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项调查显示,某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79%喜欢流行音乐,所以听流行音乐有利于学习。以下哪一项答案为真,则是对上述论证最有力的反驳( )
A.该学校共有89%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
B.不少老师认为流行音乐使人浮躁,不利于学习。
C.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喜欢流行音乐的。
D.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也有不喜欢流行音乐的。
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畿辅,指京城附近的地区。“畿”取其在“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
②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③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后引申为帝王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
④起居注,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多由专人负责,是撰修国史的重要依据。
⑤同年,指同一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也可以指年龄相同。
⑥国风,《诗经》中各国的贵族文人作品,自《周南》至《豳风》,共分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什么是境界呢?王国维说得不清楚。他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他说只要你词里面有了境界,自然品格就高了,句子就好了。“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境界可以是外在的景物,也可以指内在的感情。“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才是他说的好词呢?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雅”,是典雅。“郑”,是指的《诗经》里边郑国的《国风》。孔子说“郑声淫”(《论语·卫灵公》),是因为郑国的《国风》都是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比较淫靡。《花间集》就是单纯写美女跟爱情的。其中一首欧阳炯的《浣溪沙》,你看他写的美女和爱情,“凤屏鸳枕宿金铺。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写的就是逢场作戏,寻欢作乐。这真是,古人所说淫靡的词,这绝对是淫靡的词,你在里面找不到它有什么修养、境界的深意。
可是王国维说,“词之雅郑”是在精神不在外表,“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欧阳修跟秦观,也写爱情,也写美女,但是他们写的不是淫靡,写的是有品格的,是有境界的。
欧阳修的一生,也经过很多的挫折,在政治上经过了很多打击。欧阳修的一个优点,就是他能够遣兴,他能够欣赏种种的景物,能够排遣他心中的忧愁,所以他写了一首《玉楼春》:“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你既然这么盼望春天来,你千求万祷地希望春天回来,春天真的回来了,你就不要再伤春了,皱起你的眉头来了。欧阳修是说,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无处不是美丽的,你总为你的贬官、为你的挫折而哀伤,而埋怨,那你真的是自己不懂得人生。你就是在挫折困苦之中,要懂得欣赏,也要懂得享乐,你要懂得排遣,你才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这就是欧阳修,所以欧阳修就有了境界。
另外一首,他写的也是相思,也是怨别,“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玉楼春》),是说跟一个女孩子要告别,可是他的词里边就不只是那种现实的像欧阳炯所写的那种享乐,他有一种精神,一种自己的、对于人生的态度在那单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赏遍了洛阳花,再走,对于花,没有遗憾,对于洛阳的春天,没有遗憾,因为真的享受了洛阳的春天。人生总是要离别,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在你聚的那一刻,在你生的那一段,你好好地享受了吗?你好好地尽到了你的力量了吗?这才是重要的,你不要等到离别的时候再惆怅。所以它就有一层深刻的意思了。
这就是为什么王国维说永叔的词是“终有品格”。他有一个境界在那里。
秦少游也是多情的,也写美女,也写爱情。如《减字木兰花》也是写相思怨别,但是他所写的,是有深度的。“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春天的鸿雁,从南向北飞了,而那个鸿雁呢,都是排成一个“人”字的样子。每一个“人”字,都代表怀人的哀愁。也是写感情,他写的是精神的、感情的境界。“两情若是久长时”,如果我们两人的感情真是天长地久,“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我跟你,我们心里边彼此都有对方,永远地相思,永远地存在,何必顾念朝朝暮暮!不像欧阳炯所写的,只是肉体的呈现。所以秦观所写的爱情,也是爱情,可是跟欧阳炯所写的,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词是典雅的还是淫靡的,在它的精神,不在它的外表。都是写美女,都是写相思,都是写爱情,有的只是肉体的,有的是精神的,有的是感情的,有的是从爱情看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的。所以这是王国维,他所说的这个词的雅郑,在精神不在貌,他看到了超乎外表所写的、情事以上的另外的一种精神和感情的境界。
(选自《小词大雅》,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欣赏五代、北宋的词,原因就在于那时的词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B.王国维认为词的好坏,不在于它所写的是美女还是爱情,而在于词里有没有境界。
C.王国维认为词的境界有大小,是区分词的优劣的标准之一,好的词就应该有大的境界。
D.王国维认为,境界可以是外在景物,也可以是内在感情,能写好,就是有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孔子的原话,是为了表明孔子对郑国的《国风》的批评态度。
B.文章由王国维的“境界说”引出中心论点“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逐条论证,最后总结,思路清晰,论证严谨。
D.文章将《减字木兰花》和《浣溪沙》进行类比,得出“神”“貌”区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词人眼中的“鸿”,是超乎外表所写的,有着怀人的哀愁的“鸿”。
B.欧阳修的第二首《玉楼春》,没有像欧阳炯所写的那种现实的享乐,而是有一种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写出了跨越时空界限的永恒爱情,是高于一般情事的境界。
D.“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词人在挫折困苦时能即时遣兴,懂得欣赏,也懂得享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男女主人公少年时期一起愉快玩耍、尽情说笑的句子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的诗句“ , ”,让我们认识到了个人的渺小和天地河海的辽阔。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 “ ____,____ ”两句表达作者与仙人相交、与明月为伍的愿望。
