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雅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针对日方的恣意妄为,中国政府依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理直气壮展开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各项反制措施。

    B. 直面新形势、新情况、新困难,工作千头万绪,首要的是什么?这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无旁骛谋发展。

    C. 毋庸置疑,铁路电话订票使很多旅客获得了便利。但是,铁路局数万张车票无人领取的状况也反映了有的旅客把电话订票当成儿戏,缺乏一言九鼎的诚信。

    D. 五部委联合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遭到阻碍,被曝光的收费站依旧我行我素,该收的一分不少,该拿的一样不落。

     

  • 2、下面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文段中专家的观点(   

    公元250年至800年,玛雅文明还十分发达,城市繁荣,庄稼收成也很喜人。气候记录显示,这一时期玛雅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高。此后玛雅文明开始衰落。从公元820年左右起,在连续95年的时间里,该地区开始经历断断续续的干旱,有些地方的干旱甚至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许多专家由此认为,9世纪的气候变化或许正是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

    A.在9世纪衰退的玛雅城市大多分布在南部,使用木材进行的建造活动也大大减少

    B.和所有大型农耕文明一样,玛雅人的社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作物,干旱导致农产品减少,严重影响玛雅人的生存

    C.大多数玛雅城市是在公元850年到925年之间衰落的,和干旱发生的时间高度重合

    D.公元1000年至1075年期间,玛雅地区石雕和其他建造活动减少了将近一半,而那时当地又一次遭受了严重的旱灾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功利性读书

    祝勇

    ①读书是爱书人自我满足的一种方法,实在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它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读得多。反过来,炫耀自己读破万卷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读书人,商务印书馆元老王云五先生仅仅将读书视为一种好玩的事情。这样的心态是健康的,读书就是一桩好玩的事情,一次轻松的自我放逐。无聊才读书,这话未必是错。因为正是读书,驱赶了清寂,使脆冷的心房获得了一层温润的苞衣。

    ②读书的兴味,源于反复摩挲中生出的一股热情,是一份得到了开发的天性。读书的佳境,如同爱情一样,是投契,是相许,是沉浸,是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或许正是出于爱书人共通的生命感受,我和林语堂先生一样,讲求性情,反对功利。12月8日——暂时尚无法搞清是哪一年12月8日——林先生在复旦大学演讲,题目是《论读书》,讲得痛快:“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本旨。”

    ③林先生所谈之功利性读书,于今未绝,相反,倒是更丰富了。学堂中的本本主义只是一种,其他各种心态,多系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怕是连林先生都未曾料及。比如,为写作——当然,读书写作,本是一回事,读而后写,亦乃文人本分。只是,当下现炒现卖,做投机生意的,大有人在,常有炮制读书札记的高手,一本书尚未握暖,一篇宏文却早已挥就,急匆匆换稿费去了。这样对书,读与未读,区别不大;这样的文章,怕也值不了几个银两。其次,装大瓣蒜,譬如某君,每每玄谈,皆胡言乱语,状若酒醉:“关于正在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文本的反向叙述以及一种强势的文化互证……”让人觉着比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还难懂,不禁喟叹:真有学问!好歹总算是一种自我包装罢,没准会蒙上哪个傻瓜蛋,祝他成功。再次,为图省事。名著巨制,卷帙浩繁,通读起来,颇为费力,不如去读些随笔小品,或者一些轻松的短构,甚至一些文摘或者妙言集锦,轻而易举,便“知道”了许多东西。时日一久,经典长卷,便愈发懒得碰触。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便在布满蛛网的书架上熬白了头发,老黑格尔的坟头更是荒草成堆。最后,为赶时髦,人读我读,人云我云,怕是落伍,惟不考虑自我的失落。市面上流行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跟踪追击,步步为营,力是费了,“好”未必讨得到,无非是把自己打扮得更入时一点,体会一下瞬间的浪漫罢了,待云烟散尽,眼前依旧空蒙。总之,跟着排行榜走,未必比泡图书馆高明。书有千种,人有千种,读书的感觉,亦有千种,只有读到符合自家心性、气质与欲望的书,才能倍感精神之至美;盲从于他人抑或媒体的牵引,常常会白费光阴。冷书热读,倒是别显几分生趣。一本书倘出版三五年后还有人读,此书便可刮目相看了,因而,在顾准潮退后研读顾准,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味“王二”,未必不是一件美事。时间差若打得巧了,一定会有大收获。

    ④让功利走开,纯然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那才真叫享受。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瑟瑟的清风里,书是妩媚的情侣,温顺的马驹,是杯中的明月,更是幽畅的歌吟。书能让我们觉着活得很好,这就足够了。

    1第②段引述《论读书》一文的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装大瓣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4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读书视为好玩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无聊才读书,这话是正确的。

    B.在读书的问题上,作者提倡取悦心灵,反对功利。

    C.“老黑格尔的坟头更是荒草成堆”形象描述了经典被冷落的现象。

    D.“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味‘王二’”针对的是“赶时髦”的读书心态。

    5当下“功利性读书”,作者认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可有人以为“图省事”与“功利性”无关。对此,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

    (2)《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赞美《离骚》文字简约但意义很大,举例微小但含义深刻。

    (3)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表达作者外无近亲,内无仆人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概括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荆轲刺秦王》在风寒水冷中,面对身着素衣的送行人,荆轲用悲歌来表达自己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陆游在《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回忆过往抗敌、作战往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屈原对《诗经》作品的认识。

    (3)在《燕歌行》中,高适运用对比的手法地揭示将军和兵士的境遇的不同,以讽刺沉痛的语调揭示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新时代我们大力倡导的务实态度,实干精神不谋而合。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屈原《九歌·少司命》中的“望美人兮未来,临风倪兮浩歌”,抒发思幕而不得的怅惘之情。

    (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鹏”,杜娟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哀婉,往往传达出一种凄凉之情。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这种凄苦之意。

  • 9、古诗文默写。

    (1)《庄子·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又稍含不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年),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首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感世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塞的情怀。

    C.“寒恻恻”写的是一种体肤之感,这种感觉既来源于衣单不耐春寒的现实状况,更多地来自于“空城晓角”的心理感受。

    D.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庄子者,蒙人也,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二)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B.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C.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D.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子”在文中是指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在的“您”。

    C.晦指阴历每月第一日,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苏轼在《再游径山》中“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常圆无晦朔”中也曾提及“晦朔”。

    D.石,是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3】下面对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周写《渔父》《盗跖》《胠箧》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进而来表明老子的学说主张,这些篇章所言之辞,都是空话没有实事依据。

    B.楚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

    C.庄子用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设喻,阐明了“小大之辩”的观点,在文段中能体会到庄子“尚大”的精神追求。

    D.惠子从魏王那里得到了大葫芦的种子,种成后认为大葫芦实在太大而没有实在的用处,决定把它击破,这举动背后蕴含了惠子对庄子思想“大而无用”的批驳。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