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飘逸 聒噪 拜谒 荡然无存 根深蒂固
B.秘诀 困厄 视察 顿开毛塞 孜孜不倦
C.赃物 瞥见 恣睢 如雷贯耳 走头无路
D.箴言 制裁 端详 鸠占雀巢 原弛蜡象
2、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锱铢,古代重量单位,六锱等于一铢,四铢等于一两。文,是用于计算铜币的基本单位,旧时称一枚铜钱为一文。
B.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D.高尔基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是其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3、下列关于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仲淹和曾国藩的谥号都是“文正”。
B.“泉台”和“泉路”都指阴间。
C.“林泉”本指山林与泉水,引申为隐居之地。
D.“八大山人”指清初的八位著名画家。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2016年G20峰会将会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B.为配合新版护照的启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中国公民申领护照出国将更加简洁。
C.宁泽涛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游泳男子项目上恃才放旷,狂揽三金,大幅刷新亚洲纪录。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⑦均为名将。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①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②卫指挥佥事:官名。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④慓悍:矫捷勇猛。⑤薮泽:湖泽。⑥审步伐便利:从行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⑧飚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⑨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通经史大义________________
(2)乃因地形制阵法________________
(3)赏罚信 ________________
(4)名更出大猷上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请 召 募 三 千 人 教 以 击 刺 法 长 短 兵 迭 用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
(2)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4】“戚家军”为什么会闻名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6、完成下面问题。
【甲】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 【乙】 过贾谊旧居 [唐]戴叔伦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①人非宅已荒。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②吊沅湘③。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 |
注:①〔鵩赋〕《鵩鸟赋》的简称,汉代贾谊所作。②〔哀些〕楚地旧俗,多于禁咒、哀吊的歌辞句末加“些”字,后因之称哀吊的歌辞为哀些。③〔吊沅湘〕沅湘是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贾谊曾写《吊屈原赋》表达对屈原深深的同情。
【甲】【乙】两首诗同为唐代诗人所写,所写之事也都是诗人在某一天经过了贾谊的旧居时自己的所见所感。其中所见之景惊人地相似,两首诗都选取了秋草、(1) 、(2) 这些景物,写出了贾谊旧居(3) 的景象,表达对贾谊的凭吊、痛惜之情。但尾联处所抒之情却全然不同,请你选择其一,谈谈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7、班级开展“自强不息”主题班会活动,邀请你担任主持人。请完成下列任务。
2021年9月5日,东京残奥会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的251名运动员奋勇争先、功勋卓著,共计斩获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创造29项世界纪录,连续第五次实现残奥会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
