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江中没有桥墩,对于过船、过水,当然要好得多。②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河中有很多桥墩。③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④这样长跨度的桥,一定也是很高的,最适宜于跨海。⑤但到将来,像这样的长桥,或者更长的桥,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一个桥孔,就可跨过江了。
A.③②①④⑤
B.⑤③①②④
C.③②⑤①④
D.⑤③①④②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课间我寻声望去,空中仍飘落着洋洋洒洒的雪花,恰似柳絮迎风起舞,霎时,银装素裹了整个世界。
B. 现在许多人一提起知识经济,就以为只要有了知识,有了技术,经济就能发展起来。事实上,知识经济并非海市蜃楼,还要以资本为基础。
C.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特立独行,致力创新,他制定出的电子商务竞争模式,成为众多电子商务网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D. 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遇 见
(俄罗斯)拉丽萨·普罗斯库林娜
①地铁猛地停住了。
②她没来得及抓住扶手。如果不是被人扶住,她就摔倒了。她回过头,要感谢及时出手相助的人,但看到时,她心头一颤,感觉这张脸似曾相识。
③在拥挤的车厢里,他微笑着点头,她微笑着回应。她确定自己认错人了,再也不朝他那边看……到站后,她下了车,从容地四处张望一下,不再想刚才的事,心里盘算着明天要做什么,就回家了。
④每天都是如此。
⑤晚上,她在凉台的茶几上铺好桌布,把茶杯斟满,就在那里静静地坐着,听绿叶簌簌,听细雨潇潇,忘却了早已凉掉的茶。她自己也像杯中的茶一样失去了温度。
⑥今晚有些不同往常。她呷了一口茶,走进花园。暖湿的夜晚,久居花园的夜莺在动听地鸣唱,仿佛要把她从多年的噩梦中叫醒。
⑦她也曾经爱过,幸福过,后来他参军了,就如同所有十八九岁的男孩子。他写信,她回信。他经常来信,后来有一天,来信忽然中断了。她等待着,可是再也没有收到一封信,她鼓足勇气去了他家。
⑧他妈妈如此解释:“他爱上别人了,很快就会有孩子……”
⑨回到家,她把自己锁在房间哭了很久,不理会家人的敲门声。
⑩很快,他的父母搬走了。她依然在盼他的来信,盼他来解释为何如此。她依然不能相信这种无情的背叛。重阅以往的信件,她始终无法释怀,为什么青梅竹马的恋人会移情别恋?
⑪她终究没有等到他的来信,但会永远记得他。在一年之内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她变得更加孤独。她刻苦学习,全身心投入事业。她觉得一切都还在前方,她肯定会遇见命中注定的那个他,但是时光荏苒……
⑫清晨伴着屋顶的雨声到来。她想起今天是周六,无需出行。她走到台阶上,呼吸着花园里潮湿的新鲜空气,然后进屋做早餐。这个早晨,连花园里的鸟啼也有些不寻常,她忽然想歌唱,想变得更漂亮。久久被遗忘的喜悦感并没有变淡,反而使人不安。谜底很简单——她在想着昨天在地铁上遇见的那个男人。她吃着早餐,一边怨恨着自己的过于木讷,不会与男人交往,一边合计着出去散散心。
⑬下雨了,轻风微拂着湿漉漉的树叶。今天她散步的时间比以往要长。她贪婪地呼吸着混合杂草清香的空气,思考着自己的生活。当然,许多事情都不如人意,但是应该承认,生活并没有抛弃她。她四处旅行,也并不缺乏异性的关注,但终究未能成家。后来就仅仅是活着,不再幻想,不再等待奇迹,不再期望幸福来敲门。
⑭散步归来,门前站着一对年轻男女。他们想在夏天租用她的别墅。她觉得男子的样子非常熟悉,像是来自她遥远的年轻时代——他现在就站在这里,看着她。简单的问候之后,她不失时机地问了他父亲的名字。听到答案之后,她跌坐在了门旁的长椅上——腿软了。
⑮她一反常态,生硬地答复他们:“不租。”但随即补充了一句:“谁让你们来的?”问题一出口,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礼,又问到:“就你们俩吗?有孩子吗?”感受到了她的敌意,年轻男子有些局促,但还是礼貌地回答:“有个儿子,才一岁半。还有我父亲——他是个残疾人。”“残疾人。他怎么了?”年轻人有些激动地说:“阿富汗战争……在坎大哈负伤了,弹片留在身体里。医生不敢动手术。” “那你母亲在哪?”“去世很久了。”
⑯她不说话了,年轻男子还在讲述:父母在战场相识,母亲为了救父亲而踩中地雷,炸断了脚骨。风不停地撩弄纷乱的枝叶,年轻人的话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按照父亲的意愿,当年他们就结婚了,而母亲已经完全绝望。她不适合生育,却坚持生下我,不久就去世了。”“你父亲后来再婚了吗?”“没有。我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而他经常住院。听说父亲有过未婚妻,父亲非常爱她。她以前住在这一带。”她艰难地忍住想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几乎哽咽着问道:“你爷爷奶奶还好吗?”年轻男子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如果他们还活着,我们也没有必要找个临时住所了。”
⑰她的心里对眼前这个孤苦伶仃的年轻男子陡然生出些许柔情。她故意不看他,严肃地说:“我可以把厢房租给你们,就在花园另一头,过去看看合不合适。”年轻男子显然没料到会有这样的转机,甚至因为终于找到住处而高兴得脸色微红:“谢谢您!不然我们还要继续奔波。我们这就把父亲和儿子叫过来。”
⑱这时她才发现,离大门十米远的地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她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了。她大声招呼他们:“喂,别站在那儿了。过来看看房子吧。”他们走过来了,老人一瘸一拐地领着小孩。
