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泸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美问题学者克里斯多夫·萨巴蒂尼表示,委内瑞拉的退出可能导致美洲国家组织面临重大分裂。曾经代表世界半壁江山的组织将分崩离析。

    (2)日前,杭州批捕涉非法校园贷55人。一女生借了2万元还不起,只好再次“求助”高利贷公司,声东击西,以至于3个月后竟总共欠了放贷者25万元。

    (3)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4)目前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处于关键时期,大量社会资金进入股票、期货、基金市场,不利于金融稳定,政府应采取必要政策使游资百川归海,脱虚入实,以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

    (5)经典阅读在今天这个碎片化信息满天飞的时代越来越成为我们需要提倡的阅读方式,但过分咬文嚼字,从而曲解了经典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也是不可取的。

    (6)5月20日,共青团路将全线贯通,小伙伴们的休闲习惯只怕要变了,主城区东起泉城路、西至经四路的商业黄金走廊呼之欲出

    A. (1)(2)(5)   B. (2)(3)(6)   C. (1)(4)(5)   D. (3)(4)(6)

     

  • 2、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 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 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 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孤狼

    屠格涅夫

    傍晚我打完猎,独自驾着一辆马车回去。距家还有七八俄里路,狂风猛地在上空怒号起来,随之电光一闪,雷声响开了,下起了倾盆大雨,四下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我躲到一个树丛下,耐着性子等待雨停。突然,在电光中瞥见大路上有一个高高的人影。

    “什么人?”一个响亮的声音问。

    “你是什么人呀?”

    “我是这里的护林人。”

    我报了自己的姓名。

    “哦,我知道的!您是回家去的吧?”

    “是回家。可你瞧,多大的雷雨呀……”

    一道白晃晃的电光把这个护林人从头到脚照得通亮,紧接着响起急促而爆裂的雷声。雨下得倍加起劲了。

    “怎么办呢!”

    “要不,我带您到我家去吧。”他说。

    马车起动了。我们走了一大阵子,我的带路人终于停下脚步。“我们到家了,老爷。”他语调平和地说道,“嘎”地一声推开了篱笆门。

    护林人住的只有一间屋子,熏得黑黑的,很低矮,屋里空荡荡的。我瞅了瞅他。我很少看到这样帅气的汉子:他身材魁梧,宽肩膀,体形健美,从那淋湿的麻布衬衫里突露出结实的肌肉。

    我向他道了谢,并问了他的名字。

    “我叫福马,”他回答说,“外号叫孤狼。”

    “你就是孤狼呀?”

    我好奇地打量着他。我常常听到其他人谈论孤狼的事,附近的庄稼人都像怕火似的怕他。

    “原来你就是孤狼呀,”我重复了一句,“伙计,人家说你是什么人都不放过的。”

    “我是尽自己的职责,”他阴郁地回答说,“总不能白吃主人家的饭呀。”

    “怎么,你没有内当家的吗?”我问他。

    “跟一个过路的城里人私奔了。”他带着苦笑说。

    他走出去,“砰”一声带上门。我再次打量了四周,我感到这屋里比原先更显凄凉了。

    护林人进来了,坐在板凳上。“雷雨快过去了,”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说,“要是您想回去,我送您出林子。”

    我站起身来。孤狼取过枪,我们一起走出来。雨已经停了。他突然说:“瞧,就趁这样的夜晚来偷。”可除了树叶的喧哗声外,我什么也听不出来。

    我们下到山沟里,斧子均匀的响声清晰地传入了我的耳朵。

    这时候天空越来越明净了,林子里也有点亮了。我们终于走出了山沟。他弯下腰,举起枪,消失在丛林中。透过喧闹不已的风声,我隐约听到从不远处传来的轻微声响。“往哪儿跑?站住!”骤然响起孤狼钢铁一般的喊声,还响起兔子般的哀叫声……

    我朝那吵闹的方向奔去。我看到的是一个庄稼人:他浑身都湿透了,衣服破破烂烂的,长长的大胡子乱蓬蓬的。那里站着一匹瘦弱的马,马的旁边还停有一辆货车。

    “放了他吧,”我对着孤狼的耳朵轻声地说,“这棵树我来赔。”

    孤狼不声不响地用左手抓住马鬃,用右手抓住偷树贼的腰带。我们便往回走,好不容易才回到那座小屋。

    “我本来想把他关到贮藏室里去,”他指了指庄稼人继续说,“可是那门闩……”

    “让他待在这儿吧,别折腾他了。”我打断孤狼的话说。

    我在心里发誓,无论怎么得想法子放走这个可怜的人。在灯光下我可以看清他那干枯的皱巴巴的脸,倒挂的黄眉毛,惶惶不安的眼睛,瘦骨嶙嶙的肢体……

    “福马,”庄稼人猝然用低沉而衰弱的声音说,“哎,福马。”

    “你要干什么?”