在轮椅女篮半决赛上,有这样一幕令人动容,在和对手的一次对抗中,女篮队员张雪梅被连人带轮椅掀翻在地,但是她马上自己单手撑地用力,将身体和轮椅快速扶正,继续投入比赛。这也是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的姑娘们在东京残奥会上数次逆风翻盘的缩影,最终她们创造了历史,拿到了银牌。
在男子盲人门球决赛赛场,中国队的第一得分手杨明源和队友胡明耀在一次防守时撞到了一起,这次激烈的碰撞让队医和教练赶紧进场,但从口型上可以看到,坚强的杨明源一直在说“没事”。最终,他和队友们时隔13年再度登上领奖台,收获银牌。
在游泳赛场,30岁的卢冬完成了一届残奥会收获4枚金牌、三度打破世界纪录的壮举,震撼世界,她也成为本届残奥会收获金牌最多的中国运动员之一。卢冬6岁时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臂,但游泳打开了她全新的人生。
(扬州网)
(1)你准备向同学们介绍以上材料中运动员的事迹,请紧扣活动主题,为材料拟一个题目。
(2)班会课上安排了“与运动员连线”环节,请你在张雪梅、杨明源、卢冬三名运动员中选择其中一位作为采访对象,设计一个采访问题。(提示: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表达要得体。)
(3)班会课的自由讨论环节,一同学说:“卢冬拿了那么多金牌,真是个英雄。张雪梅、杨明源只拿了个银牌,可惜。”请你对此表达自己的看法。
(4)主题班会接近尾声,请你说一段激励同学们的结束语,要求能恰当引用名言。(不少于100字。)
8、古诗文默写:
绍兴风景秀丽,春日,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描绘的“有桃花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的画面处处可见。绍兴民风淳朴,陆游《游山西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的民俗场景流传至今。绍兴名人辈出,有公而忘私的大禹,爱憎分明的鲁迅……还有鉴湖女侠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展现了她的济世情怀。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村有芳邻
①仲夏时节,五点钟的样子,天就露出了鱼肚色。
②七十岁的常惠生,从枕头下摸出钥匙,准备到德山家去看看。
③德山被他儿子接到城里治病去了,临走前把钥匙交给了惠生,让他帮忙给照看老屋。
④常惠生小心地掂了掂,这一串钥匙可以打开尹家的大门、卧室门、仓库门……不是亲如一家人,不会对他这么信任。他走出卧室,穿过堂屋,再打开自家的大门,站在台阶上,便望见了几百米开外的尹家老屋。当然,只能望见那栋老屋上部的风火墙、晒楼、青瓦屋脊,高高低低的杉树、南竹、马尾松、槐树密密匝匝,如绿纬翠幛。再看看自家的房前屋后,也是林涛起伏。到处是嘹亮的鸟鸣声和飞掠而过的翅影,不经意间震落了树枝树叶上的露珠,发出沙沙的碎响。
⑤常惠生突然觉得眼睛有些润湿,喃喃地说:“德山呀,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⑥他走下台阶,沿着一条被林荫遮蔽的小路,朝尹家老屋走去。
⑦这个村有三四十户人家,住得很分散,到处是半裸半掩的土石山丘和坡地,稀稀拉拉地只长矮小的杂树、荆棘和野草。常家和尹家住的这一面坡地,原叫秃毛坡,但现在却有了成片的树林,还有了许多自开自谢的野花。常惠生以前当村长时,曾动员村民在自家屋前屋后栽树,像尹德山一样,既可保住水土,又可以变钱,但没几个人相信他的话。
⑧常惠生的儿子常凯是个农民企业家,早几年他回村成立起生态农业科技园,闹得红红火火。科技园就在坡下的小河边,常凯不喜欢秃毛坡这个名字,遂改名为锦绣坡。
⑨常惠生曾问儿子:“这面坡是我家和尹家共有的宅基地和自留山,你改名问过他吗?”
⑩儿子说:“问他做什么?他肯定会同意的。这几十年,你们二老对尹家施惠多多,他报过什么恩?”
⑪“混账东西!有你这样说话的吗?就算我们帮过人家一点小忙,老想着人家怎么回报,那么原本的动机就歪了。”
⑫儿子赶忙说:“爹骂得对,我……再不乱说了。”
⑬常惠生和尹德山同年,两家人的上一辈就是邻居。童年时他们感情就很好,后来,他们都成家了,又都有了孩子。他家的日子过得稍稍舒坦,而尹德山个子瘦小,还有哮喘病,从土里刨食都不是个好把式。老天又对他格外不公,儿子尹忠三岁时,妻子患急病突然辞世,常惠生拿钱买棺木,帮着他把丧事办完。尹忠十岁时得急性阑尾炎,又是常惠生催促尹德山连夜轮流背着尹忠赶往几十里路外的镇医院,并代交了医药费,这才保住了尹家的这条根。尹忠读初中、高中、大学时,常惠生不时地资助学费……
⑭老实巴交的尹德山木讷少言,多说几句感谢话都不会,只知道年年月月做完田里的活计,就在秃毛坡栽树、护树。
⑮常惠生从不认为邻里之间相互帮个忙,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为什么一定要人家念念不忘?当尹忠大学毕业后当了中学教师,每次回家探亲,必登门叩谢送上一份礼物,常惠生执意不收。当尹忠当上中学校长,经济宽裕了,一定要归还历年来的欠款时,常惠生说:“你爹记的帐,我不认,是他记错了。”但这满坡的绿意和清凉,悦目清心,常惠生却不能拒绝。常凯曾问他这树将来属于谁,他说当然属于种树人,常凯冷冷一笑:“种在我家地界上的,自有法律去公断。”在这一刻,常惠生恨不得给儿子一个耳光!
