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小明浏览新闻网站看到关于双减政策,各界不同的言论所做的摘抄,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省政府常务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大学校教学质量,确保改革稳妥有序实施。
B.相关文件提到此次双减工作提出的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旨在有效增加学生的休息时间为目的。
C.某位家长对老师说,期待政策实行,因为双减政策能否实行,可以给学生更多选择,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第一。
D.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传贵表示,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就能减轻校外加餐加码的负担。
2、把下列带字号的句子依次城入文中机线处,使上下文治意连贯。正确的项是 ( )
当一个人被情性所控制时,往往办事拖拖拉社,_____________;或做事半途而庞, _____________;或安于现状,____________或夸夸其谈,__________或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优来明日愁的态度消极混世到头来,丧失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失去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丧失了做人的原则
①空想大于行动②不思进取③缺乏恒心与毅力④ 不能言必行。行必果
A. ②③④①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伛偻(lǚ) 投箸(zhù) 成吉思汗(hán)
B.汲取(jí) 坍塌(tān) 箴言(zhēng) 抽丝剥茧(bō)
C.妖娆(ráo) 娉婷(pīng) 拮据(jù) 红装素裹(guǒ)
D.恣睢(zì) 折本(shé) 惘然(wáng) 矫揉造作(jiǎo)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1933年,蒋海澄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B.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节选自《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C. 柴进绰号“小旋风”,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锡,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终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入伙梁山。
D. “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白净面皮,三柳髭须,额头上缚着白手帕,身上穿着一领青纱上盖,把一条白绢搭膊络着手”描写的是燕青。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服:穿戴
B.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C.闻寡人之耳者 闻:听到
D.期年之后 期年:满一年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窥镜而自视 足肤皲裂而不知
B.吾妻之美我者 当余之从师也
C.皆以美于徐公 以激怒其众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所欲有甚于生者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理智判断,能正视自己。
B.选文第②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D.选文中邹忌以小见大,直接劝谏齐王,展现了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
D.“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2】这首词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为了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来加强阅读,某校901班开展“图书馆、阅读室”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小华设计了则“读者须知”,准备张贴在图书馆墙上,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找出并帮小华修改。
读者须知
亲爱的读者:
为了制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图书借阅环境,请你遵守以下规章制度:
1.不在馆内吃东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
2.请将手机调为静音或震动状态,不得大声讲话。
3.不抢占座位,不挪动桌椅,不弄坏图书,爱护公物。
4.勤奋学习、独立做作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①文中有一处格式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画线句子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改“__________”。
③四条制度中其中有一条不符合“读者须知”的内容要求,应删去第__________条。
(2)本学期你已借阅了《水浒传》,请完成以下题目。(填空)
《水浒传》,作者__________,主要描写宋江等一批英雄豪杰聚众起义,反抗压迫的历史故事,鲜明的表现了“__________”的主题。小说成功地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这其中有三位女性,她们分别是__________(绰号)扈三娘,__________(绰号)顾大嫂和母夜叉__________(人名)。
(3)①下列是图书借阅的相关环节,请整理出科学合理的借阅流程。
A选书 B登记扫码 C取书 D凭借书证进入图书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字母)
②王艺同学给图书馆拟了一幅对联的上联,向全班同学征集下联。
下面是筛选出来的四条,你认为哪一条最合适。( )
上联:馆藏万卷益君智
下联:______________
A、千年史证清吾心 B、史证千年清吾心
C、史证千年吾心清 D、千年史证吾心清
