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族庖月更刀
C. 审容膝之易安
乐琴书以消忧
D. 然而今有美尧舜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亲爱的伯父,十多年没见到您了。您现在安然无恙了吧。
B.我们要老实说:埋葬了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C.郴州这块人杰地灵的地方,过去养育了像黄克勤、肖克等一代共和国的将帅,未来还将不断涌现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D.一段萍水相逢的经历,却让白居易铸就了名篇《琵琶行》,千古传颂。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树湘
魏巍
保卫队长从队伍后面带过两个人来。前面那个是商人打扮,后面那人黑瘦黑瘦,着黑棉袄棉裤。保卫队长对那两个人说:“这是我们的负责人,你们有什么话就说吧!”
那个商人打扮的人,神色激动地说:“这下好了,总算找到你们了!”
说着,他撩起棉袍的大襟儿,拆开一条缝儿,取出一个纸条递过来。周恩来接过一看,立刻满脸喜色,紧紧握住那人的手说:“哎呀,原来是你们,真太辛苦你们了!”
“没什么,都是我们该做的事。”那人和悦地一笑,接着指指另外一个人说,“这位是三十四师的连长高春林同志。”
周恩来一听是三十四师的,喜出望外,连连拍打着他的肩膀说:
“小伙子,你是三十四师的吗?现在怎么样?”
高春林由于过分激动,竟呜呜地哭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唉唉,不要这样!不要这样!讲讲情况,你们师现在还有多少人哪?”
“就……剩下我一个人了……陈师长对我们说,为了掩护党中央,就是死了也要顶住。等中央纵队过了江,我们已经被包围了,再撤也撤不出来了。”
“不是让你们突围吗?”
“我们接到了军委的电报,就开始突围;可是只杀出来二百多人,其余的又被敌人打回去了,师政委也牺牲了……”
“出来以后,你们到哪里去了?”
“我们按照军委的指示,到兴安东南的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可是敌人又追了上来。这地方尽是瑶族,话又不懂,没法开展工作,粮食问题无法解决,我们就困在大山上了。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陈师长就找我们开会商议,大家觉得还是到汉族地区好些,于是就决定突围向道县前进。等到了道县,已经剩下八九十人了。我们边打边向东撤,中午还有五六十人,到下午就剩下十几个人了,重机枪带不动,陈师长就让我们破坏了两挺,最后留下了一挺……等到黄昏,就剩下陈师长、他的警卫员和通讯员,还有我,一共四个人了。敌人一看只剩下我们几个人,就疯狂起来,吼吼叫着往上冲,要抓我们活的。这时陈师长就对着敌人骂道:‘白狗子,不怕死的,你们来吧!’说着一卷袖子就抱着那挺重机枪打起来。霎时间就把冲锋的敌人撂倒了一片。敌人就干吼吼叫不敢往上冲了。没想到,这时候,陈师长的腹部也负了重伤,肠子流出来了,连重机枪腿也泡在血汪里了……”
高春林声音有些颤抖,停了停才说下去:“眼看着敌人又冲上来,我抱着机枪把敌人打下去了。警卫员给师长包上伤,师长指指自己的头说:‘你们赶快补我一枪,行吗?你们要知道白狗子抓住我活的,是会得到很多赏钱的。’我们哭着说:‘师长,我们死就死在一块儿吧。’他看看我们,样子很不满意,要拔警卫员的短枪,警卫员哭着快步跑到一边去了。天渐渐黑了下来,师长就拉着我的手说:‘高连长,你比他们大几岁,也比他们懂事。今天我死了,只是小事一件,不算什么。遗憾的只是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另外,我们三十四师今天全军覆没,连个汇报情况的都没有,这是叫人十分难过的。’说着,他又紧握着我的手,望着我说,‘高春林同志,你能突围出去给中央送个信吗?你能接受我最后给你的任务吗?’我一想,他的意见也对,不然,全军会怎样议论我们三十四师呢!我一定要赶上部队,给中央汇报:我们全师是打到了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我们没有一个人向敌人投降!”
周恩来的大眼睛里充溢着明晃晃的泪水。他轻声地问:“陈树湘呢?他后来怎么样?”
