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C.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2、古龙小说《圆月弯刀》中青青那柄魔刀上刻着一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请问这是哪个诗人的哪首诗? ( )
A.陆游《游山西村》
B.苏轼《新城道中》
C.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王×成
张港
1973年的冬天,冷得邪乎,兴安岭上龙门农场,田鼠冻得钻进知青宿含。于是,可怕的鼠疫暴发了。
1月27日夜,狂风打鼓,大雪拍门。一辆马爬犁从三分场驰到卫生院,抬下上海人李志鹏。
李志鹏脸泛了青。高烧的人这个脸色,是真不行了。他要说什么,又发不出声音。他指指我上衣口袋,比画着。我明白了,他是要写字。我的破钢笔其实只是摆设,极少用。
李志鹏哆嗦着接笔,哆嗦着摸出一块挺旧的手绢包。在手绢上,他费力地写出个“王”,笔就不下水了。我接来笔,用舌头洇了洇,又下水了。他接着写,写得太费力,写了老长时间,之后他就闭上了眼睛。送他来的上海人比画:“把这个包——交给这个人——对吗?”
李志鹏点点头,我们几个人连声喊:“一定一定一定。”李志鹏的眼睛睁了一下又合上,就再也没有睁开。
上海小伙子李志鹏就这样走了。最后陪他的,只有三个上海知青加上一个东北的我。处理完后事,我们想起了那手绢包。
脏兮兮的旧手绢,里面是钞票,35元。皱手绢上的字,歪歪扭扭,第一个是“王”;第三个是“成”;中间这个,有人说是“之”,有人说像“云”,有人分析是“立”。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将这手绢包送到王×成手上——我们点头了,我们答应过李志鹏。
龙门农场也就五六千人,找一个人还不难。我们先从三分场开始,先从上海人入手,可是,没有王×成。
我们成立了“专案小组”,分工负责,分片包干,拉开大网。然而,还是找不到。
一转眼,上海知青大返城,专案小组成员最后剩了我一个。每一个人走时,都对我说“一定一定,一定要找到王×成”。
之后,我与上海书信不断,上海与我书信不断。
一晃,我也离开了农场,也娶着了媳妇。我给媳妇讲手绢包的事。媳妇手指在舌上抹湿,一张一张数过那35元钱。她将手指头塞进我的秋衣破洞里,一转一搅:“真的不少哩!够织件毛衣哩!”她枕在我的手臂上,日子穷而甜。
儿子降生,特能吃,而他娘没奶。因为钱断了,所以奶粉断了。媳妇先是骂我无能,然后又是骂我无能,最后,她摸出手绢包摔在炕上。我狠狠地瞪她,说:“不行!”
我与上海书信不断,上海与我书信不断。可是,那个王×成,就是找不到。
寻找王×成的队伍渐渐发展壮大,我们这些最穷的人家却最先安装上电话,打着长途电话研究王×成,研究手绢包。
那一年,上海来了兴致勃勃的电话:“找到了,在上海,原来的龙门知青。”电话要我带上东西,赶赴沪上。“邮不行吗?”“不行,面当面,物对人,得确认。”
想想那个大风雪之夜的李志鹏,我带上干粮,买了车票。
那人叫王子成,手绢不对,钱的数额也不对。虽然路费是上海人出的,可我欠了债,债是大田的野草,锄了又长。
一晃,我发现自己老了。这个手绢包,让我长出许多皱纹。可是,怎么办呢?那个大风雪之夜,李志鹏最后那样子,总在梦里,总在醒时。我与上海人通话,决定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总攻——不管不顾地不分时间地点人物地大讲这个手绢包的故事,发动群众,搜寻王×成。
这天,我接到个电话,那人自称龙门农场的,在城里治病。事情重要,电话说不行,要我到医院会面。
路上,我忽然想到,这自称叫于诚的人,莫不就是找了20年的王×成?
比我还老的于诚,果然就是“王×成”。
于诚摸着手绢包:“是不是35块?是不是两张10块,一张5块,剩下1元的,还有两张5角?”
“是是是,对对对!”
“两张10块的,卖榛子钱;一张5块的,土豆钱……”于诚老泪纵横。
“找了20年呀!原来是你。”我终于明白了,在农场时,我是知青,他是山东移民,我们相隔二十多公里。
于诚翻来覆去地看手绢,翻来覆去摩挲那些市面上已难见的旧纸币。突然,他将钱拍我手上,说:“原来张眼镜就是你呀!这些钱是你的呀!”
我傻了,我不能不傻。
于诚缓缓气,说:“去过六分场吧。”
我没去过。
“去六分场的路,总走过吧!”
我记不得。
“一辆胶轮拖拉机着火,你们知青救火。这还不记得?”
好像——这事有。
“有个人,救火烧了毛衣。后来我打听了,他叫张眼镜。我就攒了钱,托人买上海毛线,我得赔人家毛衣呀!托来转去,没了下落。想不到,钱钱钱……钱在这儿,你你你……你在这儿。”
泪如水泼,我不会说话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海人李志鹏临终前艰难地留下遗言,表明他不想将钱据为己有,也引出下文寻找王×成的故事。
B.“债是大田的野草,锄了又长”形象地写出“我”生活的贫困,反映了寻找王×成的艰难。
C.小说不仅写了我在寻找王×成,还有众多的人也参与到寻找的队伍中,传递了人间正能量。
D.于诚看到“我”后老泪纵横,虽然他早就知道“我”是他找的人,依然为“我”的精神所感动。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以“寻找王×成”为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设置了悬念,激发出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的儿子没钱买奶粉吃,媳妇骂“我”无能,侧面表现“我”一定要将钱交给王×成的决心。
C.“我”与上海书信不断这一情节反复出现,表明“我”一直在寻找王×成,突出了我执著的一面。
D.小说最后插叙“我”当年救助一辆着火的拖拉机的情节,完善了小说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3】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设置巧妙,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大鸟不与小鸟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挽回过去,不太可能;着眼将来,未来可期。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敢于蔑视权贵、向权贵挑战,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登岳阳楼记》写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愁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2)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王实甫《长亭送别》)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淇水汤汤,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诗经•氓》)
(5)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7、名句名篇默写
(1)江畔何人初见月, 。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春江花月夜》)
(2)但看古来歌舞地, 。(《代悲白头翁》)
(3) ,天寒梦泽深。(《与诸子登岘山》)
(4)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5)铁衣远戍辛勤久, ,少妇城南欲断肠, 。(《燕歌行》)
(6)熊咆龙吟殷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 。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7)永结无情游, 。(《月下独酌四首》)
(8) ,但愿长醉不复醒。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进酒》)
(9)明月隐高树, 。(《春夜别友人二首》)
(10)雪暗凋旗画, 。(《从军行》)
(11) ,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12)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本纪》)
(1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客列传》)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感叹人们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一个人想要没有疑惑也很困难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给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感叹人生多艰、世事多难、头发多白,潦倒兼病把酒戒,借酒销愁也不能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来统一天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死离别。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父见背 见:自己,我
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
C.而刘夙婴疾病 婴:绕
D.听臣微志 听:听从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无物以相之
C.急于星火 于人为可讥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3】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4】从全文看,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辞不赴命”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原文内容加以具体阐释。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赢”由五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意识或能力。亡:危机意识;口:沟通能力;月:时间观念:贝:取财有道;凡:平常心态,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请根据图形内容和寓意并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