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初三上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A.刘国梁虽已卸任国乒总教练职务,但他的丰功伟绩令人铭记,是国乒史上伟大的一页。

    B.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C.那懒惰又无用的人,不管他能活多长,都是饱食终日,虚度一生。

    D.我们把欧洲所有财富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 2、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小说,鲁滨逊刚流落荒岛时,所吃的食物是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它们捉住饲养起来。

    B.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据《史记》记载,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C.“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出自冰心的《繁星•春水》,反映出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的主题。

    D.现实主义小说《格列佛游记》中,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这里的人收集黄瓜中的阳光、建房先造房顶、与老鼠格斗……这个国家是飞岛国。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专家对目前手机用户批量转发问候短信的行为提出中肯建议:问候不一定郑重其事,但一定真诚感人。

    B.“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不知不觉已根深蒂固

    C.火车站的小偷前仆后继,捉了这个又来了那个。

    D.双方所以谈了半天谈不拢,原来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重视的根本不是此次会议的主题。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骨(bēi)  怒(chēn着(tiǎn)  尽职守(

    B.腰(zhé)  愧nǎn) 阔chuò)  无色无xiù

    C.偻(gōu)  箱qiè) 摇揉造作(jiǎo

    D.凿(nèi)  取(养(huàn)  不人事(shěng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弗敢__________

    (2)请广于君___________

    (3)秦王色___________

    (4)长跪而##dot##谢 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君为长者 数谏故

    B.秦王不 俟其欣,则又请焉

    C.安陵君其寡人 潭中鱼可百

    D.广故数言欲 且秦灭韩

    【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5】文章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唐雎这个人物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6】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①杜二甫:即诗人杜甫。②徂徕:山名。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B. 甲诗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 乙诗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 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2甲诗中一个“________”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________”字,抒写了诗人迫切希望重逢欢叙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________之情。

    3同是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按要求完成任务。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九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诵读了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后,小文同学想再以元代宋方壶的《山坡羊•道情》考考大家。依据元曲押韵的特点,你认为填在下面横线处最恰当语句的一项是(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_____,_____。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A.意悠扬,气轩昂

    B.一茅斋,野花开

    C.事间关,景阑珊

    D.越山高,楚天遥

    (2)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请你确定两个专题,用四字词语表达。

    示例:春夏秋冬

    ______   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_________”,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

    (5)《岳阳楼记》中抒发了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暗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海上

    冰心

    ①谁曾在阴沉微雨的早晨,独自飘浮在岩石下面的一个小船上的,就要感出宇宙的静默凄黯的美。

    ②岩石和海,都被阴雾笼盖得白的,海浪仍旧缓进缓退的,洗那岩石。这小船儿好似海鸥一般,随着拍浮。这浓雾的海上,充满了沉郁,无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凄黯的美。

    ③两只桨平放在船舷上,一条铁索将这小船系在岩边,我一个人坐在上面,倒也丝毫没有惧怕,——纵然飘了去,父亲还会将我找回来。

    ④微尘般的雾点,不时的随着微风扑到身上来,润湿得很。我从船的这边,扶着又走到那边,了望着,父亲一定要来找我的,我们就要划到海上去。

    ⑤沙上一阵脚步响,一个渔夫,老得很,左手提着筐子,右手拄着竿子,走着便近了。

    ⑥雨也不怕,雾也不怕,随水飘了去也不怕。我只怕这老渔夫,他是会诓哄小孩子,去卖了买酒喝的。─—下去罢,他正坐在海边上;不去罢,他要是捉住我呢;我怕极了,只坚坐在船头上,用目光逼住他。

    ⑦他渐渐抬起头来了,他看见我了,他走过来了;我忽然站起来,扶着船舷,要往岸上跳。

    ⑧“姑娘呵!不要怕我,不要跳,——海水是会淹死人的。”

    ⑨我止住了,只见那晶莹的眼泪,落在他枯皱的脸上;我又坐下,两手握紧了看着他。

    ⑩“我有一个女儿——淹死在海里了,我一看见小孩子在船上玩,我心就要……”

