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北屯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文倦于事,愦于忧

    A.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C. 忌不自信   D.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 2、对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②盛以锦囊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⑤洎牧以谗诛   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⑦故不我若也 ⑧汉骑追者数千人 ⑨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A. ①⑨/②③/④⑧/⑤⑥/⑦

    B. ①⑨/②③⑤/④⑥/⑦/⑧

    C. ①②⑨/③⑦/④⑧/⑤⑥

    D. ①②⑨/③⑤/④⑥/⑦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7月6日,人社部等部门正式发布一批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位列其中。新职业的发布为众多“不务正业”的互联网从业者“正名”。工信部专家委员会刘兴亮表示,国家为新职业赋名,既是对从业者能力和价值的肯定,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利于从业者在今后的职场行稳致远,也是一次就业观念的革新,新职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相应提升。

    新职业之所以成为时下年轻人就业的热门选择,与其职业特质密不可分。刘兴亮表示,新职业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工作内容灵活度大,能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极大地调动工作热情。

    此外,就业观念的转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人对新职业的接纳度更高,他们能够拋开固有的职业偏见,将兴趣融入日常工作,从过去的“唯公务员论”到如今兼容并包的多元化思维,他们普遍认为,只要付出智慧和汗水,在任何岗位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摘编自郭慧《新职业打开就业“新窗口”》,《山西日报》2020年7月14日)

    材料二:

    新职业的不断涌现,为个人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更多活力。对求职者而言,把握机遇未必一定要从事这些职业,关键是看清其背后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就业观。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择一岗终老”等想法,面临着强烈的现实考验。新经济迅猛发展,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具备发展的眼光,有敢于尝试新生事物的胆量,勇于主动应变,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比寻找“铁饭碗”更重要。如果仍以单一思路去求职择业,显然会选择受限。当然,求职者要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过硬的专业技能,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职业新趋势面前,企业也非旁观者。“90后”郑一几年前创办了一个网络求职平台。疫情期间,他发现餐饮业歇业,而生鲜外卖火爆,迅速推出“共享员工”服务,既为近万人提供过渡性岗位,也让平台实现了业务拓展。企业设置相应岗位也好,拓展业务领域、开发经营模式也好,都既能推动就业,也有助于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洞察力与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思路。

    新职业被列入名录,意味着从国家层面给予认可,为个人与企业的探索增添了底气。顺势而为,更多潜能将会被激发出来,更多梦想可以借此实现。

    (摘编自刘颖《抓住新职业背后的新机遇》,《天津日报》2020年7月15日)

    材料三:

    新职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宏观经济和社会日常生活的繁荣,不仅更新着社会对于职业的认知,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对于传统职业界定和从业认知,新职业的“新”,体现在它的超前性;而这客观上为新职业及其从业人群,带来一定的困惑与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健康发展。例如,很多新职业岗位很难享受到相关劳动法规的保障,动摇了人们从事的信心。另外,有的新职业也没有被国家认可的职业分类体系接纳,对于新职业的社会认同较为不利。新,抑或超前,意味着脱离了既有的评价体系,显然会承担一定的创新成本。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职业大量涌现、新职业从业人群持续壮大,一方面是经济繁荣的表征,另一方面,则是业态以及经济转型的信号。由此,相关劳动法规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机制,必须及时更新,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摘编自《新职业越来越多,“新人”如何不迷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人社部等部门发布的新职业的内容看,互联网营销师、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直播销售员都属于新职业。

    B.新职业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工作内容灵活度大,能让从业者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极大地调动其工作热情。

    C.目前,年轻人对新职业的接纳度更高,他们普遍认为,只要付出智慧和汗水,在新职业岗位中人生更易出彩。

    D.新职业相对于传统职业来说,其“新”主要体现在它的超前性上,但这也为从业人群带来一定的困惑与困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社部等部门为新职业从业者“正名”,这无疑是国家对新职业从业者的一种认可,也是当下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B.面对新职业,企业如果具有洞察力与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创新的思路,就能拓展业务领域、开发经营模式,大大获利。

    C.新职业扩大了就业选择面,对求职者是一种机遇,它的出现对个人有好处,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D.新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大量涌现,既是我国经济繁荣的反映,也是我国业态以及经济转型的体现。

    【3】新职业来临,我们该如何应对?请从求职者的角度,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感叹离乡漂泊、年老多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鹃,也叫杜宇、子规,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李白《蜀道难》中用“又闻子规 啼夜月,愁空山”渲染了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到这一意象的句子是,李商隐《锦瑟》中写到这一意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中国美学思想中,有一种适度和谐原则。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诗经》为例表现这种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

