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联合乎格律规范,那是习作阶段的要求。进入创作阶段,从立意到语言,都要有所创新,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陈陈相因。
②北京时间今日凌晨,世界杯预赛欧洲赛区第六轮瑞典队对战法国队,在关键时刻瑞典队反戈一击,最终以2比1的比分反败为胜。
③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5G时代,几大运营商为抢占市场,争相推出各种优恵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④班长让李明在元旦晚会上准备一个独唱节目,李明说:“班长,你这是赶鸭子上架,大家都知道我五音不全,你还让我去出丑?”
⑤对很多南港人来说,随着缴纳的地价税、房屋税逐年增值,那块曾经逢水必淹、毫无价值的土地,竟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宝地。
⑥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常常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仙居”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启动,只要县域内的农业企业符合区域品牌条款规定,经授权均可无偿使用“神仙居”商标品牌。
B.我国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这一发现,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C.根据某猎头平台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高端人才就业现状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继续稳居全国人才流入城市榜首位,再次彰显人才生态最优城市强劲的虹吸效应。
D.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当前的长三角,正以全球视野,审视、思考、建立区域协调新机制,集聚全球资源要素,并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我国的制笔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 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说明我国之前无法自主研发、生产笔尖的主要原因。
C. 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 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 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表现了我国工业发展的严重落后。
B. 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完全在技术上,还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 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E. 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3】结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谈一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作者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___________ ,________。
(2)《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事物交替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尽管表明宋荣子能明辨荣辱,不为非议所左右,但还不是庄子所说的真正的逍遥。
(2)杜甫《登高》中,通过视角的俯仰和远近的变化,使用叠词,描绘秋景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发展的变化,表现出诗人豁达胸怀和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中,推想酒醒之后所历之境,惝恍迷离,丽绝凄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一句承上概括眼前风景,启下引出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述。
(3)《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写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山川景象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诗人由眼前一个纯净的世界,自然引发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城①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②,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柳州:柳宗元当时被贬作柳州刺史。②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皇树:即橘树,屈原爱橘,曾作《橘颂)赞美橘之品行。柳宗元在本诗中将柑与橘看作同一物。③木奴:指柑橘的果实;据晋习凿齿《襄阳记》记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作宅,种柑橘千株,他临死时叮嘱儿子说待柑树长成则可赖之维持生计,后果然。后世因此称柑橘树为“木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以叙事语开篇,自然流畅,第二句中,诗人使用“新”“遍”两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字,却分别写出了柑叶的嫩绿和繁盛,颇具匠心。
B.颔联先借屈原爱橘的典故表明自己和屈原对橘树的态度是高度一致的;又借李衡的典故直言自己虽为生计所困也不会对柑树存功利之心。
C.颈联想象奇特,用“闻”字把柑橘树开花似“喷雪”与花开香四溢一笔写出,又用“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将上文“怜”的内容具体化。
D.全诗名为记事篇,实为抒怀作。诗中种柑树、赞柑树并设想待其开花结果自己即可品尝等一系列描写,其实都是在抒发内心委婉曲折的情感。
【2】古人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请试着分析一下,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原,字逢原,秀水人。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久之,奉母南归,家益贫。知府黄懋奇原文,补诸生,遣入学,举乡试第一。
正统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十二年,与侍讲裴纶等十人同选入东阁肄业,直经筵。景泰初,进侍讲,与同官倪谦授小内侍书于文华殿东庑。帝至,命谦讲《国风》,原讲《尧典》,皆称旨。问何官,并以中允兼侍讲对。帝曰:“品同耳,何相兼为?”进二人侍讲学士,兼中允。寻进左春坊大学士。
天顺初,改通政司右参议,兼侍讲。徐有贞、李贤下狱之明日,命入内阁预机务。石亨、曹吉祥用事,贵倨,独敬原。原朝会衣青袍,亨笑曰:“行为先生易之。”原不答。寻与岳正列亨、吉祥罪状,疏留中。二人怒,摘敕谕中语,谓阁臣谤讪。帝大怒,坐便殿,召对,厉声曰:“正大胆敢尔!原素恭谨,阿正何也?”正罢去,原得留。李贤既复官入阁柄政,原佐之。未几,彭时亦入,三人相得甚欢。贤通达,遇事立断。原济以持重,庶政称理。其年冬,进翰林院学士。
六年,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诏葬毕即起视事。原乞终制。不允。乃之景州,启父兄殡归葬,舟中寝苫哀毁。体素丰,至是羸瘠。抵家甫襄事而卒,年四十五。赠礼部左侍郎,谥文懿。原内刚外和,与物无竞。性俭约,身无纨绮。归装惟赐衣数袭,分禄恤宗姻。
(节选自《明史·吕原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B.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C.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D.父嗣芳/万泉教谕/兄本/景州训导/嗣芳老/就养景州/与本相继卒/贫不能归葬/厝于景原时/至墓恸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是科举时代对秀才的通称,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B.赠,追赠,指古代皇帝给已死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C.便殿指正殿以外的其他宫殿,是古时皇帝宴饮休息的地方,也称为“别殿”、“别宫”。
D.《国风》指《诗经》中的民歌,《诗经》中还有《雅》和《颂》,《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原不媚权贵,是非分明。当权的石亨要帮他换去代表低官职的青袍,但吕原却和岳正—起列举石亨的罪状上奏朝廷。
B.吕原文才罕见,熟读经典。他和倪谦讲解经典,符合皇帝心意,皇帝认为二人的才能和官品不相称,故提升了二人的官职。
C.吕原十分孝顺,依礼守丧。归葬父兄时,他在船中睡在草垫上,因为过度哀伤身体受到损害,回到家中刚办完丧事就去世了。
D.吕原俭朴节约,关心族亲。他不穿绸缎,回家穿的衣服只有皇帝赐予的几套,他将自己的俸禄分出来接济宗族亲戚。
【4】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贤既复官入阁柄政,原佐之。未几,彭时亦入,三人相得甚欢。
(2)六年,遭母丧,水浆不入口三日。诏葬毕即起视事。原乞终制。不允。
1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思悟网”论坛,主题:关于“未知”。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请你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算起来,选课走班的日子已经快两年了。回顾这两年,走班的学习生活带给了你或你身边的朋友很多不寻常的体验,在你身边一定发生过很多关乎“走班”这个特定环境的故事,你或你的朋友们肯定也有过不少感动、困惑与思考……相信“走班”后的你更“走心”。
请你写一篇文章,结合选课走班的日常,写写你或你的朋友们的故事,写写你们的感动、困惑与思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