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省普洱市初三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寓言》可以说家喻户晓,其中《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B.《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红楼梦》,刘姥姥虽不是主要人物,却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她善良正直,聪明能干,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C.《艾青诗选》是我国现代诗人艾青所发表的诗歌的选集。诗人于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作《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

    D.《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 2、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故事情节是主要要素。

    B.艾青原名蒋正涵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C.雄伟壮丽、调查研究、千秋万代、愿意并实行都是并列短语。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个句子是个对偶句。

  • 3、下列有关文学、文体、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33篇。

    B.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与法国莫泊桑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小说代表作有《变色龙》《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C.古人的“名”是供自称或长辈称,“字”是供他人称,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表示尊敬。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在《三顾茅庐》中尊称为“孔明”,自称为“亮”。

    D.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字数、平仄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密州出猎”是题目。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几年,“汉语热”在全球兴起,外国人说的念的中国词儿变多了!那外国人最常说的、最热的“中国词”到底是啥呢?    

    ①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在国外的接触度、理解度急剧上升

    ②排名最靠前的还是非中国功夫莫属,“少林”一词高居榜首

    ③在认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国词中,文化类的词语所占比重最大,像春节、重阳、孔子、阴阳等悉数上榜

    ④2月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查报告》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欲速则不达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译)

    ①庚寅:指顺治七年。②蛟川城:即浙江镇海县,因镇海县东海中有蛟门山,故名。③小奚:小书童。④木简:这里指木板。⑤阖:关闭。⑥仆:跌倒。⑦牡下:上锁。⑧爽然:豁然开朗,恍然大悟。⑨躁急:急躁。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望城二里/杂然相

    B. 尚可得南门否/连月不

    C. 渡者视小奚/惟手

    D. 行及半/尝百里之外

    2请用三天“/”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徐  行  之  尚  开  也  速  进  则  阖

    3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中的小港渡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诗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写实吗?为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双减政策后,同学们都表示,作业少了,周末空闲时间更多了,终于有时间读一读喜欢的名著。蕲春县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让我们也一起参与进来吧!

    (1)活动创意:为这次活动拟一则主题词

    (2)小说人物大家猜

    九(2)班在小说人物大家猜的活动中,郭佳同学拟了几道知识竞赛题,你能说出其中的人物形象吗?

    ①眼望着两根灯芯,硬是不肯咽气的吝啬鬼是_______

    ②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塑造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是___________

    (3)人物评说

    九二班准备开展题为“小说人物我评说”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仿照下面资料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介绍你所要评说的人物

    例如:孙悟空,你的故事家喻户晓,取经路上你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你穷追猛打,绝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你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你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本领高强你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

    供选人物:孔乙己,鲁智深,鲁滨逊,一丈青大娘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小语从九上的古诗文中梳理了一些时代“弄潮儿”的诗句,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代“弄潮儿”

    处世姿态

    诗句例证

    刘禹锡

    抖擞精神,与友共勉

    ______,②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李白

    执着自信,③___

    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韩愈

    年老自强,忠君报国

    ______,⑥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范仲淹

    心怀天下,进退皆忧

    ______,⑧______。《岳阳楼记》

    探究:

    上面这些时代“弄潮儿”身上有什么共同点?⑨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丑兵

    莫言

    1976年冬天,排里分来了几个山东籍新战士,丑兵王三社就是其中之一。与其他人站在 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长得丑,就老老实实的,少出点风头吧,他偏不,他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口齿又不大清楚,常常将我姓郭的“郭”字读成“狗”字,于是我在他嘴里就成了 “狗”排长。

    不久,春节到了。省里的慰问团来部队慰问演出。政治处让我们排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我立即挑选了九个战士,命令他们换上新军装,就在我指指划划地做“战前动员”时, 丑兵回来了。一进门就嚷:"‘狗’排长,要出公差吗? ”他这一嚷破坏了我的兴致,我便气忿忿地说:“什么狗排长,猫排长,你咋呼什么!”他的嗓门立时压低了八度,“排长,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我随口揶揄他说:"你去干什么?去让慰问团看你那副漂亮脸蛋儿?”这些话引得在一旁的战士们哈哈大笑。和丑兵一起入伍的小豆子也接着我的话茬说:“老卡(他们称丑兵为卡西莫多)你呀,还是敲钟去吧!”

