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山坡羊》中“蜂峦如聚”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聚”表现出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是朦胧派诗人舒婷的代表作,抒发了浓浓的恋土深情。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C.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长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D.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父子三人及曾巩。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冠(guān)冕 汲(jí)取 间(jiàn)不容发
B.哄(hōng)笑 流俗(sú) 千钧(jūn)之力
C.盘桓(huán) 佝(jù)偻 舍(shě)身求法
D.恐吓(xià) 聒(guō)噪 面面厮觑(qù)
4、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成功研制青蒿素喜获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中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第一人,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某报记者当即来访了她。记者说:
A.“屠教授,您真是好样的!我代表全国人民向您表示衷心祝贺!”
B.“听说您为了确认青蒿素是否安全有效,曾经在自己和同事的身上做实验,真是匪夷所思!”
C.“屠教授,祝贺您获得这么令人瞩目的成就,您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D.“听说诺贝尔基金会会给您一笔丰厚的奖金。这笔钱您是不是打算捐给国家?”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来鹏,豫章①人,家徐孺子亭边,林园自乐,师韩、柳为文。大中、咸通②间,才名藉甚。鹏工诗,蓄锐既久,自伤年长,家贫不达,颇亦忿忿,故多寓意讥讪。
当路③虽赏清丽,不免忤情,每为所忌。如《金钱花》云:“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应是得钱人。“《夏云》云:“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偶题》云:“可惜青天好雷电,只能惊起懒蛟龙。”坐是凡十上不得第。
韦岫尚书独赏其才,延待幕中,携以游窗。又欲纳为婿,不果。是年力荐,夏课④卷中献诗有云:“一夜绿荷风剪破,嫌它秋雨不成珠。”岫以为不祥,果失志。时遭广明庚子之乱,鹏避地游荆襄,艰难险阻,南返。中和,客死于维扬⑤逆旅,主人贤,收葬之。有诗一卷,今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卷八》)
【注释】①豫章:今江西南昌。②大中、咸通:分别是唐宣宗和唐懿宗的年号。③当路:当政者。④夏课:唐代举子春季落榜后,在夏天撰写新的行卷,称为过夏;携带所作的新诗文外出谒献,称为夏课。⑤维扬:扬州。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讥( ) (2)延( ) (3)果( )
【2】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1)当路虽赏清丽,不免忤情,每为所忌。
(2)客死于维扬逆旅,主人贤,收葬之。
【3】选文中韦岫对来鹏很欣赏,你从哪些事可以看出来?
6、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不同。
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7、你所在的班级举办主题为“君子自强不息”系列综合性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任务一:下面书法作品出自“万经之首”《易经》,请用正楷字抄写下来,并加上标点符号。
(2)任务二:下列对于右面四幅作品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①是隶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略微宽扁,沉稳庄重。
B.作品②是楷书,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挺拔雄秀,可作楷模。
C.作品③是篆书,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长,庄严美丽。
D.作品④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洒脱奔放,汪洋恣肆。
(3)任务三: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著片段,请你判断它们的出处。
①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②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
(4)任务四:下列备选人物哪个最适合当这次“自强不息”主题活动的代言人,成为“自强之星”?请结合原著内容及人物性格特征等进行阐述。
备选人物:保尔·柯察金 《简·爱》中的简·爱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8、按原文填空。
(1)《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做为终身奉行的准则,那就是:“ , 。”
(2)《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3)《水调歌头》中揭示了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此事古难全。”
(4)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 。”
(5)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达了自己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的句子是“ , 。”
(6)李清照在《如梦令》中运用借代和对比写出暮春风雨后花叶神采的词句是“ 。”
(7)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句子是“ , 。”
(8)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 。”
9、阅读《卑微母亲的眼泪》,完成后面小题
卑微母亲的眼泪
①他有一个卑微的母亲。
②母亲穷,所以,供他上学费了劲。那时,他是家中的老三,两个哥哥已经成了家,可因为媳妇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很紧张。
③像所有农村的家庭一样,母亲在万般无奈之下,向两个哥哥张了口。她说,你们供弟弟上大学吧。
④他那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为了学费,他整个暑假都在煤矿上当小工,整个人累得脱了形,可是有什么用呢?昂贵的学费让他的大学梦就要破灭了。
⑤他听到过母亲哭,呜呜咽咽地压抑着,父亲则在旁边抽着烟。
⑥两个哥哥为他的学费吵了起来,他们只上到小学毕业,他们说,凭什么让小弟去上大学?凭什么要我们供他?他听得心如刀割,都说是亲情如水,在他这里,却感觉到刺骨的冰冷,他的两个嫂子也是跳出来嚷着,自己没有能耐就不要供孩子上学了,凭什么和我们要?我们也有孩子!
