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坝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 2、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著有《九歌》《天问》等;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屈原、李白均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按字数分为小令、双调、长调,按作家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C.1918年,周树人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老舍,现代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

    D.达尔文,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其《物种起源》一书具有划时代意义,他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明月寺

    叶 弥

    “山上有一座明月寺,寺里头就只有住持夫妇两人。两人本是城里人,七零年春天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来了快三十年了,从来不见有亲戚来看他们……男的叫罗师傅,女的叫薄师傅。两个人虽说是寺院住持,但从来就是俗家打扮,一直夫妇相称。你说奇怪不奇怪?”因了这话,我走进了竹林掩映里的明月寺。

    这是一座小庙,进了门,眼前一黑,过了片刻才看清室内的陈设。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摆在屋子正中的木龛里。

    薄师傅从木龛后面走出来。一看见她,我就知道这是薄师傅。她是个清瘦的老妇人,薄薄的身体,薄薄的头发,皮肤是暗白的,带着一点灰,与这幽暗的屋子很相配。她的眼神很特别,清而亮。她看人的时候,眼神专注,让人感到里面仿佛有许多要紧的内容,但仔细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

    她看了我一眼,说道:“要不要求签?”又补充了一句:“我这寺里的签,和别处不一样,不分上中下签。只要签上说的话对你有些用处,那就是上签。”于是我在观音面前焚香,磕头,在竹筒里抽了一支签,上面说道:海市蜃楼/过眼云烟/落花流水/浮生若梦。我突然无可抑制地感到悲戚。薄师傅又注意地看我一眼,说:“求签就像读书,在信与不信之间,最好。”我问她:“那到底是信还是不信?”她素白的脸上略略有些笑容了,她说:“这个我说不清楚。”又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像你这样喜欢泾渭分明。”

    我突然有个感觉,薄师傅以前可能是个教师,如果她是个教师的话,她一定是语文老师。我立刻把我的感觉对薄师傅说了。我看见她先惊后喜,喜悦之色在脸上一掠而过,代之以淡淡的悲戚。

    当我陷入无言的时候,薄师傅却说话了:“我领你看我种的花去。”

    薄师傅对我说,大部分是她从山上移下来的。譬如这种花,叫“剪春罗”。她特地用手指向我指示。我对薄师傅说:“哦,我知道了。‘剪春罗’里面有个‘罗’字,‘罗’,就是罗师傅——这花是你为了罗师傅种的。”她蹲在菜地里,不看我,脸冲着一地的菜笑了。她笑得十分真心,脸有些红了。看见她的笑容,我知道她平时不大笑的;凭她窈窕的身影,我又可以断定,她年轻时就是一个人人宠爱的大美人。

    罗师傅在院子里扫地,薄师傅走过他的面前,也不看他,像自言自语地说:“小囡说,‘剪春罗’是我特地为你种的。”罗师傅也像是自己咳嗽一声似的说:“我说也是。”

    他已经默契得用不着神色和眼光去交流了。

    我们三个人就在厨房里的小桌子上吃晚饭了。“小囡,”薄师傅叫我了,她那如水的眼波看着我,“吃菜。”她对我说。罗师傅说:“你莫叫人家老是吃。你叫人家看看窗子外边的云。”

    厨房的西墙上有一面窗子,窗子外面是满山的姹紫嫣红,姹紫嫣红的上面——天空上,有更绚丽的颜色。只是一天的结束,天空却像再也不回来似的,拼足了力气灿烂地谢幕。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美丽的云霞,甜甜的,甜得怅惘。

    我说:“罗师傅这么浪漫,怪不得薄师傅给你种‘剪春罗’呢。”

    两个人都看着我微笑。

    第二天早晨下山,罗师傅送我。温暖的纯金色的阳光照着满山的露珠,我走了老远,还能看见薄师傅站在庙门口朝我们张目眺望的身影。

    罗师傅送我到山脚下,郑重地问:“你什么时候再来?”

    我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吧。”

    他又说:“我和薄师傅等你来。”

    一个月、两个月弹指一挥。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秋天轰轰烈烈地开始,我这才突然想起我的许诺。

    在山路上就看见明月寺被脚手架包围着,许多匠人在脚手架下忙碌。

    我预感不妙。我说:“那罗师傅和薄师傅呢?”

    匠人头领说:“薄师傅死了有两个月了,罗师傅走了也有一个月了。薄师傅是病死的,一个劲地瘦,瘦得像掉在地上一个冬天没烂的树叶子。罗师傅到孤郎岛上的香花寺正式出家了,法名慧尘。”

    往事里的往事,我已无可猜测。他们到底是谁?有着什么样的秘密?没人知道。

    明月寺不会说话。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借他人的一番话,交代了两位主人公的身世,故事发生的缘起及时代;开篇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以“我”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写明月寺中罗师傅和薄师傅的俗家生活,观察细致,语言平淡舒缓而又生机充盈,不动声色却又自然真实。

    C.下山时,薄师傅和罗师傅盼望“我”再来的情节,暗示二人其实并不想隐遁在明月寺,渴望有人来发现他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D.罗师傅和薄师傅的爱情是一种逃遁在外的爱情,看似世外桃源,其实却仍然承受着俗世的痛苦,而对他们痛苦的谜底,“我”也无法揭破。

    【2】小说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作品以“明月寺不会说话”为结尾有何用意?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李煜《虞美人》)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阿房宫赋》中,杜牧愤怒的指责,秦统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岳阳楼》中在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2)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

    (4) 《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5) 《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4)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7、名篇名句默写。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讲明秦力量达到顶峰,然而“_______________”,国破家亡,被天下人耻笑,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大话西游》中这段台词已成为经典,然而早在唐朝时,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这种追悔莫及的心情。

  • 8、填写题目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对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的探索从未停止,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却别开生面,翻出了新意,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杜甫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均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4)《说木叶》开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歌·湘夫人》)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论述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壮志犹存,希望得到重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暗用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 把春秋时曾以和亲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委婉地批评魏大从戎的失当。

    C. 三、四两句是说,离别虽然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发誓要像六郡雄杰那样去杀敌立功。

    D. 五六两句中,“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接”字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

    E. 全诗一气呵成,英气逼人,没有儿女情长,却有慷慨悲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2诗歌的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合乎  磨刀石

    B.不复   声非加    同“智”

    C.江河   马十驾劣马  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金石可雕刻 (拥有)舆马者  风雨

    【2】下列成语中的“备”字意义与“圣心备焉”的“备”相同的一项是 

    A.德才兼备 B.有备无患

    C.攻其不备  D.求全责备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三和第四段启示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

    B.从文章第四段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文章的第三段,荀子通过几个比喻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D.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排比、对比、对偶、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以伟大诗人屈原长诗《天问》命名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7月23日12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奔向宇宙“星辰大海”中的火星,开启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首创一次性实现环绕火星探测、着陆火星并进行巡视探测,使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和全球深空探测领先者行列。

    随着火星探测任务的实施,中国科学家有望在火星生命信息、火星形貌、地质结构和演化历史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科学成果,并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

    材料二 “越是难走的路越要走一走”,独立自主的探测工程体系完全由我国自行研制。火星探测器研制团队顶住技术难、任务重、节点紧的压力,攻克系列关键技术,克服疫情影响,舍小家为国家,几个月奋战在文昌发射场,确保了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材料三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卡尔·萨根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在2021年度校园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上,向全校师生作一次发言。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