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上饶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填入下面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 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 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③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

    A.倡导     指导     向导

    B.指导     引导     向导

    C.倡导     向导     引导

    D.指导     引导     倡导

  • 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三项是

    A.《哈姆雷特》中克劳迪斯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想要借机处死他以绝后患,哈姆雷特察觉后装疯卖傻,克劳迪斯的阴谋没有得逞。

    B.《茶馆》发挥作家熟悉旧北平生活的优势,,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避开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描绘,构成了一个展览式的“浮世绘”。

    C.《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克劳迪斯祈祷时可以杀了他报仇,但他没有下手,因为他认为一个人在祈祷时死亡,灵魂会上天堂,他不希望给克劳迪斯上天堂的机会。

    D.《茶馆》中的常四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爷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表现了这位爷的怀旧情绪,也反应了当时革命的不彻底。

    E.乔特鲁德没有参与十恶不赦的谋杀,在克劳迪斯的淫威下,乔特鲁德毫无选择的余地,虽然她有无情的一面,但她也是一位善良的母亲,本质上也是一位受害者。

    F.《茶馆》中,掌柜王利发对自己经营的茶馆多次改良,但最终仍未摆脱失败的凄惨命运,只好发出“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的悲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可见钟嵘所认识的诗歌,其本质乃是心物相感应之下发自性情的产物。使人心动的,除了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人世间的死生离别更加使人心动。如杜甫写在天宝乱世年间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你看到沿途有饿死、冻死的人,难道不会去关心吗?所以,作诗的真正动机和兴起,可以使人对宇宙万物、社会产生一种关怀。

    诗歌的吟诵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诗词是一种美文,它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所以诗词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语言有四声——平、上、去、入,这种单音独体是我们中国语言的特色。因此,诗歌有平仄和结构,有一种独特的声调。而这不是古人生编硬派给我们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经》大多是四字一句,就是因为我们独体单音的语言,四字一句才能够表现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声调和节奏。《诗经》里的第一首: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字一停顿,才有节奏,而这个节奏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基本节奏。不管是五言诗还是七言诗,原则上是两字一个停顿,如国破山河在,是二二一的停顿。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二二三的停顿。这种停顿,是诗词最基本的节奏。中国的传统诗歌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了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音调,它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

    读词背诗、要懂得它所隐藏的深厚内涵。我们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作品《忆秦娥》。这首词写于唐朝由盛而衰的时候——天宝之乱。中国的诗词讲究出处,字字有来历,秦娥出自汉朝的一首古乐府诗: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因此秦氏楼上的女子秦娥就代表着美丽的女子。李白的这首词看起来是一首平常的描写相思怨别的词,可是它写在安史之乱之时,其中就有了深意。这部作品带给我们非常丰富的联想。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你听到那吹箫的声音,像哭泣一样呜咽,那楼上的女子每当月明的夜晚就怀念起远离的人。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陵是首都长安送别人的地方。可是这首词中让人怀念的人,可能不是指爱人,而是逃难到西蜀的唐玄宗。乐游原上清秋节,乐游原是长安郊外的一处草原,乐游原到了凄清冷落的秋季,越发惨淡。咸阳古道音尘绝,从长安出发,在咸阳古道远行的那个人,一直没有回来。玄宗到了四川,音尘绝,留在长安的诗人或百姓心断望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在夕阳残照之下,一阵秋风吹过,汉家陵阙,这是我们大唐汉民族的陵墓,是我们的宫阙。从最后的两句可以看出,这不是普通的描写男女相思怨别的词。在这首词里,有诗人对国家危乱的无尽悲哀和无限感慨。所以,读诗词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只会背就算了。你要知道那首诗写作的时代、写作的背景,你要把它的内容、深刻的感情读出来。

    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如此精妙,是因为诗人重视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动,由一生二、由二生三、由三生无穷;以内心的感发为主,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感情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

    (摘编自叶嘉莹《传统诗词到底美在哪》)

    材料二:

    中华诗词从发源至今已经3000多年,人们学习、创作、吟诵诗词的热情日益高涨,这既是中华诗词的魅力所在,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突出表现。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华诗词事业向前迈进,取得更好成绩,是摆在诗词界面前的重要课题。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人民群众的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应当在诗词作品中找到启迪。这就要求诗人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拥抱时代。诗人除了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有较好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

    诗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小众文学。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锁定在一个小天地里。例如,通过成立演艺界诗词工委,让中华诗词插上舞台艺术的翅膀,飞得更高、传得更远。诗词一经朗诵、演唱和表演,就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更富有欣赏价值,进一步强化了诗词的感染力,提高了传播力和影响力。如今,中华诗词正在从小众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关于诗词的创作与评价,自古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这套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诗词理论也应当与时俱进。唐诗宋词的巨大成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今人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观念和标准,制约着当代诗词创作和诗词评论,需要加以突破。

