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十二章》可谓句句箴言,处处闪耀着先贤的智慧火花,细细品读,收获满满。
B.前往俄罗斯、蒙古、朝鲜的旅游线路是驴友们梦寐以求的体验路线
C.他并不爱读书,家里的书架上却排满了文学名著,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D.批改作文时,我发现很多学生经常用词不当,以致语言表达言不及义,着实让我头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漫野的绿色填补了生活的空白,缥缈的七彩洋溢着青春的风采。
B.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C.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D.电视纪录片《老广的味道》播出后,粤菜成为美食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故乡》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 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醉翁亭记》、《爱莲说》、《陋室铭》等题目中的“记”、“说”、“铭”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D. 《〈庄子〉一则》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在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独立自主地研制、发射、跟踪和测检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能力。
B.上海文艺出版社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C.为了防止交通不堵塞,在上班高峰期,很多交警走上街头,指挥道路交通,疏导车流和人流。
D.同学们要写出好的作文,就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抒发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⑥,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百废具兴____
(2)去国怀乡____
(3)颓然乎其间者____
(4)宴酣之乐____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
【2】下列选项中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
B.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
C.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
D.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
【3】句子翻译。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3)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4】曾巩说:“公之乐,吾能言之。”请联系文本,分析“公之乐”的内涵。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用自己的话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早行路上景物的特点与“杜陵梦”中的景物特点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学校九年级组举办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艾青诗歌朗诵分享会。
【任务一】走近诗人
【1】分享会上要介绍诗人艾青,发言稿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法国留学归来后,他因参加“左联”活动而被捕入狱。
②他的成名作正是在狱中创作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③艾青(1910-1996年),原名蒋正涵,中国现当代诗人。
④艾青的一生创作颇丰,他的多首诗歌曾入选中小学教材。
⑤年轻时的他曾就读于国立西湖艺术院大学部绘画系,后赴法学画。
A.③④⑤②①
B.③⑤①②④
C.④①⑤③②
D.④②⑤①③
【任务二】吟咏作品
【2】读过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同学们深受感动,分享了一句话感言。
小A:《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大堰河形象的塑造,让我体会到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还有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深情。
小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悲悯,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小C:《黎明的通知》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充满了奋起的激情。
轮到你了:《我爱这土地》_____________。
【3】以下两则材料分别介绍了艾青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所呈现的独特风格。
材料A:抗战时期的创作,以“土地”“太阳”为主要意象,多写国家与民族苦难,悲悯忧伤,诗句排列不整齐,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自由风格。
材料B:建国之后的创作,反观人生,赞美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诗句整齐、诗情深沉、诗意警策。
以下诗歌节选可能是艾青哪个时期的作品?请陈述理由。
几千年了
他们曾在这里
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
他们为保卫土地
从不曾屈辱过一次
他们死了
把土地遗留给我们——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 潼关
《北方》节选
【任务三】活动小结
【4】诗人艾青用他“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语)”来创作诗歌,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请结合你读艾青爱国诗篇的感受,谈谈本次诗歌朗诵分享会主题——“我和我的祖国”的意义。(80字左右)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其实难副。
(2)法不阿贵, 。
(3) ,膏之沃者其光晔。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5)山回路转不见君,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 。(《故乡》)
(7)《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科研创新,要学会“提出问题”
周忠和
①一定程度上,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
②好奇心代表着人的求知欲。没有好奇心,我们就提不出问题;没问题,我们就很难去深究,社会就很难进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需要数学或实验的一个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才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③回顾科学发展历程,许多重大的原创理论或发现,都源于不经意间的好奇心。伽利略思考吊灯为什么左右摇晃,提出了单摆等时定律;据说魏格纳看世界地图时,萌生了大陆漂移说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向前探索的历史。