8、古诗文名句填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4)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7)前人评论《商山早行》“意象俱足,始为难得”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曾经说过,即使中国发展壮大起来,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句话也就是我们不想被侵犯,也不想侵犯他国。(用《论语》中的话填空)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 范长龙出席下水仪式并致辞
新华社大连4月26日电(记者 王经国、吴登峰)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出席仪式并致辞。
9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按照国际惯例,剪彩后进行“掷瓶礼”。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
第二艘航空母舰由我国自行研制,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目前,航空母舰主船体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到位。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该航空母舰将按计划进行系统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并全面开展系泊试验。
(本文为2017年4月26日新华社消息)
【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划线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3】开头的“新华社大连4月26日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在文中有何作用?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琴声和棋力之上
陈鹏举
①古往今来,琴棋书画,人人都不免遇见。这里说说排列前两位的琴和棋。
②先说琴。中国古琴留下来的总共也就几十首曲子,只是这几十首曲子,胜却无数。所谓琴声,在古琴里,不单是琴声,更是弹琴人的心声,这是古琴伟大的地方,也是古琴足以遗世独立的地方。
③俞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钟子期听伯牙弹“高山流水”,听出了俞伯牙的心声。人生在世,所经历的悲欢荣辱,本像鱼在水中,冷暖自知,伯牙把这宣泄在琴声里,居然被另一个人听清楚、听明白了。这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缘分。
④白居易在《琵琶行》里详尽地写了琵琶的弹奏过程,是叙事诗的需要,也是他对琵琶弹奏的精熟了解,更是他对音乐不可名状的敏感和欣赏能力。这段有关琵琶弹奏的文字极为美妙,同时也十分精当地写出了他在琵琶声里听到的悲伤,他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感,也就随之而来。
⑤苏东坡写过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他说,琴声从哪里来?说是来自琴吧,那琴在琴匣里的时候,怎么没声音?说是来自弹琴的手指吧,那么离开琴的手指,怎么没声音?这个绝顶聪明的人,用了似乎玄虛的诗句,说出了再浅显不过的道理:琴声是人弹出来的。
⑥再说棋。这个世界上,最具棋的意义的许是中国围棋。围棋黑白对垒,每颗棋子下在棋盘上,只占一个点,不能移动,一如星斗满天,胜似山崩海啸,却又生机无限。说起来,棋是要分胜负的,分了胜负,棋才算终局。只是棋的最终意义,不在分胜负,不在下棋人的棋力,而是下棋人的心力。
⑦人生在世,总希望获得成功,下棋人也是。只是历来下棋的大人物、大棋手,并不这么想。他们要的是伟大。伟大是什么?是壮志、是梦想,是为实现壮志和梦想的竭尽心力。
⑧东晋谢安正和客人下围棋,侄儿谢玄书信到了。他看完信,得知前秦苻坚已被击败,淝水之战已经获胜,他放下信,脸上不露喜色。等客人问了,他才缓缓说:“小儿辈大破贼。”说话时,神情举止与之前没什么变化。直到下完棋,他回内室,过门槛的时候,木屐上的齿碰折了,他也没发现。史书的记录自始至终没写棋局本身,连胜负也没提及,只是写谢安的神情举止,还有缓缓说出的一句话。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这一战将决定历史的走向,战前东晋并无取胜的十分把握,谢安下棋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他和来客下棋时,翻江倒海的心力,非常人所能及。
⑨最好的棋手,都不是“胜负师”。当代棋手中有的风格华丽,有的风格唯美,有的甚至第一手棋就直落天元。真正的棋手,对棋的渴望,是对未知的渴望,这个未知,不仅指棋,还指人生和世界。
⑩下棋的意义是否在于分胜负?到今天,这个问题已无须再争。阿尔法狗出现了,人类最好的棋手难求一胜。下棋还有意义吗?仍然有。棋还会下吗?仍然会下。缘由是,阿尔法狗争的仅仅是胜负,而人类棋手不是。人类棋手在棋盘上倾注的心力,不是阿尔法狗可以理解的。
(选自《格言》2021.12,有删改)
【1】阅读散文要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下列关于本文思路或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先总起,再分别叙述琴与棋。
B.写琴时依时间顺序提到俞伯牙和钟子期、白居易、苏东坡。
C.作者谈到最具棋的意义的中国围棋,思绪跨越过去和现在。
D.文章以琴、棋为线索,传递了古今中外文人对琴、棋的热爱。
【2】阅读散文要积累语言,理解词句意蕴。文中第③段和第⑦段中加点的短语各体现了弹琴者和下棋人怎样的特点? (加点短语:冷暖自知 竭尽心力)
【3】阅读散文要品析细节,体察人物的情感。请品读第⑧段中画线句,结合其中细节说说当时谢安的心情。
【4】阅读散文要关注标题,把握文章主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琴声和棋力之上”的理解。
【5】阅读散文要善于想象、迁移,领会文章的神韵。读完本文,发挥想象,描绘你在王维《竹里馆》里听到的“琴声”。
附: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礼,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都被一抢而空……
【1】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2】如果选用上述两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一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我选择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不得抄袭,(4)文体(诗歌除外)自选。(5)有文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一)人生路上学会告诉自己:“这,没关系!”或许会迎来新的希望,新的境界,新的开始……请结合自身经历,以“这,没关系!”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我最惦记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