    (2)《静女》中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的两句是:“________

    (3)“美人”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往往指君王或才德出众之人,为文人所常用,如屈原《离骚》中“______”,苏轼《赤壁赋》中“______”,这两句皆使用了这一意象。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这组对仗工巧的语句突出了秦始皇肆意浪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生活极度奢侈。

  • 7、补写出下面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3)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5)《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滕王阁序》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8)《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逍遥。

    (2)《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上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自幼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到性情安和才能思考周全,思考周全才能处事合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节选)

    唐·刘禹锡

    长沙男子东林师,闲读艺经工弈棋。

    因君临局看斗智,不觉迟景沉西墙。

    自从仙人遇樵子,直到开元王长史

    前身后身付余习,百变千化无穷已。

    行尽三湘不逢敌,悠然远起西游心。

    商山夏木阴寂寂,贵游豪士足华筵。

    此时一行出人意,赌取声名不要钱。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广东连州,儇师来看望时所作。西游,指儇师欲去长安。②传说西晋王质上山砍柴,观仙人弈棋入迷而忘却时间。等棋局终了,斧柄已烂。后人遂称此传说中的仙人为烂柯仙人。③王长史,唐玄宗时著名的围棋国手王积薪。④余习,此处指围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门见山,落笔就交代儇师的籍贯和身份:他是寺院中的禅师,但“男子”这个词使我们感到他又保持着长沙男子的粗豪气质。

    B.第二联侧面描写儇师高超的棋艺。旁观儇师下棋,不知不觉中一天就过去了,展现了儇师的对弈艺术对旁观者产生的极大吸引力。

    C.第六联虚写儇师西游:夏日的商山路旁,大树底下阴翳清凉;在京城,宴会豪华盛大,身份高贵的游客以及豪门之士充斥于其间。

    D.本诗中,作者刻画了儇师轻视钱财,淡泊声名,痴迷于围棋,拥有出神入化的棋艺的形象特点,这也是他“出人意”的原因所在。

    【2】本诗中,对儇师高超的棋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评论的,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征为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延熹六年,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谏曰:“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兵戎未戢,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又秋前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书奏不纳。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宫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谮诉,坐免归。顷之,征为尚书仆射。八年,代杨秉为太尉。蕃让曰:“齐七政,训五典,臣不如议郎王畅。聪明亮达,文武兼姿,臣不如弛刑徒李膺。”帝不许。中常侍苏康、管霸等复被任用,遂排陷忠良,共相阿媚。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为之抵罪。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言及反复,诚辞恳切。帝不听,因流涕而起。窦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惛俗。而驱驰崄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非不能洁情志也。愍夫世士以离俗为高,而人伦莫相恤也。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1】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B.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C.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D.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后被举荐的人亦称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B.刺史,官名,汉始设,本为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宋元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C.七政,是中国古代天文术语,说法不一,可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D.论,也称评、赞、诠、叙、议、述,名称不一;总称论赞,指附在史传后的评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蕃为官清峻,士民敬畏。因政绩清明得到执政威严的青州刺史李膺的赏识和挽留;陈蕃不接待宾客,为人清高,故其升迁后送行者不敢出外城以相送。

    B.陈蕃直陈时政,忠君为国。皇上驾临广成苑打猎,陈蕃认为现在非太平之时,且令百姓为打猎驱禽除路,有违圣明君主体恤百姓之意,上疏表示反对。

    C.陈蕃敬才礼贤,正直低调。对高洁之士周璆敬重有加,专门为他准备一床榻;皇上让他担任太尉之职时,陈蕃认为自己才能不如王畅、李膺,予以推辞。

    D.陈蕃不避强权,刚正不阿。拒绝大将军梁冀的请托;主持人才选拔,不偏袒权富;面对宦官掌权、陷害忠良的局面,陈蕃犯颜直谏、以身试险,直至最后遇害。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

    ⑵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5】陈蕃“终取灭亡之祸”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大学历史课堂上,一教师身着龙袍,以道光皇帝的视角,“自述”了他所经历的鸦片战争。他的“龙袍照”被学生们上传到网络后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行为艺术,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哗众取宠的举动,也有人认为这是用心对待教学的表现。

    面对网友的说法,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做出怎样的回应。请以教师或学生的身份,给网友们一个合理的答复。

    要求:①自选身份,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