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C.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D.《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了宋江、赵云等一大批人物形象。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 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制品及污染物。)
C.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客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做事失去理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B. 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在长城上萍水相逢,共叙别后之情。
C. 春节刚过,武大的樱花就开放了,花期仅一个多月,市民们趋之若鹜。即使是下雨天,校园内也是人山人海。
D. 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通过生动有趣的民俗活动体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历史,树立了民族自信。
C.为了让选择留校的学生们度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学校举办了留校学生新春联欢会。
D.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的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今或闻无罪 (2)扶苏以数谏故
【2】 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
A.邑人奇之 B.前人之述备矣
C.辍耕之垄上 D.何陋之有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4】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题农父庐舍
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①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②。
(注)①沟塍(chéng):田埂和田间的水沟。②闭关:闭门谢客。
【1】“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与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试作赏析。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内容,并揣摩作者在这首诗中寄予的情怀。
7、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前,东台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是对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的一次大考。为了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早日花落东台,五贻山中学学生会率先推广“市民争当志愿者”活动,以吸引更多热心公益事业的民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假如你是学生会的一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了让“市民争当志愿者”活动能顺利推广,请你为活动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20字。
(2)学生会成员人人争当志愿者,你参加了“倡导低碳生活,共建文明城市”督导活动。假如你看到超市购物的顾客——一位30多岁的女士,因为超市实行“禁塑令”不提供塑料袋而大发雷霆,你会怎样劝说?
8、古诗文默写。(8分)
(1)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登飞来峰》)
(2)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
(3)□□□□□□,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徜徉诗海,我们能感受到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坚定信念;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伟大民族气节;龚自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道德情操;还有范仲淹“□□□□□□□,□□□□□□□”的宽博的济世情怀。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议“凡尔赛文学”
①“去逛意大利超市,吃了黑标伊比利亚火腿。火腿用料是吃纯橡果喝矿泉水长大的纯血统黑猪,快乐的橡果木的味道。”“考前打了一夜游戏,就知道考不好,果然,才96分。”一种被称为“凡尔赛文学”的现象,正频繁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甚至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豆瓣的“凡尔赛学学习小组”有超过两万名成员,他们共同致力于“凡学”研究,其中的佼佼者又被称为“凡学家”。
②“凡尔赛文学”这一说法出自描述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那些崇尚“凡学”的人模仿贵族的物质生活,并通过反向低调的表述,炫耀自己的优越,以此构建自己的精英身份。看似“低调”,实则在“炫”。对此,我们应该保持警惕。
③“凡学”的实质并非自身真实价值的体现,而是一种虚荣自恋的扭曲价值观。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往往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社会价值,被他人、被社会认可;一种是内在价值,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己。内在价值越是强大,越能够践行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而越少从外界寻找肯定。但透过“凡尔赛文学”使用最多的“美貌、财富、地位、权势”等符号,我们可以看到,“凡学”的使用者,意在通过展示高雅的生活,“炫最高调的耀”,来从外界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满足自己的虛荣心。《红星新闻》评论道:“在你端起一杯咖啡的时候,重点不是咖啡或者咖啡杯,也不是精心保养的手,而是精心掩盖又没有完全掩盖的手腕上的名表——这无疑是一种走火入魔。”
