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带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宫阙(què) 婵娟(chán) 凄凉(qī) 伛偻提携(yǔ)
B.琅琊(yá) 烂柯人(kē) 金樽(zūn) 觥筹交错(gōng)
C.阴翳(yì) 庐陵(líng) 潜形(qiǎn) 宠辱偕忘(xié)
D.朝暮(zhāo) 骚人(sāo) 萧然(xiāo) 波澜不惊(lá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冰封 莽莽 滔滔 嬴政
B.蜡像 晴日 素裹 稍逊
C.文采 风骚 恢宏 竞折腰
D.天娇 大雕 风流 原驰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
A.“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这两句给全诗笼罩了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反衬出割草孩子的渺小。
B.1978年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不再追求整齐,诗情也不再深沉,然而诗意却变得更警策,如《鱼化石》《镜子》。
C.《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达当街所杀;开药铺的西门庆、开酒铺的蒋门神,都被武松所杀。
D.《儒林外史》中南昌太守王惠是清官的典型,他不顾“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奉行无为而治,衙门里充满了“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
E.《儒林外史》中王玉辉鼓励女儿殉节,在女儿死后,还仰天大笑“死得好 ”;当他女儿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又“转为心伤”。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后世称之为“诗豪”,我们学过他的《陋室铭》。
B.《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自号“醉翁”,谥号“文忠”。
C.苏轼,北宋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等。
D.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是元末明初文学家。
5、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_______)(2)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3)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
【2】翻译划线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 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C. 纵使路途再漫长,屈原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 本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忆昔①
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注】①此诗写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当时诗人以中奉大夫衔提举冲佑观,任闲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壶浆马首泣遗民”写关中百姓慰问宋军,并向他们泣诉在被占区所受到的屈辱,“泣”指宋军为他们留下了深切同情的眼泪。
B.“夜栖”和“昼上”,使一个不辞劳苦、以全部精力投入北伐准备工作的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共道功名方逐迫”,用“大家都认为”功名指日可待来展示诗人当年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D.颈联“逡巡”表现了一个“老病”者的行动特征,表现了一个有志之士无法施展抱负的彷徨心理。
【2】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7、近日,天津发布“双减”政策、天津16个区均成立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科建立责任追究制,“双减”中的重要一环是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某班以“我们身边的热点——‘双减’”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双减实施后学校课后服务活动调查情况
【材料二】
天津市在市、区两级对校外培训机构强化常态运营监管的基础上,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及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做到机构监管全覆盖。细致、严谨、深入地开展调研,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及信息。
【材料三】
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分类制定标准。天津市对校外培训机构严格审批。
【材料四】