⑦母亲忽然做出了一个举动,她流着泪踉跄着扑过去,然后跪在了两个哥哥和嫂子的面前,所有人吓了一跳。他冲上去:妈,我不上学了,不上了!【甲】他哭着,声嘶力竭地嚷着,这一幕让他一辈子忘不了!
⑧他终于去上学了,算是两个哥哥供他吧。
⑨母亲认识几个字,写信来说,家里都好。【乙】他明白那好里是什么,短短几个字,却让人泪沾襟。他在大学里是最艰苦的学生,吃咸菜做义工……别人休闲娱乐过生日的时候,他去拼命挣钱。甚至,他拾过同学们丢掉的馒头吃,这算丢人吗?不,想起母亲下跪的一幕,这又算什么。
⑩大四的时候,他听到同乡告诉他,他的两个哥哥又去找母亲闹事了,母亲整日流泪,气得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好多天了。他的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又转,大学几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不是不想念母亲,是怕来回费钱,更是怕回去看到母亲的眼泪。他忘记不了母亲的眼泪,那是一个卑微母亲的眼泪,为了自己的儿子而流,所以,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不让母亲再流眼泪。
⑪那次,他果断地把哥哥们寄来的钱退了回去,当然,他没有告诉母亲。大学的最后一年,他是如何过的呢——自己打工,靠同学和老师的周济,吃了一年咸菜,穿了一年别人的旧衣服,甚至在夏天,他还穿着冬天的那件外罩!
⑫终于大学毕业了,他分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第一个月的工资,他一分不剩地寄给了母亲。母亲是含着眼泪收的钱,写信给他说,儿子,妈是不要回报的,只要你好就行。后来的几年,他挣来的钱全寄给了两个哥哥,他要还他们,以求母亲的心理平衡,以偿还母亲当年那一跪!
⑬他把母亲从乡下接了出来,两个哥哥见了他讪讪的,母亲劝他说,算了吧,到底是亲哥哥。他买了大米和牛羊肉,给母亲带回家,却看到两个哥哥家摆着他买的东西。他的心头一阵哽咽,他一直对两个哥哥耿耿于怀,倒是母亲,咬哪个指头都疼,她早已经忘记从前的不快,把小儿子的东西全给了两个大儿子。
⑭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和两个哥哥关系缓和的。卑微的母亲,给他上了人生最好的一课,以最仁慈的心来对待人和事,而母亲的眼泪告诉他,一切都可以过去,苦难或者仇恨。
【1】小说多次以“他”的视角写到“母亲的眼泪”,请分别概括每一次的具体内容。
【2】阅读文章,请从【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分析这句话中“他”流泪的原因。
【3】文中的母亲“卑微”吗?请结合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中国灯文化
①2019年元宵节,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灯会活动。灯会上既有现代高科技射灯,也有传统红灯笼灯彩,当时引发了国内外亿万人的关注。
②灯彩不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而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观赏灯具,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到了明清乃至近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
③灯彩是在节庆时才短时间使用的观赏灯,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则是实用性更强的照明灯具。所以,中国的灯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两个系统,并行演化,相映生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灯具史写下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
④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比如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洞遗址里,就发现了用来照明的松枝遗存,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据考古发现报道,在窑壁距居住面5-130厘米的范围内,分布着50多个残留的圆形插孔,插孔上方有青灰色的火苗状烧灼痕迹,插孔里面留有松枝残迹,经鉴定,这些松枝应为松含量很高的红松。通过实验复原发现,在插孔中斜插上松枝,点燃后即可取亮,一根长20厘米的松枝可燃烧近 1 小时,若将50多处插孔内的松枝全部点燃,差不多就能达到100瓦电灯的亮度。
⑤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灯罩,并安装了能消烟除尘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⑥无须讳言,在几千年中一直以自身特色著称的中国古代灯具,在近代以来的灯具创新发明中,有些落伍了。当以电光源为标志的电灯从西方进入中国之初,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一新鲜事物。
⑦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得以试装英制弧光灯。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年7月26日下午7时,15盏电灯同时发光,“其光明竟可夺日,关记行点一盏,而内外各物历历可见。无异白昼。”“凡装电灯之处,观者来往如蚁”,试装成功后,人们发现电灯非但无害,反而有益,上海这才开始陆续安灯。
