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国纽约的一名校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危难时刻,一名13岁男孩为司机实施了胸外按压的抢救措施,这与学校常年安排学生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
②2015伊始,各大卫视综艺打擂日臻激烈。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在周末黄金档拿下的超高收视率,让其他的电视综艺节目只能 。
③苏庚春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笔者自进入博物馆从事书画鉴藏工作,有幸 ,跟随先生学习书画鉴定近十年。
④较之居住的小窝,国家好比我们的大家。如果个高的、手长的、力大的都去捞一把,你拆一块砖,我揭一片瓦,她将迅速 ,到时谁都无栖身之所。
A. 息息相关望尘莫及登堂入室土崩瓦解
B. 休戚相关望洋兴叹忝列门墙支离破碎
C. 息息相关望尘莫及忝列门墙土崩瓦解
D. 休戚相关望洋兴叹登堂入室支离破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经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过衡阳的老兵终于在有生之年得以回到魂牵梦绕的衡阳,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
B.对于平时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许多同学不以为意,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以致考场上错误依然。
C.那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
D.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成千上万的法国人跪倒在地上,面对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一直在唱赞美诗。法国人没有想到,这座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安然无恙的神圣建筑,会在今天遭遇一百年来最大的损失。整座建筑受损严重,教堂顶部的木质结构和木质塔尖被全部摧毁。幸运的是,重要文物“荆棘冠”、古老的玫瑰花窗得以幸存。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于1163年奠基,最早建造的是歌坛,随后是中殿和十字耳堂西侧。西立面是在公元1200年建成的,后部的尖塔直到1245年才完工。十字形耳堂的北立面约完成于1250年,南立面在8年后动工建造。教堂的全部工程于1345年最终完成,历时180多年。整个工程规模令人叹为观止,光是为了打造它的屋顶木架,工人们就砍掉了21公顷树林、1300棵橡树。巴黎圣母院西立面严格按照黄金分割比,其整个立面与被壁柱、装饰带分割而成的8个矩形单元为相似形,且同为黄金分割比的矩形,看上去和谐、匀称,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迷人的。
(宗诚《法兰西伤痕》
材料二:
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一时间就宣布,巴黎圣母院肯定要修复,“它是我们的文学,是我们的艺术,是法国人的艺术想象力的代表。”马克龙表示争取在5年内完成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他还称“可以考虑加入现代建筑的元素”。然而马克龙想要重新设计巴黎圣母院的想法引起法国内外的巨大愤怒。民调显示,64%的法国民众希望完全依照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材料,将巴黎圣母院恢复成原先的状态。
文物保护专家约翰•罗斯金称:“换了甲板的古船还是古船吗?建筑遗迹也应有它的尊严,我们拒绝赝品。失去的艺术应该让它永远留在记忆里。”建筑师维奥勒•杜克则主张从原建筑师的构思出发,用类似的手法进行完善、甚至是再创作,提出了不抱残守缺,而要创造性修复的思想,以此重现历史建筑原初的精神风貌。
一边是争持不下,另一边修复方案早已是百花齐放。法国团队提出了一个带黄铜面板的玻璃天花板和一个供游客参观的屋顶空间的方案。英国团队建议混合中央楼梯周围的拱门和球体的造型重建尖顶,看上去像一座清真寺。斯洛伐克团队建议设计了一个加长的轻质塔顶,塔尖顶部有一束直射上天的光束,代表重塑哥特时代的精神。荷兰团队则给出了一个以防火塑料构筑平顶的方案,使用这种再生塑料代替木材,可以有效解决木材供应和防火这两个“不能承受之困”。
(王海松《圣母院的未来》)
材料三:
要想尽可能修复成先前状态,找到完整的历史文物资料及留存的建筑档案等至关重要,巴黎圣母院有专门的修缮专家团队,这些专家将成为修复的主力。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将涵盖石材、木质屋架、屋面的技术金属构件和各种技术设施等等。不仅要恢复大教堂的外部环境,还要检查结构要素。根据目前消息,石质哥特结构体系和构件在遭受高温后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相比较而言,这部分修复难度可能是最大的。修复团队警告说,现在的建设能力足够支撑重建,但是很难找到足够的石匠等技术工人。要修复巴黎圣母院,资金需求是巨大的。除了政府拨款,法国的民间基金会已经开始为巴黎圣母院修复筹集资金。很多民众自发通过互联网捐款;法国的诸多顶级富豪愿意为修复工程提供巨额捐助,总额甚至超过资金需求总量。
(《修复巴黎圣母院有多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千上万法国人为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跪地祈祷,可见巴黎圣母院在法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B.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品,它的美妙和迷人源自于它的立面设计遵循黄金分割,彰显了和谐、匀称之美。
C.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化的杰出代表,这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灾难发生后立即宣布修复圣母院的重要原因。
D.斯洛伐克团队的修复方案最符合建筑师维奥勒•杜克的主张,但与大部分法国民众的想法相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除了“荆棘冠”和古老的玫瑰花窗等重要文物,巴黎圣母院受损严重,几乎被完全摧毁。
B.约翰•罗斯金赞同马克龙修复圣母院的提议,但是反对在修复中加入现代建筑元素的建议。
C.在如何修复巴黎圣母院的问题上,大部分法国民众比总统马克龙和几位专家都更为保守。
D.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出人意料,但是事实上,这场火灾的隐患在圣母院修建时就埋下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从而为下文提出赡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2)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后人要从中汲取经验,铭记教训,否则就会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描写鹏鸟迁徙南溟时,从水面奋起而飞,直上九万里高空。