④“凡学”的这种特质,很容易让年轻人在虚无的世界里迷失自我。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要经历的是平凡的人生,而“凡学”贩卖了太多富贵奢靡的想象,使得很多年轻人沉浸在假想中,嫌弃、逃避平凡的生活。前不久爆红全网的上海“拼装名媛”们,一边花钱拼二手名牌丝袜拍照炫耀,一边瞧不起开奔驰宝马的“土鳖男"。这些“花最少的钱,装最高端生活”的“名媛”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货真价实的名媛新贵,却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全社会的笑话。因此,“凡学”不仅会让年轻人在虚幻的自我满足中,逐渐丧失应有的活力与奋斗精神,更容易让年轻人“越缺越炫,越炫越来劲”,最终彻底迷失人生的方向。
⑤“凡学”的流行,还会影响周围的人,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随着“凡学”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效尤,进行各种“花式”炫耀:随手拍一张照片,建构一个与富人相同的视觉符号;去一个高档餐厅,点杯水,拍张照片,以实现身份的塑造……与此同时,与“凡学"相关的经济圈也开始形成,并为“凡学”的发展推波助澜。某电商平台出现专门售卖朋友圈文案、背景图的卖家,不到10元,景点、酒店、豪车、豪宅等内容应有尽有,还能不断更新。可见,凡学已经形成了社会示范效应。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任由其野蛮发展,就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虚妄浅薄、自欺欺人的不良风气,不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⑥当然,我们并不反对生活中真实纯正的自我表达,而是反对那种过度包装、价值取向有问题的“凡尔赛文学”。当我们在真实的世界里不断地正视自我、理解自我、认同自我时,矫揉造作的“凡尔赛文学”也就会毫无用武之地。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3】小爱常常用“凡学”炫耀自己,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反感。这天,她又发了一条朋友圈。请你阅读右边朋友圈内容,依据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的论证内容,设计一段话私信劝说她,并用上关联词“不仅……而且……”不超过100字。
10、“绿色”交通工具--新型电动车
①面临石油资源日益减少及城市环境每况愈下的事实,人们迫切希望开发新能源和研制新型交通工具。因此,“绿色”电动车应运而生了。
②汽车自1885年问世后,人们就开始研制以电为动力的交通工具。于是出现了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在行驶中噪音大,轨道建设费用高,现已淘汰。无轨电车不用铺设轨道,但是无法甩掉车身上的两根“大辫子”--输电线。尽管电费比汽油费便宜,但需要高额投资的架空输电网、地下线缆及相应的设备,使无轨电车的运营成本比同型号的汽车还要高,两根输电线又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路线。此外,无线电车还产生一种隐性电磁污染,严重干扰广播、通信及架空线周围电脑的正常操作。因此,许多大中城市已逐步缩减无轨电车规模,有的已全部“退役”。
③新研制的电动车采用蓄电池作能源,避免无轨电车的一些弊病。电动车上使用的蓄电池,在技术上有严格的要求:除了安全性外,蓄电池应能释放出强大的电流驱动电动机转动,而且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充电。同时还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价格低的特点。
④今年3月1日,我国第一种电动大客车--“远望电动公共车”的两辆样车在河北胜利客车厂问世。“远望电动公共车”的外形及内部服务设施,与普通的豪华大客车无二致。它采用变频调速取代机械变速箱,行驶平稳、噪音低,而且不排放废气。车上的计算机对车辆的运行进行监控,保证车辆能在最佳状态下行驶。
⑤这种电动车的功率位230马力,车速从0提升到40公里/小时,所需的时间不到半分钟。它的爬坡能力较强,整车装备重量为14.2吨。在51个座位满载的情况下,车速可达90公里/小时,不过,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只有120公里。它是一种理想的市内公共交通工具。据研制人员估计,这种电动车在一两年内就会实现商品化。
⑥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一辆辆“绿色”电动公共车、电动轿车将行驶在城市大道上。它们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多的舒适与方便,也为改善城市环境作出更多的贡献。
【1】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都不符合“绿色”交通工具的要求,因为有轨电车____,无轨电车存在________。
【2】第③段“新研制的电动公共车采用蓄电池作能源,避免无轨电车的一些弊病”中的“一些弊病”是指无轨电车存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缺点。
【3】目前这种电动公共车还没有实现商品化,从第⑤段说明的文字中可以知道。要实现商品化,还必须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如:_________。
【4】概括第③段文字说明的内容:__________。
【5】新型电动车的特征主要是和无轨电车作比较后显示出来的,为什么不将它与有轨电车作重点比较,也不与汽车作比较?
11、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周德睿
①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②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③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这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④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⑤“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07日09版)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艾青的诗句,说明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B.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C.第④段作者论述的内容是: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出总分总结构。
【2】阅读文章③—⑤段,说说下面这段文字放在哪一段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云中谁寄锦书来”。在2020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书信的方式同人民群众以及各行各业各界人士交流互动。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以下内容摘选自总书记的回信: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