    (11)我只看着他,——他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却又不言语。

    (12)深黑的军服,袖子上几圈的金线,呀!父亲来了,这里除了他没有别人袖子上的金线还比他多的,─—果然是父亲来了。

    (13)“你这孩子,阴天还出来做什么!海面上不是玩的去处!”我仍旧笑着跳着,攀着父亲的手。他斥责中含有慈爱的言词,也和母亲催眠的歌,一样的温煦。

    (14)“爹爹,上来,坐稳了罢,那老头儿的女儿是掉在海里淹死了的。”父亲一面上了船,一面望了望那老头儿。

    (15)父亲说:“老头儿,这海边是没有大鱼的,你何不……”

    (16)他从沉思里,回过头来,看见父亲,连忙站起来,一面说:“先生,我知道的,我不愿意再到海面上去了。”

    (17)父亲说:“也是,你太老了,海面上不稳当。”

    (18)他说:“不是不稳当,——我的女儿死在海里了,我不忍再到她死的地方。”

    (19)我倚在父亲身畔,我想:“假如我掉在海里死了,我父亲也要抛弃了他的职务,永远不到海面上来么?”

    (20)渔人又说:“这个小姑娘,是先生的……”父亲笑说:“是的,是我的女儿。”

    (21)渔人嗫嚅着说:“究竟小孩子不要在海面上玩,有时会有危险的。”

    (22)我说:“你刚才不是说你的女儿……”父亲立刻止住我,然而渔人已经听见了。

    (23)他微微的叹了一声,“是呵!我的女儿死了三十年了,我只恨我当初为何带她到海上来。——她死的时候刚八岁,已经是十分的美丽聪明了,我们村里的人都夸我有福气,说龙女降生在我们家里了;我们自己却疑惑着;果然她只送给我们些眼泪,不是福气,真不是福气呵!”

    (24)父亲和我都静默着,望着他。

    (25)“她只爱海,整天里坐在家门口看海,不时的求我带她到海上来,她说海是她的家,果然海是她永久的家。——三十年前的一日,她母亲回娘家去,夜晚的时候,我要去打鱼了,她不肯一个人在家里,一定要跟我去。我说海上不是玩的去处,她只笑着,缠磨着我,我拗她不过,只得依了她,她在海面上乐极了。”

    (26)他停了一会儿——雾点渐渐的大了,海面上越发的阴沉起来。

    (27)“船旁点着一盏灯,她白衣如雪,攀着帆索,站在船头,凝望着,不时的回头看着我,现出喜乐的微笑。——我刚一转身,灯影里一声水响,她……她滑下去了。可怜呵!我至终没有找回她来。她是龙女,她回到她的家里去了。”

    (28)父亲面色沉寂着,嘱咐我说:“坐着不要动。孩子!他刚才所说的,你听见了没有?”一面自己下了船,走向那在岩石后面呜咽的渔人。浓雾里,她的父亲,和我的父亲都看不分明。

    (29)要是他忘不下他的女儿,海边和海面却差不了多远呵!怎么海边就可以来,海面上就不可以去呢?

    (30)要是他忘得下他的女儿,怎么三十年前的事,提起来还伤心呢?

    (31)人要是回到永久的家里去的时候,父亲就不能找他回来么?

    (32)我不明白,我至终不明白。——雾点渐渐的大了,海面上越发的阴沉起来。

    (33)谁曾在阴沉微雨的早晨,独自飘浮在小船上面?——这浓雾的海上,充满了沉郁无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凄黯的美。

    ——(本篇最初发表于1921年6月《燕京大学季刊》第2期)

    1从“我”看“老头儿”的细节中,可以体味“我”对老头儿的态度变化。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我”看“老头儿”的细节

    “我”对“老头儿”的态度

    只坚坐在船头上,用目光逼住他(或:我又坐下,两手握紧了看着他)

    (1)

    (2)

    (3)

    浓雾里,她的父亲,和我的父亲都看不分明

    (4)

     

    2怎样理解文中划线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3文中第②段和㉝段都写到了“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没有干涉,只有我管领了这静默凄黯的美”,这两句中的美有什么不同含义?

    4文章营造了柔婉、空灵的意境,自始至终给人一种淡雅、清幽的感受,请从“景”和“情”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表达效果的?

