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以诗一般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不同天气中的洞庭景色,又用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的方法,描述了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而作者要歌颂的却是古仁人的“异二者之为”。
B.“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郭沫若对《史记》这部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著作所做出的极高的评价,这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C.《画山绣水》一文,题目用的是互文手法,意思就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和水,从而 揭示出桂林山水的特色。
D.《林中小溪》是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它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显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俊友》《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B.“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共四联,第三联为颔联。
D.本期我们所学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两篇课文分别选自鲁迅的《呐喊》和《且介亭杂文》。
3、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春青,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借着风力也要飞向远方。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座好看的玻璃房,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道堵心的墙。飞翔,会让你见识到你未曾见过的东西,让你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漫延到更宽更远的地方。
A.“青春”是形容词,“才”是副词。
B.“力气单薄”“堵心的墙”都是偏正短语。
C.“即使力气单薄,借着风力也要飞向远方。”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D.“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座好看的玻璃房”中“知道”充当此句谓语成分。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都高贵得多,正因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②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③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④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
⑤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⑥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A. ②①⑤③⑥④ B. ③⑤②①⑥④
C. ⑥④①⑤②③ D. ⑥④②①⑤③
5、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③,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④,数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⑤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⑥,至,令之不是者⑦,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有删减)
[注释]①夥(huǒ)颐:惊讶诧异某种器物、景象之多和美时的一种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夥涉为王:把那些草头王们称为“夥涉为王”。④发舒:放纵。⑤颛:通“专”,专门,一味地。⑥徇地:掠取土地。⑦令之不是者:不服从朱房、胡武命令的人。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客出入愈益发舒”中的“益”与“益慕圣贤之道”中的“益”同义。
B.“已为王,王陈”中第二个“王”是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是“称王”的意思。
C.“轻”字可由本义引申为“重量小”的意思,还可引申为“看不起、有损、减轻”等意思,“颛妄言,轻威”中“轻”便是引申义“有损”的意思。
D.“陈王信用之”的“之”与“公将鼓之”的“之”都是音节助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B.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C.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D.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4】根据文章,分析陈胜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
6、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7、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现在,学校组织了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我参与我宣传)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严家训时时记,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我参与我观察)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作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自己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我参与我实践)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能代表古人“家风”“家训”的文本。请你选择感受最深的一则,并根据示例写出它的含意及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②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③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选示例:意指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它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精神。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结庐在人境, ① 。 ②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诗经·蒹葭》