(2)教室需要张贴正面鼓励大家在学习上只要坚持钻研不放弃,终将克服苦难的标语,《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非常合适。
(3)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离家在外生活不如意的人很容易发出《琵琶行》中“______,______”的感慨。
6、默写。
(1)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给刘禅的第二条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刘禅要自信,说话要合乎道理。
(2)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借设问突出自己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寒,以寄托苦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周瑜的外貌,“____________”一句写周瑜的儒者装束。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运行规律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百姓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曲婉转流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之事,也概括了诗人过去游踪所至。
9、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给蜀道增添了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3)杜甫在《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4)《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5)《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形同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书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南朝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年老力衰、自我期许落空的悲愤之情。
10、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②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茂陵:汉武帝的陵墓。③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魂销”一词与“茫然”呼应,极言苏武出使时的伤感无奈、茫然失意。
B.颔联诗人想象苏武望雁南归、荒塞归牧的情景展现了苏武牧羊的孤寂生活。
C.尾联运用借代、化用等手法,抒发了苏武归国后对汉武帝的追悼思念之情。
D.本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抚今追昔,虚实结合,意蕴丰厚。
【2】诗题为“苏武庙”,但诗中实写苏武庙的文字并不多,而是大量运用虚写来呈现内容。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神武崩,哭泣呕血。及壮,将婚,貌有戚容。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文宣受禅,进爵为王。天保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咸谓一时之要。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邺,拜尚书令。河清三年,周师及突厥至并州。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并入奏太后,因出士开为衮州刺史。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旦欲入朝,妻子咸谏止之。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B.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C.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D. 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B. 崩是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
C. 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世王朝也有以受禅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D. 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不可世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睿自幼教人抚养,为人十分孝顺。读《孝经》思念父亲泪流满面,母亲病逝数次哭晕,为神武帝守孝期间长斋,以致骨瘦如柴。
B. 高睿奉旨监修长城,与士民同甘苦。时值盛夏酷暑,有人送来冰块,高睿不忍独自享用,直到冰块融化也没尝一口。
C. 高睿好学勤政,深得帝王信任。北齐建立后.他历经文宣、孝昭、武成等皇帝,多次担任要职,官至太尉、尚书令。
D. 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武成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家人的劝阻,他不为所动。
【4】把文中嘲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2)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取得“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面对人们羡慕的目光和“天才”的标签,她坦然地说:“我不是天才,只是比别人更努力。”她永远是第一个抵达练习场,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练习场的人;她是一个即便是白天拍了8至10个小时的时尚杂志,晚上还要去健身房坚持训练的人;她是一个每周都要坚持跑一个“半马”的人。而这些都没有谁要求过她,是她自己设定的目标。她很清楚,要在体育竞技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仅凭自己的天赋还远远不够,必须坚持进行刻苦训练,才能让自己的技艺更上一层楼,才能在激烈的赛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当她学习的时候,她会心无旁骛地学习,不会受到身边的一些事情影响。
——摘编自媒体对谷爱凌的采访
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开始。
——沈从文
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
——曾国藩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习近平考察河南时的讲话
以上材料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