    中华诗词的未来在青年。很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从小时候背诵古诗词开始的,其中满载着家国情怀、描绘着壮美山河、萦绕着思乡之情。不少青年人在儿童时代背诵过很多古典诗词作品,可是后来很多人把它丢了,非常可惜。我国青年人现在参与中华诗词创作的人还相对较少,迫切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另一方面,青年也需要中华诗词。中华诗词是青年的精神滋养,包括中华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对青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摘编自党云峰《周文彰:发挥中华诗词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歌从诞生开始就以给人直接的感发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本质是心物相感应之下发自性情的产物,这感发力量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或人世间的生离死别。

    B.读诗背词要能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叶嘉莹认为李白的《忆秦娥》写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词中的“汉家宫阙”隐藏有深厚内涵和深刻感情。

    C.中华诗词创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熟的评价理论,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代诗歌创作与评论的沉重负担。

    D.现在中华诗词不再是锁定在一个小天地里的“小众文学”。这既源于中华诗词的魅力,更源于人们对中华文化越来越强烈的自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要创作出真实动人的诗歌,需要对外界的景、物、情、事有真切的感应。

    B.叶嘉莹认为李白的《忆秦娥》可能不是描写男女相思怨别,而是诗人或百姓在思念玄宗。这种深层解读,未必是定论。

    C.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应当在诗词作品中找到启迪,诗人应该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拥抱时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D.中华诗词的未来在青年,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今青少年不愿意创作诗词的局面,关键在于从小抓起,加强古诗词的背诵。

    【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白处

    (1)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2)___________,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

    (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

    (4)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往事的追忆。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刘禅能“开张圣听”,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从而“____________”,不应该“妄自菲薄,说些不合道理的话”,从而“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两度挥戈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故土的历史事实,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 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文章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在《燕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揭示军中苦乐不均,批判身居要职的将军作风腐败。

    (2)李商隐在《锦瑟》中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诗人怅惘痛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项羽之死》中项羽被围垓下时,悲歌慷慨,自为《垓下歌》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写出了秦国的穷奢极欲。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谷粒作为比较对象,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错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2)在《论语·雍也》中,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君子人格的标准。

    (3)《老子》第六十四章中告诫人们做事应谨慎小心,坚持始终如一,才不致功败垂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海中鲛人”“蓝田美玉”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旧

    杜甫

    地下苏司业,情亲独有君。

    那因丧乱后,便有死生分。

    老罢知明镜,悲来望白云

    自从失词伯,不复更论文。

    【注】①苏司业:指作者朋友苏源明,司业为学官名。②望白云:陶渊明曾写《停云》诗思念好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下”二字点明好友已经去世:着一“独”字,则体现出二人交情之深无可替代。

    B.颔联写出诗人不愿接受阴阳相隔的残酷现实,悲痛可见;再与首联相应,愈显悲痛。

    C.自照镜衰老己至,望白云悲从中来:颈联极具画面感与感染力,孤独伤感之意尽现。

    D.整首诗紧紧围绕题目“怀旧”展开,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人及自我感伤之情。

    【2】诗人在后两联中是如何表达悲痛之情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文言文阅读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不报。出按凤阳。织造中官史宣列黄梃二于驺前,号为“赐棍”,每以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隆劾奏之。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宁怒,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久之,擢知州。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张士隆传》)

    【注】①梃:棍棒。②驺:骑马驾车的随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B.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C.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D. 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为“会元”。

    B. 文中“正德”为年号。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 “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明代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D. “从弟”即“堂弟”。唐以前,往往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唐宋以后,则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士隆早年初露锋芒,以学问和品行闻名。他在弘治八年乡试中举,进入太学,和同县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切磋学艺,弘治十八年成为进士。

    B. 张士隆性情耿直不阿,多次弹劾不法官吏。他弹劾河东盐运使刘愉贪污、织造宦官史宣滥杀无辜、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利,这些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C. 张士隆重视文教, 爱民恤物。他建立“正学书院”,修筑堤堰灌溉田地,做了一些有利百姓的实事。

    D. 张士隆正色直绳,法令严明。面对汉中之乱,他下令藏匿盗贼之人将罪及妻儿,让盗贼无处藏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

    (2)词连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青岛一所中学让一位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结果遭到家长反对和投诉,但也有很多家长表示支持,从而引发社会关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此事作出回应,希望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不再是问题,而能成为一个时髦。

    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学校、家长或者这位体育老师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明确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