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的一组是 ( )
A. 良庖岁更刀 族庖月更刀
B. 鸷鸟之不群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 令诸君知天亡我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掠江东南飞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决定性瞬间”是布列松摄影理论的核心,是世界上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它讲求的是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某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达意的画面,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布列松1952年出版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认为在再小的事物上也能发现伟大的主题
②这本书集中收入了他126张摄影作品
③书中所有照片,都作为布列松自己实践的案例,来支撑这一摄影美学观念
④在该书的前言中,布列松引用“世上万物皆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3、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泰山日出
徐志摩
振铎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挨到现在期限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得到的话不整齐的写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饮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辩认得出。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聘……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的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馒形的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莅……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现在他雄浑的倾美的歌声,也已在霞采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这是我此时回忆泰山日出时的幻想,亦是我想望泰戈尔来华的颂词。
文本二:
富士的黎明
(日)德富芦花
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午前六时过后,就站在逗子的海滨眺望吧。眼前是水雾浩荡的相模滩。滩的尽头,沿水平线可以看到微暗的蓝色。若在北端望不见相同蓝色的富士,那你也许不知道它正潜隐于足柄、箱根、伊豆等群山的一抹蓝色之中呢。
海,山,仍在沉睡。
唯有一抹蔷薇色的光,低低浮在富士峰巅,左右横斜着。忍着寒冷,再站着看一会儿吧!你会看到这蔷薇色的光,一秒一秒、沿着富士之巅向下爬动,一丈,五尺,三尺,一尺,而至于一寸。
富士这才从熟睡中醒来。
它现在醒了,看吧,山峰东面的一角,变成蔷薇色了。
看吧,请不要眨一下眼睛,富士山巅的红霞,眼看将富士黎明前的暗影驱赶下来了。一分,——两分,——肩头,——胸前,看吧,那伫立于天边的珊瑚般的富士,那桃红溢香的雪肤,整座山变得玲珑剔透了。
富士于薄红中醒来。请将眼睛下移。红霞早已罩在最北面的大山顶上了。接着,很快波及足柄山,又转移到箱根山。看吧,黎明正脚步匆匆追赶着黑夜。红追而蓝奔,伊豆的连山早已一派桃红。
当黎明红色的脚步越过伊豆山脉南端的天城山的时候,请把你的眼睛转回富士山下吧。你会看到紫色的江之岛一带,忽而有两三点金帆,闪闪烁烁。
海已经醒了。
你若伫立良久仍然毫无倦意,那就再看看江之岛对面的腰越岬赫然苏醒的情景吧,接着再看看小坪岬。还可以再站一会儿,当面前映着你颀长的身影的时候,你会看到相模滩水汽新收,海光一碧,波明如镜,此时,抬头仰望,群山褪了红妆,天由鹅黄交成淡蓝。白雪富士,高倚晴空。
啊,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拳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两文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日出景象描写上的异同。
【3】面对日出景象,两位作家以不同的艺术加工表现出各自的思考体验,试作分析。
【4】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罗密欧说:“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在五四时期,郭沫若、艾青、闻一多等人的诗歌中,也经常歌咏太阳。结合这两则文本及以上诗文探究:世人如此礼赞太阳,有哪些原因?写出两种,并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杜甫的蜀相中“______,_______”一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2)《登岳阳楼》中“___,___”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3)“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来慨叹人生短促、人类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诗经•卫风•氓》以桑树起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⑶夸张是李白常用的艺术手法,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度,例如他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通过夸张手法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描写诗人感到烦闷失意,为时所困而走投无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借明月表达飘零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以比喻来写出旅途孤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动作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雁门太守行》中从声色两方面勾画激烈战斗场面,渲染沉重,紧张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