⑲小孩仰脸看着她,伸出手,奶声奶气地喊道:“奶奶,奶奶……”我还没当过母亲,就直接成了奶奶——她如此想着,抓住了孩子的手。她抬起头,透过满眼的泪水,看到了很久以前抛弃她的人。
⑳谁是她孤独的源泉?谁让她铭记一生,爱恋一生?!她看着他,认出了他就是昨天在地铁上遇见的人。
(转载于2015年第2期《读者》)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晚年“她”的生活就像杯中的凉茶一样,没有了温度,“她”对当年的爱情没有了渴望,没有了对后来的奇迹与幸福的期盼,剩下的就只有活着。
B.小说中出现了几处简洁的环境描写,这几处景物描写都是衬托 “她”因生活的不幸而产生了忧郁的情怀。
C.小说中“她”吃早餐、散步时的心理描写,交代了“她”在感情受到极大伤害之后,变得不会与男人交往,所以在多年的生活中四处旅行,“她”始终没能成家。
D.小说中对“他”的出场只是寥寥几笔,但是通过侧面描写可见“他”不是因为移情别恋而中断与“她”的感情,而还可见到“他”的善良。
E.小说的故事情节在周五和周六两个时间段集中展开,又在高潮中收尾,短小精悍,“她”的形象刻画得鲜明,而“他”的形象模糊。
(2)请指出第7—11段中作者运用的叙述笔法,并分析其作用。
(3)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作品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说的标题是“遇见”,请指出它都包含哪些层面的含意。
4、补写岀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具体说明“小年”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含着词人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深感慨。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指出只有“_____,_____,_____”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一切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 ,_____”两句,借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辞官归家后的轻松自在。
(2)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和“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 ,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书愤》中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中先以夸张写美酒佳肴,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死当结草。”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公孙丑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父母兄弟等亲属都会背叛他。
(3)《庄子·鹏之徙于南冥》中“________,______”两句是庄子引用《齐谐》这部书的记载,指出大鹏能够凭大风高飞。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进士下第①归南海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②非我乡。
(注)①下第,即落第,没考中。②“十二楼”,即传说中昆仑山的仙人居所,此处借指隐居之所。
【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夕阳下的一幅送别图。夕阳斜照,几片红霞,诗人和朋友,手挽着手,饮酒送别。在萧瑟惨淡的景色衬托下,友朋宴别的感情显得深情而明朗。
B.颔联中“每年春草芳”承接前句“行人莫叹”,用借喻手法,诗意委婉含蓄,喻指京中每年都举行科举考试,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
C.颈联对仗工整,情意深长。蓝关、湘浦是友人前往南海的必经之地。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
D.古人送别诗,多是渲染别情的孤楚、悲苦,本诗没有像一般送别诗悲叹、沉浸于别离的凄苦,而是意境鲜明,语气亲切委婉,格调清新明丽,别具一格。
【2】诗歌围绕“进士下第”,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僧繇①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不点睛者皆在。
注释:①张僧繇(yáo):南朝梁吴(今苏州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②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1】对上面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B.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C.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D.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以为诞(荒唐) B.须臾(顷刻)
C.雷电破壁(冲破) D.未点睛者皆在(都)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崔卫平
2010年10月,著名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在自己的手机上,写下这句话,并发到微博上,经转载,这句话在网上广泛流传。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