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昌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B.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或退休。

    C. 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最常见的是“卒”,早亡一般用“殇”,而“薨”则专指帝王之死。

    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②这一个时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多种手段,欲强制人民币升值,须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不会屈服于任何人。

    ③这是一座富于挑战性的高山,站在山脚抬头望,大片山石林立,高山仰止的感觉扑面而来,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④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⑤海峡两岸“大三通”已经使“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这为大陆台商及台湾大陆配偶春节返乡带来了便利,从而也宣告此前实施的春节包机寿终正寝

    ⑥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看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希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喜。

    A. ①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雕侠侣(节选)

    金庸

    郭靖拍案而起,登城瞭望。只见敌兵的万人队在离城数里之地列开阵势,却不进攻。过不多时,千余个工匠负石竖木,筑成了一个十余丈高的高台。

    这时黄药师、黄蓉、一灯、朱子柳等都已在城头观敌,见蒙古兵忽然构筑高台,均感不解。郭靖道:“我久在蒙古军中,从未见过他们做这般怪事。”

    说话之间,又望见千余名士兵舞动长锹铁铲,在高台四周挖了一条又深又阔的壕沟,挖出来的泥土便堆在壕沟以外,成为一堵土墙。黄药师怒道:“襄阳城是三国时诸葛亮的故居,鞑子无礼,在这位大贤门前玩弄玄虚,岂不是欺大宋无人么?”

    只听得号角吹动,颦鼓声中,一个万人队开了上来,列在高台左侧,跟着又是一个万人队列在右侧。阵势布定,又有一个万人队布在台前,连同先前的万人队,一共是四个万人队围住了高台。这个大阵绵延数里,盾牌手、长矛手、斩马手、强弩手、折冲手,一层一层,将那高台围得铁桶相似。

    猛听得一阵号响,鼓声止歇,数万人鸦雀无声,远处两乘马驰到台下。

    马上乘客翻身下鞍,携手上了高台,只因隔得远了,两人的面目瞧不清楚,依稀可见似是一男一女。

    众人正错愕间,黄蓉突然惊呼一声,往后便倒,竟是晕了过去。众人急忙救醒,齐问“怎么?甚么事?”黄蓉脸色惨白,颤声道:“是襄儿,是襄儿。”众人吃了一惊,面面相觑。朱子柳道:“郭夫人,你瞧明白了么?”

    黄蓉道:“我虽瞧不清她面目,但依情理推断,决计是她。鞑子攻城不成,竟然使出奸计,真是……真是无耻卑鄙已极。”黄药师和朱子柳经她一说,登时省悟,满脸愤激之色,郭靖却兀自未解,问道:“襄儿怎地会到这高台上去?鞑子使甚么奸计了?”

    黄蓉挺直身子,昂然道:“靖哥哥,襄儿不幸落入了鞑子的手里,他们建此高台,台下堆了柴草,却将襄儿置在台上,那是要逼你投降。你若不降,他们便举火烧台,叫咱们夫妇心痛肠断,神智昏乱,不能专心守城。”

    郭靖又惊又怒,问道:“襄儿怎会落入鞑子手里?”黄蓉道:“连日军务紧急,我怕你分心,没说此事。”于是将郭襄如何在绝情谷中被金轮法王掳去之事说了。郭靖一听杨过在谷底失去踪迹,连连追问端详,待听黄蓉说完,皱眉道:“蓉儿,这可是你的不对了,过儿生死未明,你怎地便舍他而去?”郭靖一向敬重爱妻,从未在旁人之前对她有丝毫失礼,这两句责备之言说得甚重,黄蓉不由得满脸通红。

    一灯道:“郭夫人深入寒潭,冻得死去活来,查明杨过确系不在谷底,又何况小姑娘落入奸人之手,大伙儿都主张追赶,须怪郭夫人不得。”一灯既如此说,郭靖自不敢再说甚么,只恨恨的道:“郭襄这小娃儿成日闯祸,倘若过儿有甚好歹,咱们心中何安?让她给蒙古兵烧死了干净。”

