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为将事故的危害减到最小,相关领导应对迅速,下车伊始便认真查看具体情况,指挥调度,赢得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
B. 距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仅有数月时间,主办方积极筹划,严阵以待,力争在办好“节俭奥运”的同时,也办出一场精彩奥运。
C. 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D. 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犯,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2、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树木就停下来,有时或者还飞不到树的高度,那就落到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B.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译文:秦王怕蔺相如把宝壁撞碎,于是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以壁击柱,叫来官吏按着地图,指明从此以后这十五座城给赵国。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七十岁的人穿上丝织衣服、吃上肉,百姓不受饥不受寒,这样却还不能称王的,没有这种情况。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左二老爷
青铜
桥镇是水陆码头,商铺林立,旗幌蔽日,每逢集日,卖狗皮膏药的、打把式卖艺的、撂地儿说书的、打竹板唱莲花落的……哭的笑的喊的叫的说的唱的,样样俱全。
这正是热闹的时辰,热闹的场合,平地里忽然钻出一个细小的声音:“左二老爷来了!”你再看,书不说了,戏不唱了,做买卖的也不讨价还价了,齐刷刷地闪到街边。打人缝开处,走来一个矮小精瘦的老者,病秧秧的一副气色,倒比不上他身后跟着的那两杆快枪来得气派。
左二老爷似一阵小风吹过长街,两旁的人便像倒伏的麦浪,齐刷刷地鞠躬致意。左二老爷只微微颔首,眼皮也不抬地走过去。直到那老迈佝偻的身影走出很远,人们才醒过神来,该干啥的还干啥。
左二老爷何许人也?非耕非读、不官不商,手上却有丁当哗啦花不完的银钱,眼前有跑前跑后使不完的跟班,外头有甩得开叫得响抖不完的威风和脸面,用桥镇人的话说:“手不捉笔,脚不踩耙,头不戴纱,不耽误吃香喝辣。”
他凭什么?!
这三教九流之地、鱼龙杂处之所,免不了生出些事端,骗钱昧货伤人打脸,闹得风波汹涌天昏地暗,只要找到左二老爷,就风平浪静云住雨歇了。也因此,不管是江浙大贾,还是沧州豪客,乃至各家店铺,街头摆摊炸果子、卖菜的小贩,只要踩着桥镇的地面,都要孝敬左二老爷一些日用钱,桥镇人管它叫“地皮税”。
这一日,左二老爷照例转完了街,正在富春楼喝茶,突然来了个推独轮车的少年人,一头拜倒在左二老爷身前。
原来,这是个打北乡过来卖馍的,头一回来桥镇,刚交了“地皮税”,车子还没扎稳,馍就被哄抢一空。这满街的人,问谁要钱去?
左二老爷细细地抿着茶,眼皮也不抬。末了,把茶碗往桌上一顿,说:“去吧,少不了你馍钱。”
少年人前脚走,管家后脚上街,提一面响铜锣往十字街口一站,“咣咣咣”三声响过,说:“谁吃了人家的馍,把钱送到富春楼柜上。一个馍,一个铜板。”
一个馍一个铜板?忒贵了些吧!可左二老爷说了,天底下没有白吃的馍!
富春楼一时挤破了脑袋。这边,卖馍的少年人抹着眼泪一路走,忽听身后马蹄声疾雨般撵上来,马上人抬手扔过个手巾包儿,说:“左二老爷说了,您一个外乡人来俺桥镇做买卖,照顾多有不周。这多出的馍钱,就当跟您赔不是了。”
日子快如马蹄,转眼五年过去。县里忽然来了个18岁的新县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剿土匪、惩恶霸、治青皮,砍砍杀杀。桥镇却依然故我。
这一日,左二老爷闷得慌,就去了戏园子里。唱的是豫剧《包文正二下陈州》。演包文正的是光州城来的名角儿赛金锣,一条嗓子盖过了铜锣家伙:
私访走上陈州道
不戴乌纱不穿袍
不骑快马不坐轿……
水影里庄稼佬
有谁知乔装改扮的开封府尹黑老包……
听到要紧处,左二老爷忍不住喊声“好”!这时候,邻座来了个长袍客,二十上下的年纪,却吸着一杆两尺半长的旱烟袋,一个劲儿喷云吐雾。那长袍客落座时,偏巧坐歪了条凳,身一斜,通红的烟袋锅子猛地蹭在了左二老爷脸上,“滋”的一道白烟过后,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股子肉焦味儿。
左二老爷疼得浑身一哆嗦,差点没蹦起来。身后的跟班还没撩起衣襟,左二老爷的手早已伸过来,摁住了。
长袍客似笑非笑地望一眼,问:“这位老爷,没烫着您吧?”