⑯终于到了尹家老屋前,常惠生在高门槛上坐下来,点着一支烟,慢慢地抽。他和尹德山平日里相互走动时,就喜欢坐在门槛上抽烟、聊天。
⑰尹德山去城里治病,一眨眼就十天了,是他打手机让儿子尹忠开车接去的。临别时,他对常惠生说:“我的心脏病有日子了,怕耽误儿子的工作,又舍不得你常大哥,一直没言语,现在看来是拖不下去了。这串钥匙就交给你了,我会……回来的……”
⑱风吹满坡树叶,沙啦啦地响,仿佛他们高高低低的说话声。
⑲抽完了烟,常惠生起身进了屋,打开朝南的窗户,屋里顿时明亮起来。床、柜、桌子、板凳,老旧得很。墙上挂着几个大镜框,里面嵌着用毛笔字写的红纸。他走过去一看,分明记着常家资助过尹家的一项项钱款。字很漂亮,应是尹忠的手笔。他叹了一口气,说:“德山啊,你老记着这些干什么。”
⑳走出卧室,他又去打开仓库门、杂物间门、厨房门,再回到大门前,坐在门槛上。风从大门灌进去,又去拜访一个个的房间,去触摸家具、农具、厨具,细润无声。
㉑……
㉒谁也没想到,夏至后,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骤然而来,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山洪暴发,各处山体滑坡,不少人家的房子被夷为平地,还死了人。只有秃毛坡因树木多而密且扎根深,居然巍然不动,常家和尹家的房子毫发无伤。坡下的科技园,也安然度过这一劫。
㉓常惠生对全家人说:“你们不是说尹家没有回报我们吗?德山几十年栽树、护树,不言不语地护佑我们!德山是咱们家的恩人,是我们村的功臣!”
㉔常凯低下了头。
㉕常惠生马上打手机给尹德山,没有回应。再打给尹忠,手机里传来了哭声。这才知道,在最后一个风雨之夜,尹德山在医院溘然而逝。临死前,他交代儿子:不买棺木,就把骨灰埋在自家屋后樟树下;老屋用来安置失去住所的乡亲;满坡的树都归属于常家。
㉖常惠生忍不住老泪纵横,然后说:“ ,而且,这个坡应该叫德山坡!”
(取材于聂鑫森的同名小说)
【1】文章标题“远村有芳邻”中,“芳邻”指的是“好邻居”。请阅读小说,梳理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概括这对芳邻是如何相处的。
【2】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常惠生这个人物形象的。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往往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请你任选一处环境描写,指出所选内容的位置后,简要分析其对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
【4】请你补全文末常惠生与尹忠的对话,作为这篇小说的结尾。
10、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此时却月光明亮,武松从墙头上一跳,却跳在墙里,使先来开了角门,摄过了门扇,复翻身入来,虚掩上角检都提过了。武松却望灯明处来,看时,正是厨房里。只见两个丫聚,正在那汤罐边( )说到:“伏侍了一日,兀自不肯去睡,只是要茶吃。那两个客人也不识羞耻,唑得这等醉了,也兀自不肯下楼去歇息,只说个不了。”那两个女使,正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武松却倚了朴刀,掣出腰里那口带血刀来。把门一推,呀地推开门,抢入来,先把一个女使整角儿揪住,一刀杀了。那一个去待要走,两只脚一似钉住了的,再要叫时,口里又似哑了的,端的是惊得呆了。休道是两个丫聚,便是说话的见了,也惊得口里半舌不展。武松手起一刀,也杀了。却把这两个尸首,拖放灶前,灭了厨下灯火,趁着那窗外月光,一步步挨入堂里来。
武松原在衔里出入的人,已都认得路数,径楚到驾考楼胡梯边来,捏脚捏手,摸上楼来。此时亲随的人都伏事得厌烦,远远地躲去了。只听得那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个说话。武松在胡梯口听,只听得蒋门神口里( )不了,只说:“亏了相公与小人报了冤仇,再当重重的报答恩相。”这张都监道:“不是看我兄弟张团练面上,谁肯干这等的事!你虽费用了些钱财,却也安排得那厮好。这早晚多是在那里下手,那厮敢是死了,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待那四人明早回来,便见分晓。”张团练道:“这四个对付他一个,有甚么不了?再有几个性命,也没了。”蒋门神道:“小人也分付徒弟来;只教就那里下手,结果了,快来回报。”