    “放了我吧……是饿得没法呀……放我走吧。”

    “我可知道你们这种人,”护林人沉着脸说,“你们整个村子就是贼窝。”

    “放了我吧,”他又沮丧又绝望地一再哀求,“实在是饿得没法……孩子们哭着要吃的,真的没法子。”

    “我说了,不行。我也是做不了主的,东家会追究我的。”

    这个可怜的人垂下了头……孤狼打了一个呵欠,把头靠在桌子上。雨仍然下个不停。

    庄稼人猛然挺起身子,他那双眼睛冒出怒火,脸都涨红了。“那你就吃了我吧,你就掐死我吧。”他说。

    护林人转过身去。

    “你这家伙……我要治治你!”

    “我有什么好怕的?饿死,打死,反正是死。……可你呢,等着吧,会有受报应的时候!”

    “闭嘴!”护林人大喊一声,跨前两步。

    “我偏不闭嘴,”这个不幸的人继续说,“你这凶手,野兽……你作威作福长久不了,等着吧!”

    孤狼抓住他的肩膀,我扑过去救助那庄稼人。

    然而令我极为惊诧的是,孤狼一下子把绑着庄稼人胳膊肘的腰带扯掉了,打开门,把他推了出去。

    “带着你的马滚吧!”他朝庄稼人的背后喊道。

    院子里响起那庄稼人的马车轱辘的响声。

    “听,他走了!”他咕哝说,“下回我就不饶他!”

      (节选自《猎人笔记》,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开篇一段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凄冷、阴暗的氛围,其中“狂风怒号”“倾盆大雨”等描写具有象征意味,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

    B. 作者善于把握人物的特点,“孤狼”这个外号非常形象贴切,与福马的体貌神情、生活境遇、工作环境、行事风格极为吻合。

    C. 小说中多次正面描写偷树的庄稼人的外貌和神态,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对他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孤狼种种不近人情行为的不满。

    D. 孤狼称呼“我”为“老爷”,说明“我”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孤狼最后放走穷困潦倒的庄稼人,也是慑于“我”的威严,其实他内心是很不情愿的。

    E. 小说反映了农奴制下俄罗斯农村的现状,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偷树的庄稼人一家的贫穷与痛苦,可以说是当时俄国下层民众命运的真实写照。

    2“孤狼”福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3)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老子》中,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炫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进酒》中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常说要防患于未然,要未雨绸缪,在《老子四章》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异曲同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张若虚孤身漂泊在外,因此诗中描写的明月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单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便是明证。

    (3)《将进酒》中运用曹植狂饮的典故表现自己忧愤和狂放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 8、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雨后天晴,空间明朗的景象。

    (2)《兰亭集序》中感慨当人们沉浸在短暂的满足中,不知青春已逝,年华不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两种生物的形象,衬托出一切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情感在宇宙中的无奈。同时也暗含不能传信之意。

    (4)《燕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刻画出了边陲军情的紧急。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喻西境

    朱熹

    北岭苍茫雨欲来,南山腾踯翠成堆。

    稚杉绕麓千旗卷,野水涵空一鉴开。

    客路情怀元倥偬,今晨游眺却徘徊。

    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苍茫”二字,状出空阔辽远的场景;“翠成堆”,描绘了群山环抱、抵苍翠欲滴的风貌,“腾踯”二字,用拟人手法,照应“雨欲来”三字,间接写出云层翻滚的场景。

    B.颔联,“绕”与“涵”相对,以前句之动显后句之静,用前句之疏形下句之密,促成视觉意象的变换。涵,原来是包容的意思,这里形容出碧水连天的壮观景象。

    C.颈联,诗人被这瞬息变换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一时间竟/忘记了自己还要赶路,旅途中的心情原是那般迫不及待,而今日清晨游览后,又不愿离开。

    D.前两联描摹山野景象,让读者身临其境,让诗人顿感心旷神怡,如人画境;诗人用笔墨记录这段偶遇,为后两联发出感慨做铺垫。

    【2】朱熹说过“未觉诗情与道妨,尽除理障出理趣”,请结合本诗的尾联,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①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

    (注)①马服子:即“纸上谈兵”的赵括。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其父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B. 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C. 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D. 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安君”是秦将白起的封号。“君”是国君给臣子的一种封号。

    B. “应侯”即秦时名相范雎。“侯”是仅次于“公”的第二等爵号。

    C. “三公”是一种尊称,并无实权。白起为秦国立下大功,秦昭王特尊称他为三公。

    D. “士伍”亦作“士五”,引申指军队,这里指曾经有爵位但因为犯罪而被剥夺爵位贬为士卒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代是一个很能揣摩人心理的人。他凭借着丰厚的礼物和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应侯,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

    B. 白起对敌我双方形势十分了解,判断正确。秦王在派王龁率部队没能攻下邯郸后让他带兵,他不肯;再派应侯去请他,他仍称病不去。

    C.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画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D. 居功自恃,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是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文本流露出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2)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微写作。根据23题所提供的内容,请你给三位航天员发一条微信,提出你最关心的三个问题。要求:语言得体,1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