左二老爷笑笑,顺手端起茶碗抿一口,眼皮也不抬地说:“不碍事儿,听戏,听戏。”
戏台上,锣鼓一紧,赛金锣抖开一条铁打的嗓子唱:
小衙内杨金吾火上浇油真可恼
俺倒要细查细访细盘细问细推敲
查明了真赃实据定斩不饶……
长袍客起身走了。管家说:“咦,这不……”
“你那眼色!五年前推车卖馍娃,今日个坐衙县大人。” 左二老爷抿口茶,幽幽地道:“包文正下陈州,是要血溅狗头铡的……”
次日,左二老爷将枪械、钱粮封了,差管家送往县里,自己却关了宅门,去了镇外一处小院,闭门谢客。数日后,打县城快马递来一封素笺,没有称呼和落款:
识时务方为俊杰,知深浅才是达人。
你赠我馍钱一吊,我还你性命一条。
⑴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描写桥镇集市,用排比的手法,简练而形象地描写了集市热闹喧哗的场景,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桥镇的繁华,交待社会背景。
B.小说描写了左二老爷的外貌气色,与后文他在众人前的气势与派头形成对比,尤其是“微微颔首”“眼皮也不抬”的细节表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身份。
C.小说不仅直接描写了左二老爷的神态、语言和心理,而且通过描写集市上众人的态度和管家的表现从侧面来烘托左二老爷,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D.那位18岁县长就是五年前卖馍被抢的少年人,他雷厉风行,铁腕整治强权恶霸,且知恩图报,经过警告、暗示放过了左二老爷。
E.叱咤一时的左二老爷因为一次随手的救助,居然保全了性命,小说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好人有好报的主题。
⑵听戏这一情节中,作者花费笔墨引用两段戏文是否闲笔?说说你的理由。(6分)
⑶请概括左二老爷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⑷这篇微型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作者是怎样独具匠心安排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以“朝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水波起伏,猿啼凄清的环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比喻修辞的运用不仅加深了主题的表达,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如“__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阿房宫里桥梁和复道的奇丽、壮观。
5、(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2)《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诗人归乡途中轻舟快水,飘风吹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和日日的反省来最终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听来使人触景伤情,使得寡妇独处舟中也会哭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①《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最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②《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 两句写及环境之秀美并与后面直接描写滕王阁高峻的句子相得益彰。
④《陈情表》中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自己要尽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学》)
(3)知人者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第三十三章》)
(4)此时相望不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6)屈平正道直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并序》)
(8)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9)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10)贾谊《过秦论》(上)是史论,论述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汉文帝政治改革提供借鉴。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____,_____。
(2)“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了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
(3)《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逍遥。
(4)《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
(2)“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意在告诫人们要诀别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挽回过去不太可能,而着眼今后,未来可期的意思。
(3)《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介绍其种树经验,关键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郭给事
王维
洞门①高阁霭②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③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①洞门:指深宫中重重相对相通的门。②霭:弥漫,笼罩。③无那: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将情感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之中,表情达意不落俗套。
B.首联写郭给事所在的门下省的暮春晚景,门户重叠,楼宇高耸,在落日余晖下,显得很壮丽。
C.颔联写郭给事值晚班的场景,通过对比手法,用钟声和鸟鸣表现出环境的幽静。
D.尾联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写诗人自己虽想勉力追随郭给事,无奈年老多病,还是想辞官归隐。
【2】诗人是如何抒发对郭给事的颂扬之情的?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也。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更始立,以为平原太守。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谓妻子曰:“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乃共食粗粝,悉分奉禄以赈乡里,来客者百余家。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向以安。平原一境,湛所全也。
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使典定旧制。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帝以湛才任宰相,拜为司直,行大司徒事。车驾每出征伐,常留镇守,总摄群司。建武三年,遂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
时彭宠反于渔阳,帝欲自征之,湛上疏谏曰:“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事边外;且渔阳之地,逼接北狄,黠虏困迫,必求其助。大军远涉二千余里,士马罢劳,转粮限阻,今兖、豫、青、翼,中国之都,而寇贼从横,未及从化。渔阳以东,本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而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帝览其奏,竟不亲征。
时贼徐异卿等万余人据富平,连攻之不下,唯云“愿降司徒伏公。”帝知湛为青、徐所信向,遣到平原,异卿等即日归降。其冬,车驾征张步,留湛居守。时蒸祭高庙,而河南尹、司隶校尉于庙中争论,湛不举奏,坐策免。
十三年夏,征,敕尚书斋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宴见中暑,病卒。赐秘器,帝亲吊祠,遣使者送丧修冢。
(节选自《后汉书·伏湛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内以安
B.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内以安
C.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内以安
D.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内以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弟子,即汉博士教授的学生。博士弟子经考核,一般可在郡国任文学职务。
B.尚书,最初是掌管官职任免的官,唐以尚书、侍郎为六部中各部的正副长官。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北狄,原指古代的狄族,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称。后用于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伏湛心念苍生,为政众信郡安。他任平原太守期间,与百姓同甘共苦,深得官民信任,郡内得以安定,平原郡得以保全,伏湛起了重要作用。
B.伏湛深受重视,并被委以重任。光武帝征召他做尚书,派他主管制定旧有制度,后拜任他做司直,行大司徒事,建武三年,代替邓禹做大司徒,封阳都侯。
C.伏湛分析形势,劝阻皇帝亲征。皇帝欲亲自征讨叛贼彭宠,伏湛上疏劝阻,指出渔阳紧挨北狄,皇帝不应舍近求远,皇帝最终没有亲自出征。
D.伏湛宦海沉浮,身后深享哀荣。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也曾被免官,重新上任后,因在皇帝宴见时中暑,病重去世,皇帝亲临吊唁祭奠。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东何独饱?
(2)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贬任朗州司马,曾写下《秋词二首》,其一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柳宗元谪到永州后,曾写下《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元和十四年(819),朝廷召柳宗元回京。只可惜柳宗元多年抑郁,重病在身,无法上路。这年十一月他在悲愤交加中于柳州郁郁而终。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调回洛阳,仕途相对顺畅,至71岁才去世,而且写出了《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等大量传世名作。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