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 )

    A. 周谷诚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

    B. 本文是作者于20035月第一次参观哈佛大学写的游记,叙述按时空关系组合,角度独特,见解深刻。

    C. 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D. 目前台湾岛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了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B.先秦诸子的议论文富有魅力,个性鲜明。《论语》简而能赅,态度雍容。《庄子》的文章气势逼人,善用比喻。《孟子》的文章汪洋辟阖,大抵寓言。

    C.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兼相爱,他的非攻”“节用等思想都是从核心思想引发而来的。

    D.韩非子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观。他主张国君以法律治国,而且必须严刑峻法。

  • 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结( zhèng) 暴(zào)   度(cùn) 叱风云(zhà)

    B. 堂(lóng) 方(ruì)   风(mí)   振聋发(kuì)

    C. 业(yì) 碑(tiè)   热(chì) 呀呀学语(yā)

    D. 身(jī) 捍(piāo) 邻(pí)   移默化(qiǎn)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表示,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各地工矿企业废渣的排放、转移、收集和集中处置行为,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 如今,使用微信聊天已经成为手机族进行交流的又一便捷方式,微信交流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已由最初的青年人逐渐扩大至中老年人。

    D. 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认为,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主要原因是韩国的编剧和导演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度发掘功不可没。

  • 5、与“既东封郑”中“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肆其西 B.济而夕设版焉 C.越国以 D.烛之武退秦师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蒲公英的歌唱

    教育局来信了。

    老周拿着那个印着火红大字的牛皮纸信封,如拿着一颗不知道该怎么拆卸的炸弹。作为一个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长,他从来没有遭遇到如此隆重的事情。此前,教育局要找他,都是一个电话,内容大多是让他协助调查邻校的打架事件或卖花团伙招未成年人上街行骗等事情。或者,就是严斥他那只有半个篮球场的校园体育设施不达标……

    他硬着头皮打开信封,以最坏的打算读完那份短短的信。信上说:六一儿童节将至,请贵校组织节目,参加区上的文艺调演。

    犹如大牢里的死刑犯,原以为接到的执行判决居然是无罪释放,差点没跳起来。他把信反复读了几遍,确信不是自己眼花了,一颗兴奋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

    光高兴没用,当务之急,是得去找老师,弄出个好的节目,才不辜负上级。

    他赶紧进城到艺术馆,想去请那里的老师们帮忙。老师们都很忙,一听说连三百元一小时的课时费都交不起,而且还要坐两路公交再转火三轮才能到达他的学校,于是果断地拒绝了。整整一天,他得到的结果都一样,不同的只是有人听他说完而有人只听他说了一半或更少。

    晚上,错过末班车的老周走在雨后的大街上,心情像他的影子一样绝望。就在他不知道该向谁说说委曲的时候,从远处桥洞下传来一阵凄凉的吉它声,那声音如泣如诉,令他忍不住走了过去,看见琴声起处,一个犀利哥样的长发男人蹲在桥墩旁,脚边乱七八糟地躺着一堆酒瓶。

    他小心地走过去,那人也只当他是一阵风,没有理会,继续弹着吉它并唱起歌,那歌是老周从没听过的,讲的是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在大地上流浪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可爱的小天使。老周也是一个女儿的爸爸,特别能引起共鸣,听着听着,不觉已是泪流满面。

    因着这几滴泪,他们接上话来,并一直聊了起来,到天明时,老周已大体明白对方是个音乐家,因为女儿得了脑癌不治身亡而痛不欲生,四处漂泊地想挣脱痛苦,而且,老周还知道并坚信,这是天可怜他,给他送来了排练节目的老师。

    他扛着老天送来的老师回到学校,等了一整天,老师才醒,虽然说话依旧有些颠三倒四,但大至能明白老周的请求,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几天后,写出了一首歌曲,歌词大意是讲一个不知道父母是谁的蒲公英在星空下寻找人生的答案,并且发出为什么只有美丽的鲜花才有明天的感叹。但最终,蒲公英看到普照的阳光,并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它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长成一株美丽的生命。

    老周很喜欢这首歌,曲调很美,歌词的意境与学校孩子们的心境相契合,当然,最令他喜欢的还是蒲公英的结局。

    没有伴奏,音乐家为他们设计了无伴奏童声合唱。经过几天的排练,杂乱失控的声音,便被天籁般流畅和谐的演唱所代替。仓库改造的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传出了悠扬的歌声。

    为了配得起这歌声,老周花血本为孩子们订制了一套城里孩子们穿的校服.,浅蓝的裙子白色的衬衣,把小家伙们包装得鲜亮整齐。为此,他推迟了给老师们发工资,但老师们并没像以往那样不高兴,纷纷说,这事,值得支持。

