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初三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谷suì 梁jǐ 粉zhī 前后继pū

    B.冕guān 摇票yōu 孜不倦zī

    C.旁wù 赞号shì 庸风雅fù

    D.言zhēn 宽yóu 粉cá 形骨立xiāo

  • 2、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B.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这个人只可以去拜访他,不可委屈他召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自己去拜访他。

    C.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不要太高估了自己,说话不恰当,以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D.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秦王现出屈服的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 3、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阅读未必是私密的事,却也无须对外附庸风雅。林语堂称读书是“灵魂的壮游”,只有情投意合,才能心心相印。因此,我们对于底蕴深厚的书籍,应该多断章取义,反复品读。持之以恒地阅读,是丰盈我们精神的不二法门

    A.附庸风雅

    B.断章取义

    C.持之以恒

    D.不二法门

  •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我国古人对每个阶段的年龄称谓都不尽相同:通常把女生十三四岁的年纪称为“豆蔻”年华:男生十五岁用“志学之年”代称:男子二十岁,就称作“弱冠之年”。

    C.《天净沙•秋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渔家傲•秋思》均是宋词中脍炙人口的精品。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他就会及时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指明前进的方向,在他的影响下,保尔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天下,忧以天下;而不者,未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上:君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忧而忧                  先:在……之前

    B.斯人                                微:如果

    C.太守                            谓:说

    D.然而不                         王:君王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                 有也

    B.不物喜                              天下

    C.则何时而乐耶                    而不王者

    D.太守归宾客从也                 为民上不与民同乐者

    【3】下列对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大量反义词的使用,如进与退、忧与乐等,在对比中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乙】文中大量虚词“也”的使用,舒缓了语气,增加了委婉、悠扬的韵致。

    B.【甲】【乙】两文作者的政治境遇基本相同,都有忧乐之思。但【乙】文欧阳修寓悲于乐,通过喝酒来排解被贬的失意和痛苦,因此【甲】的境界高于【乙】。

    C.【甲】文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丙】文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D.【甲】【乙】【丙】三文实际上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以民为本。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范仲淹主张“先忧后乐”,欧阳修子主张“与民同乐”。

    【4】把下面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水调歌头”、“无题”等也是词牌名。

    B.“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

    D.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如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

    2结尾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某中学七年级某班正在举办“我的语文生活”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1)(活动一:寻找古诗词中的四季)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绘自然风光的佳句,请按要求写出你最喜欢或熟悉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春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对联的秘密)张亮搜集到一副对联,请你写出联中隐含的年龄是:____岁。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3)(活动三:名句巧结对)把下面八句话组合。使之构成四副对联。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联,用正楷字体写到横线上。

    四面荷花三面柳 竹直心虚乃吾友 无边落木萧萧下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城山色半城湖 水淡性泊是我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  

    兼葭苍苍,   《诗经·蒹葭》

    以天下之所顺,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  《桃花源记》

    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 Go。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当年,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发展国家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这种抗打击能力。大量科研创新的事例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失败虐我千万遍,我待创新如初恋”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宽容是一种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⑤当然,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⑥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弯道超车。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从哪些方面具体阐述了论点,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下面这则链接材料是否可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在识别创新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公司总裁,总是善于同有创新意识的人打交道的,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包括听来有点古怪的意见。……为了获得创新思想,作为公司总裁务必乐于承认和理解由创新思想带来的种种不愉快。

  • 10、我父亲 A 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 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 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 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B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我们面前,C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按要求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分析文中 A 处加横线文字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文中 B 处加横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 C 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4针对选文中父母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你有怎样的看法?假如在实际生活中,你的父母也用 类似的方式对待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 11、罪人

    姚兴刚

    ①呼啸的北风掠过小清河,制得我脸颊生疼。我跪在父亲坟前,跟父亲说我有罪。

    ②小清河的水稀稀拉拉,一如我的眼泪。

    ③小清河的水无论春夏秋冬从没有枯竭过,小清河的源头在大山的深处,几处山泉汇总,到了粟村这一带,就有了小清河这个好听的名字。小清河再往下流,十几公里外就是有名的巨洋水库。

