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秋绿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_______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_______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诉你生存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_______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_______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_______自去寻找那个不易被察觉到的石缝。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之所以 | 是因为 | 只有 | 就 | 是 | / |
B | / | 因为 | 只是 | 就 | 为了 | 便 |
C | 因为 | / | 只是 | 便 | 为了 | 便 |
D | 所以 | 只有 | 只有 | / | 是 | 就 |
A.A
B.B
C.C
D.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母亲病危及后来病故,你都没有顾得上回家,说明你把耿耿于怀的石油事业当做高于一切的事情了。
B. 电视剧《水浒》拍摄前有很多演员争演林冲,《水浒》中不乏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唯独林冲一角最为奇货可居。
C. 本文五、六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过渡句,这样一来,反而给人狗尾续貂之感。
D. 是全面深入了解一个单位好呢,还是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浮光掠影地了解一下好呢?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书写时代是文学的一大功能,也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历史使命。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文学都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心灵中的折射,是时代精神的艺术表征。《红楼梦》是这样,《百年孤独》是这样,网络作品又何尝不是如此?从这次上榜的作品看,《浩荡》《朝阳警事》《天下网安:缚苍龙》《星辉落进风沙里》这些聚焦现实题材的作品,从不同的生活剖面书写了我们这个时代,彰显了我们的时代精神,而《书灵记》《死在火星上》《天道图书馆》等玄幻、科幻甚至灵异类作品难道就与我们所倡导的时代书写、时代精神没有关系吗?恐怕未必。
书写时代、反映生活有不同的艺术路径,不同作家会施展不同的文学灵性。选择现实题材的网络作家大多采取的是“正面强攻”的写法,让自己的笔触直面现实,将故事和人物融入时代生活的洪流。于是,我们从《浩荡》所描写的深圳创业、青春奋斗故事中,看到了改革开放、时代变迁对一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巨大影响,让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里传响着历史奋进的足音;《朝阳警事》运用“接地气”的白描手法表现社区民警的从警生涯,用翔实的细节支撑起平凡人生的坚韧与努力,没有“查理苏”,不用“金手指”,却在细针密线的故事铺陈中彰显出时代生活的鲜活本色;而《星辉落进风沙里》则是在一个沙漠探险、驴友救援的故事构架中,蕴含着个人奋斗的责任、青春成长的担当与勇气,以及“你守护世界,我守护你”的温情与关爱。很显然,这些描写正是我们时代某一侧面的文学存照,也是网络创作直面时代的文学尝试。
但对那些玄幻、仙侠、科幻类题材创作能否书写时代,是否具有介入现实的可能或干预生活的价值,难免让人存疑。实际上,鲁迅先生就曾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颈子的二三尺而已。”相对于现实题材书写时代的“正面强攻”,幻想类作品的奇思妙想不是写实而是写意,不是正面描写而是曲折表达,不是写生活中“已经有的样子”,而是写想象中“希望有的样子”。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刘勰的“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也许可以解释这类表意现象。我们看到,这次榜单中的二次元小说《书灵记》,融入修真、仙侠等幻想元素,架构出一个由《论语》《孙子兵法》《聊斋志异》《本草纲目》等文化典籍及唐诗宋词中幻化而出的书灵故事,其所展示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二次元肖像创意,不正是我们赓续传统、传承文明的时代元素吗?看来不是只有对标当下、表征现实的作品才能成为书写时代之作,虚拟的想象、夸张的幻想也可以与书写时代、干预生活建立起或隐或显的艺术关联。这样说来,“网络创作如何书写我们的时代”关键不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一个作品是不是时代书写,其实是源于作者的立场、情怀、笔力与看待世界的眼光的。
(摘编自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如何书写我们的时代》)
材料二: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以现代精神和现代的形式完成了文学的现代变革。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对象是鲁迅所批判的封建旧文学,陈独秀所说的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才子佳人小说和礼拜六文学被统称为“鸳鸯蝴蝶派”小说被扫进了历史的角落。从形式上看,网络文学将五四文学批判的旧文学(类型化的通俗小说)重新复活了,网络文学为什么会走历史的回头路?