(3)你的同桌学习中遇到了困难,非常苦恼。经过观察了解,你发现是他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请选用《论语》中的原文来帮助对方 。
(4)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列举了历史上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砺,终于成就大业的人物;还论述了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要内有贤臣辅佐、外有敌国外患的观点。用以阐明“ ① , ② ”的道理。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①一个人说的话,其“真理程度”是和他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且不论是否真的是真理,我喜欢她说的这一段:“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20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因为,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②“我太忙了……”“我没有办法……”每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主权。
③难道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事吗?当一个人不能拉制自己的胳膊和腿时,你会向他投去同情的目光,却不会怜悯自己那因为失控而瘫痪坏死的时间。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是时间的奴隶,它用一根一米长的铁链拴住你。而你想做的事情,就全部躲在10米以外的地方、你好像永远也够不着,你以为你再讨5年。再过10年就够着了,但真相很可能是一直到老死,你都没够着过——因为你不是时间的主人。
④这个星球上,仿佛人人都有一份梦想清单。所谓梦想,就像是那10米开外的东西,人们觊觎着它,却又不砸开那一米的铁链条。有人说:我从下个礼拜起就要开始健身了。有人说:等我赚够了钱,我就要多陪陪家人了,海子说:从明天起,我要做个幸福的人。
⑤可是,永远永远不要听人们口头上的清单。不要以为他们一直念叨的,就是对他们最重要的。因为,构成一个人的实质,绝对是他的时间,而不是他的语言,当他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时间,他就是选择了如何填充他的生命,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⑥时间的重要属性就是不可逆和排他性,当你选择了做A,就势必不能选择做B。如果一件事情或一个身份对一个人特别重要,那么他一定会在时间的有限疆域里划出一个不可侵犯的地盘,死死捍卫,不容松动,在这个地盘之外,再去规划别的。
⑦世间的角色也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角色。乔布斯和宫崎骏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他们都是认同个人成就高于家庭价值的人。你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吃喝玩乐而不是学习上,那么你就是一个及时行乐或得过且过的人,就别指望自己突然发愤图强,也别制订那些根本不会去实施的计划了。我的几个朋友在国企里天天嚷着辞职创业却没有任何动静,是因为他们就是最适合在国企工作的人。我从来抽不出时间运动,是因为我根本就是个体质静态又短视的不在乎健康的人,我们花掉的每一分钟,都是由我们的本质和信仰做基础的。
⑧爱丽丝·门罗带大了4个孩子,也写了很牛的小说;和她类似,村上春树和斯蒂芬金在出名之前,都是用下班后、睡觉前的那几个小时来写作。他们不用说,时间可为他们证明,他们是谁,什么对他们重要。
⑨检验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把时间放在了哪儿。别自欺欺人,当生命走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撒谎。
(文/宋涵,有删改)
【1】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什么论点?
【2】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去掉可否?试说明理由。
【4】第⑧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0、阅读《蓝莓的华丽“转身”》,完成下面小题。
蓝莓的华丽“转身”
①不同水果的走红,有的是因为独特的味道,比如榴莲;有的是因为奇特的造型,比如火参果;还有的是因为特殊的效用,比如蓝莓。在宣传推广中,这种蓝色的小浆果有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增强视力。这种特别的小果子从何而来?它真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吗?
②从种属上看,蓝莓狭义上指一群越橘属越橘亚属青叶果组植物的果实,通常包括北高丛蓝莓、兔眼蓝莓和矮丛蓝莓。但从广义上说,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成员的果实都可以被称为蓝莓。越橘属植物种类繁多,整个家族超过450种,235种以上的越橘属植物在马来西亚都有分布。之所以叫做蓝莓,是因为常见的好吃的越橘属植物果实都是蓝色的。不过在蓝莓大家族中还有一些特别的存在,比如兔眼蓝莓,就像红色的兔子眼睛,红豆越橘更是拥有鲜红色的果皮,与蓝毫无关系了。
③人类食用蓝莓的历史非常久远。美洲印第安人在数千年前就开始采集和食用当地的野生蓝莓,并且还发明了各种保存蓝莓果实的方法。在农作物欠收的年份里,蓝莓是重要的救荒食品。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初期时,碰到一个巨大问题,这里的气候条件与欧洲截然不同,带来的作物收成欠佳。他们是在当地印第安人的指点下,依靠采集野生蓝莓才度过了最初艰苦的岁月。这大概也是欧美人偏好这种小浆果的原因之一。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开始采食越橘属植物的果实。据考证,在100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食用野生蓝莓的记录。《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苍山越橘具有“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明目”的功效。