“我借着夜暗突围以后,第二天就听说他们三个人被俘了。敌人逼迫百姓用担架抬着陈师长,想回城献功。像陈师长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屈辱!眼看天快亮了,他就悄悄解开衣服,撕开警卫员给他扎上的绷带,用手伸进伤口,把自己的肠子扯了出来,用尽平生气力把自己的肠子扯断……”
周恩来一向有极强的抑制力,这一次却抑制不住,倾泄了大串的眼泪。
那位穿银灰色大褂的来人补充道:“陈树湘同志的事,我们在全州也听说了。这都是抬担架的老百姓传出来的。老百姓还说,共产党有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成功呢!关于陈树湘的消息,报上也登了,我来的时候,还带了两份报纸。”
说着,他掏出两张长沙版的《大公报》,周恩来接过一看,其中一则的标题是《陈树湘之首级解省悬挂示众》。周恩来看到这里,心里登时一震,眼睛在题目上停住,呆了好几秒钟。接着看下去的时候,眼睛有些模糊,句子在断续地跳动:
自江西兴国出发,迭被国军击溃……经派员解至石马桥,伤重毙命……合将该首级示众,仰军民人等一体知照……
下面还登有一张图,正是陈树湘尸体的拍照。周恩来看到这里,眼睛发黑,一点儿也看不见了。他把报纸交给警卫员,由悲痛转为愤恨,喃喃自语:“走着瞧吧,我们是不会便宜他们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对话方式推动了情节发展,尤其是周恩来的询问,既是情节的一部分,又引出了高春林对三十四师情况的叙述。
B.小说开头写高春林“黑瘦黑瘦,着黑棉袄棉裤”,一连用三个“黑”字,使其特点突出,能够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C.陈树湘“赶快补我一枪”的话语,表明他自知伤情极重,无法成功突围,这为他后来被捕以及断肠牺牲悄然做了铺垫。
D.小说写穿银灰色大褂的人掏出《大公报》,旨在突出其做事细心,即使对于小说的次要人物,作者也认真着笔、细致刻画。
【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周恩来的心理变化过程。
【3】作者设计高春林、穿银灰色大褂的人、《大公报》三方作为陈树湘事迹的叙述者,分别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用五句一组构成的博喻来说明学习的本质,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响亮的警句来进行总结。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蜀王开国传说渺远难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形象写出为了建设阿房宫,蜀山的树木都被砍光了;“____________”则写出阿房宫的面积之广。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里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卜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后主人公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我贿迁”以完成婚事。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下文内容或有关提示默写。
(1)《琵琶行并序》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______________”衬托了离别时的感伤之情,“______________”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之情。
(2)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化而来。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7、根据情境,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文人笔下的“水”饱含意蕴,它是李煜笔下《虞美人》“_____,______”的愁情;也是韦庄笔下《菩萨蛮》“_______,_____”的惬意。
(2)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李白“开琼筵以坐花,_____,陶渊明“______乐琴书以消忧”,鲍照却只能无奈发出“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的悲叹。
(3)对音乐的描摹,诗人有着丰富的创意,李贺巧妙的用“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来形容乐音的多重变化。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始终不悔的精神。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运用象征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 ”借猿的叫声渲染悲凉气氛,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也借猿的叫声表达诗人凄惨的境遇。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讽刺的口吻描绘了北方沦丧,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令人痛心场景。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自然界的月亮来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苦心情;后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作者浔阳住地四周的自然植被情况。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道逢文通北使归[注]
王安石
朱颜使者锦貂裘,笑语春风入贝州。
欲报京都近消息,传声车马少淹留。
行人尽道还家乐,骑士能吹出塞愁。
回首此时空慕羡,惊尘一段向南流。
[注]嘉祐五年元月,王安石担任送辽伴使北上,此时上年冬使辽的文通回国已达贝州,王安石本认为途中可相遇,因朝廷依惯例禁止两路使者相会,王安石便作诗寄给文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想象朋友出使的场景,描写了友人红润的容颜和亮丽的衣着。
B.“传声车马少淹留”一句暗含朝廷依惯例禁止两路使者相会的背景。
C.颈联一“乐”一“愁”,形成对比,传达出诗人对朝廷政策的不满。
D.诗中“笑语春风”“回首此时”形成对比,交代出诗人羡慕的来由。
【2】出使路上,诗人情感复杂,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伸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今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伸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乙】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注】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日“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节选自《左传·齐桓公伐楚》)
【注】昭王:周昭王。南征楚国,渡汉水时,船沉身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B.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C.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D.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亲,通常指父、母、兄、弟、妻、子。成语“六亲不认”形容人没有情义或铁面无私、不讲情面。
B. 四维,旧时称孝、悌、忠、信为四维。作为治国的纲纪准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C. 五侯,指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齐属侯爵,故称齐侯;楚属子爵,故称楚子。
D. 不谷,也作“不穀”,是齐桓公自称之谦辞。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周室衰落,诸侯霸主也僭用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管仲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在柯地会盟中,齐桓公背弃了曹沫通他订立的盟约,而管仲却设法使诸侯更加信任桓公,从而纷纷归顺齐国。
B. 管仲善借条件,谙于运筹。凭借齐国地处海滨的条件,发展贸易,富国强兵;借助辅佐周王室有权征讨诸侯的名义助桓公伐楚争霸。
C. 齐桓公恃强凌弱,软硬兼施。与屈完同乘辆战车观看军容以震慑对方,又辩称攻打楚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
D. 屈完不卑不亢,柔中有刚。面对齐侯的武力威慑,屈完不但不惧反而讽劝他要以德服人,用楚国抗战的决心和实力说明武力威胁目的不会得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5月19日,人民网安徽频道报道:在今年的毕业生群体中,安徽医科大学有62个毕业生宿舍全员考取研究生(含推荐免试生),该校共578名同学考取“双一流”高校研究生。一位同学回忆考研过程说,一个人也许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我们宿舍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每个人都脚踏实地,无论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都认真对待,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合作学习”。
以上报道,对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