    演出那天,一个跑野的家长开着他的金杯车把孩子们送到演出的剧场门口,音乐家也破天荒理了发,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帅气地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二十几天的辛苦终于结出了果实,老周脸红红的,眼亮亮的,微笑着,一语不发。

    当老周走进剧场去签到时,负责签到的张科长很困惑地问: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收到通知来的。老周既兴奋,又有些惴惴不安地递上通知。

    科长把通知捻过来,像检验伪钞一般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一拍脑门说:发错了,这是谁干的?明明是通知你们限期关闭学校,怎么装成文艺调演通知了?这不是乱弹琴吗?老周像被太阳晒过的泡泡糖,软揿她飘了回去。他不知道该怎么向孩子们解释这次不知是自己还是别人犯的错误,他觉得这比让他结束办了多年但终于还是没修成正果的学校更让他难过。

    远处飘来一阵蒲公英的吟唱,那是他的孩子们在做最后一次练习,周围路过的人们都感叹:这歌真好听啊!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教育局来信了开篇,看似突兀,实则颇具匠心:不仅交待了事件的起因,还起到了吸引读者的效果。

    B.借老周找老师碰壁的遭遇,作者批评了艺术馆老师的冷漠,也呼吁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给弱势群体更多的支持。

    C.一拍脑门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科长在认真检查通知单发现自己工作的疏忽与失误后的尴尬与歉疚。

    D.因为音乐家的歌声里有对孩子的,所以老周坚信音乐家是天可怜他,给他送来了排练节目的老师

    E.小说有多处精彩的比喻,如老周像被太阳晒过的泡泡糖,软软地飘了回去”“一个犀利哥样的长发男人等。

    (2)小说标题有哪些意蕴?请简要概括。

    (3有人说小说的结局设计得很成功,你同意吗?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用“丝竹”指音乐,《琵琶行》中白居易以“____________”一句感叹被贬后与音乐绝缘,《陋室铭》中刘禹锡以“___________”一句描写陋室清静而无乐音烦扰。

    (2)《离骚》中,屈原宁愿一面忍受委屈,压抑心志,一面“__________是因为他明白,“___________”,本就是受前代圣贤嘉许的。

    (3)秋天的风(西风)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被用来渲染氛围、表达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

  • 8、(1)_________,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_______。(《诗经 蒹葭》)

    (2)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雨霖铃》)

    (3)香雾云鬟湿,__________。(《月夜》)

    (4)________,不耻下问。(《论语》)

    (5)失于盛年,__________,不可自弃。(《勉学》)

    (6)酿泉为酒,__________。(《醉翁亭记》)

    (7)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__。(《浪淘沙》)

    (8)_________,仁之端也。(《孟子》)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 师说》中, 通过与“古之圣人”从师学习对比 ,批判了  “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和做法。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激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话语告诫我们,做人不能有丝毫的贪心,不能觊觎身外之物。

    (2)屈原在《离骚》中提到,楚怀王糊涂荒唐,致使“____________”;而自己又遭嫉妒,被小人“_____________”,不受重用,难以施展抱负。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着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一首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喻,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这一哲理可以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注)①香篝:熏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②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饰成。

    1词的三、四句“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

    2请简要分析下片中“人历历,马啸啸”与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点。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四)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①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己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之,乃吏。后谢病归。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②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藉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③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于是乡亲共_______(2)口不否人物_______

    2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A. 参加   B. 就职   C. 趋向   D. 靠近

    3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A. 带领   B. 荐举   C. 援引   D. 延请

    4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B. 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C. 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D. 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5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6文本末尾提到“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分析皇帝保护阮籍的原因。

    7根据文本的内容,完成表格。

    事迹

    性格

     

    傲视权贵

    谢绝出任曹爽府上参军

     

    母亲去世,依然与人围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疫情期间,浙江杭州建兰中学的一名班主任给自己的学生们写了一封信。这位班主任在信中写道:

    “这几天有一句诗在我做饭的时候,在我拖地的时候,在我陪孩子玩的时候,在我洗脸的时候,在任何时候,都会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人都有信仰,它不是你平日里高喊的口号,它不是你挂在朋友圈的签名。它,贯穿了你一生的灵魂。而我的信仰,就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因为我爱脚下这片热土地,我想告诉我的孩子们,它也应该是你的信仰!”

    通过互联网,更多的人看到了这封信,被其中的真诚打动。

    在灾难中,应如何认识爱和信仰?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