    战士们又是一阵大笑。丑兵像是挨了两巴掌,本来就黑的脸变成了青紫色,他脑袋耷拉着,慢慢地退出门去。

    后来,丑兵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到生产组喂猪去了。

    三年过去了,我已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到白热化程度,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动员大会之后,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有的人还咬破指头写了血书。 全连唯有丑兵没写请战书说实话,我很恼火。

    晚上,支委会正式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会开到半截,丑兵闯了进来。

    指导元疑惑地笑着问:“王三社同志,你?”

    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想上前线。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也是个人,中国青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开完欢送会,我耥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房子走去——他单独睡在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小屋里还亮着灯, 我推开门走进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铺了干草的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

    我说:“小王,咱们就要分手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千万别憋在肚子里。”

    他沉吟了半晌:“副连长,我这次是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的,不打出个样子来,我不活着回来。 “我不敢指望人们喜欢我,也不敢指望人们不讨厌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厌丑之心人亦皆有之。谁也不能扭转这个规律,就像我的丑也不能改变一样。但是,美,仅仅是指一张好看的面孔吗?小豆子他们叫我卡西莫多,开始我认为是受了侮辱,渐渐地我就引以为荣了…… “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

    他从被子下拿出厚厚一叠手稿,把手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支悠扬的歌子唱起来,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粱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

    "副连长,我就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给处理吧……”

    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

    几个月后,和丑兵一块上去的战友纷纷来了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却杳无音讯。

    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很重视,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写道:……我和三社并肩搜索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觉到被人背着慢慢向前爬行。我大声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终于停住了。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

    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前的誓言。我的泪水打湿了信纸,心也一阵阵痉挛。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1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2)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

    2小说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刻画丑兵,找出几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起初被人叫“老卡”,丑兵很受打击,后来他却自称“老卡”,对此,你如何解读?

    4“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请探究“人生课”在全文中的深刻意蕴。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是一种“遇见”

    赵畅

    ①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②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须知,读 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

    ③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

    ④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 无书。”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 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活学态度负责。

    ⑤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感的有效方法。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就对读书与旅行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说:“我是搞历史地理的,旅行有时会带来契机,长期解不开的谜解开了。我曾和凤凰卫视拍过“告别三峡’的纪录片,就看到当地一个盐场,卤水直接从山里流出来,这种卤水看着普通,其实咸得不得了,直接放在锅里煮就成了盐。我研究移民史,巴人曾还到这里煮卤产盐,巴人为什么一度很强势?他们控制着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原本,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想不到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终于茅塞顿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无疑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

    ⑥想起杨绛先生说过:“读书好比串门几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而一个会“串门”、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

    1读书应该是种怎样的“遇见”?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2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要概括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文章结尾引述杨绛先生的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号

    ①将军大病之后,行动不便,还失语了。家人担心将军的急躁脾气会受不了。但将军很豁达,自己转动着轮椅,脖子上挂着一把军号。吃饭、散步、读报等都用吹号来指示。夫人苦笑着说,这老头子,把家里都变成军营了。

    ②将军跑去当兵时,才十四岁,身上没肉个头不高。团长扒拉着他的头,说,你个毛孩子,回家去,别让爹娘着急。将军拧着脖子说,我没有爹妈了,都被日本人杀害了。团长爱惜地拍拍他的肩膀,把他留在了身边。

    ③几周集训结束,新兵都领到了枪,只有将军领到了一把铜号。将军的嘴噘得能拴住头毛驴,我来扛枪打仗报仇,我不吹号唱戏。团长笑了,口气还不小。来,给他一杆枪。将军跨上三八大盖枪,挺起瘦弱的腰身。

    ④团长下令,跑步走!将军跑起来,枪托磕碰着脚跟,踉跄几步就摔倒在地上,围观的人都笑了。团长说,看看,人还没有枪高呢,行军作战,每天要走几十里路,谁招呼你?别小看了这把号,军号一响,士气高涨。它可以指挥千军万马,调动队伍冲锋打仗。吹不了号,你就给我回家。