武松听了,心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冲破了青天。右手持刀,左手捡开五指,抢入楼中,只见三五枝灯独高明,一两处月光射入,楼上甚是明朗。面前酒器,皆不曾收。蒋门神坐在交椅上,见是武松,吃了一惊,把这心肝五脏都提在九霄云外。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 )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椅子都砍翻了。武松便转身回过刀来,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脉子破着,扑地倒在楼板上。两个都在挣命。这张团练终是个武官出身,虽然酒醉;还有些气力。见剩翻了两个,料道走不迭,便提起一把交椅抡将来。武松早接个住,就势尺一推。休说张团练酒后,使清醒时也近不得武松神力,扑地望后便倒了。武松赶入去,一刀先割下头来。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来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钟予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钟,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蕴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把桌子上器皿踏匾了,揭几件在怀里。却待下接,只听得楼下夫人声音叫通:“楼上官人们都醉了,快着两个上去搀状!”说犹未了,早有两个人上楼来。
武松却闪在胡梯边,看时,却是两个自家亲随人,便是前日拿提武松的。武松在黑处让他过去,却拦住去路,两个人进楼中,见三个尸首横在血泊里,惊得面面厮鲲,做声不得,正如“分开八片顶阳骨,倾下半桶冰雪水”。急待回身,武松随在背后,手起力落,平制翻了一个。那一个便魂下讨饶,武松道:“却烧你不得!”报住也是一刀,杀得血溅画楼,尸横灯影。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埋怨 赞同 挣脱 B.唠叨 称赞 挣脱
C.埋怨 称赞 挣扎 D.唠叨 赞同 挣扎
【2】请简述武松杀张都监等人的原因。
【3】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
(1)武松听了,心头那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冲破了青天。(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4】武松可以说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请结合选文分析其性格特点。
【5】《水浒传》中写了三个打虎的故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故事情节。
11、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我不喜欢老胡。但是,父亲去世一年后,他娶了我妈。
我们都知道,我们母子俩需要一个男人。后来便遇见了老胡,他是小城的一个包工头,离异。
我讨厌他。母亲炖的排骨,他总是跟我们娘俩平分;他站在路边看着刚放学的我半天搞不定自行车的链子,却袖手旁观;他暑假把我带到他的工地上,给他手下的人打工,看我晒得又黑又瘦却是喜欢得很,虽然他给了我工钱;他对母亲好,给母亲买衣服从来都舍得,对母亲从来没有吼过,对外婆也是大方得很,所以,他们都说母亲的命不薄。
我知道他也不喜欢我,他总是嫌我太女孩子气,他不喜欢我说话用那么小的声音,甚至不喜欢我白白的衬衣领子。他说,爷们儿要有个爷们儿的样子。
三个月之后,我在学校打了架,一个同学拿了我的笔,硬说是他自己的。这笔是老胡给的,给的时候说不值钱让我拿去用,第一天就被班里最强悍的男生拿了去,还放肆地在笔端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一脸的鄙夷:“就凭你的后爹,能给你买这派克笔吗?”最终,我们动了拳头。老胡被叫到老师的办公室训话,开始还低眉顺眼地道歉,后来,知道了原因就跟我们戴着瓶底眼镜的老师好一顿激辩,他主张这架打得没错,领我出办公室的时候,还是雄赳赳气昂昂的。
出校门正是放学的时候,他拦在门口,等着那几个男生。他说,来,你们一个一个来打,是爷们儿就要有爷们儿的解决方式。于是那天傍晚,很多人围在学校旁边的胡同里,看我怎样地歇斯底里。最终,我拿着那支派克笔一瘸一拐地跟老胡回了家。他揉揉我的脑袋,夸奖我“爷们儿不错,像我的儿子”。
这件事情,母亲始终不知道,这成了我们两个人的小秘密,有了秘密的两个人总会有些小小的亲近。
高考的那年,我意外地失利,成绩只能上个专科。母亲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复读,被他一口拒绝了。他说,复读什么,浪费时间,浪费钱。我和母亲都沉默着,毕竟是继父,大抵是计较的。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也说得轻松无比,他说,别管有用没用,挑个自己喜欢的。最终我报了警校。