④到了现代,蓝莓被追捧,是源于一个人关于蓝莓神奇效果的故事。二战时,英国王牌飞行员会大量吃蓝莓,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在弱光下识别德国纳粹的战机,从而在空战中抢得先机。其实,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为了掩盖战机上装有先进雷达而编造的谎言(有的版本中蓝莓被换成了胡萝卜)。事实证明,这个欺诈任务执行得很成功,而且让大家广泛关注到了蓝莓的明目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中视紫红质的再生成,有提高眼周血液系统循环,缓解视疲劳的作用。其次还可以促进视力的敏感性,提高暗视力。再者,花青素作为一种强抗氧剂,能够降低氧自由基对双眼的损害,有利于防止白内障。因此,花青素被誉为“眼部黄金”,而皮里肉里都有花青素的蓝莓自然也就成为“明目首选”了。这里需要补充的是,蓝莓表皮上的白霜是蓝莓生长过程中自然分泌的果糖凝结成的白色物质,被人称作果粉。它是可以食用的,不用刻意洗掉。一般只有新鲜的蓝莓才会看见果霜。
⑤看来,要想依靠吃花青素达到抗氧化的目的,就必须吃下足够多的花青素——要把这些小果子当饭吃,才勉强能达到摄入总量的需求。那么蓝莓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蓝莓性质偏凉,而且具有一定的促进肠胃蠕动作用。过多食用,其寒性有可能会刺激肠胃,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一般建议成人一天吃10——20颗蓝莓即可。胃肠功能较弱的老人、小孩儿,肾脏或胆囊疾病患者要少吃,以免给身体带来不适。另外,蓝莓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蓝莓。第三,蓝莓不能和牛奶、高钙食物一起吃。蓝莓中的维生素C会和牛奶中的蛋白质形成凝固,影响人体消化,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建议两者间隔1小时食用。蓝莓中含有草酸盐,会影响钙的吸收,建议食用蓝莓2小时后再摄入高钙质物质。
⑥所以,蓝莓固然有一定的明目功效,但它的属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仅凭多吃蓝莓来达到明目或治疗眼疾的效果。生活中我们还是要做到注意用眼卫生,培养科学的用眼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如果眼部有不适症状,还是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为宜。
【1】文章第②段介绍了蓝莓的种属、数量、名称等自然情况,在第③——⑤段分别介绍了蓝莓的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特点。
【2】蓝莓为什么是“明目首选”?
【3】写出文中划线句的说明方法。(每个括号只写一种)
(1)越橘属植物种类繁多,整个家族超过450种,235种以上的越橘属植物在马来西亚都有分布。_____
(2)兔眼蓝莓,就像红色的兔子眼睛。_____
【4】阅读全文,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蓝莓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好吃的越橘属植物果实都是蓝色的。但也有一些特别的存在,果子颜色和“蓝”没有关系。
B.文章第③、④段介绍了“蓝莓”身份的转变,即山过去的充饥食物、救荒食品,转换到了现在的明目食品。
C.文章第④段引用的关于蓝莓的故事,作用是引出蓝莓的明目功效,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疫情防控阶段,小亮同学想要缓解网课学习引起的眼部疲劳,用小苏打洗净了蓝莓上的白霜,吃了一大碗蓝莓,这样做是不对的。
11、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
对我国成年国民听书介质的考查发现,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国民比例较高,为11.7%;有6.4%的人选择通过“广播”听书。
通过大量的数据比较可知,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听书率为26.0%,较2017年的22.8%提高了3.2个百分点。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听书率为26.2%,较2017年的22.7%提高了3.5个百分点。由此可知,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听书率较上一年增幅明显。
(材料三)
在中国,大约是2002年至2012年十年期间,中国民营书店出现大面积倒闭潮,很多地标书店倒闭,原先“一半挣钱一半情怀”的轻松写意生活结束,需要精打细算才能支撑下来。此后,在政府扶持之下,坚守下来的民营书店摸索出自救之路,加载多元功能,提供咖啡、简餐、音乐、艺术、健身、文创等产品,举办读书会、作家讲座及签售等活动,将书店打造成“文化体验空间”、综合性文化场所。这些方法成功引起人们对书店的热情,吸引了很多人到书店打卡。即使如此,我国国民图书的阅读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在过去的一年,你看了几本书,如果答案是10本以上,那么恭喜你,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4月16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4.67本。
而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1】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比2017年有所下降。
B.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是在增长的。
C.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选择听书作为图书阅读方式已经成为阅读的主流。
D.2018年,我国有声阅读增长较2017年增幅明显,但人均纸质书的阅读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国民阅读存在哪些问题。
【3】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听书,势不可挡。 B.未成年人,你怎么可以不爱读书呢?
12、文题
家乡,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也是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家乡给予我们归属感和安全感,这里有你无限的眷恋。假如你有非常神奇的听力,能够听懂家乡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池榭河桥……每一种事物的语言,你就能听到这里的一切似乎也在呼唤你。
请以“家乡的呼唤”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下面,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