④孩子们的好奇心往往很强烈,遗憾的是,长大以后,好奇心就会减弱。比如,刨根问底、打破砂锅问到底等词汇,多数时候是形容小孩,而不是成年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值得我们深思。
⑤好奇心会受到文化和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在一些传统观念里,好奇心、探索欲、创造力,并不总是被鼓励的,因为它们可能会被认为和不安分、破坏性等紧密相连。除了科研创新,很多领域都需要好奇心【A】。人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提出问题,还需要开放、包容的环境。
⑥从事科学事业,我们需要保持纯净的心态,不要过于功利。不妨时时擦亮求知的双眼,像孩子那样去感知新鲜的世界,永葆创新的冲劲。我们的社会也应当保持良好的氛围,呵护大家的好奇心。
⑦孩子们的好奇心更需要呵护。由好奇心引发的对科学的兴趣,像小树苗一样珍贵而脆弱。这就需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土壤和环境。如果一个孩子某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因为被批评而压制,甚至遭到嘲笑,好奇心就可能一点点消退,甚至完全消失。
⑧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需要不断涌现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呵护我们的好奇心,就是为未来打好根基。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3日,有删改)
【文本二】
2016年,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在北京举办了《2016年好奇心状态报告》发布会,并首次在中国启动了默克全球“好奇心行动”。该活动由1002名中国员工、1000名德国员工及其他人员参加。
“创新通常发生在问题出现时。”
——中国小组成员
“我认为它们(好奇心和求知欲)扮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它们是创新的基础。好奇心驱使我们尝试新事物,做一些过去没做过的事。只要想一想我们的孩子或者我们十几岁时,就知道我们希望探索和父母不同的做事方式。我想这永远都是创新和研究的最大动力。”
——德国小组成员
(节选自《2016年好奇心状态报告》)
【1】文本一是《人民日报》关于“科研创新”的时评,如果将此文转载到《中学生学习报》上,请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给文章重新拟写一个观点明确的题目。
【2】依据文本一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3】阅读文本二,选择相关内容为文本一【A】处写一个论据。
10、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夜晚就悚然(___________) 飒飒作响(___________) 万籁俱静(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所叙述的故事。
【3】指出第二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4】从下文中找出与第二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
【5】“父亲”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谈谈你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11、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下题。
阅读的要素
王安忆
①阅读的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
②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的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我们总是把书本上的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的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的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都受益无穷。不过,很多时候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安全的时期,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这会使我们丧失阅读的最大乐趣——那种满怀情感的接受,那种对充实内心的渴望。怀疑设立的防线又会使自己孤立,久而久之,内心便会寂寞又空虚。
③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不仅来自阅读,更来自直接的经验。假如我们依然热爱阅读,并且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前段时间阅读好书的经历帮助了我们,从人生中得到的真情实感也帮助了我们。阅读和阅历使我们几乎是本能地懂得哪些是好书,哪些是作者以诚实与信赖写下来的文字。我们仍然以信赖的态度读书,而这时候的阅读却是一种理性的信赖。我们和书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书本是我们的朋友。理性的信赖还可以有效地抵御怀疑主义的侵害,这时候的阅读对于拓展我们不免狭窄的个人经验大有好处。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的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的存在。它可使我们保持乐观、善良、开阔的精神。在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念已经形成的中年阶段,阅读可为我们作出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
④晚年时的阅读信赖,我想应是建立在宽容之上。因为这时候的经验已经成熟到可与任何书本作一个比较,这是该作出结论的时期。假如前两个阶段我们保持了阅读的良性循环,这时便能够再上升一格。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这时候的自己,应该有一颗能够包容一切的心灵,读书就提供这样的好机会。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人类写下的最好的那类书。
【1】本文所说的“阅读的第一要素”,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它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概括)
【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1)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
(2)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的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
的存在。()
【3】第②段中的划线句中“情况则是恰恰相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2、作文
如果感伤花开花落,只能忧思绵绵;如果沉溺于挫折痛苦,只能停止不前。同学们,看着前方吧,看着前方我们才能起航,到果实挂满枝头的收获时节,我们才能体会到登高望远的喜悦。
请以《看着前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书写规范,字数不得少于7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