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B.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及卫律所将降者 D.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歌唱家帕瓦罗蒂有很高的天赋,他的嗓音穿云裂石,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调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
②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模式将在2017年迎来井喷期,用户规模破亿倚马可待,可又有几家意识到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③北方的冬天是漫长而寒冷的,但这冬天又总是那么富有韵味,银装素裹,囊萤映雪,常常令生长在南方的游客流连忘返。
④《新华日报》曾说过“一些高校图书馆公布的借阅排行榜让人大跌眼镜”:当经典书籍被束之高阁落满灰尘的时候,图书馆里的流行小说短短几个月就会被翻烂。
⑤面对好友的不情之请和“以死相逼”,岳云鹏最终如何摆脱窘境呢?他的新作《因为爱情》将告诉您答案。
⑥连续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后,篮球队员们累得如吴牛喘月,但为了能在高中篮球联赛上取得好成绩,大家都毫无怨言。
A. ①②⑤ B. ②⑤⑥ C. ①③⑥ D. ③④⑥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两个孤独的人
【奥地利】茨威格
像一股广阔的深色的激流,熙熙攘攘的工人穿过大门。在这密密匝匝的人群后面相当远的地方有一个工人孤孤零零地走着。他还不老,很强壮,但是他不能与那些人保持同样的步子,因为他那条瘸腿无法使他快速地行走。远处欢快的声音还在发出回响。他听到了,对这人群发出的嬉闹的声音并不感到痛苦。他的残疾早就使他习惯了孤独,在孤独中他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哲学家,以弃世者的冷漠面对生活。
他一瘸一拐地慢步向前。从远处昏暗的田野里涌来不久就要成熟的庄稼的暖洋洋的芳香,冷爽的晚雾也无法遏止它的飘散。远方的笑声消逝了。不时还有一只孤零零的蟋蟀发出唧唧声,除此到处一片寂静,是那种深深悲哀的寂静。在这样的寂静中沉默的思想开始言语了。
突然他谛听起来。他觉得他听到了有人在呜咽。他凝神静听。一切都在沉默,像在无梦的睡眠中。但在随后的瞬间他又听到哭声,更为低沉更充满了痛苦。透过模糊的苍茫的暮色他看到在公路上有一个身影,坐在堆摞起来的铁轨上哭泣。他先是想静悄悄地走过了事。但当他走近时,他认出了这个不停呜咽的少女。
她是和他在同一工厂的一个女工。他是在每个人都称她是“丑八怪尤拉”时认识她的。她的丑陋是那样惹人注目,他们给她登记上这个她早在孩提时代就有的名字。她的脸粗糙,不成规矩,皮肤的颜色是一种脏兮兮的黄色,那样污浊不堪,令人厌恶。再加上体型是那样显眼的不协调,孩子般孱弱和消瘦的上身,长着一个宽大和有些弯曲的臀部。唯一漂亮的是她那双安详和熠熠闪光的眼睛,它们把所有的轻蔑和憎恶的目光当作是温柔的顺从再次映射出来。
不受怜悯地继续生活下去,他本人业已承受了过多的秘密痛苦。他走近她,把手善意地放到她的肩膀上。
她吃了一惊,像是从梦中醒来。
“放开我!”
她不知道是在同谁说话,只是由她的狂暴的痛苦而嘶叫起来。现在她认出了这个陌生人,变得安静下来。她注意过他,因为他是厂里从没有嘲笑她的少数人中的一个。她喃喃地推开他。
“放开我!这是我自个的事。”
他小心地问道:
“他们又欺负了你?”
这个问题又触到她的痛处。血一下子涌到面颊,她的话急促忙乱,充满了怒气:
“他们要到乡下,到村里去。有一个人建议,这立刻得到大家赞同。在有人数一数有多少人去时,我蠢极了,也报了名。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他们恶言恶语,他们挖苦嘲笑,还从没有这样狠毒,直到我发起火来。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我失去耐性,就对他们说了些他们认为是下流人说的话。于是他们——就——把我——打了一顿……”
她又剧烈地啜泣起来。他陷入极度的激动,感到有必要对这个可怜的姑娘说几句话,于是他开始讲起他本人的苦恼。
但她不想减缓她的痛苦,她不愿放弃每个受侮辱人感受到的那种殉难者的快乐。
“不是他们,那些伤害我的人。是所有的一切,是整个生活。有时,当我想起自己时,我就厌恶自己。我为什么这么丑陋?这太不公平了。可我整个一生都在承受。早在是个孩子时我就感到他们在嘲笑我。我从不想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因为我怕他们,因为我嫉妒他们!”