网络文学与五四新文学面对的历史语境不一样。五四新文学面对的是晚清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局面。在文化上,积极向西方学习,以民主、科学、自由、博爱、平等、个性解放等现代思想对国民进行精神启蒙。在文学形式上,这场求异域新声的文学运动借用欧化的语言和欧化的形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雅化道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网络文学面对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文学开始边缘化。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全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学对民众启蒙的意义下降。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文学的世俗化色彩增强,文学的消遣功能增加,网络媒体的普及应用与中国社会的世俗化和多元化发展相契合,作为娱乐化的网络文学应时而生。
网络写作发表的环境与传统文学有根本的不同,写作的内容和风格自然也有较大改变。在网络上,作者和读者不喜欢一本正经地说话,轻松、戏谑的表达成为网络流行的语言风格。在网络语境中,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网络流行语、符号、表情等,各种调侃、有趣的表达写进文学作品,带来了鲜明的网络风格。
(摘编自周志雄《文学史视域中的网络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也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心灵中的折射,是时代精神的艺术表征,肩负着书写时代的历史使命。
B.不同的作家会选择不同的书写时代路径,选择现实题材的网络作家大多采用“正面强攻”的写法,直面现实生活。
C.幻想类网络文学作品往往借助奇思妙想,写想象中“希望有的样子”,通过写意、曲折表达来书写时代。
D.判断作品是不是时代书写,关键不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怎么写”决定了作者的立场、情怀、笔力与看待世界的眼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榜网络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聚焦现实题材的作品,还是玄幻、科幻甚至灵异作品,都从不同的生活剖面书写了时代。
B.《浩荡》《朝阳警事》《星辉落进风沙里》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是现实题材网络作家直面时代的文学尝试。
C.材料一引用鲁迅、老子、刘勰的名言,是为了论述虚拟的想象、夸张的幻想可以与书写时代、干预生活建立起艺术关联。
D.网络作家迎合读者的语言喜好,使用自成体系的网络流行语、符号、表情等,将各种调侃、有趣的表达写进文学作品。
【3】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一、二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融合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自信。
B.网络文学创作书写社会变迁与时代情绪共振的作品引起读者共鸣。
C.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创作成为新潮流,与传统文学的界限日渐清晰。
D.网络文学中许多受人喜爱的作品,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心态的映射。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五四新文学批判旧文学,网络文学又将旧文学复活,二者是否矛盾?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陋室铭》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了来陋室与自己交往的人都很高雅。
(2)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个说法与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5、名句默写:
(1)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概括诸葛亮的一生, 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佩服。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3)钉头磷磷,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2)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得憧憬、仰慕和叹惋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铸成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 《诗经·氓》中,“ _________________ ,无食桑葚”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⑵ 李煜《虞美人》中,“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写出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幽怨。
⑶ 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尽头的思想。
(3)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2)在《逍遥游》中作者通过举例来说明“小年”的句子是:“ , 。”
(3)《逍遥游》中“ , ”两句描写鹏鸟飞向高空时表现出的力度和高度。
(4)《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 ,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
苏轼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既写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过程,又写了作者归来后疲惫而又自在的状态。
B.本词化用庄周梦蝶及许汜贪恋置产的典故,既增添了思想容量,又使其显得典雅含蓄。
C.“笑豪英”是说自己讥笑某些所谓的英豪,只知置办产业,谋求私利,无远大志向。
D.本词具体写了词人冒雨回家、和衣而睡、酣然入梦,再到湖边漫步的过程,因事抒情。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
11、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父彦谦,仕隋,历司隶刺史。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视今虽平,其亡,跬可须也。”彦谦惊曰:“无妄言!”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才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居府出入十年,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顷之,进司空,仍总朝政。玄龄固辞,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凡粮械飞输,军伍行留,悉裁总之。
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惙,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已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节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才/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B.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才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C.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才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D.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才/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坟籍,即坟典,“坟典”是“三坟五典”的简称,指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与“八索九丘”一词意思相似。
B.光武,是东汉君主刘秀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等地位很高的人的生平事迹等进行评定,给予或褒贬或同情的称号。
C.夷,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D.谏,在文中有“直言以劝正”之意,“谏官”是古时既规劝天子过失,又对百官及各地事务进行弹劾或劝诫的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才能卓著、机智灵敏。他通晓古代文化典籍,善于写文章,曾被人称赞“当为国器”,后从军参政多年,人们都非常佩服他的能力。
B.房玄龄尽心竭力、劳苦功高。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疏进言。
C.房玄龄宽容持重、不恋名利。他不嫉妒别人的长处,处事公平公正,为人所敬重,多年身居要职,多次请求解除职务。
D.房玄龄注重家教、治家有度。他担心家里的儿子们骄奢跋扈,把收集的古今家诫写在屏风上警示他们,要求他们学习汉代袁氏一族的优良家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2)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
【5】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每一处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什么?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一次成功都有独到的经验,每一次攻坚都有独到的方法……只有懂得分享,才能传递快乐,结成友谊,凝聚力量;只有懂得分享,才能提高效率,增多收获,丰富成果。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