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 游于是乎始
C. 思厥先祖父
D.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A.大王来何操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昨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航空航天专家宋忠平称,此次授课实现了中国空间站授课零的突破,是太空授课常态化的开始,对于中国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普作用巨大。中国的“天宫课堂”面向全球直播,同时有益于带动全球青少年对太空的向往。
对于太空授课的难点,宋忠平认为是空间站等平台的搭建。他表示:对比国际空间站寿命即将到期,中国的空间站未来一段时间里可能会是人类唯一的空间站,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中国的实力和对全人类作出的贡献。
(摘编自《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2021年12月10日)
材料二:
“天宫课堂”始于2013年6月20日。当时,在距高地面3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神州十号乘组成员、航天员王亚平在航天员聂海胜和张晓光的配合下,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随着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中国天宫空间站进入在轨建造阶段,“天宫课堂”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3月两度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的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向全球观众演示了一批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并揭示背后的科学道理,激发了世界各国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同时,中国的科普事业也迈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摘编自《“天宫课堂”:中国科普新高度》2022年3月28日)
材料三:
日前,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了“天宫问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近500名美国中小学生、老师和家长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展开交流。在活动中,航天员乘组回复了美国学生提出的问题,给美国青少年学生答疑解惑并现场展示。
参加此次活动的美国国家航天局退役航天员托马斯认为,中美在太空探索领域有广泛的合作潜力,这样一定会鼓励更多的年轻一代为人类未来的命运不断探索。太空探索为全人类创造了合作的机会,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共同福祉。
(摘编自《“天宫课堂”上的美国中小学生》2022年4月18日)
材料四: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为实现天地互联互通、即时通话,中国电科专门研制了天地卫星通信系统,在天地之间打造了一条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
中国电科在陆海空、国内外各测控站点布设了多型号地面测控系统、遥测系统,并对卫星通信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功率功效和高速调制解调器,大大提升了卫星通信传输能力。在搭建通信高速传输通道的同时,中国电科研制了多种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实现语音、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让航天员和地面人员进行实时交互,为天地联通构建可视化平台。
(摘编自《揭秘天地通话背后的电科科技》2022月3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3年6月20日,在聂海胜,张晓光的协助下,航天员王亚平在神舟十号任务期间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B.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的正式开启,实现了中国空间站授课零的突破,同时标志着中国太空授课常态化的开始。
C.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天宫问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以鼓励更多的年轻一代为人类未来的命运不断探索。
D.中国电科通过采用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功率功效高速调制解调器,升级改造卫星通信设备等多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空间站平台搭建的难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天宫课堂”,虽然两者活动时间相隔了8年,但是授课的地点都是在同一处。
B.随着国际空间站寿命的终结,作为人类唯一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将以自己的实力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作出贡献。
C.“天宫问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的成功举办,表明中美两国的年轻一代在太空探索这一领域内开始了广泛的合作。
D.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为航天员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我国的“天宫课堂”面向全球直播,意义深远。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曾子曰:_______,______”两句,劝谕君子志向要远大,不畏道路遥远,还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2)《<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两句,道出“知人”与“自知”的作用。
(3)《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空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5)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符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李白的《将进酒》中似乎在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饱含失望与愤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木欣欣以向荣, 。 (《归去来兮辞》)
(2) ,形影相吊。 (《陈情表》)
(3)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 (《滕王阁序》)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6)扪参历井仰胁息, 。 (《蜀道难》)
(7)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
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描写洞庭的浩翰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阁夜》是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回归田园的决心。
(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3)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栽冰②。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鼎”“山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分别代指奢侈豪华的生活、隐居乡野的生活,这句诗指出富贵、隐逸的生活都是梦幻。
B.“酒杯秋吸露”一句,写了诗人在秋季用酒杯接取露水来饮用的情形。“吸露”形容一个人生活清贫。
C.下阕前两句回忆了往昔与族弟辛祐之小窗风雨、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情真意切,清丽洒脱。
D.作者在下阕运用虚写、对偶、设问等多种手法,表达了离别时对族弟祐之的深厚情谊。
【2】这首送别词结尾三句写景抒情既柔美又不失洒脱豁达,极具辛词特色,请简要赏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明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材料二:
惠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公曰:“何故?”简曰:“以君之出也处己,入也烦己,饥食其籴,三施而无报,故来。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斗士是故众。”公曰:“然今我不击,归必狃。一夫不可狃,而况国乎!”晋师溃,戎马泞而止。公号庆郑曰:“载我!”亦不克救,遂止于秦。缪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杀之利。”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仇,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公子絷曰:“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①代之。”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君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
(节选自《国语·晋语三》)
材料三:
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姑树德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
(节选自《左传》)
【注】①重耳,晋惠公的哥哥,有贤名。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四A年B晋C饥D乞E籴F于G秦H缪I公J问K百L里M奚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徒,白白地,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相同。
B.质,使……做人质,用诸侯的儿子做人质,是源于春秋时期的外交方式。
C.矜,指怜悯,与李密的《陈情表》中的“不矜名节”的“矜”意思不同。
D.“置官司焉”的“官司”指的是官衙,现在是指在人民法院进行的诉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买粮食,秦缪公把粮食卖给了晋国;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但不卖粮食,还乘机攻打秦国。
B.秦晋交战,秦国将士怨恨晋国,打败了晋国军队,惠公的马车陷入泥泞中停了下来,惠公请求庆郑救他,但还是被俘虏。
C.秦国大臣对如何处置惠公意见不一,公子絷认为杀死惠公对秦国最有利,并建议让惠公的哥哥重耳接替惠公做晋国国君。
D.秦缪公权衡利弊后,为了不被诸侯嘲笑,决定放惠公回国,让惠公的儿子到秦国当人质,秦国还得到了河东郡的大片土地。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惠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
(2)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
【5】秦缪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请根据文本说说他能成为霸主的原因。
1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形容现代人一天的生活充满了科技的元素:早上是被手机闹铃叫醒起床;吃早饭的空当,顺手遥控楼下车库的汽车,提前发动,打开空调;到了车内,自动导航,带你到目的地;到了单位,电脑自动打开,告诉你一天的工作安排……科技给人一天的生活带来便利,让人充实而有序,也给人带来了依赖和困惑。科技都给我们准备好了,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呢?
班级计划举行以“科技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