(6)《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象征着自己的悲凉的一生,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别茂嘉①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②,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③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④。看燕燕⑤,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⑥、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此词大约作于词人闲居铅山期间。②鹈鴂:《离骚补注》说:“鹈鴂、杜鹃实两种。”③马上琵琶:指王昭君出塞事。④“更长门”句: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时辞别“汉阙”,幽闭长门宫。⑤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望着燕燕双飞,送别休弃去国的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⑥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戚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
B.以啼鸟恨春归来反衬人间离别恨事的悲痛,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铺垫。
C.这首词以事例连贯上下片,内容上几乎完全抛开对茂嘉的送行,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
D.结尾点题,将上文中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
【2】“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主要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同敞传
张同敞,湖广江陵人,曾祖居正,相神宗有声。敞,崇祯间荫补中书舍人。至十七年,闯贼李自成陷北京,怀宗殉难,贼索朝官甚急,文武逼降者多。敞藏入宫牙牌匿民间,潜出城徒步南归。
及永历帝龙飞端州,敌陷粤东,上留大学士瞿式耜守粤西,驾幸武岗,趣敞入朝。丁亥八月,寇陷武岗,上狩粤西。敞为乱兵所掠,避入黔地。时黔、粤隔绝,人情汹扰,数月不闻行在消息。川、黔士绅议立荣、韩二藩。敞与钱邦芑及郑逢元、杨乔然力争其不可,众议乃沮。戊子,敞从间道赴行在,升詹事府正詹事。时寇数道攻粤,留守瞿式耜疏荐敞知兵,得士心。上命以兵部左侍郎,经略楚、粤兵马。时兵弱饷匮,敞身在行间,分甘苦,以忠义激励将士,人人自奋。每接战,敞即以死誓。及庚寅冬,敞督开国公赵印选、卫国公胡一青连营于桂林之小榕江。十一月初五日敌兵大至两营战败敞率数骑入桂林城时军民俱散留守大学士朝服坐堂上誓与城亡见敞至,喜曰:“我守臣不容他适,子军中总督,自宜行。天下事尚可为,子勉之!”敞笑曰:“公能为朝廷死,敞独不能乎?何相待之薄也!”遂取酒共饮,坐而待之。次日,敌人入城,执敞与式耜见孔有德,两人不跪,敞尤大骂。有德命部下捶辱之,敞骂愈厉。有德命拘二人于城北一小室中,命左右说之降,劝谕百端,式耜但大哭,敞则毒骂。暇则两人赋诗自矢,并刺敌人。有德愤甚,命折敞右臂,仍谈笑赋诗不绝。两人幽囚唱和者四十余日,诗各数十章。敌见两人困愈久、苦愈甚,而志愈坚、气愈烈,知终不可辱。至闰十一月十八日,乃杀之。金堡时为僧,致书于孔有德,乃殓瞿、张两公尸,葬于白鹤山下。上闻敞死痛悼,累日不食,望而祭之,赠陵江伯。
(选自《明季南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一月初五日/敌兵大至两营/战败/敞率数骑入桂林城/时军民俱散/留守大学士朝服坐堂上/誓与城亡/
B.十一月初五日/敌兵大至两营/战败/敞率数骑/入桂林城时军民俱散/留守大学士朝服坐堂上/誓与城亡/
C.十一月初五日/敌兵大至/两营战败/敞率数骑入桂林城/时军民俱散/留守大学士朝服坐堂上/誓与城亡/
D.十一月初五日/敌兵大至/两营战败/敞率数骑/入桂林城时军民俱散/留守大学士朝服坐堂上/誓与城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补,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补官员与其它途径出身的官员共同构成封建官僚队伍。
B.行在,文中以皇帝巡行所在地代指皇帝,与《过秦论》以“七庙”代指国家用法相同。
C.间道,文中指“偏僻的小路”,“间”与《鸿门宴》中“道芷阳间行”的“间”意思不同。
D.自矢,文中指“自己拿出箭”,“矢”与《伶官传序》中“请其矢”的“矢”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同敞出身于官宦世家,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诸多朝臣被迫投降,张同敞隐藏身份潜逃南归,永历帝即位后要求他重新入朝为官。
B.皇帝巡行粤西,黔地消息隔绝,黔、川两地士绅商议独立设置两藩,在黔地躲避乱兵的张同敞与郑逢元等人据理力争,但无法阻止。
C.粤地军情紧急,留守瞿式耜向皇帝推荐张同敞,说他通晓军事且深得人心,于是张同敞从正詹事一职调任为兵部左侍郎,带兵打仗。
D.张同敞与瞿式耜共同被捕,在被孔有德拘禁期间,两人或骂或哭,相互赋诗唱和,四十余日后被杀害,僧人金堡出面安葬了两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守臣不容他适,子军中总督,自宜行。天下事尚可为,子勉之!
(2)上闻敞死痛悼,累日不食,望而祭之,赠陵江伯。
【5】郭沫若在《赞张同敞》中用“江陵忠烈张”来评价张同敞,请简要概述张同敞的“忠烈”之处。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10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武装起义、红军长征、土地改革、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开国大典、大庆油田、三年自然灾害、两弹一星、平反冤假错案、三峡工程、抗击非典、载人飞船、中国梦、走进新时代、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脱贫攻坚、新冠疫情等等。
100年披荆斩棘,100年风雨兼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节点。这些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正值“五四”青年节,学校团委举行“建设祖国,未来有我”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参加此次活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