天津制定印发了《2021年暑假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从7月26日至8月31日,通过区级普查和市级抽查的方式,聚焦合同签订、收费退费、教师队伍、安全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治理。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出“双减”政策下天津市对校外培训机构采取的措施。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朝而往,暮而归,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⑤转朱阁,_______________,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⑥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
②《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行音乐应扎根民族文化
李广平
中国目前的流行音乐,可以说到了一个千帆竞发、百花齐放的时代。流行音乐的脚步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各种综艺节目和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是让各种各样的歌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组成今天中国流行音乐多元交响的大合唱。
追根溯源,中国最优秀的原创流行音乐,其实是在世界潮流与本土文化的双重滋养下成长壮大起来的。作为一个有十几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也是音乐风格独特、音乐历史悠久、音乐人才众多的国家,什么才是我们今天良好的流行音乐发展格局,什么样的流行音乐最能代表发展趋势,中国流行音乐用什么走向世界?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向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是融合中国各民族音乐的世界音乐。这里用的“世界音乐”,是指融合中国民族音乐和国际化编曲制作潮流的大量音乐作品,并非仅仅是歌曲类作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依然是目前流行音乐发展的主要潮流。《阿姐鼓》的成功是一个良好的信号,这张专辑取材于西藏风土民情,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奖项;其后,还有以流行音乐演唱民族史诗的《格萨尔》、杭盖乐队的作品等,也都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次是人文化与民族化结合的摇滚音乐和民谣音乐。中国真正具备文化和商业价值的歌手中,摇滚歌手占据了一个重要份额,对中国流行音乐有示范和推动的作用。而中国新一代民谣诗人,无论是在歌曲创作制作、诗意歌词的创新、利用互联网推广方面,都引发了新一轮的民谣创作热潮。
另一类比较突出的是中国风格的商业流行歌曲。“中国风”,即内涵用中国文化做底蕴的文化歌曲,它采取中国文化意象描摹世俗人情历史变迁,旋律有浓郁的中国色彩,歌词采用深具中国古典文化背景的语句,并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完美结合,把含蓄空灵、写实写意、古典与现代融合在一起。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中国风,把外国旋律和歌词营造的中国色彩相融合;李健歌曲中的人文情怀、书卷味浓郁的典雅歌词,深受听众喜爱;还有徐千雅的《彩云之南》等,都是打民族牌取胜的例子。可见,中国风格的商业流行歌曲热潮还会持续发展。
以上几股“显流”,其核心均在“民族”二字。不断汲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中国流行音乐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希望我们的流行音乐出现更多精品,以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汇入世界流行音乐的潮流,让更多人听到来自中国的美妙声音。
(2019年03月21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最优秀的原创流行音乐,是在世界潮流与本土文化的双重滋养下成长壮大起来的。
B.目前只有歌曲类作品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和国际化编曲制作潮流,可以称为成功的“世界音乐”。
C.周杰伦的中国风、李健的歌词、徐千雅的《彩云之南》等,证明商业流行歌曲突出,中国风格也可以成功。
D.内涵用中国文化做底蕴,与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完美结合,是“中国风”的显著特点。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述过程。
【3】中国目前的流行音乐为什么能形成“今天中国流行音乐多元交响的大合唱”局面?请简要概括。
10、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蝴蝶一样的落叶
刘成章
①初冬的到来,只是让人感觉冷些了,走在路上,一棵棵树木如同一个个青年男女,说笑着迎面而来,并没有寒冬的萧瑟。
②不错,初冬就像高山将尽,大海已经露头,但山的余脉还绵延耸立;初冬就像晚霞即将消失,暮色开始飘浮,但西天依然红艳;初冬是豹身刚刚过去,还露着带花斑的豹尾。
③我国水墨画的一绝是墨分五色,而我看见这一路初冬的树,十色五十色都不止。金黄的银杏树,浅绿的垂杨柳,赭石色的水杉树,灰枝的樱花树,醉红的枫树,绿黄间杂的梧桐树。枣叶静悄悄地由亮变暗,如同思考着它的根须如何扎得更深,更好地汲取营养;白杨树的叶子翻灰翻白,好似谁把它在水里搓着,颜色虽有些褪落,却越显得精神了。枝已简,花果犹在,十几颗红柿子意欲起火冒烟爆出蜜汁,黄绿色的将要绽放的绒绒的花苞满布玉兰树,还有黑的褐的白的树干……陈绿新红,肥黄瘦紫,斑斑斓斓,深深浅浅,冷冷暖暖,气象万千。