  • 10、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萝卜帖

    肖复兴

    ①萝卜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菜蔬,起码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已经有了萝卜种植的描述。至此之后,历代诗文中,写萝卜的不胜枚举。

    ②其中有一首七律宋诗的前半首,印象最深:“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之所以印象深,它所写的“破窗”“地炉”“茅柴”,都是地道平民家中常见的东西,和萝卜很是相配。作为普通百姓四季生活的看家菜,萝卜和白菜的地位,并驾齐駆,是双主角。诗中说萝卜“野味长”,野味,可不是如今吃惯了油腻之后人们品尝的野味,而是贫寒人家的家常味。

    ③萝卜的做法很多,吃法丰富,而且,最大的好处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并非如春笋一样的时令菜。但除杨花萝卜外,别的萝卜最好吃的季节,是秋季刚上市的时候。这是萝卜的青春季,和人一样,最嫩、最脆、最水灵、最生机勃勃。这时候,在老北京,沿街叫卖萝卜的小贩,会扯开嗓门儿吆喝:萝卜——赛梨!

    ④萝卜,性情温和,虽然带一点微辣,那是它的小脾气。在和别的菜或肉一起做的时候,很容易水乳交融,那一点小脾气,即便没有完全消失殆尽,也会变得像小姑娘撒娇一般温婉动人。

    ⑤萝卜的性情温和,还表现在它浑身是宝,绝不会因自己得意的某一处而骄傲自矜,比如菜花,只有花可以吃,托着它的叶子和菜梗,便不能吃。萝卜从头到尾,都可以吃,它的皮,它的缨子,都可以吃。缨子焯过水和不焯水,拌凉菜,都好吃。不焯水的,格外脆,带有田野的清新,《本草纲目》里,李时珍说的就是不焯水生吃。焯水后要立刻过凉,有那种熟女般刚柔兼济的脆,加盐糖香油和柚子醋或香醋,和香干碎拌一起,比饭店里香干马兰头还好吃。缨子剁碎做成馅,不要肉,只搁一点儿粉丝和虾皮,包包子,会有任何一种馅都没有的味道,爽口,带有一丝丝中草药的味儿。

    ⑥萝卜皮也很好吃,做菜的时候,萝卜和皮最好在一起,不要分开,其中杨花萝卜尤是。如果把它的皮削掉再吃,无论生吃凉拌还是红烧,味道已经减去大半,它的灵魂似乎也随之而去,所谓皮之不存,魂将焉附?萝卜皮可以单吃。在北京,这样单吃的是心里美的皮,滚刀块,切得要厚一点儿,皮略带些肉,拌上盐、糖、老抽、醋,最后浇热花椒油,刺啦一声,齐活儿!简单,便宜,脆生,酸甜可口,色彩明丽,是地道的下酒菜,如今成了不少饭店里一道物美价廉的凉菜。

    ⑦萝卜连肉带皮带缨子,全部吃掉了,它的根部,泡在水里,不几天,可以开出晶亮的小黄花,在冬天太雪纷飞的日子里,它是萝卜的还魂成精,对我们最后温暖的回眸一瞥。

    ⑧在我国,萝卜的高光时刻,在立春那一天。立春要咬春,咬什么?咬的就是萝卜。看明刘若愚著《酌中志》中记载:“立春前一日,顺天府于东直门外迎春,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赴春场跑马,比较优劣。至次日立春,无论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看,立春日咬萝卜,不仅普通百姓,也包括王公贵族。这是全民上下的风俗,这一日,萝卜风光备至,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角。

    ⑨为什么立春一定要咬萝卜呢?这也是有讲究的。咬春,不只为看色彩鲜艳的外表,也不只为了咬出甜甜的味道,而要咬出一些辛辣的味道,取的就是古人说的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没有经历这个苦,春是不会来到的,春也就没有了意义。咬春吃萝卜,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风俗,是民俗化的道义,潜移默化在代代人的心里。萝卜这样的一种独特意味,在其它众多蔬菜中是没有的。

    ⑩萝卜,入馔,也入文入诗入画。历代画萝卜的画作,写萝卜的诗文不少,如果把它们收集齐全,会洋洋大观。十九世纪,法国曾经专门为他们的玫瑰花出版过一本洋洋洒洒的《玫瑰圣经》。如果我们汇编成一本图文并茂的萝卜大全,肯定得是我们萝卜的永乐大典。

    (选自《文汇报》2023年11月10日14版,有删改)

    【1】这是为萝卜写的一篇赋,作者围绕“萝卜”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喜爱萝卜的原因。

    【3】赏析文章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4】简要分析第⑧段中引用《酌中志》的作用。

    【5】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文学创作的理解。

    文学是记忆的,而生活是关系的,文学在叙述它的记忆的时候表达的又是生活。

    ——贾平凹

  • 11、让大家久等了,我胖五火箭又回来了!