    黄蓉一言不发,转身下城。众人正商议如何营救郭襄,忽见城门开处,一骑向北冲出,马上乘者正是黄蓉。众人一见,无不大惊。郭靖、黄药师、一灯、朱子柳等纷纷上马追出。

    一行人奔向高台,在敌人强弓射不到处勒马站定。只见台上站着两人,一个身披黄色僧袍,正是金轮法王,另一个妙龄少女被绑在一根木柱上,却不是郭襄是谁?

    郭靖虽恼她时常惹事,但父女关心,如何不急?大声叫道:“襄儿,你别慌,爹爹妈妈都来救你啦!”他内力充沛,话声清清楚楚的送上高台。郭襄早给太阳晒得昏昏沉沉,忽听得父亲声音,喜叫:“爹爹,妈妈!”

    法王说道:“郭大侠,令爱聪明伶俐,老衲本来很喜欢她,颇有意收之为徒,传以衣钵。但大汗有旨,你若不归降,便将她火焚于高台之上。别说你心痛爱女,老衲也觉可惜,还请三思。”

    郭靖哼了一声,眼见四十名军士手执火把站在台下柴草堆旁,只待法王一声令下,便即点火。四个万人队将这高台守得如此严密,血肉之躯如何冲得过去?何况即使冲近了,火发台焚,又怎救得女儿下来?

    他久在蒙古军中,知道蒙古用兵素来残忍,掠地屠城,一日之间可惨杀妇孺十数万人,若将郭襄烧死,真如踩死一只蚂蚁一般,抬起头来,遥望女儿容色憔悴,不禁心中大是痛惜,当下叫道:“襄儿听着,你是大宋的好女儿,慷慨就义,不可害怕。爹娘今日救你不得,日后定当杀了这万恶奸僧,为你报仇。懂得了么?”郭襄含泪点头,大声叫道:“爹爹妈妈,女儿不怕!”

    郭靖道:“这才是我的好女儿!”解下腰间铁胎硬弓,搭上长箭,飕飕飕连珠三箭,高台下三名手执火把的蒙古兵应声倒地,三枝长箭都是透胸而过。郭靖射术学自蒙古神箭将军哲别,再加数十年的内力修为,他所站之处敌兵箭射不到,他却能以强弩毙敌。众蒙古兵齐声发喊,高举盾牌护身。郭靖道:“走罢!”勒转马头,与黄蓉等回入城中。

    一行人站上城头。黄蓉呆呆望着高台,心乱如麻。

    注:黄药师、郭靖、黄蓉、一灯、朱子柳等人为侠义之士。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写蒙古兵修筑高台时众人疑惑,此处设置悬念,为下文郭襄的出场做铺垫。

    B.小说着重刻画郭靖和黄蓉,对其他人物笔墨不多,主次分明,突出了郭靖和黄蓉的性格特点。

    C.文中多处详细描写蒙古军兵强马壮,敌众我寡,营造出襄阳大战的紧张氛围,引人入胜。

    D.本文通过一连串的射箭动作描写,突出了郭靖武艺高强,箭术精湛。

    【2】请简要分析文中黄蓉的心理变化过程。

    【3】金庸的小说善于通过塑造侠士形象来展现“侠义”精神,请结合文本,谈谈文中“侠义”精神的内涵。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运》中“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人有了能力,不愿意只为自己专用,而要为他人服务。

    (2)杜甫在《蜀相》中慨叹诸葛亮功业未能完成时,也融入自己身世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记录了自己登上泰山后看到青山上的白雪照亮了南边的天空的景象。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一天中的阴晴变化,简练而生动。

    (2)庄子在《逍遥游》开篇“_____”一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其翅膀,形象地描绘出了鹏之大。接着引用《谐》中“______”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鹏乘风而飞的状态。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两句,抒发了词人对东吴曾经的强盛局面,孙权的雄才大略都随着历史的风雨而一去不返的感叹。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_ ___ ”。

