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行业内部对负面“偶像”缺少监管,② 为其站台洗白,③ 成了宣传负面言行的帮凶,④ 做出了不良示范,即犯错误者⑤ 获益、违法者依然吃香。演艺行业缺乏权威性的行业组织,利益基础上的圈子意识、⑥ 不得罪人的“好人”风气大行其道,是造成我国目前演艺行业负面行为得不到遏止的重要原因。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因为 | 而且 | 所以 | 进而 | / | 与 |
B | 只有 | 从而 | 才 | 于是 | / | 和 |
C | / | 或 | 因而 | 并且 | 不但 | / |
D | 如果 | 反而 | 就 | 更是 | 反而 |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晋军函陵 军:驻扎 B. 冯公有亲乎 亲:父母
C. 沛公则置车骑 置:安排 D. 秦伯素服郊次 次:停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术刊物作为学术成果发表与传播的集散地,是学术论文刊布的主要平台,也是考核学术成果品质的最后“把关人”。事实上,随着高校系统广泛推行以数量化为导向、“以刊评文”为基本模式的学术评价导向,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的学术刊物,已经成为主导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生产与评价的主渠道。由此,这些刊物的身价也与时俱增,无论是主编还是责任编辑,往往成为各大学以及教育与科研工作者重点公关、施加各色糖衣炮弹的对象。学术刊物及其主编和责任编辑,事实上已经成为掌控学人及其作品命运的主宰者,拥有既无制约、也无监督的巨大的学术权力。
在目前急功近利的学术评价体系主导下,学术期刊不仅成为论文成果发表的主要平台,而且成为高校系统学术评价的替代工具,即“以刊评文”模式。也就是说,由于和大学排名、学科评估、项目评审等息息相关,因而各大学主要是根据学术期刊(特别是所谓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是数量而非质量),来评价学者的学术成果及其学术水平。如此一来,学术期刊(特别是名刊)成为各大学和学者们竞相追逐的园地,它们本身就形成一个巨大的学术权力中心。这并非学术常态,但正是这一学术评价的扭曲机制造就了目前学术期刊在学术生产与传播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与此有关,学术期刊(特别是名刊)的编辑们也由过去的学界边缘人成为学术舞台上的活跃角色,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扮演起号令“学界诸侯”的“无冕之王”。
学术编辑的权力得到了空前的扩张,还与中国缺乏专家评审机制有关。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主要是承担日常编务,而对投稿论文的审阅主要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群体来定夺。反观我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界,除了某些特例,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的编辑很难说是某一学科前沿领域的专家。总体说来,让编辑决定文稿的命运确乎让编辑们在享受了巨大学术权力的同时,也承受了难以负荷的学术重负,并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学术风险(如发表涉嫌抄袭、伪注、数据作假等问题的论文)。
处于转型期中国所特有的学术发展的迅猛态势,使得所谓的学术论文过剩、而学术期刊(特别是名刊)处于“供不应求”乃至“短缺”的状态,学术期刊(包括编辑)即利用学术权力进行公开或隐蔽的权力寻租。防范学术期刊编辑的权、钱、学交易这一学术腐败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规范学术编辑的学术权力与学术责任,承担其“学术把关人”的公共义务。正如陈文桂先生所指出的:“刊物能不能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关键在于编辑。因为刊物是靠编辑办的,编辑修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刊物的质量。”因此,在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中,“编辑的作用至关紧要,责任尤其重大”。“对于作者来说,编辑手中的那份权力,确实是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应当格外珍惜这份权力,用好这份权力。”
(摘编自杨玉圣《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有删改)
【注】CSSCI全称为“Chinese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意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学术刊物作为学术成果发表与传播的集散地,应责无旁贷地做好考核高校学术成果品质的“把关人”。
B. 正因高校系统广泛推行以“以刊评文”为基本模式的学术评价体系,一些学术刊物的身价和地位得到提高。
C. 当其主编和责任编辑成为重点公关对象时,作为身价与日俱增的核心学术期刊就不值得信任了。
D. 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主导下,学术编辑的权力提升主要还是由其学术刊物的实力来决定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从高校学术评价系统方面论述了学术刊物的地位及其主编、责任编辑所形成的巨大学术权力问题。
B. 文章第二段暴露了当前学术评价体系的不足,学术期刊成为追逐对象,名刊学术编辑成了学术舞台上的活跃角色。
C. 文章第三段从中西方不同评审机制的角度,说明中国学术编辑在拥有巨大学术权力的同时,也承担着沉重的学术压力和风险。
D.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认同陈文桂先生提出的防止学术腐败的根本举措是规范学术编辑的学术权力和学术责任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急功近利的学术评价体系下,学术期刊和大学排名、学科评估等息息相关,使得其自身的本来作用和纯粹性大受影响。
B. 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家评审机制,对于解决目前中国编辑们所面临的权力扩张、学术重负和学术风险等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 绝大多数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刊评文”的学术评价机制,导致目前中国学术界对学术期刊的论文已不再重视。
D. 处于转型期中国所特有的学术发展的态势,使所谓的学术论文过剩与学术期刊“供不应求”矛盾加剧,“权力寻租”现象因此出现。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告诫当局,蜀地险要,要好好用人防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氓》中“_________”是女子向男子解释婚期推迟的责任不在自己,而真正的原因是“________”。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________ ,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5)《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6)《离骚》中,写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作结,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点明全诗主旨。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李铁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可用《出师表》中哪两句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深秋水和山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3)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都化用了《逍遥游》中“______,______”两句。
(4)《陈情表》用“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6)《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7)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9)《滕王阁序》当中用“______,______”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0)《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饱,不要求居住舒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贾谊《过秦论》中,最能体现秦始皇守天下时防范之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官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侧面烘托了李凭的高超技艺。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宋荣子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的品质。
(2)《逍遥游》中以八千岁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3)《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 并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5)《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寄宿田家(节选)
高适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
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家老翁忘却自己的年岁,看到山色转青才知又过一年,飘然有隐者之风。
B.田家老翁在自己门前种柳成巷,引泉入池,营造了居处清幽脱俗的环境。
C.田家老翁的日常生活充实而意趣盎然,以耕地扫屋为事,以饮酒吟诗为乐。
D.本诗语言朴素淡雅,多用白描;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与景物的传神韵味。
【2】诗人笔下的田家老翁与一般的农人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原文简析。
11、字词解释
(1)控于地而已矣 控:
(2)而后乃今将图南 南:
(3)枪榆枋而止 枪:
(4)孤苦零丁,至于成立 成立:
(5)不矜名节 矜: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响。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典籍和名句为切入点,带领人们学习思想,领悟经典。这个节目每集的主题不同,下面列举其中几个:①天下为公行大道,②国无德不兴,③治国有常民为本,④绝知此事要躬行,⑤腹有诗书气自华,⑥咬定青山不放松,⑦天下之治在人才。
对习总书记引用的这些经典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