⑧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手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段。近年来,让建筑物亮起来的灯光景观工程,美化了城市的人文环境。各地推陈出新地举行各种灯会,灯节活动,也权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故宫这次举办的上元之夜活动,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
(1)下列对第②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灯彩既是观赏灯,又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
B.各地保留灯彩的传统习俗,是形成灯节文化的原因。
C.灯彩作为一种社会风俗,是从民间流行至宫廷之中的。
D.灯彩作为观赏性灯具,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
(2)第⑤段运用了 __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
(3)下列这段文字,应放在______两段中间,理由是______
据《清稗类钞》记载,清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李德立提出在上海安装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⑥⑦
(4)围绕“中国灯文化”,请梳理②-⑧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航天员可以发朋友圈、打电话吗
①2021年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翟志刚车先出舱,他出舱后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王亚平说,“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叶光富说,“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②网友热赞他们是“太空群口相声组”。
③有人不禁发出疑问,“太空群口相声”我们是如何听到的?在中国空间站,只要不忙,航天员可以随时给地球上的朋友打个电话、刷一刷朋友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④我们在地球上可以随时用手机拨打电话,是因为城市里到处是手机基站,但一旦离开基站,通信服务会中断。空间站在距离地球约400千米的轨道上绕着地球高速运动,肯定无法收到来自手机基站的信号。
⑤那么“天地通话”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其实,载人航天使用的通信手段在原理上和地球上的其他无线电通信技术一样,只不过因为距离更遥远,所以地球安装的通信天线就要更大,发射功率也需要更大。2003年,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时就已经使用飞船上专用的通信设备,利用飞船经过中国上空的短暂时间窗口和家人打了一个5分钟时长的电话。
⑥为了解决“天地通话”问题,就需要把地球上的“手机基站”搬到更高的太空中去。从2008年开始,中国先后发射了5颗天链卫星,专门为载人飞船和空间站提供通信中继服务。天链卫星运行在一种特殊的轨道——地球静止轨道上,它是位于地球赤道上空35768千米的一个圈。这个轨道的神奇之处在于当卫星在静止轨道运行时,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圈完全相同,所以卫星相对于地球就是静止的。
⑦有了天链卫星,航天员只需要在空间站里安装路由器,再带上设备,接入天地通信网络就可以“天地通话”了。然而,说起来简单,工程师在实际设计时并不是随便带一台路由器就可以。因为太空里有高能宇宙射线的辐射,这些高能粒子会击穿空间站的舱壁,最终打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有可能导致电路失效,所以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此外,带去的设备也要保证不会干扰到其他电子设备,电池也要确保安全等。
⑧通过“天地通话”,地面和航天员之间可以直接交流,方便顺利完成载人航天的预定任务;也让航天员的家属与航天员不“断联”,为航天员提供坚强的心理建设;对于在地面上心系宇宙的我们来讲,实时联络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航天的大空生活、学习载人航天科技知识: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实时联络也可以更好地处理异常情况,保证载人航天工程顺利进行。希望有朝一日我们都能有机会,从太空给地球的朋友打电话。
【1】第④段内容是为了说明( )
A.一旦离开基站,通信服务就会中断。
B.空间站无法收到来自手机基站的信号。
C.普通的手机基站无法实现“天地通话”。
D.我们在地球上可以随时用手机拨打电话。
【2】根据第⑤—⑦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3】第③段的语言风格轻松、诙谐,体现了科普作品的特点,请加以分析。
【4】第⑧段画线句介绍了“天地通话”的四个作用,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请阐述理由。
1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叶,没有团结的意识,构不成一树的绿荫;
叶,每一次离开枝头,都做好了化作春泥的决心;
叶,经过风雨的洗礼,长出成熟的标志;
叶,没有蜂蝶的迷恋,依然展示自己的美丽……
这首诗,带给你怎样的思考或体验呢?学校举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主题征文活动,请你结合这首小诗,写一篇文章投稿。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感想,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