    ①大家好,我是即将出征的胖五(并不……),全名是长征五号遥三火箭,CZ-5(Y3)。

    ②其实我不胖,腰部直径才5米。不要笑,对于我56.97米的身高来说,这点腰围不算什么。我的身材比例,其实也不比大家常用的筷子胖多少(那些说我脚踝宽11.7米的别跑)。总体说来,大约相当于20层叠起来的房间。

    ③之所以大家都叫我胖五,无非是我的亲戚们都太瘦了。它们大多需要钻过一座座山洞(隧道),因此必须严格限定最大腰围直径(3.35米),这个宽度在铁路运输中已经是超级超限了。而我不一样,因为我体型更大,靠铁路是过不去的。我出门坐船,目前个头最高大,叫我长五就好。

    ④我胖五是目前长征系列火箭家族的重量级担当。我起飞的重量大约869吨,相当于近600辆小轿车,或200头左右的大象,或者是5头左右的蓝鲸。在这些重量里,绝大多数是我肚子里的食物——燃料。我的饮食非常健康,杜绝了一些长辈以毒攻毒的习惯。我的躯干以液氧、液氢为主要食材。然而这两种挑剔的食材需要极低的储藏温度,分别是-183℃和-253℃。与此同时,餐桌上(燃烧室内)的温度却接近3000℃,可谓冰火两重天。这种健康的饮食,喷出来的是无毒的水蒸气,十分环保。

    ⑤说了这么多,我胖五可不只是又高大又能吃,我的另一个头衔,是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也是目前我国火箭家族中力量最大的。我能够一次性将重达25吨的航天器送上太空,比如我国的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重达20吨,是天宫的3倍;我还能一次性发射重达8吨的月球探测器,是嫦娥4号重量的两倍多;对于更遥远的太阳系,我可以一次性发射重达4吨的深空探测器,相当于能够运送好奇号火星车(包括轨道器和辅助着陆设备)、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的同等重量。有了我胖五开路,中国航天在太空中拥有了更宽广的舞台,一个个航天器都可以做到心宽体胖,享受从经济舱升到头等舱的福利。

    ⑥2016年11月3日,我大哥长征五号遥一火箭,首次登台亮相,将实践十七号卫星妹妹送入预定轨道。2017年7月2日,我二哥起飞。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胖五也有祸兮旦福。这一次,我二哥没能把卫星送入太空,而是星箭一起坠落入海。面对上天入海的巨大差距,我也有些消沉。然而航天人选择了不离不弃和认真严谨,他们在不断仿真和测试中寻找失败的原因。终于,2019年10月22日,我,胖五遥三火箭,从天津港起航,向目标前进。

    ⑦在发射之前的几小时,我胖五会开始临行前的饕餮。首先注入的是常温燃料,我的助推器需要加注航天煤油,这种可不同于普通的煤油,是通过精炼提取少数专用的烃类。随后加注的低温燃料,越是低温的越最后食用,因此先加-183℃的液氧,再加-252℃的液氢。短短数小时内,我胖五就会吃下几百吨的各式燃料,让我浑身是劲。

    ⑧一想到有这么多约我去太空,还有点小激动呢。这么多的期待,是压力,也是动力。年底,咱们新闻头条见!

    ——摘自《果壳网》2020年10月20日

    1作为一篇事物说明文,本文说明对象“胖五火箭”主要有哪些特征?

    2从说明语言特点看,本文在严谨、准确的前提下,还有哪些特点?这种语言风格有什么好处?

    3说明事物有多种说明方法。请从第④段中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憩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心旅行的终点,又是新旅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注意】1.不得抄袭、套作。2.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