他震颤地听她讲,她对他袒露了如此多的痛苦,他完全能够理解。因为这由成千上万小时积贮起来的痛苦,他原认为早已死寂了,现在又都从他的睡眠中苏醒起来,他早就忘记了,他是来这里安慰她的。完全不由自主地他也讲起了他的遭际,因为他找到了能理解他的人。他轻声对她说:
“也有一个人,他想与其他人一起玩耍,但是他不能。每当他们狂跑乱跳,他总是吃力地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老是落在后面。其他人嘲笑他。他总是听之任之,傻里傻气的。比起你来,他也许更糟,你毕竟有健康的腿啊,整个世界属于这样的人哪!”
她内心激动得越来越厉害。她感觉到她生活中的痛苦从深处在碎成破片。
“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命苦。我从没有看到母亲,没有人对我说过一句好话。当每个姑娘同她们的情人在一起时,我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这同时我还感到,事情会永远如此。也必然是永远如此,若是人们像所有其他人一样都这样想的话。我的上帝,我真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
他俩从没有对人讲述过的,也几乎自己都没有供认过的,这两个还几乎是陌生的人彼此都袒露了出来。每一声呐喊都在他们的灵魂中得到了回响,因为两个人在痛苦上是相亲共感的。
他立起身来,简单而乞求地对她说:“走吧!”
她同他一起上路。天色已完全变得昏暗了。他无法再看清她的面孔,而她根本没有察觉到,在她的痛苦缓缓消失之中她在迎合着他的脚步。两个人就这样慢慢地一起走着。一种模糊不清的相互理解的情感像一种天国的快乐飘临到两个孤独者的天空。他们的交谈变得越来越亲切和细声,必须完全靠在一起才能听得清楚。
【1】【1】文章第二段划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2】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1)她感觉到她生活中的痛苦从深处在碎成破片。
(2)而她根本没有察觉到,在她的痛苦缓缓消失之中她在迎合着他的脚步。
【3】【3】两个孤独的人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
【4】【4】本文讲述了两个孤独的人的故事,请探究作者讲述这个故事的深刻意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诗句,表达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共同生辉的理想,这与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句子异曲同工。
(2)“六合”常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贾谊在《过秦论》中就有如此叙述,如“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句,写出无数游子与思妇一种相思、两处离愁,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路》)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公孙丑下》)
(3)孔子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诗人用闲作草书,窗下品茗来暗示内心的郁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楼”在古诗文中是常用的意象,文人们借楼表达出了复杂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楼”表达作者怀远伤感之情。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老子〉四章》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指出“质”与“文”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肩披香草或佩戴香花表明诗人高洁的志向。
(2)古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哭者不忠,古典诗词中常常写到诸葛亮出师北伐一事,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客居京华的无奈。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________”。
(3)《将进酒》中表达作者的豪迈与自信,被后世仕途失意者用作自慰之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0、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满纸荒唐言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咏菊
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满纸荒唐言》是作者以自己的身份来写的唯一的一首诗。由于作者在书中对许多人物抱有同情感,所以说自己是饱含着“一把辛酸泪”来写这部著作的。
B. 《满纸荒唐言》中“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句,作者惟恐后人不知他的真实意图,全诗表达了作者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闷心情。
C. 《咏菊》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是作者面对着凌霜傲雪的菊花时那一瞬间的哀怨。
D. 《咏菊》的尾联借写陶渊明歌咏菊花的高风亮节,暗示作者高洁的品格。
【2】请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之处。
【3】下列诗句中写秋的情感基调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B.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李贺《伤心行》)
C.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D.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读书不辍。山东按察使焦遂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注】①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B.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C.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D.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章,古代官名。元代中书省设平章政事,位在中书令与左右丞相之下。
B.朔望,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古人常在此时举行重要活动。
C.特拜,不通过正常途径任用官吏的方式,文中指从京城派出、降级任命。
D.券,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文中指用作凭证的钞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因德才兼备被荐为官,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具有人情味而且执法严明、处事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时,英宗原本想在宫内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向皇帝上疏,皇帝最终听取了他的意见并且赏赐给了他财物。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开展赈灾济贫工作。他从买进和卖出等诸多方面千方百计保障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他常常将百姓的事情牵挂于心,去世的时候,关中百姓如丧父母般悲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2)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5】张养浩上疏反对元夕在内庭张灯结彩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企业家在演讲中说道:“当你年轻时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著名作家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 try ignorance!”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