(2)《琵琶行》中“____ ,____ ”两句写出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两种意境。
(3)“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____ ,____ ”。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 ”。
6、默写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峡》中,郦道元用“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峡江两岸峰峦紧密相接的特点。
(3)韩愈是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他挥动妙笔,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早春的小草隐隐泛出的那一抹春色,给人以湿润、舒适、清新之感。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庄子《逍遥游》表达类似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须有所待。
(3)李密《陈情表》中描写孤苦,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以四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一种悔悟和庆幸,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6)屈原在《离骚》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批判当时随意歪曲法律,竞相苟合、取悦他人的不良社会风气。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概括了作者辉煌的抗金岁月,同时与报国无门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对偶句用叙述的方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3)《蜀相》中“ 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看似写刘备,实则是赞美诸葛亮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写阿房官依山而建,气势非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总结前朝灭亡,给后来者以警告的文章。《过秦论》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①,歘见②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释)①骅骝:赤色的好马。②歘见:忽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对韦偃画马作整体评价“画无敌”,并表达了喜爱之情。
B.颔联写韦偃作画的过程轻松、洒脱、迅捷,但显得有些游戏心态。
C.颈联正面展现绘画的内容,两匹马情态不同,但引起诗人对骏马的想象。
D.全诗借韦偃所画骏马的形象,寄托了诗人特定时代产生的特定情感。
【2】清代学者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对这首诗的评价是“结联,见公本色”,试从思想情感角度作具体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兴裔字光锡。早孤,叔父藻以子字之,分以余赀,兴裔不受,请立义庄赡宗族。及藻没,遂解官致追报之义。
乾道初,建康留司请治行宫备巡幸,兴裔奏劳人费财,乞罢其役。徙福建路兵马钤辖,过阙入见,询以守令臧否,兴裔条析以对。帝曰:“卿识时务,习吏事,行当用卿。”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建、剑、汀、邵盐策屡更,漕臣请易纲运为钞法,兴裔极言其不可。帝善其数论事,诏加成州团练使。时传闻金欲败盟,召兴裔为贺生辰副使以觇之,使还,言无他,卒如所料。累差浙东、浙西、江东提刑,请祠以归。寻诏知阁门事兼干办皇城司,又兼枢密副都承旨。军妇杨杀邻舍儿,取其臂钏而弃其尸,狱成,刑部以无证左,出之。命兴裔覆治得实,帝喜,赐居第。丁母忧去官,服阕,复故职,除均州防御使。
再使金,还,迁潭州观察使。 复请祠,起知庐州,移知扬州。扬与庐为邻。初,兴裔在庐尝却邻道互送礼,至是按郡籍,见前所却者有出无归,遂奏严其禁。扬有重屯,粮乏,例籴他境,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食遂足。民旧皆茅舍,易焚,兴裔贷之钱,命易以瓦,自是火患乃息。又奏免其偿,民甚德之。修学宫,立义冢,郡以大治。楚州议改筑城,有谓韩世忠遗基不可易者,命兴裔往视,既至,阙地丈余增筑之。帝阅奏,喜曰:“兴裔不吾欺也。”
绍熙元年,迁保静军承宣使,召领内祠,充明堂大礼都大主管大内公事。宁宗即位,除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告老,授武泰军节度使。卒,年七十四,赠太尉,谥忠肃。
(选自《宋史·郑兴裔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B. 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C. 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D. 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宫”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B. “丁母忧”指遭遇母亲死亡。 “丁母忧”、“丁母艰”、“丁母丧”“内艰”都指遭逢母亲丧事。“丁忧”指古代官员的父母死。
C. “服阕”指在父母亲去世后,守丧期满除服;《仪礼·丧服》中所规定的丧服,分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D. “除”提升官职,如“拔”“擢”也指官职的提升,“兼”“领”等表示兼任官职, “改”“移”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兴裔感恩叔父抚养。他幼年丧父,由叔父郑藻抚养长大;当叔父郑藻去世后,他就辞去官职,以表达对叔父的追念与报恩之意。
B. 郑兴裔为官忠于职守。当传闻金国想毁弃盟约时,他受命出使,将事情查实清楚;任庐州知州时,他通过调查文籍、上奏严明禁令的方式遏制了郡中送礼的歪风邪气。
C. 郑兴裔治郡有方。到任扬州后,针对屯兵粮食匮乏的情况,他改变了从其他地区买进粮食的惯例,找到了财政耗蚀的漏洞,保证了屯兵粮食的充足。
D. 郑兴裔为政多有智谋。复查杨氏案,最终查得实情,受皇上恩赐;让百姓用瓦房取代草屋;在楚州改动筑城时,想出好办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徙福建路兵马钤辖,过阙入见,询以守令臧否,兴裔条析以对。
(2)修学宫,立义冢,郡以大治。
12、阅读材料,完成作文,不少于700字。
《荀子》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是的,如果不迈开双腿向前走,即使是很近的路,也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何况,个人成长、事业进步、国家发展、文明延续,都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行”是到达远方所必需的。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行以致远”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书写清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