我毕业的时候,为了爱情执意要去千里之外的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老胡生平第一次对我大发雷霆,我知道我应该留在他和母亲身边尽孝,但是那个城市里有我梦寐以求的爱人和生活,我最终是自私的。
走的时候,是凌晨4时的车,摩托车坏掉了,为了赶时间,老胡在楼下随便找了辆邻居没锁的破自行车,用袖子擦了下后车座,让我上车。我有些迟疑,他却已经蹬上了车子,我小心地坐着,小城的街道很空旷,他的后背努力地向前弯,他的衣服被清晨的风吹起来,我突然便落了泪。我上车的时候,他说,存折在你的口袋里。我打开,一笔一笔,有百元的,也有千元的,我着他拿着它们去银行一点点地攒起来,为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未来做准备,而这个儿子,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爸爸。
我看着老胡,眼圈就红了,我说:“爸爸 ,你多保重。”老胡一巴掌拍过来,说:“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可是,车开出去之后,我看他扭过头去擦眼泪,比娘们儿还娘们儿。我以为他会一直在我的生命里,给我坚强的爷们儿样的支撑,没想到时光已经让他那么脆弱。半年之后,我回家,带了我的女朋友,带了他爱抽的烟,还有一身好西服,而他已经躺在了床上。
我请了假留下来照顾他,那是我们生平最快乐的日子。天晴的时候,我推着他去近郊的每一介景点。过马路的时候,即使推着他,我也会握住他的手,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握住他的手,厚实而温暖。他像个孩子般地听话与依赖。他的笑容始终没有停过,跟问候他的每一个人说,这是我儿子,老胡的儿子。
公司有急事,我对老胡说我要回去处理一下,我说,我只要两天,你等着我。可是,只隔了48小时,我回来的时候,客厅里已经有了他的遗像,他最终没有等我。
他最后的时光,我却不在他的身边,这成了我一生的疼。
(摘自《航空报》,略有删改)
【1】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把小说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___________→眼圈红了→__________ →最快乐的(日子)→________
【2】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小说的情节有明暗两条线索,“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明线,老胡对“我”的态度变化过程是暗线。
B. 小说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如第6段中,“是爷们儿就要有爷们儿的解决方式”,就很符合老胡作为包工头,处理事情简单粗暴的特点。
C. 这篇小说以“老胡”为题,一是因为老胡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二是为了突出“我”与继父的情感超越了与生父的情感。
D. 小说地13段,前一句说“我只要两天”,后一句把“两天”改成了“48小时”很有深意,虽然表示的时间相等,但暗含的情感不同。
【3】小说开头部分写老胡对“我”“袖手旁观”,嫌“我”“太女孩子气”等,这种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仔细品味第⑩段中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5】小说最后―段,“这成了我一生的疼”―句含义深刻,请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什么启示?
12、 思想、感情、态度等,用言语、行为显示出来,即为“表达”。把爱表达出来,你会被更多关爱包围:把幸福表达出来,你会感受更多幸福:把失意表达出来,你会获得真诚帮助……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成长更顺利,生活更美好。
请以“ 需要表达”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1)选择写第二个题目的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3)文体不限(除诗歌外)题目自拟;(4)文中不能岀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