    (2)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承上启下,将眼前实景过渡到对当年英雄的回忆。

    (4)在信息时代,能力与年龄不再有直接的关系,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年轻的专家。这可以用《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解释。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为喻表达自己因为高尚的德行而遭到贬黜、被强加罪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7、(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4)《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借用《庄子》的典故,表达诗人美景在前,不容辜负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出下列空缺部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风小则无以负羽翼来讲大鹏直冲青天须有所凭借,借此表达 “做事成功需要有丰富的积累”的道理。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川泽纡其骇瞩。

    (5)凡在故老,_________________,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 9、《荀子·劝学》《师说》理解性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已不足的道理。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一样的。

    (6)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_______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7)《师说》中,上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8)中国是一具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用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10)《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注]①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②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③黍离:《诗经·王风》篇名。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写景时带有浓烈的思想感情色彩,而且写景不俗不滥,紧紧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黍离之悲”而写。

    B.“厌”字写出了人民的苦难,朝廷的昏聩和胡人的罪恶。“清角吹寒”的凄厉回荡在词人惨淡的心灵间。

    C.词人将“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语序倒置,巧妙地达到了依次表现词人的感觉之效。

    D.词尾两句用带悬念的疑问作结,很自然地移情入景,突出了“红药”的词眼地位,无限感慨,催人泪下。

    【2】请结合词句简析本词的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楚庄王好猎,大夫谏曰:“晋、楚敌国也,楚不谋晋,晋必谋楚,今王无乃于乐乎?”王曰:“吾猎将以求士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国以安。故曰“苟有志则无非事者”,此之谓也。汤之时,大旱七年,洛坼川竭,煎沙烂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节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谗夫昌耶?宫室营耶?女谒盛耶?何不雨之极也!”盖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诗》云:“上下奠瘗,靡神不宗。”言疾旱也。殷太戊时有桑、堵生于庭,昏而生,旦而拱,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桑、褚自亡。高宗者,武丁也,高而宗之,故号高宗。成汤之后,先王道缺,刑法违犯,桑、褚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问焉。其相曰:“吾虽知之,吾弗得言也。”闻诸祖己,曰:“桑、褚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者国亡乎?”武丁恐骇,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三年之后,蛮、夷重译而朝者七国,此之谓存亡继绝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溪谷满盈,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宋人应之曰:“寡人不佞,斋戒不谨,邑封不修,使人不时,天加以殃,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君子闻之曰:“宋国其庶几乎!”问曰:“何谓也?”曰:“夫而改之,是犹不过也,故曰其庶几乎。”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戮力宇内。三年,岁丰政平。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诗》曰:“弗时仔肩,示我显德行。”此之谓也。

    (节选自《说苑·君道》)

    【注】①楮:一种树。②宋人:这里指宋君。③君子:这里指孔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

    B.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

    C.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

    D.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耽于乐乎”与“无与士耽”(《氓》)两句中的“耽”字含义相同。

    B.“比旦而拱”与“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侍坐》)两句中的“比”字含义相同。

    C.“夫过而改之”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相同

    D.“向使宋人不闻”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两句中的“向使”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喜好打猎,他认为打猎是为了寻求人才,借以得到贤士,楚国就可以安定了。

    B.汤统治时,大旱七年,久不下雨,是因为政治不清明,行贿、进谗言之人很多,宫室奢侈,通过嬖宠女子来请托之事很多。

    C.桑、楷生于朝廷的院子里,这被认为是不好的征孔,太戊和武丁时期,桑、楮都曾经长到两手合围那么粗,这是对朝廷的警示。

    D.商汤、太戊、武丁和宋君都是勤政爱民、致力国家发展的有为君主,他们善于反思,善纳谏言,闻过则改,终成一代圣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

    (2)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吊死问疾,戮力宇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