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学者质疑蔺相如“完壁归赵”的具体做法,如明人王世贞就认为蔺相如是个冒险主义者,其成功不足为训,实乃“天曲全之”。
②穿行在炎街小巷的电动车多如过江之鲫,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于是深圳决定全面禁止电动车上路,不料这引起了社会热议。
③一些国家对我国在南海构建和谐海洋所做的积极努力置若罔闻,一味炮制“强国威胁论”“海上争霸论”,其险恶用心人人皆知。
④从韩国首尔大学,到英国牛津大学,到大陆北京大学,到台湾“中央研究院”,层出不穷的学术剽窃事件遭到人们一致的挞伐。
⑤他是一个很有权势的人,你和他对着干,还不是班门弄斧?但是我佩服你的勇气,你这种不畏权势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⑥当前的改革是亘古未有的创举,无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当然难免有不足之处,但这只是白壁微瑕,丝毫不妨碍改革的伟大。
A. ③④⑥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南宋爱国词人中以辛弃疾成就为最高,其词作数量也居两宋词人之首。
B. 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政论文、赋三类。其中赋以重议论、轻描写为显著特色,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
C. 韩愈、柳宗元等唐代文学家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史称古文运动。
D. 明代晚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公安派文人提出“性灵说”,主张文学应当真实地表现人的个性化情感与欲望。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国潮数据浅析——下一个十年国潮还能引领趋势吗?》,搜狐网)
材料二:
东方浮雕工艺融入彩妆产品,敦煌壁画元素作为印花出现在运动鞋上,大白兔奶糖开发出了潮流香水……这些过去与现代时尚难以搭上边的元素,如今出现在各类消费场景中,成为新潮流。
“引领这股新消费潮流的就是国潮力量。”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看来,国潮就是以国有品牌为载体、以优良品质为内涵,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强劲营销下,既能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张扬以及对时尚的追求,又有助于传统文化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潮流。
“国潮是中国产品、中国品牌、中国美学、中国文化的综合呈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王昕总结说。他认为,国潮是多种符号的统一和再现,其中包含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层面的符号,比如民族图腾式标记的民族符号;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融合的符号;以及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符号,比如中国、中华字样等激发中华民族群体性认同的符号。“冰墩墩和雪容融就是中国形象的情感对应物,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如此高,正是看重它们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价值。”王昕说。
(摘编自邹晓菁《年轻人为何热衷国潮》,《光明日报》)
材料三: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以动漫、美剧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受众市场,而中国的流行文化却很难突破中西方的文化壁垒。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潮立足青年群体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旨趣,不仅为未来的国际传播创造了新的中国特色的符号中介,同时也切中全世界青年人共同的“潮”“酷”等个性化诉求,为超越国家层面的文化再生产开辟出潜在空间,比如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已经引起海外市场的广泛关注。同时国潮在操作层面也通过激活青年群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青年主导的国际传播模式探索了可行的路径。
国潮激发作为传播主体的青年群体的民族文化自信。青年人是国潮的核心用户群,更是未来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也是与互联网发展同步成长的一代,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青年群体共享数字信息技术,因此更加有能力也有动力进行积极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
国潮有助于在海外青年群体中提高中华文化的感召力。让海外青年人真正认可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有助于建构持久的国家品牌形象。国潮在这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于产品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国潮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社会思潮和审美取向,虽然附着于一定的商品,却不依赖于特定的商品。因而,即使国潮的产品种类相对有限和小众,品牌的更新换代也难以预期,但它们所传递的民族文化价值并不会随之削弱。反而在产业延续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正向积累,促进更多的海外青年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海外感召力。
(摘编自刘黎明《国潮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显示,2016年中国品牌与境外品牌的关注度相差不多,而2021年人们更关注中国品牌,手机、服饰等六大品类的关注度都有大幅提升。
B.王昕认为国潮是多种符号的统一和再现,冰墩墩和雪容融作为中国形象的情感对应物,其情感内涵和象征价值使得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高涨。
C.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引起海外市场的广泛关注,说明国潮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的符号中介,满足全世界青年人的个性化诉求。
D.国潮产品具有产品的流动性和文化的持续性,因而在向海外青年人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构建持久的国家品牌形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Z世代是与互联网发展同步成长的一代,有能力也有动力进行积极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
B.从中西方之间存在文化壁垒、中国流行文化无法打入西方受众市场的角度来说,国潮基于青年群体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旨趣,能够开辟文化再生产的潜在空间。
C.在国潮力量引领下,当下各类消费场景中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融合成为新潮流,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劲营销,迅速占领大部分市场。
D.国潮附着于一定的商品,国潮产品能传递出民族文化价值并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正向积累,因而产品种类需要多种多样、更新换代要快。
【3】请阅读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说明国潮流行有何现实意义。
4、根据情境,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文人笔下的“水”饱含意蕴,它是李煜笔下《虞美人》“_____,______”的愁情;也是韦庄笔下《菩萨蛮》“_______,_____”的惬意。
(2)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李白“开琼筵以坐花,_____,陶渊明“______乐琴书以消忧”,鲍照却只能无奈发出“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的悲叹。
(3)对音乐的描摹,诗人有着丰富的创意,李贺巧妙的用“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来形容乐音的多重变化。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描写洞庭的浩瀚无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没有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为什么把珠宝收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奉劝年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自己明白过去无法挽回,未来有待追求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直接点题,写送友人离去时道路全部被大雪覆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写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得很快,他唯恐年岁不等待自己,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追求美好事物。
(2)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要警惕“__________,__________”,向统治者发出警示。
(3)杜甫《客至》中,描绘主人待客之简、家境之贫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示宾主脱略行迹、兴致盎然的场面。
8、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扬州慢》中,以芍药花年年开放,但已物是人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雨辋川庄作》中,正用典故和反用典故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自然心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之澄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恨歌》中,写杨贵妃眼泪纵横,脸上带泪如带雨梨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蜀相》中,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的写景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剪梅》中,写出了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假设的语气发表议论,说明秦始皇建立的强大的秦帝国没法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不够爱民。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敢于奉献敢于牺牲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
B.五、六句,写白云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C.“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并不精通音乐,也未能深谙其中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感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D.“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末二句通过寒冰、火炭两重天的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
【2】在音乐描写方面,本诗和《琵琶行》有何相同点?
1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这只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犹:如同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下面对选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南冥者,天池也。”是一句典型的被动句。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是宾语前置句。
C.“鹏之徙于南冥也”的“之”可视为“取独”。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的“反”通“返”。
【4】翻译上述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2)之二虫又何知!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900字的议论文。
在一所著名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中,考官向前来应试的高中生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
很多学生回答:想上贵校。
考官又问:上了我们这所学校后,你想做什么?
很多学生坦言还没去想这个问题。
考官提示道:你难道没有想过未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宇航员、机械师、厨师、演员、运动员、教师、军人……?
很多学生回答:那是小时候想的事了,都记不得了。
上面这段考官与学生关于“未来做什么”的对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阐述即的理由和观点,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