    ⑤将军倔劲上未了,吹号有啥难的,我吹出个样子给你看看。看着简单的铜号,将军使出吃奶的劲儿,愁得脸红脖子粗也吹不出一个音,训练下来,眼冒金星,嘴后肿得像颗红枣。团长也不搭理他,只是把自己的窝头、咸菜给他留一份,将军鼓着腮帮子嚼着窝头,嘴里还嘟噜嘟噜地背着号语,窝头还没有吃完,人就睡着了。团长给他轻轻盖上毯子。

    ⑥两年后,师里举行号手培训比赛,将军一口气吹下一百多个号谱,面不改色气不喘,拿下第一名。团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别骄傲,真本事还得用在战场上。

    ⑦大雾天,将军跟随部队转移一批民主人士过滇。利用大雾天,走山路。还是被守卫的敌军发现了动静,敌军分成几路往山上包抄。危情之际,将军忽然吹了一段号。少顷,山下传来号声,将军又回应,敌军慢慢退去。原来,前几天一次战斗中,部队缴获了一本敌军的号谱。将军好奇,居然把号谱背了下来,刚才急中生智,用号谱骗过敌军,把人员安全送达预定地点。

    ⑧将军是挂着立功奖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

    ⑨朝鲜的冬天异常寒冷。阻击战斗中,都队在冰天雪地里潜伏了几个小时,团长下达冲锋的号令,将军站起僵硬的身子,拿起军号放在嘴上吹,却没有声响,原来嘴唇跟军号嘴儿冻在了一起,情急之下,他用力一枚,连带拽下两块嘴皮来,血一下子流满了下巴。他也顾不上擦,吹响了冲锋号。

    ⑩那场战斗打得异常艰苦。将军面前的这支敌军受到攻击后反应迅速,单兵射击准确、支援火炮也极为猛烈。连长倒下了,指导员倒下了,战士们依然顽强地击退敌军一次又一次的反扑。临近傍晚,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敌军终于踏上了拼得只剩下五名志愿军战士的阵地。只要再前进几米,阻击道路就将被打通。将军跃出战壕,吹响了冲锋号。刚冲上阵地的敌军一愣,慌乱掉头向山下逃窜。一颗炮弹飞来,将军被掀出七八米远。躺在手术台上,他的手里还紧紧地攥着军号。

    闲暇下来的将军,每天都要把军号擦拭几遍。

    将军总是爱把军号的故事讲给儿子听,讲给孙子听,还把孙子的小名叫号号,号号爱听将军讲故事。许多故事号号都能从头至尾复述,将军的讲述总是能把他带入当年战火硝烟的情景当中。号号听着将军的故事,考上解放军军医大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军医。

    将军病愈后,号号每周都要抽出时间来看望将军。

    将军两周都没有见到号号的身影,家人支支吾吾地说号号工作忙。将军上来了倔脾气,如果见不到号号,他不吃饭不吃药。家人没辙只好拨通了号号的视频电话。视频里的号号略显疲惫,额头有深深的勒痕,却依然充满朝气。

    号号说,爷爷,您老要好好保重。我现在火神山医院,这里是战场。爷爷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我们会打赢这场战役。

    将军笑了,举起军号,昂起头,吹响了冲锋号。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照文章顺序概括围绕“军号”讲述的故事。

    (1)将军生病失语,脖挂军号,用吹军号指示家人;

    (2)__________________

    (3)将军在实战中用军号骗过敌人,完成护运任务;

    (4)入朝作战,将军被炸伤,手术台上仍紧攥军号;

    (5)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团长也不搭理他,只是把自己的窝头、咸菜给他留一份。……团长给他轻轻盖上毯子。

    (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

    我现在方舱医院,这里是战场。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将军笑了,举起军号,昂起头,吹响了冲锋号。”的理解。

    【4】文章多次运用过渡句,将几个故事串联,请选择其中两句,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内疚和悔恨/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后的心中/尽管他们说/世间种种最终必成空/我并不是有意要错过/可是我一直都在这样做/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又要错过今朝。

    请以“错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2)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