④这些日子,我经常听名家朗诵诗文,看见眼前这些树木的动人景象,我仿佛又听见了《楚辞》《论语》,听见了李白剑气飞腾的诗、李煜箫声凄切的词,听见了关汉卿的套曲小令,听见了朱自清的散文以及各种形式各种风格各种色彩的当代文学名著,抑扬顿挫,珠跳玉溅。一树有一树飒爽的风景,又犹如钢琴在风景中,十树百树如十个百个郎朗的神妙手指,弹出了冬的序曲。
⑤我走了一会儿,起风了。这风与平常的风大不相同,总一阵一阵地变着花样吹。突然,出现了一群蝴蝶,飞在眼前,一闪一闪。已经是初冬天气,它们怎么还活着?它们来自哪里?是齐白石的长轴?是张大千的横披?抑或是徐悲鸿的画轴黄胄的册页?小写意的,没骨的,描染的,以墨代色的,闪闪而飞。它们如此新鲜如此活泼,就像刚刚伴过蜜蜂,追过柳絮,从花丛穿梭出来。它们或大,或小,或高飞,或低翔,或者正着行,或者斜着舞,闪着飞着飘着,一闪一闪,纷纷扬扬,起起落落,追逐,相伴,列队,散开,聚拢,上下翻飞乱纷纷。
⑥我知道,它们并非蝴蝶,而是飘飞的落叶,但我宁愿相信它们就是蝴蝶。蝴蝶飞得怎么美,它们就飞得怎么美;蝴蝶飞得怎么潇洒,它们就飞得怎么潇洒。它们和蝴蝶一样都有迷人的翅膀---那些迷人的花纹、图案、颜色。落叶的颜色虽然比不上蝴蝶的鲜亮,却也没有多少衰败感,更没有枯败感,而是隐隐透着昔日的千种姿彩、万种风情,抠也抠不掉。
⑦我国峨眉山有一种名扬全球的蝴蝶,叫作枯叶蝴蝶,据百度百科介绍,它“色美姿丽,拟态逼真”。我眼前这些如蝶的落叶,也是色美姿丽,拟态逼真,假如它们的数量和枯叶蝴蝶一样稀少,二者的价值近可以等同也。
⑧这些犹如蝴蝶的落叶,花朵样飞,彩虹样闪,翩翩然,闪闪飘飘,快闪慢闪,闪上闪下,庄周的梦,梁祝的情,飞飞飘飘,一闪一闪,四围为之明明暗暗。我看见一只格外艳丽,它舞着舞着却旋转起来,就像芭蕾舞演员用脚尖那样地旋转,旋成了旋风,旋成了花。
⑨众蝶翩翩飘飞,它们是土地的精灵。
⑩莫要说它们和真蝴蝶是两码事。在自然界,落叶和蝴蝶很难说互不相干。落叶不久便会融入泥土,来年春天,有一些真正的、地道的蝴蝶会从泥土里蠕蠕爬出,晒晒太阳就飞了起来。在它们绵软的身躯里,美丽的翅膀上,谁敢说没有这些落叶的生命和灵魂?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2月20日,有改动)
【1】读文章,说一说“蝴蝶一样的落叶”这个题目的含义。
【2】概括作者所欣赏的“落叶”美在何处?
【3】品析语言。
(1)金黄的银杏树,浅绿的垂杨柳,赭石色的水杉树,灰枝的樱花树,醉红的枫树,绿黄间杂的梧桐树。枣叶静悄悄地由亮变暗,如同思考着它的根须如何扎得更深,更好地没取营养;白杨树的叶子翻灰翻白,好似谁把它在水里搓着,颜色虽有些褪落,却越显得精神了。(从描写的角度)
(2)它们或大,或小,或高飞,或低翔,或者正着行,或者斜着舞,闪着飞着飘着,一闪一闪,纷纷扬扬,起起落落,追逐,相伴,列队,散开,聚拢,上下翻飞乱纷纷。(从句式特点的角度)
【4】文中第⑦段为何要插入“枯叶蝴蝶”的材料?
【5】请对文章第⑩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蚕儿
陈忠实
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
他牵着我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异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离兴了,“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来,“多咧!”
他高兴了,笑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的好奇的光彩,“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做望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山沟跑,拖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追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
“我的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可没过多久,老师却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我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我于是想到村子里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纪念章,金光给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
【1】请根据下表对文章进行梳理,在空格处补充情节或“我”的心理感受。
情节 | 老师自 报姓名 | 老师为 “我”治伤 | 老师问 养蚕的事 | 师生养 蚕网丝 | ③______ |
“我”的心 理感受 | 新奇 | ①______ | 高兴 | ②______ | 难过 |
【2】阅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规则含义。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3】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牵着我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
【4】本文以“蚕儿”为题,试体会其妙处。
【5】从下面两个选段来看,蒋玉生老师与三味书屋的先生,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不同?
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陈忠实《蚕儿》)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请将“一起 的日子”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