    ④我是喝着小清河的水长大的。小清河的水甜啊,捧在手心里喝一口,从喉咙一直甜到屁股眼;小清河的水也凉,喝一口全身打一个冷战。

    ⑤但小清河的水却突然臭了,那是五年前的事。小清河的水仿佛在一夜之间臭不可闻,就连粟村的婆娘也不愿意再到小清河里洗衣服。

    ⑥小清河臭了,但粟村人却富了。

    ⑦表哥是粟村的恩人。五年前,表哥留洋归来,就在栗村南建了现在这个化工厂,粟村一百多口劳力进了表哥的厂子,每人一个月两千多块拿着,走路都扭着屁股哼着小曲。表哥成了村里人的神,就连八十多岁的老汉在大街上晒太阳见了表哥路过,也恭敬地站起来,嘴角咧到耳朵根跟表哥点头哈腰,每次看到我心里总感觉不是滋味。

    ⑧只要表哥化工厂的机器在轰鸣,就有一股碗粗的黑水流进小清河,跟小清河的清水搅和在一起,哗哗啦啦地流向了下游,流向了粟村人不愿去想的地方。

    ⑨尽管小清河的水臭了,但粟村人的腰包鼓了;小清河的水黑了,粟村人的脸上却炸开了花。

    ⑩第二年的春天,巨洋水库里的鱼一夜之间翻白了肚皮,白花花飘在水面上,死了足足几万斤。

    不等省水利厅调查组赶到县里,表哥就给工人放了假。调查组调查了两天也没调查出所以然来,后来有人说鱼是缺氧死的,也有人怀疑是捣乱分子投的毒。

    娘说,你表哥能耐着呢,你表嫂的亲舅就是县里的县长。

    表哥给工人放了一个月的假,等再开工,尽管机器再怎么轰鸣,也不见有黑水流出来。小清河水又清了,清得能照清人脸上的麻子。

    洼子村距粟村五里之遥,在粟村的下游,以前也是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自从有了表哥的化工厂,多少也沾了点油水,最起码八九岁的孩子不至于跟以前一样开着裤裆满大街跑。

    就在上个月,洼子村自来水管里放出的水莫名其妙是黑的,还有一股恶臭,村民搔着耳朵,一脸诧异。洼子村又回到了十年前的光景,老婆孩子到小清河里打水吃。

    我心里气不过,那天等厂里的工人全部走尽,我拎着两瓶秦池酒溜进了三叔的警卫室。

    三叔是个见酒不要命的主,要不然三婶怎么舍得撇下孩子跟南方一个卖膏药的跑了呢!表哥见三叔可怜,便让他二十四小时守大门。

    等一斤秦池下肚,三叔开始翻白眼皮,嘴皮子也不听使唤。我问三叔,以前那股臭水到底去了哪里?

    三叔喝一口酒,神秘地说,大侄子,你猜去了哪里?然后用手指了指地下。

    那年省里来查,你表哥给工人放了一个月假,你猜干啥哩?打井啊,打了四百米,愣是没打出水来,打了一眼枯井。

    三叔又翻了下白眼皮。然后你表哥就把那根臭水管伸进了枯井里,上面放了台废设备,你表哥说了,谁要是走漏了风声,就别怪他翻脸不认人。

    表哥被捕的那夫,我永远忘不掉他看我的眼神,眼里充满血丝。

    我成了粟村的罪人,就连五岁的孩子见了我也啐一口唾沫。村长指着我鼻子骂,没想到你咬人的狗不呲牙,不仅害苦了粟村,大小十几个干部全部因为你进了局子,你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我承认那封举报信是我寄给中央巡察组的,我也没想隐瞒什么,信的后面缀着我的名字。

    我深深给父亲磕了个头,跟父亲说我是罪人。

    但我想,若干年以后,我静静地躺在这黄土里,我的子孙不会再说我是罪人。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6期)

    【1】根据小说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故事情节

    “我”的心情

    小清河的水又甜又凉

    (1)

    表哥回国建化工厂成了村里人的神

    (2)

    (3)

    “我”心里气不过

    表哥被捕“我”成了村里的罪人

    (4)

    【2】自选角度,对第⑦段画横线句子作批注。

    就连八十多岁的老汉在大街上晒太阳见了表哥路过,也恭敬地站起来,嘴角咧到耳朵根跟表哥点头哈腰。

    【3】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

    【4】你认为小说中谁是“罪人”?请结合选文简要说明理由。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 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 600 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