我想看一看这垂暮之人是如何发小孩脾气的。天冷,女人如果跟我一样往碗外挑葱花的话,那面就不能进老人的口了。

    令人失望的是,老人这次很乖,吃得口舌生津的模样。而且吃得很快,像谁在冥冥中催着她似的。

    我和老板娘同时张大了嘴,太不可思议了,这事!没戏看了,我百无聊赖地走出小吃店,刚要和轮椅擦身而过时,一声轻微的泣自小凳上忽然响起。

    是那个女人!

    老人不再挑剔饮食了,是好事啊!哭个啥呢?我放慢了脚步,就听女人轻轻叫了声,妈啊,你怎么连葱花味都辨不出来了呢?在女人的哭泣声中,我听见一声咔嚓不经意间在心头响起!

    寒气更重了!

    隔天,居然下了雪,再去小吃店,雪地里没发现有轮椅压过的痕迹!我第一次破例要了碗有葱花的热干面,吃得满脸的泪水!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传世经典》,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叙述“我”对一个六十岁的女人将一碗热干面端给一个更老的女人深感好奇的情景,点出“我”讶异、疑惑的心绪,这样写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

    B.“像远山下的夕阳”“和死鱼一样缺少光泽”等比喻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这位老妇人苍老衰病、行将就木的特点,这样写为下文情节展开做了铺垫。

    C.小说借小吃店老板娘之口介绍了老人的身世,交代了那位大姐与老人的关系,这部分插叙补充了故事的相关背景,使情节发展的逻辑更明晰。

    D.“寒气更重了”“雪地里没发现有轮椅压过的痕迹”结尾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冷酷、悲凉的氛围,暗示老人生命终结,突出了批判人情凉薄这一主题。

    2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精心设置了“葱花”这一意象,作者这样安排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从情节结构、主题思想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来寄托词人对人生的感慨。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中,辛弃疾赞叹刘裕为恢复中原大举北伐,气势雄壮,横扫敌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向门客解释强秦不敢对赵国开战的原因是“______”;蔺相如再三避让廉颇,不引起争斗的原因是“______”。

  • 5、古诗文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表达过去的错误已无法挽回,但未来仍有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达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才是“无所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逍遥游”。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解释“恕”,倡导我们用一生来践行。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国风》《小雅》作出了评价,并表明《离骚》兼有二者的特点。

    (3)“杜鹃”,因鸣声极其哀切,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在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归家后看到院中小路快要荒芜,但是“_______”,他以此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

    (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登阁远望所见到的壮美山川。

    (4)《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了雨过天晴、阳光普照的景象。

    (5)《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岁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

    (6)《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列子虽可御风而行,但仍然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2)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好说明这个道理。

    (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典故来写思妇对游子的相思无着落。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 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 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  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笳:一种乐器。④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下列对这首清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 )

    A. 首联开篇点题,诗人梦见拱形的毡帐就着山势而立,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现实中的“孤客”隐指梦境中的团圆。

    B. 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诗人写此诗才三十出头,他竟也感到“老”的降临,可见这个“老”字包容了他所历之苦有多重!

    C. 颈联写虽然南国五月已属草木葳蕤、花开四野的仲夏,而北国边城却还未见有任何花开,有的只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 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E. 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脊轩志(节选)

    (明)归有光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悠然亭记(节选)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己为墙/凡再变矣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家。

    B.“妪,先大母婢也”,“先大母”是对死去的祖母的敬称,“先妣”则是对死去的母亲的敬称。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是古代汉族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而“至于成立”指男子二十岁。

    D.“吾妻来归”中“归”指古代女子出嫁,“吾妻归宁”,“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志》追忆了作者昔日的读书生活和家庭日常琐事,寄托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情真意切,以“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作结,含蓄隽永。

    B.《项脊轩志》写作者闭门苦读和项脊轩遭火未焚一节,文字简约,寥寥几语,却接续前文,深化了前文的悲情,也表现出了作者对项脊轩的一片深情。

    C.《悠然亭记》回忆作者年少时住在外祖父家的往事,外祖父很喜欢离县城三十里的马鞍山,用陶渊明的诗句命名花园中的亭子,取“悠然见南山”之意。

    D.《悠然亭记》和《项脊轩志》一样,都以回忆为基础,围绕一个特定的建筑,记述和建筑有关的人和事,以此表现人物,寄寓情感,语言质朴自然。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近年来,受利益驱使,不法分子通过绝户网、电鱼、炸鱼等方式进行非法捕捞,导致一些鱼类几乎绝迹,严重破坏了长江流域的生态。2020年12月5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水利厅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宣布从2021年1月1日起,四川境内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等重点水域将全面禁捕,开启长江十年禁渔期。同时,为了满足公众休闲垂钓的需求,依据中央农业农村部的规定,在某些水域设置垂钓区,允许一人一杆一钩。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